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考研真題詳解

一、概念題

1.管理(山西財大2018年研;華南理工2017年研;湘潭大學2017年研;四川大學2017年研;福建師大2017年研;哈工大2016年研;中央財大2016、2015年研;首都師大2014年研;同濟大學2013年研;吉林大學2012年研;中山大學2011年研)

答: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組織內(nèi)外環(huán)境下,通過對組織的資源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領導、控制而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過程。其含義有:管理存在于組織之中,是為了實現(xiàn)組織目標而服務的。管理是由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這樣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連續(xù)進行的活動所構成的,這些活動稱為管理的職能。管理活動既強調(diào)目的(“做正確的事”)又注重過程(“正確地做事”)。有效地管理就是要效果與效率兼重,“正確地去做適當?shù)氖虑椤薄?/p>

2.管理的領導職能(中央財大2014年研)

相關試題:管理職能(大連理工2018年研;大連海事大學2017年研;武漢理工2009年研)

答:管理的領導職能是指管理者為了實現(xiàn)組織目標而對被管理者施加影響的過程。管理者在執(zhí)行領導職能時,一方面要調(diào)動組織成員的潛能,使之在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過程中發(fā)揮應有作用;另一方面要促進組織成員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使組織中的所有活動和努力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其具體途徑包括:激勵下屬、對他們的活動進行指導、選擇最有效的溝通渠道、解決組織成員之間以及與其他組織之間的沖突,等等。

3.管理技能(中南財大2008年研)

相關試題:

(1)概念技能(中國傳媒大學2017年研;浙江理工2017年研;安徽師大2017年研;華南師大2016年研;華中師大2016年研;電子科大2014年研;中南財大2010年研)

(2)人際技能(華中科大2017年研;山東大學2015年研;哈工大2014年研)

答:管理技能由羅伯特·L.卡茨提出,他認為管理者需要三種關鍵的管理技能:

(1)技術技能,是指使用某一專業(yè)領域有關的工作程序、技術知識和方法完成組織任務的能力。如財務管理人員的會計核算技能、市場營銷人員的產(chǎn)品營銷技能、技術人員的技術開發(fā)技能等。技術技能對基層管理者來說最重要。

(2)概念技能,是指縱觀全局、洞察組織與環(huán)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關系、引導組織發(fā)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對組織戰(zhàn)略性問題的分析、判斷和決策等。人際技能對所有層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體相同。

(3)人際技能,是指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勵他人,與他人進行溝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與上下左右及組織外部的有關方面產(chǎn)生交往,建立一種復雜的協(xié)調(diào)關系。概念技能對高層管理者最重要,對中層管理者較重要,對基層管理者較不重要。

4.領導者(leader)與管理者(manager)(中山大學2014年研)

相關試題:管理者(暨南大學2017年研)

答:管理者(manager)是指那些通過協(xié)調(diào)和監(jiān)督他人的活動達到組織目標,并且擁有職權的人;而領導者(leader)是指那些通過個人魅力影響和領導他人的人。領導者和管理者既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區(qū)別,具體分析如下:

(1)從范圍看。理論上講,所有的管理者都應當是領導者,因為領導是四大管理職能之一。但另一方面,一個人可能是一個領導者,但并不是一個管理者。那些未在正式組織中擁有管理職位的領導者,稱為非正式領導。領導的本質(zhì)是被領導者的追隨和服從,它不是由組織賦予的職位和權力所決定的,而是取決于追隨者的意愿,因此,有些握有職權的管理者可能沒有部下的服從,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領導者。

(2)從能力要求看。管理者可以依靠其特定職位所賦予的職權(authority)指揮下級從事職責范圍內(nèi)的工作。與之不同,領導者(不論是組織正式任命的,還是從一個群體中崛起的)則可以運用來源廣泛的權力(power),使受其影響的有關人員去執(zhí)行超出職權命令范圍的行動。非正式組織中的領導者往往就擁有這樣的影響力。

(3)從職能的內(nèi)涵和性質(zhì)看。領導職能只是管理職能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好領導未必就一定是有成效的管理者。因為一個管理者除了要做好領導職能外,還要做好其他管理職能。盡管如此,從確保管理工作取得更佳效果的立場來說,還是應該選擇好的領導者來從事直線管理工作,而把領導才能相對較弱的人調(diào)整到參謀的職位上。

二、簡答題

1.管理的定義及其含義。(華北電力2018年研;廣工大2014年研)

答: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組織內(nèi)外環(huán)境下,通過對組織的資源進行有效地計劃、組織、領導、控制而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過程。這個定義包含著以下四層含義:

(1)管理是為實現(xiàn)組織目標服務的,是一個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的過程。管理是任何組織都不可或缺的,但絕不是獨立存在的。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標,不能為管理而進行管理,只能使管理服務于組織目標的實現(xiàn)。

