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文 化

一、考點精講

(一)中國文化史

1.思想

(1)古代思想

先秦諸子百家

表1-13 諸子百家

【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一名言出自(  )之口。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莊子

【答案】B

【解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不受富貴誘惑,不為貧賤動搖,不為武力屈服,這才叫大丈夫。因此答案選B。

理學

理學,又稱道學,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思潮,產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與元、明時代,清中期以后逐漸衰落,但其影響一直延續到近代。廣義的理學,泛指以討論天道性命問題為中心的整個哲學思潮,包括各種不同學派;狹義的理學,專指程顥、程頤、朱熹為代表的、以理為最高范疇的學說,即程朱理學。

a.特點

以儒家倫理思想的內容為主,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三教歸一的特點。

b.流派

第一,北宋周敦頤,為理學的開山鼻祖,因其筑室居于廬山濂溪,世稱“濂溪先生”。

第二,北宋程頤、程顥使理學具有了完整的形態,在中國學術思想上具有重大的影響。

第三,南宋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因其筑室講學于武夷山紫陽書院,世稱“紫陽先生”。

第四,明代王守仁集“心學”之大成,因其在故鄉陽明洞讀書,后創陽明書院,世稱“陽明先生”。

(2)近代政治思想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

中體西用(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清末洋務運動所主張的基本思想,指以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制度為根基,引進并應用西方先進的科學和技術的想法。

維新思想

維新思想產生于19世紀60年代以后。19世紀90年代,以康有為、梁啟超、嚴復為首的維新派對進化論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中國近代哲學獨特的進化觀。

【例】康有為的維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的內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

A.民主共和思想

B.三權分立學說

C.君主立憲思想

D.天賦人權學說

【答案】C

【解析】康有為指出:“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國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主張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提出了變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制的要求。因此答案選C。

三民主義

1905年,同盟會在東京創辦機關刊物《民報》,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民主派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簡稱三民主義。

2.傳統文化常識

(1)陰陽、五行、八卦

陰陽

a.陰陽的概念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

b.古代陰陽學家的基本觀點

我國古代陰陽學家認為一切事物的形成、發展、變化,全是陰陽的運動與轉換。陰陽二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消長、相互轉化。

五行

a.五行的概念

五行是中國自古以來道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地用于中醫學、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我國古代認為,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5種元素,把它們稱為“五行”。

b.基本觀點

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第一,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第二,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八卦

八卦,是指《周易》中的8種象。

(2)年、月、日、時辰及其紀錄方法

紀年

a.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中國古代用來記錄年、月、日的符號。10天干與12地支依次從頭到尾循環排列組合起來,配成60組,稱為“甲子”或“六十花甲子”,周而復始,記錄時間。

表1-14 天干地支組合表

b.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排列的順序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紀月

a.古代計算月亮繞地球與太陽一個“合朔”(合朔,是指月亮連續兩次呈現同樣的月相所經歷的時間)周期的時間為29.53059日,叫做一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一般12個月,閏年13個月,一年為354天或355天,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陰歷(農歷)。

b.一個月分上旬、中旬、下旬3部分,10天為一旬。

c.“朔”,是每月初一;“望”,是每月十五;“晦”,是每月的最后一天。

日,是古代人類最早認識時間的單位。古代以一晝夜為1日,中國在商代就用干支紀日。

時辰

從西漢開始分一晝夜為12辰,也叫時辰,用12地支來記錄辰。

表1-15 時辰與現行時間對應表

(3)謚號、廟號、尊號、全稱、年號、陵號

謚號

a.定義

謚號是古代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評定褒貶,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價、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據載,謚號開始于西周,一般帝王的謚號由禮官議定,諸侯、臣下的謚號由天子或朝廷賜予。謚號不獨立使用,或與廟號結合,或為全稱的組成部分。

b.類別

表1-16 謚號

c.作用

謚號的作用是區別尊卑,維護封建等級制度及懲惡揚善,維護封建禮制。

廟號

a.廟號,是古代帝王死后,其繼承者在太廟立室奉祀特立的名號,一般追尊為“某祖”“某宗”。起源于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b.“帝”字從漢代與謚號結合后,也成為廟號,如“漢文帝”“漢武帝”“魏文帝”等。

