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八章 新聞自由與社會控制

1新聞自由(湖南大學2018、2017年研;大連理工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首都師大2015年研;山西大學2015年研;廈門大學2014年研;華南理工2013年研;中央民大2009年研;中南財大2009年研)、新聞出版自由(中國傳媒大學2013年研)

答:新聞自由是指新聞傳播領域內實施的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包括新聞采訪自由、傳遞自由、報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報紙的出版自由、廣播和電視的播送自由、發表新聞評論及開展批評的自由。新聞自由這個口號,是1644年英國資產階級政論家約翰·彌爾頓在《論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的,1789年載入法國《人權宣言》,美國獨立戰爭后正式列入憲法條款。資產階級曾利用它作為反對封建文化專制主義,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武器;無產階級也借此宣傳自己的主張,打破統治階級對社會輿論和精神交往的壟斷。“新聞自由”推動了近代新聞事業的迅速發展。

2隱私權(南開大學2010年研;中青政2009年研;清華大學2007年研)

答: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受他人侵擾、知悉、使用、披露和公開的權利。隱私權的主要含義包括:隱私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隱私的內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生活信息;侵害隱私權的方式通常包括侵擾自然人的生活安寧,探聽自然人的私生活秘密,或在知悉他人隱私后,向他人披露、公開,或者未經許可進行使用。隱私權的主要內容包括:個人生活安寧權、個人生活信息保密權、個人通訊秘密權和個人隱私使用權。

3表達權(復旦大學2013年研)

答:從一般意義上看,表達權又稱表達自由,是指“公民通過口頭或書面以及特定行為表達自己意見的自由,包括言論自由、著作自由、出版自由、新聞自由、集會自由、結社自由、游行示威自由等”。在新聞傳播領域,主要是指新聞媒介的表達自由和受眾通過新聞媒介表達自己意見的權利和自由,對于受眾而言,則進一步細化為受眾在媒介上的表達權。在任何國家,受眾作為公民的表達權既有保障也有限制,任何表達自由必須在法定范圍內。

4知情權(中南財大2018、2010年研;武大2016年研;南京師大2008年研;西安交大2008年研)

答:知情權又稱獲知權、知曉權、了解權,是指公民擁有獲取有關社會公共領域信息以及本人相關信息的權利,尤其是指公民能夠通過公開的渠道公平地獲取他們需要的信息的權利。對于任何公民而言,與新聞自由關聯最密切的是公民的知情權問題。知情權是新聞自由的應有之義。知情權的本質是信息的公開和信息的自由流動。在現代社會,知情權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知情權是公民實現其他權利的前提,是現代國家民主憲政的前提,是人民當家做主,對政府、社會實施監督的前提。

5新聞控制(山東大學2010年研)

答:新聞控制是指控制者(主要有政府、政黨、媒體外各種經濟勢力、媒體所有者等)通過物質資產、政策法規等手段對新聞傳播媒體的新聞獲取方式、傳播內容選擇、傳播方式等新聞傳播行為進行的強制性管理、約束與限制,使之所傳播的內容符合社會或者控制者自身的利益和愿望。新聞控制的實質,是按新聞資產所有者的意志對傳播行為加以規范,用以防止新聞自由和媒介權力的濫用。

6新聞政策(復旦大學2017年研)

答:新聞政策是關于新聞報道政策界限的規定。具體包括:能報道什么,不能報道什么,著重報道什么,一般報道什么,以及報道中應該注意些什么等等。它是政黨和政府掌握或管理新聞傳播事業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法,也是新聞傳播者在國家、政黨和地方政府對新聞傳播事業所規定的活動準則范圍之內進行新聞選擇的準則,是社會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表現形式主要為法律、法規、文件、宣言、規章制度等。

7新聞法規(湖南大學2015年研;復旦大學2013年研)

答:新聞法規是指以立法形式通過的法律條文和行政頒布的規定、規則,是國家實施管理的主要依據。它要處理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保護新聞自由,同時必須防止濫用新聞自由,從而在確保國家利益、公眾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勵新聞媒體滿足公眾需要,促進國家發展。世界各國的新聞法規有三種形式:以立法形式正式頒布的《新聞法》;以最高法院和上級法院的判例為標準來審理新聞案件,即判例法,而沒有成文的《新聞法》;有些國家并沒有單獨成文的《新聞法》,而把新聞法規的有關條文寫入《憲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專用法律條款中。

8新聞紀律(中國傳媒大學2007年研)

答:新聞紀律是新聞媒介的控制者(政黨、組織、財團等)為維護所屬新聞媒介的性質、工作秩序,實現預期的傳播目的而制定的工作制度和行為準則。主要內容包括:履行自己的職責,執行有關的決議和命令,遵守特定的規章制度,保守規定范圍內的秘密等。新聞紀律有三個明顯的特征:強制性,對所轄從業人員有著普遍的組織約束力;階級性,具體體現新聞媒介所從屬的階級的利益、意志和追求;隨動性,即隨著傳播目的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增刪和調整。

9新聞法治(人大2009年研)

答:新聞法治是爭取民主與自由的產物,同時又是促進民主與自由、實行正當新聞自由的強制性規范。把新聞活動納入一定的法理體系,即納入法的正義與公平,則構成了新聞法治的理念。新聞活動的法律規范包括兩種形式:制定專門的新聞法(又稱成文法);在憲法、刑法、民法、保密法、著作權法、判例法等法律中含有適用于新聞出版的法律條款(又稱條文法),對媒介行為進行必要的保障和限制。新聞活動的法治,既是新聞自由的重要保障,也是新聞控制的主要手段。

10新聞自律(四川大學2015年研;蘭州大學2013年研)

答:新聞自律是新聞界為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制定的行業性工作準則。它最早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瑞典的輿論俱樂部,當時這個新聞界團體規定了一些行業準則。較著名的新聞自律有美國1922年的《新聞守則》、1934年的《新聞記者公約》、1949年的《道德守則》和日本1946年的《新聞倫理綱領》、波蘭1983年的《波蘭記者行為法》。這些自律文件的內容即通常講的新聞道德。

11新聞他律(湖南大學2014年研)

答:新聞他律是相對于新聞自律而言的,是指社會外部條件對新聞事業的約束。一般對于新聞媒介的社會控制有這樣幾種方式:司法控制,指國家以相應的法律來監控新聞媒介,使媒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行政控制,指行政部門以各種規定、稅收來控制新聞媒介;資本控制,即大公司壟斷新聞媒介市場,使新來者難以進入,以達到約束媒介的目的。

12新聞誹謗

答:新聞誹謗是以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大眾傳播工具為載體,對他人人格或名譽造成傷害的行為。誹謗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道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即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國際誹謗法中,對于新聞誹謗有三項最主要的抗辯理由:真實、特許權以及公正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综艺| 赣榆县| 都兰县| 安阳市| 洪湖市| 新巴尔虎左旗| 宝丰县| 邯郸县| 普宁市| 安福县| 宜君县| 舟山市| 青海省| 双城市| 永定县| 台湾省| 荃湾区| 顺平县| 邮箱| 太原市| 丽水市| 鄂尔多斯市| 沁阳市| 临海市| 天镇县| 丰顺县| 鸡东县| 张家川| 兰考县| 灯塔市| 额济纳旗| 潼关县| 绩溪县| 柳林县| 青浦区| 蒙城县| 都昌县| 海安县| 苍南县| 万州区|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