(2)管理工作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連續(xù)進行的活動構成的。這些活動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它們稱為管理的基本職能。

(3)管理工作要通過綜合運用組織中的各種資源來實現(xiàn)組織的目標。也就是說,管理負責把資源轉化為成果,將投入轉化為產(chǎn)出。管理的成效好壞、有效性如何,集中體現(xiàn)在它是否使組織用最少的資源投入,獲得最大的、合乎需要的成果產(chǎn)出。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開展的,環(huán)境既提供了機會,也構成了威脅。即管理需將所服務的組織看作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它不斷地與外部環(huán)境產(chǎn)生相互影響和作用。正視環(huán)境的存在,一方面要求組織為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社會物質(zhì)和文化環(huán)境盡其“社會責任”;另一方面,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須因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而隨機應變,沒有一種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奏效的、通用的、萬能的管理辦法。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靈活應變,對管理成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2.簡述效率與效果對管理的重要性。(人大2009年研)

相關試題:什么是有效率?什么是有效果?在今天的環(huán)境中,效率和效果哪個對組織更重要?說出你的理由。(對外經(jīng)貿(mào)2014年研)

答:(1)管理效率是指以盡可能少的投入或資源獲得盡可能多的產(chǎn)出。

效率是關于做事的方式,通常是指“正確地做事”,即不浪費資源。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使組織從投入(資源)到產(chǎn)出(目標)的轉換過程更加有效率(增加產(chǎn)出或降低投入),高效率可以降低管理者的時間投入,從而降低管理者管理企業(yè)的機會成本,有利于管理成本的進一步降低。

效果常常被稱為“做正確的事”,即做那些可以實現(xiàn)目標的工作活動。

(2)效率與效果對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效率和效果的優(yōu)劣反映管理者的素質(zhì)。高效率或管理效果明顯的管理者在企業(yè)或者組織的管理過程中,在投入的時間與精力一定的基礎上,對企業(yè)的貢獻更大。企業(yè)或者組織也往往根據(jù)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進行管理者的選拔。

效率和效果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企業(yè)或組織的未來發(fā)展。高效率或管理效果明顯的企業(yè)或組織的未來前景更加光明,企業(yè)或組織可以更好地尋找和發(fā)展更好的成長空間與投資機會。

效率和效果的優(yōu)劣影響著企業(yè)和組織成員的士氣。高效率或管理效果明顯的企業(yè),其組織的成員往往更加熱愛自己的組織,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更加高漲。

3.管理包括哪些職能?它們各自的表現(xiàn)形式是什么?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中山大學2008年研)

相關試題:

(1)簡述管理的職能。(中南大學2018年研;杭州師大2016年研;中南財大2010年研)

(2)簡述管理的定義及管理的基本職能。(哈工大2017年研)

(3)管理活動有哪些基本職能?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什么?(論述題,湘潭大學2017年研)

(4)聯(lián)系實際談談管理的職能及其相互關系。(山東大學2016年研)

(5)管理者應具備的職能有哪些?(華中科大2016年研)

(6)簡述管理的概念及其職能。(北科2013年研)

答:(1)管理的職能及其表現(xiàn)形式

管理者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工作來實現(xiàn)組織陳述的目標。

計劃指管理者設定目標,確定實現(xiàn)目標的戰(zhàn)略,并制定方案(開發(fā)計劃)以整合和協(xié)調(diào)各種活動。

組織指為實現(xiàn)組織的目標,管理者負責安排和設計(建構)員工的工作,即決定需要做什么、如何做以及誰來做。

領導指管理者與別人一起工作,通過人來實現(xiàn)目標。包括激勵下屬、幫助解決工作沖突、影響個體或組織的工作、選擇最有效的溝通渠道,或以任何方式處理與員工行為有關的問題。

控制指監(jiān)管、比較和糾正工作績效的過程,以確保工作按照計劃進行。即監(jiān)管和評估績效,將實際績效與設置的目標進行比較,再調(diào)整。

(2)管理職能之間的相互關系

管理職能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在管理實踐中,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職能一般是順序履行的,即先要執(zhí)行計劃職能,然后是組織職能和領導職能,最后是控制職能。但上述順序并不是絕對的,在實際管理中,這四大職能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具體表現(xiàn)在:

計劃是組織、領導和控制的前提。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職能的過程中總會面臨計劃的問題,計劃是其他管理職能的依據(jù)。

組織、領導和控制旨在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

4.根據(jù)明茨伯格的觀點,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有哪些?(寧波大學2017年研;浙江理工2016年;杭州師大2016年研)各角色的關鍵工作是什么?(南航2017年研)