尊號

尊號,是中國封建社會對帝王、皇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頌揚性的稱號,也稱徽號。如“太上皇”“皇太后”“高皇帝(劉邦)”等。尊號可以每逢慶典累加。皇帝的尊號不需避諱,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

全稱

全稱,是廟號、尊號、謚號的合稱。全稱在某些特定場合使用,一般組合為“廟號+尊號+謚號”。如清朝乾隆皇帝的全稱是“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定明孝慈神圣純皇帝”,其中“高宗”是廟號,“純”是謚號,其余均為尊號。

年號

a.年號,是中國封建帝王即位后為紀年而設置的稱號。年號始于西漢漢武帝即位之初設立的“建元”(前140~前135)。

b.新皇帝繼位后,于當年或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稱為“改元”。一個皇帝在位期間,遇到重大事件,如軍國大事或祥瑞災異等,也常改元,如漢武帝在位54年用了11個年號,武則天在位期間用了17個年號。

c.明清兩代皇帝,除明英宗兩次即位當皇帝用了兩個年號外,其余皇帝均只用了一個年號,所以人們常用年號來稱呼明清時期當時在位的皇帝,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

陵號

陵號,是中國封建社會帝王陵寢的名號,始于西漢。如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等。

(4)姓、氏、名、字、號

姓,在中國古代早期是一個氏族的號。姓主要是“明血緣,別婚姻”。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為了便于區分不同的婚姻集團,便有了姓。

a.氏,是姓的分支。氏主要是“別貴賤”。為了區別家族間的地位、出身,便產生了氏。姓不變化而氏的變化很大,隔一兩代就可能改變。

b.氏的得名比較復雜。戰國以后,由于氏的增多,人們往往以氏為姓,姓與氏逐漸混淆,漢代通稱為姓,一般百姓也有了姓。

名、字

a.古代男子在“字”的前面用“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字”后加“父”或“甫”表示對男性的美稱,如“仲尼父”等。

b.古代尊對卑、上對下可以直呼其名,而對尊輩、平輩不能直呼其名,對父母連“字”也不能稱呼。

a.號,也稱別號、別字。取“號”有很大的隨意性。

b.號產生于春秋時期,唐宋時期取號風氣漸漸興起,取號多用“居士”,如李白自號“青蓮居士”等。有的人不止一個號,如王冕有“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號。

c.取號之風盛行于宋代,以后的文人幾乎沒有不取號的。

【例】古代人既有名號,又有字號,如果三國時期的劉備與曹操會面,劉備對自己的稱呼和對曹操的稱呼分別是(  )。

A.備、操

B.備、孟德

C.玄德、操

D.玄德、孟德

【答案】B

【解析】劉備,姓劉名備,字玄德;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一般情況下,人名供長輩稱呼,用來自稱則有謙恭之意;至于平輩之間,或晚輩對長輩,則以字稱呼。因此劉備對自己的稱呼應為“備”,對曹操的稱呼應為“孟德”。因此答案選B。

(5)稱謂與尊稱

稱謂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表1-17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

【例】古人有時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下列各稱謂,按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期頤——耄耋——耳順——天命

B.志學——及笄——碧玉年華——金釵之年

C.幼學——黃口——弱冠——而立

D.髫年——齠年——幼學——豆蔻年華

【答案】D

【解析】A項錯誤,天命是指五十歲;耳順是指六十歲;耄耋是指八十、九十歲;期頤是指百歲之人。B項錯誤,志學是指十五歲;及笄是指女子十五歲;碧玉年華是指女子十六歲;金釵之年是指女子十二歲。C項錯誤,幼學是指十歲;黃口是指十歲以下;弱冠是指男子二十歲;而立是指三十歲。D項正確,髫年是指女孩七歲;齠年是指男孩八歲;幼學是指十歲;豆蔻年華是指女子十三歲。

尊稱

a.令尊:稱對方父親的敬辭。

b.令堂:稱對方母親的敬辭。

c.令郎、令嗣:稱對方兒子的敬辭。

d.令愛:稱對方女兒的敬辭。

e.令正:稱對方嫡妻的敬辭。

f.令坦:稱對方女婿的敬辭。

(6)文字

漢字六書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系統分析了漢字的六種結構,學術上稱為“六書”。漢字六書為漢字的六種構造條例,包括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前四者為造字法,后兩者為用字法。

