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農村題材小說

7.1 復習筆記

一、農村小說的當代形態

1.農村小說創作概況

在五六十年代,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創作,無論是作家人數,還是作品數量,在小說創作中都居首位。因為:

(1)中國現代性的民族國家想象從土地革命這里展開,中國革命的主體是農民,社會主義文化的根基是農民文化。

(2)社會主義革命文學從延安解放區發展而來這一事實,不僅使它有了一個革命文學的隊伍,更重要的是它找到了自己的精神起源,即扎根于農村大地。

2.農村題材小說的特點

(1)對表現“現實斗爭”的強調,即要求作家關注顯示“中國社會”面貌“深刻的變化”的事件、運動。

(2)鄉村的日常生活、社會風習、人倫關系等,則在很大程度上退出作家的視野,或僅被作為對“現實斗爭”的補充和佐證。

(3)為了達到描寫上的“深入核心”,作家在立場、觀點、情感上,要與表現對象(農民)相一致。

3.農村題材小說的主要作家

(1)南方農村作家:周立波、沙汀、劉澍德、謝璞、陳殘云等。

(2)山西作家:趙樹理、馬烽等。

(3)陜西作家:柳青、王汶石等。

4.李準的小說創作

李準(1928~2000),蒙古族,本姓木華梨,后簡化成李,原名李鐵生,河南洛陽人。

(1)《不能走那條路》

主要內容

小說描寫農村合作化運動中農民轉變觀念和立場的故事。宋老定作為一個翻身農民,卻時刻想著發家致富,他起早貪黑,目的是把家搞得像過去的富農那樣。后來他意識到“不能走那條路”,從而放棄了過去發家致富的夢想。

評價

小說發表于農村合作化運動開始時,非常及時地反映了農村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說明了農村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重要性。

(2)其他創作

《李雙雙小傳》描寫一個農村婦女在大躍進中如何積極踴躍“辦食堂”,通過婦女的嶄新精神面貌來歌頌大躍進。

5.周立波的小說創作

周立波,原名周紹義,字鳳翔,又名周奉悟。湖南益陽人。主要著作有《暴風驟雨》《鐵水奔流》《山鄉巨變》等。

(1)《暴風驟雨》

《暴風驟雨》是周立波的代表作,也是“土改文學”的代表作。因和《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白毛女》一起,在50年代初被蘇聯授予“斯大林文藝獎”而享有很高的聲譽。

主要內容

整部小說以廣闊的畫卷反映了解放區土改運動的全面進程,描寫了以趙玉林為代表的極端貧困的農民的階級仇恨與斗爭精神,展開了階級斗爭的描寫。小說最早書寫了公審大會的經典性場面。

人物形象

郭全海是作者筆下的理想農民形象,小說把他塑造為有理想有抱負且品質高貴的人物。

以韓老六為代表的地主階級則被當做歷史的敗類、注定要滅亡的形象加以表現。

老孫頭等農民身上有缺點,帶點江湖氣,但是仍然屬于積極的農民形象。

藝術特點

a.小說結構恢宏,敘事富有氣勢,語言簡潔明快。

b.小說描寫場景富有戲劇性,可看出受到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

c.小說涉及到的人物過多,導致第二部分顯得有些凌亂,這與小說試圖通過郭全海這樣的理想化的農民形象來展開故事情節有關。

d.小說的敘述經驗在中國革命文學中還屬首創,雖然明顯受到蘇俄文學的影響。

(2)《山鄉巨變》

創作背景

這部作品描寫的時代背景是1955至1956年間,當時正值鄧子恢要收縮農業合作社,被毛澤東批評為“右傾機會主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當時政治的需要,反映合作化運動給農村帶來的新生機。

主要內容

《山鄉巨變》以集體化是農村小生產者的“必由之路”為主旨。

藝術特點

a.作家通過特定地域的鄉村日常生活來展開這一“規格化”的主題和情節方式。

b.作家對于體現在不同階層農民身上的“道路”分歧、沖突,持一種較為寬厚、同情的態度。

c.作品中有一種略帶幽默、風趣的敘述語調,并在生活美感的價值上,來表現鄉村的人情風俗、自然風光。

d.作品中適度的方言俗語的使用,為這部小說增加了地域色彩。

二、趙樹理和山西作家

1.“山藥蛋派”