相關試題:

(1)信息角色和決策角色(概念題,西南財大2018年研)

(2)混亂駕馭者和資源分配者(概念題,中山大學2017年研)

(3)企業(yè)管理過程中存有一種現(xiàn)象,即“管理者管了一些不該管的事情,一些該管的事情卻沒管好”。請根據(jù)亨利·明茨伯格的觀點,簡述管理者在組織中的角色。(首都師大2014年研)

(4)什么是管理角色理論中的信息傳遞角色?信息傳遞角色具體包括哪些?(浙大2012年研)

(5)簡述明茨伯格的十種管理角色,指出大組織和小組織中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復旦大學2007年研;北郵2006年研)

答:(1)著名管理學家亨利·明茨伯格,經(jīng)過長期研究發(fā)現(xiàn),管理者扮演著十種不同的但又高度相關的角色。這十種角色可以進一步組合成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人際關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在組織中履行禮儀性和象征性的義務,包括掛名首腦、領導者和聯(lián)絡者這三種具體角色。管理者在人際關系方面所扮演的這三種具體角色,是管理者必須要扮演的、是其工作范疇之內(nèi)的工作。這三種角色的扮演,在實踐中有時并不是分離的,相反,可能是合為一體的。例如,當管理者代表組織出席其他組織安排的會議時,此時,管理者既是組織的掛名首腦,同時又是人群中的聯(lián)絡員,要為自己的組織開發(fā)關系資源。

信息傳遞角色,包括三種:

a.監(jiān)聽者角色,即用各種辦法從不同渠道接受信息、了解信息和掌握信息;

b.傳播者角色,即把組織的信息、自己所收集加工的信息等,向組織成員宣布、傳遞,以便組織成員共享信息,從而更好地工作;

c.發(fā)言人角色,即管理者有時必須代表組織,向外界公布態(tài)度、決定、報表、報告、進行演講等,這有時可能是組織運作的需要,有時則可能是外界壓力的結果。

決策制定角色。明茨伯格將決策制定分解為四個方面的工作,形成了決策方面的四種角色:

a.企業(yè)家角色。此處,企業(yè)家的含義指具有一種捕捉發(fā)展機會的能力、進行戰(zhàn)略決策并承擔責任的管理者。

b.混亂駕馭者,即處理組織內(nèi)混亂事件,并通常能獲得成功的管理者。

c.資源分配者。根據(jù)組織目標分解的內(nèi)容,對組織的有限資源進行分解,實際上就是組織資源配置的一個方面,而且是決策的內(nèi)容之一。

d.談判者。當管理者在為了組織的利益,與其他組織商定合作和成交的條件時,他們就在扮演談判者的角色。

(2)組織規(guī)模不同,其內(nèi)部的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小組織和大組織中,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如圖1-3所示。

圖1-3 小組織和大組織中管理者角色的重要性

小組織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角色是發(fā)言人,這是因為小組織的管理者要花大量時間讓他人認識本組織,籌措資源,以尋找新的機會促進發(fā)展。而大組織的管理者,已經(jīng)沒有這些事務纏身(因為已解決了),故他可以主要處理內(nèi)部資源的有效配置以獲得最佳的資源配置效果。與大組織的管理者相比,小組織的管理者更可能是一個多面手,他的工作內(nèi)容可能上至最高領導的必要工作,下至基層管理者的必要工作。

5.辨析題:對高層管理者而言,概念技能最重要,人際技能并不重要。(中山大學2015年研)

答: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

管理者的職責是變化和復雜的,管理者需要特定的技能來履行他的職責和活動。根據(jù)羅伯特·卡茨的研究,他發(fā)現(xiàn)管理者需要三種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質(zhì),即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其中,人際技能是指成功地與別人打交道并與別人溝通的能力。管理者的人際技能包括對下屬的領導能力和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人際技能對于所有層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大體相同。概念技能是指產(chǎn)生新想法并加以處理,以及將關系抽象化的思維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組織視作一個整體,并且了解組織各個部分的相互關系。概念技能對于高層管理最重要,對于中層管理較重要,對于基層管理較不重要。

綜上所述,對于高層管理者來說,概念技能是重要的,但人際技能同樣很重要。

三、論述題

1.管理者需要具備哪些技能?(山東大學2016年研;陜西師大2015年研)

相關試題:簡述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大連理工2016年研)

答:管理技能由羅伯特·L.卡茨提出,他認為管理者需要三種關鍵的管理技能:

(1)技術技能,是指使用某一專業(yè)領域有關的工作程序、技術知識和方法完成組織任務的能力。如財務管理人員的會計核算技能、市場營銷人員的產(chǎn)品營銷技能、技術人員的技術開發(fā)技能等。技術技能對基層管理者來說最重要。