【例】漢字造字的方法主要有四種: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下列屬于指事字的是(  )。

A.本

B.日

C.明

D.竽

【答案】A

【解析】指事為獨體造字法,本為指事字;日字為象形字;明和竽為合體字。因此答案選A。

漢字的演變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漢字的發展

a.商朝

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商朝甲骨文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文字,用于王室和貴族的占卜活動。我國已出土甲骨15萬片,共出現甲骨文4500余字,目前僅破譯了1500多字。

b.西周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叫鐘鼎文。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499字,是目前已發現的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c.秦朝

標準字體是小篆,民間流行更簡化的隸書。

d.漢朝

隸書是主要字體,東漢末年書法成為一種藝術,蔡邕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

e.曹魏

鐘繇開始把隸書轉化為楷書。

(7)古代教育與科舉制度

私學

春秋時期產生了私學,最早的私學創立者是孔子。

官學

a.漢代的官學中有中央政府主辦的太學和鴻都門學,也有地方政府主辦的郡國學和校、庠、序等。

b.中國歷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是始于漢武帝時的太學,以五經博士為教官。

古代科舉考試

科舉制度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緒三十一年廢止,對中國歷史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a.隋朝設進士科,為科舉起源。

b.唐代的考試主要分為常科和制科兩種。常科的考試報考人數最多的兩科是明經和進士。唐武則天設武舉。

c.宋太祖建立了殿試制度。至宋太宗時又將殿試錄取的進士按三等發榜,稱為三甲。

d.明朱元璋開始八股取士,清光緒廢除科舉。明清的科舉考試有四級,分別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8)文史典籍

四書五經

a.《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4部儒家經典的合稱。

b.《五經》,《詩》《書》《禮》《易》《春秋》5部儒家經典的合稱。

古代史書

表1-18 史書體例

【例】下列對我國古代史書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戰國策》

B.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歷史著作是《左傳》

C.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D.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是《漢書》

【答案】A

【解析】A項,《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它開創了國別史的體例。B項,《左傳》原名為《左氏春秋》,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文學價值的散文名著。C項,《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西漢司馬遷所撰。D項,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是東漢著名的歷史學家班固編著的《漢書》。

(9)中國古代官制

中央官制

以皇帝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的基本政治制度。

a.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是秦漢時期的官制,三公,指左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廷尉、奉常、郎中令、衛尉、太仆、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它們分別掌管刑法、財政和稅收等各項事務。

b.三省六部制

隋唐時期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宋、元、明、清基本沿襲了隋唐的官制格局,在此基礎上稍做調整。

第一,三省,指尚書、中書、門下省,自南北朝至唐,同為最高政務機構。

第二,六部,指吏、戶、禮、兵、刑、工部,系隋唐至清的中央行政機構。

地方官制

a.分封制,是中國奴隸社會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

b.郡縣制,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秦統一后,在全國推行郡縣制。從秦漢到隋唐,

基本實行郡、縣兩級或州、郡、縣三級。漢代的地方長官體制為縣令、郡守、州牧(中央監察官)三級。

c.行省制度,元朝開始實行,到明代,基本形成省、府、縣三級地方行政體制。

d.三司,省的最高長官是左、右布政使;府的長官叫知府;縣的長官叫知縣。布政使司是一省最高行政機構;提刑按察使司掌握一省刑獄;都指揮使司管軍事,合稱“三司”。

e.總督或巡撫,稱一省最高長官為總督或巡撫。清承明制,總督管轄1~3省,軍政集于一身,又稱制軍、制憲或制臺。巡撫主管一省軍政刑獄,也叫撫臺。

【例】我國古代選拔官員的制度幾經變革,不斷完善。下列選官制度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世官制 察舉制 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

B.察舉制 世官制 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

C.察舉制 世官制 舉孝廉 九品中正制

D.世官制 察舉制 科舉制 九品中正制

【答案】A

【解析】“世官制”就是指世代為官,官吏都具有世襲官權職的特,是我國古代西周政權選任官吏的基本制度。“舉孝廉”是漢朝時采用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始于漢武帝。“察舉制”是從漢武帝元光元年開始的,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科舉制”起源于隋朝,隋文帝為加強中央集權,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因此答案選A。