(1)流派的建立

1956年7月,周揚到山西明確提出有意識地發展有特色的文學流派的主張。

1956年10月,山西的文學刊物《火花》創刊,評論趙樹理等的創作是該刊的經常性工作。

1958年5月,《文藝報》和《火花》在山西聯合召開座談會,總結山西作家的創作經驗。

評論界曾使用“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山藥蛋派”等稱謂此“流派”。

這一“流派”的作家,除趙樹理外,還有馬烽、西戎、李束為、孫謙、胡正等。

(2)流派的特征

地域上,趙樹理、馬烽等長期生活、工作在山西,當地鄉村的民情風俗影響了他們小說的構成。

寫作上,主張作家在生活中“不作旁觀者”,寫作內容直接反映農村實際工作。

風格上,體現按照生活的“本來面貌”來寫的“寫實”風格。

敘事上,重視故事性和語言的通俗。

藝術上,更多借鑒來自古典小說、說書、民間故事、地方戲曲的傳統。

2.馬烽

(1)概況

馬烽于戰爭年代在晉綏邊區報紙、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1945年,與西戎合著長篇章回體小說《呂梁英雄傳》。

(2)《呂梁英雄傳》

《呂梁英雄傳》以呂梁山區的一個普通山村康家寨為敘事切入點,講述了康家寨村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打擊日本侵略者的精彩故事。

3.西戎

(1)概況

西戎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姑娘的秘密》《豐產記》。后一個集子中的作品(《燈芯絨》《賴大嫂》《豐產記》),寫于1961年以后,風格轉向樸實。

(2)《賴大嫂》

60年代,《賴大嫂》開始為批評家所援引,來支持他們提出的“現實主義深化”和人物多樣化的論點,后來則成為“現實主義深化”和“寫‘中間人物’論”的“標本”受到重點批判。

4.趙樹理

(1)簡介

趙樹理,原名趙樹禮,曾用筆名野小、吳戴等,山西沁水人。

(2)創作概況

趙樹理于1943年發表成名作《小二黑結婚》。中篇《李有才板話》被譽為“反映農村斗爭的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區文藝的代表之作”(周揚《新的人民的文藝》)。此后,又發表了長篇《李家莊的變遷》,短篇《“鍛煉鍛煉”》等。

趙樹理的創作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他沒有以旁觀者的態度,或高高在上的態度來觀察描寫農民,而是以農民直接的感覺、印象和判斷為基礎的。

(3)代表作品

《小二黑結婚》

1943年9月,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由華北新華書店出版,在解放區迅速傳播,在國統區也引起強烈反響。小說講述了解放區一對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爭取婚姻自由,克服封建阻力,最終成就良緣的故事。小說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使人們看到了民族風格的真實體現。

《李有才板話》

作品再次顯示了趙樹理小說的那種樸實明白、流暢生動的風格。

《登記》

小說講述兩對農村青年登記結婚遇到波折,最終在新婚姻法頒布后獲得成功的故事,揭示了包辦婚姻給中國女人帶來的世代冤屈。

《三里灣》

小說是建國后第一部反映合作化運動的作品,通過秋收、擴社、整社、開渠等事件,描寫了合作社在波折中頑強前進的歷程。作品人物刻畫生動形象:老中農馬多壽設想走個人發家致富的道路,村長范登高利用職權謀私利,支部書記王金生支部書記王金生被塑造成優秀的共產黨員形象。

(4)50~60年代趙樹理小說創作的變化

在小說觀念上,突出了從傳統戲曲等相承的“教誨”的功能觀。

自然地表現社會風習、倫理的變革在農民心理、家庭關系、公私關系上留下的波痕和沖突。

與40年代的創作相比,趙樹理此時期的小說,特別是60年代的短篇顯得“遲緩、拘束、嚴密、慎重”。

對建立在勞動之上的傳統美德的維護和發掘,成為后期創作的主題。

回到現代作家經常觸及的“永恒與流變”的主題上。

【名師點撥】重點掌握以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藥蛋派”作家群體的文學創作,此部分內容經常以簡答、論述形式出現。需重點閱讀相關代表作品,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基礎上,掌握這一派別作家的創作特色與文學建樹。

三、趙樹理的“評價史”