(2)概念技能,是指縱觀全局、洞察組織與環(huán)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關系、引導組織發(fā)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對組織戰(zhàn)略性問題的分析、判斷和決策等。人際技能對所有層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體相同。

(3)人際技能,是指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勵他人,與他人進行溝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與上下左右及組織外部的有關方面產(chǎn)生交往,建立一種復雜的協(xié)調(diào)關系。概念技能對高層管理者最重要,對中層管理者較重要,對基層管理者較不重要。

2.講述不同管理層次的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的異同?(南京大學2010年研)

相關試題:結合實例論述管理者應具有的技能及與管理層次之間的關系。(首都經(jīng)貿(mào)2014年研)

答:(1)管理層級

管理層級是指在職權等級鏈上所設置的管理職位的級數(shù)。當組織規(guī)模逐漸擴大時,管理工作量超出原有管理者所能承擔的范圍。為了保證組織的正常運轉,管理者不得不委托其他人來分擔自己的工作,依此類推,而形成了組織的等級制或層次性管理結構。

一個組織中管理層次的多少,應具體地根據(jù)組織規(guī)模的大小,以及管理幅度而定。一般說來,組織的管理層次分為高層管理、中層管理和基層管理三個層次。

高層管理。主要任務是從組織整體利益出發(fā),對整個組織實行統(tǒng)一指揮和綜合管理,并制定組織目標及實現(xiàn)目標的一些大政方針。

中層管理。主要任務是負責分目標的制定、擬定和選擇計劃的實施步驟和程序,按部門分配資源,協(xié)調(diào)下級的活動,以及評價組織活動成果和制定糾正偏離目標的措施等。

基層管理。主要任務就是按照規(guī)定的計劃和程序,協(xié)調(diào)基層員工的各項工作,完成各項計劃和任務。

(2)管理技能

管理者需要三種關鍵的管理技能,即技術、人際關系與概念技能。

技術技能,是指使用某一專業(yè)領域有關的工作程序、技術知識和方法完成組織任務的能力。如財務管理人員的會計核算技能、市場營銷人員的產(chǎn)品營銷技能、技術人員的技術開發(fā)技能等。技術技能對基層管理者來說最重要。

概念技能,是指縱觀全局、洞察組織與環(huán)境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關系、引導組織發(fā)展方向的能力。如管理者對組織戰(zhàn)略性問題的分析、判斷和決策等。人際技能對所有層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體相同。

人際技能,是指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即理解、激勵他人,與他人進行溝通的能力。如管理者得與上下左右及組織外部的有關方面產(chǎn)生交往,建立一種復雜的協(xié)調(diào)關系。概念技能對高層管理者最重要,對中層管理者較重要,對基層管理者較不重要。

(3)不同管理層次的管理者的管理技能的異同

相同點

a.無論是高層管理者,還是中層管理者、基層管理者,三種技能都必不可少。

b.在三種管理層次中,人際關系技能對于各管理層次來說重要性大體相同,任何管理層次都需要進行溝通,與別人處理關系。

c.三種層次的管理者使用三種技能都是為了實現(xiàn)組織目標,其目標具有內(nèi)在一致性。

不同點

a.對不同層次的管理者重要性不同。技術技能對于基層管理最重要,對于中層管理較重要,對于高層管理不重要;概念技能對于高層管理最重要,對于中層管理較重要,對于基層管理不重要。

b.在各個層次上運用各種技能的目標不同。高層管理更多地運用概念技能是為了識別問題、擬定方案并且挑選方案;基層管理較多地運用技術技能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員工、組織任務、把工作小組需要傳達給其他小組以及解決問題。

c.管理技能重要性的來源不同,這也符合組織設計權責一致的原則。高層管理需要為組織愿景、目標等發(fā)展確定方向,承擔責任較大,需要更多的抽象思維能力,即概念技能;基層管理為部門或小組的工作任務完成承擔責任,不需要為整個組織的宗旨、目標等規(guī)劃負責,因此,需要更多的技術技能;中層管理為部門等制定計劃,起著高層和基層聯(lián)絡員的作用,因此需要較多的技術技能和概念技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兰县| 青阳县| 栖霞市| 高要市| 无极县| 天祝| 武陟县| 仪陇县| 香格里拉县| 定陶县| 三明市| 沭阳县| 南平市| 高淳县| 丰顺县| 淮安市| 汽车| 甘孜| 子长县| 嘉义县| 山西省| 林西县| 甘洛县| 青岛市| 芮城县| 柘荣县| 旬邑县| 柘荣县| 永川市| 昆山市| 台北市| 平远县| 屯留县| 汝城县| 综艺| 赤水市| 囊谦县| 乌兰察布市| 夹江县| 水城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