(10)宗教信仰

道教

a.張角等奉《太平經》為經典,創立太平道,以老子為教主。

b.南朝時的陶宏景撰有《真靈位業圖》,構想出一個等級森嚴而又宏大細密的神仙譜系,使道教形成一個龐大的信仰系統。

c.道教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四方守護神。

d.玄武又稱真武,即民間所供真武大帝。

佛教

a.東漢明帝時經絲綢之路正式傳入我國。

b.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

c.禪宗六祖是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慧能主張“頓悟”,為南禪;神秀主張“漸悟”,為北禪。

d.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分別是四大菩薩文殊、普賢、地藏、觀音的道場。

【例】屬于佛教經典著作的是(  )。

A.《古蘭經》

B.《三玄》

C.《華嚴經》

D.《偽經》

【答案】C

【解析】A項錯誤,《古蘭經》為伊斯蘭教經典;B項錯誤,《三玄》,是魏晉玄學家對《老子》《莊子》和《周易》三書的合稱;C項正確,《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D項錯誤,“偽經”是與《圣經》有關、但未被列入《圣經》正典的經文。

(11)風俗習慣

菜系

a.中國的“八大菜系”指:魯、川、粵、閩、蘇、浙、皖、湘。

b.“四大菜系”指魯、川、淮、粵。

六禮

a.媒人大約在周代最早產生。

b.從周代起,規定嫁娶時須行“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避諱

a.諱有國諱和家諱兩種。

b.避諱的方法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筆法。

c.封建社會還有“避嫌名”之說。

傳統節日

表1-19 中國傳統節日

【例】“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這是蘇軾的一首絕句,歌詠的節令是(  )。

A.重陽

B.中秋

C.七夕

D.清明

【答案】B

【解析】“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記敘了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共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因此答案選B。

(二)外國文化史

1.希臘神話

表1-20 希臘神話

2.宗教

表1-21 宗教

3.哲學

(1)古希臘三大哲學家

蘇格拉底

雅典哲學家,開創了“倫理哲學”,將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使古希臘哲學從單純研究自然轉向研究人類本身,他是西方哲學的奠基人。

柏拉圖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弟子。《理想國》和《法律篇》集中地體現了政治、法律和哲學思想。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弟子,創立了龐大的哲學體系,他將科學劃分為理論的科學(物理學、第一哲學等)、實踐的科學(政治學、倫理學、修辭學等)和創造的科學(詩學)。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稱為希臘三大哲學家。

(2)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經院哲學,代表奧古斯丁。

教父哲學,代表托馬斯·阿奎拉。

(3)近代哲學

理性主義

a.代表人物: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和沃爾夫。

b.觀點:把理性直覺和理性演繹看作真理性認識的來源,強調理性思維的極端重要性,忽視感覺經驗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

經驗主義

a.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萊和休謨。

b.觀點:認為一切真知必然起源于感覺經驗,沒有感覺就沒有認識,感覺經驗是認識唯一可靠的來源。

(4)體育(奧運會)

表1-22 奧運會發展歷程

(5)外國文化符號

表1-23 外國文化符號

推薦閱讀
  1.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必備試卷:公共基礎知識歷年真題集萃
  2.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知識(2017升級版)
  3.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4. 2020年青海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5. 2019年四川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客戶經理)專業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6. 2020年甘肅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2020年河南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8. 經濟師《工商管理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教材精編(2016)
  9.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0. 2019年河南省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11. 2019年貴州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12. 2020年吉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通用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3. 2020年江西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4.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面向公安院校畢業生招警統一考試《公安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葫芦岛市| 容城县| 安达市| 札达县| 新营市| 崇明县| 新野县| 麻城市| 南部县| 澄城县| 泽州县| 宝坻区| 贡觉县| 上思县| 无棣县| 辽中县| 彩票| 石门县| 龙口市| 辰溪县| 鄄城县| 寻甸| 白玉县| 库伦旗| 乌鲁木齐市| 合作市| 葫芦岛市| 沅陵县| 巴林右旗| 藁城市| 五莲县| 柯坪县| 航空| 湖口县| 乡宁县| 泾源县| 玉山县| 呈贡县| 江华| 滦平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