1.40年代:“趙樹理方向”和經典化

(1)最早而且系統地評述趙樹理小說并給予很高評價的是周揚發表于1946年的《論趙樹理的創作》。

(2)1947年8月,在“解放區”的晉冀魯豫邊區文藝座談會上,與會者“同意提出趙樹理方向”,將之“作為我們的旗幟”。

(3)在此前后,“解放區”的出版社,編印了多種趙樹理創作的評論集,收入周揚、茅盾、郭沫若等人的文章。

(4)1949~1951年出版的帶有總結與前瞻性的兩套大型文學叢書中,趙樹理的創作入選展示“解放區”文學實績的《中國人民文藝叢書》。

(5)1956年中國作協第二次理事擴大會議上,趙樹理與郭沫若、茅盾、曹禺等一并被稱為中國現代的“語言藝術大師”。

2.50年代:猶豫和質疑

(1)《三里灣》發表后,在受到肯定的同時,“典型化”程度不夠的問題被著重提出。

(2)批評家提出了趙樹理“善于表現落后的一面,不善于表現前進的一面”的問題。

(3)50年代后期,質疑開始深化,趙樹理在“反右傾機會主義”的中國作協整風中受到批判。

3.60年代:“重新發掘”和大連會議

(1)60年代初,政治、經濟、文化的“浪漫主義”開始退潮,趙樹理的“價值”被提倡人物多樣化和“現實主義深化”者所重新發掘。

(2)1962年夏天,中國作協在大連召開的農村題材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上,邵荃麟等認為要為趙樹理翻案,稱“這是現實主義的勝利”。

4.新時期:重評趙樹理

“文革”后的文學“新時期”,出現文學史秩序重建和“經典”重評的熱潮。隨著中國“左翼文學”地位的下降,趙樹理也淡出人們的視線。

在90年代對“新時期”現代性視野的反省中,趙樹理的重要性又被發現。一些研究者致力于闡釋趙樹理文學獨特的現代性內涵,他的文學經驗得到一些人的重新重視。

【名師點撥】趙樹理及其創作與評價是本章的重點內容,需閱讀他的主要作品,將文本內容與具體的客觀環境相結合,以發展的眼光來理解和評價趙樹理的文學創作。

四、柳青的《創業史》

1.柳青的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集《地雷》,中篇小說《狠透鐵》,長篇小說《種谷記》《銅墻鐵壁》《創業史》。

2.《創業史》的主要內容

《創業史》是一部全面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長篇小說。小說深入地描寫了梁生寶父子在舊時代生存創業的艱辛與慘敗,通過與他們在新時代的生活的對比,來說明只有共產黨創建的新社會才會給貧苦農民指明一條生路。揭示農村開展互助合作運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表明中國農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3.人物塑造

(1)梁生寶

梁生寶被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新人形象來塑造。他身上匯集了中國傳統農民的所有美德,也概括了新時代農民成長的全部進步因素。將梁生寶的塑造看做是《創業史》成就的最主要的標志,是當時批評界的相當一致的認識。

(2)梁三老漢

梁三老漢是勤勞耿直而又被舊有習慣支配的老一代農民。在當時,梁三老漢的形象被作為“中間人物”來理解。

(3)關于梁生寶和梁三老漢的討論

邵荃麟評價《創業史》中梁三老漢比梁生寶寫得成功,認為梁三老漢是很高的典型人物。

嚴家炎也表達了相近的觀點,他立論的根據一是美學的標準;二是題材的價值問題。

4.藝術成就

(1)以開闊的視野突出顯示了現實主義全知全能的敘述視角。

(2)人物行為描寫的生動性與心理刻畫的細致性。小說在人物行為描寫方面精煉而準確,顯得很有生活的質感。

(3)在敘事上顯示了一種豐富性的力量,到現在為止,柳青的《創業史》依然代表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峰。

推薦閱讀
  1. 《心理學(修訂本)》(人教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2. 2016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邏輯歷年真題分類精解
  3. 2017年考研英語閱讀100篇及歷年真題詳解(英語二)
  4. 馮慶華《漢英翻譯基礎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5. 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數學分析》(第4版)(下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6. 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9版)配套題庫(上冊)【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易綱《國際金融》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沈坤榮《宏觀經濟學教程》(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0. 周三多《管理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11. 陳敏恒《化工原理》(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2.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課后習題詳解
  14. 尹伯成《宏觀經濟學簡明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贈兩套模擬試題及詳解】
  15.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江县| 大同县| 巴东县| 永善县| 绥滨县| 锦州市| 介休市| 古蔺县| 嵊泗县| 深泽县| 平江县| 哈密市| 盐山县| 宝清县| 尖扎县| 绥德县| 庄河市| 吉林省| 山阳县| 湖州市| 上林县| 临城县| 吴旗县| 林州市| 苍梧县| 淅川县| 乐至县| 无棣县| 北流市| 德格县| 嘉峪关市| 永春县| 修武县| 阆中市| 潮州市| 郴州市| 盐津县| 科尔| 侯马市| 瑞金市|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