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九章 傳播制度與媒介規范理論

1傳播制度(北郵2007年研)

答:傳播制度是指社會制度中對大眾傳播活動直接或間接地起著制約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傳播制度作為社會制度的反映,它體現了社會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個方面對傳播媒介活動的制約和影響,也體現了全部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的復雜性。傳播制度包括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問題:既包括媒介與政府的關系問題,也包括媒介與社會群體以及廣大受眾的關系問題;既包括言論出版的自由與權利問題,也包括言論出版者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問題;還包括競爭與秩序、生產與消費、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各種復雜的矛盾和問題。

2集權主義理論(上海大學2005年研)

答:集權主義理論是西方的一種報刊理論。其主要內容包括:報刊必須無條件地為國家的最終目的服務;報刊必須掌握在聰明的執政者手中;為了國家的利益,必須嚴格控制信息的傳播;報刊不能批評掌權者或者提出異議;政府有權對出版物進行控制和檢查。集權主義理論的核心是強調國家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和權威性,通訊工具作為國家的奴仆,也必須受到國家的嚴密控制,無條件地為國家的最終目的服務。集權主義理論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圖、馬基雅弗利、霍布士、黑格爾和特雷契克。

3自由主義理論(遼寧大學2015年研;上海大學2013年研;北師2013年研;華南師大2013年研;華中農大2011年研;上財2010年研)

答:自由主義理論又稱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由約翰·彌爾頓在《論出版自由》一書中最先提出,由約翰·密爾的《論自由》一書加以系統化。自由主義報刊理論是一種傳播制度理論,主要探討新聞自由和政府、社會、個人的關系,具體包括:報刊不受政府的干涉;報刊擁有對政府的監督權;“自由意見市場”和“自我修正”理論;對事實的信念。報道的最終目的是客觀地反映現實,讓人們對外部世界形成獨立的見解。該理論把客觀地向公眾提供事實作為新聞報道的最高標準和新聞人的職業道德標準。客觀性報道是自由主義報刊理論在新聞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4媒介責任理論(中國傳媒大學2013年研)

答:媒介責任理論是指一種主張媒介要對新聞報道的社會影響負責的理論,它要求媒體在報道新聞中體現職業倫理規范,在新聞傳播中尊重公民人格尊嚴,維護公民合法權益,履行公共文化使命,不傳播可能給觀眾帶來傷害的信息。在媒介責任理論中,社會責任從來就與自由報道同時存在,新聞報道自由并非絕對的“自然權利”,而是以承擔相應義務為基礎的“道德權利”,要求媒介在對社會負責的前提下開展活動。媒體有責任從公共利益出發,客觀公正地報道和評述新聞,滿足公眾的知情權,這也是大多數國家賦予新聞業的首要責任。在迅速發布新聞后,能否全面、深入地報道事件進展,不僅將決定報道的質量,展現媒體的持續和深度報道能力,也是媒體的專業品質和水準的體現,更是履行媒介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

5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清華大學2018年研;暨南大學2010年研;北郵2008年研;華南理工2008年研)、社會責任理論(中國傳媒大學2016、2013年研;北師2016年研;陜西師大2015年研;上海交大2014年研;四川大學2014年研;華中師大2014年研;廈門大學2011年研)

答: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是繼自由主義理論之后出現的一種媒介規范理論,是對自由主義理論的一種修正。這一理論是由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與負責的報刊》一書。社會責任理論是強調大眾傳播媒介對社會和公眾應該承擔一定責任和義務的理論,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大眾傳播具有很強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機構必須對社會和公眾承擔和履行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媒介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播應該符合真實性、正確性、客觀性、公正性等專業標準;媒介必須在現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圍內進行自我約束,不能煽動社會犯罪,不能傳播宗教或種族歧視的內容;受眾有權要求媒介從事高品位的傳播活動,這種干預是正當的。

6民主參與理論(北郵2012年研)

答:民主參與理論又稱受眾參與理論,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和媒介集中壟斷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在美國和歐洲、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出現的一種新的媒介規范理論。民主參與理論要求大眾傳播媒介向一般民眾開放,允許民眾個人和群體的自主參與。其主要內容包括:任何民眾個人和弱小社會群體都擁有知曉權、傳播權、對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權、接受媒介服務的權利;媒介應主要為受眾而存在,而不應主要為媒介組織、職業宣傳家或廣告贊助人而存在;社會各群體、組織、社區都應該擁有自己的媒介;小規模的、雙向的、參與性的媒介比大規模的、單向的、壟斷性的巨大媒介更合乎社會理想。民主參與理論的核心價值是多元性、小規模性、雙向互動性、傳播關系的橫向性或平等性。它反映了資本主義國家民眾對社會責任理論的失望心理,因為社會責任理論并沒有改變言論為少數人所壟斷的狀況。

7觀點的自由市場(武大2003年研)

答:觀點的自由市場是自由主義媒介規范理論的核心觀點,它是從彌爾頓的出版自由思想發展而來的。這個原則的基本假設是:人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從真理的,為了接近真理,唯一的方法就是保證各種不同意見能夠在公開的市場上進行自由競爭,即形成觀點的自由市場,因此應該保障每個人自由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在各種不同意見的討論和碰撞中,最終能夠產生出一般人所能承認的最合理的意見。自由主義媒介規范理論認為,報刊應該成為“觀點的自由市場”。

8哈欽斯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年研;北大2003年研)

答:哈欽斯委員會即“新聞自由委員會”,是20世紀著名的學術團體。該委員會成立于1944年初,由美國芝加哥大學校長羅伯特·哈欽斯領導組成。委員會用兩年多的時間,對美國新聞自由現狀進行了調查,前后聽取了多家報紙、雜志、廣播電臺以及多位電影界人士的證詞和意見,在1947年發表了第一期報告《自由而負責的新聞界》(又稱哈欽斯報告)。這份報告先明確了大眾傳播責任的原則,從根本上奠定了社會責任學說的理論基礎,確立了大眾傳播社會責任思想的問世,也宣告了一個相較于傳統自由主義傳播理論更成熟的新聞自由觀的誕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和平县| 军事| 贵港市| 斗六市| 沂南县| 毕节市| 扶绥县| 拉萨市| 天全县| 鹿邑县| 漳平市| 容城县| 茶陵县| 惠安县| 乌兰浩特市| 个旧市| 乐陵市| 堆龙德庆县| 临朐县| 临洮县| 桐柏县| 南投市| 修水县| 武胜县| 兴隆县| 绍兴市| 宣威市| 华池县| 泗阳县| 黄石市| 江永县| 拉孜县| 留坝县| 永宁县| 金坛市| 尤溪县| 济南市| 溧阳市| 安吉县|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