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經營預測

4.1 復習筆記

一、經營預測概述

經營預測是指根據歷史資料和現在的信息,運用一定的科學預測方法,對未來經濟活動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發展趨勢做出科學的預計和推測的過程。科學的經營預測是企業做出正確決策的基礎,是企業編制計劃、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1經營預測的意義

(1)經營預測是企業進行經營決策的基礎和依據

(2)經營預測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3)經營預測是企業進行科學管理的基礎

2經營預測的基本原則

(1)延續性原則

是指過去和現在的某種發展規律將會延續下去,并假設決定過去和現在發展的條件同樣適用于未來。

(2)相關性原則

是指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一些經濟變量之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3)統計規律性原則

是指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對于某個經濟變量多次觀測的結果會出現某種統計規律性的情況。

(4)實事求是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我們要依據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進行預測,收集數據信息時,要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實際出發,既要收集有利條件下的信息,也要收集不利因素的信息。

(5)成本效率原則

是指預測活動本身花費的成本不應該超出其帶來的收益。

3經營預測的程序

(1)確定預測目標

(2)收集數據和信息

(3)選擇預測方法

(4)進行實際預測

(5)對預測結果進行修正

二、銷售預測

1定性銷售預測

(1)判斷分析法

判斷分析法是指銷售人員根據直覺判斷進行預估,然后由銷售經理加以綜合,從而得出企業總體的銷售預測的一種方法。

優點:用這種方法得出的預測數據比較接近實際;采用這種方法,便于確定分配給各銷售人員的銷售任務,發揮其積極性,激勵他們努力完成各自的銷售任務。

缺點: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銷售人員的預測也會出現偏差,對銷售人員的預測往往需要進行修正。

適用性: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不便直接向顧客調查的公司。

(2)調查分析法

調查分析法是指通過對有代表性顧客的消費意向的調查,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進行銷售預測的一種方法。

在調查時應當注意:a.選擇的調查對象要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調查對象應能反映市場中不同階層或行業的需要及購買需要;b.調查的方法一定要簡便易行,使被調查對象樂于接受調查;c.對調查所取得的數據與資料要進行科學的分析,特別要注意去偽存真、去粗取精。

適用性:凡是顧客數量有限,調查費用不高,每個顧客意向明確又不會輕易改變的,均可以采用調查分析法進行預測。

2定量銷售預測

(1)趨勢預測分析法

算術平均法

采用算術平均法進行銷售預測,就是把若干歷史時期的銷售量或銷售額作為觀察值,求出其簡單平均數,并將平均數作為下期銷售的預測值。

加權平均法

采用加權平均法進行銷售預測,同樣是將若干歷史時期的銷售量或銷售額作為觀察值,將各個觀察值與各自的權數相乘之積加總,然后除以權數之和,求出其加權平均數,并將加權平均數作為銷售量的預測值。

加權平均法的計算公式為:

Y為加權平均數;Wi為第i個觀察值的權數;Xi為第i個觀察值。

指數平滑法

指數平滑法是加權平均法的一種變化,計算的是指數平滑平均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St=aXt1+(1-a)St1

St為t期的銷售預測值;St1為t期上一期的銷售預測值;Xt1為t期上一期的銷售實際值;a為滿足0<a<1條件的常數,亦稱指數平滑系數。

(2)因果預測分析法

回歸直線法

也稱一元回歸分析法,它是假定預測對象銷售量的變量因素只有一個,根據直線方程式y=a=a+bx,按照數學上的最小二乘法來確定一條誤差最小、能正確反映自變量x與因變量y之間關系的直線。

它的常數項a與系數b的值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對數直線法

對數直線法也稱指數曲線法。它是在因變量y和自變量x滿足方程y=abx的指數函數關系時所采用的一種預測方法。

多元回歸法

多元回歸方程的表達式可以表示為:

y=a+b1x1+b2x2+b3x3…+bnxn

y為因變量;xi為各個自變量;bi為每個xi變動一個單位時y的變動值。

(3)季節預測分析法

季節性變動對產品銷售的影響方式,可用以下兩個基本公式表達:

Yt=Tt+St

Yt=TtSt

Y為銷售量;T為趨勢值;S為季節加量或季節指數;t為時間。

(4)購買力指數法

購買力指數法就是企業按照各地區購買力指數,將自己的銷售潛量總額分配給各地區市場的一種方法。

購買力指數的預測模型如下:Bi=aiyi+biri+cipi,Bi為i地區購買力占全國總購買力的百分比;yi為i地區可支配的個人收入占全國的百分比;ri為i地區零售額占全國零售額的百分比;pi為i地區人口占全國人口的百分比;ai,bi,ci上述三個因素相應的權數。

三、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在編制成本預算之前,根據企業的經營總目標和預測期可能發生的各個影響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確定目標成本、預計成本水平和變動趨勢的一種管理活動。

成本預測的步驟包括:

(1)根據企業的經營總目標,提出初選的目標成本。

(2)初步預測在當前生產經營條件下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并找出與初選目標成本的差距。

(3)提出各種成本降低方案,對比、分析各種成本方案的經濟效果。

(4)選擇成本最優方案并確定正式目標成本。

成本預測按產品的不同,又可分為可比產品成本預測和不可比產品成本預測。

1可比產品成本預測

可比產品是指以往年度正常生產過的產品,其過去的成本資料比較健全和穩定。

(1)確定初選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是指企業為實現經營目標所應達到的成本水平,也是企業未來期間成本管理所應達到的目標。

選擇某一先進的成本水平作為初選目標成本。

根據企業預測期的目標利潤來測算目標成本。用公式表示如下:

按市場可接受價格計算的銷售收入-企業測算的目標利潤-應納稅金=目標成本

(2)成本初步預測

成本初步預測是指在當前生產條件下,不采取任何新的降低成本措施確定預測期可比產品能否達到初選目標成本要求的一種預測。

按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測算預測期可比產品成本。

可按下列公式進行預計:

按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預測期可比產品總成本=Σ(各種可比產品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預測期各種可比產品預計產量)

根據前3年可比產品成本資料測算預測期可比產品成本。測算預測期可比產品成本方法:

a.簡單平均法

其預測公式為:

b.加權平均法

其預測公式為:

(3)提出各種成本降低方案

改進產品設計,開展價值分析,努力節約原材料、燃料和人力等消耗。可以用下列公式說明:功能與成本的比值=產品功能/產品成本

提高產品功能與成本的比值可通過以下途徑:

a.在功能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產品成本;

b.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產品功能;

c.提高產品功能,同時降低產品成本;

d.成本略有上升,但功能有較大的提高;

e.功能略有下降,但成本有較大的降低。

改善生產經營管理,合理組織生產。

嚴格控制費用開支,努力降低管理費用。

(4)正式確定目標成本

測算材料費用對成本的影響

a.材料消耗定額降低形成的節約,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材料消耗定額降低影響的成本降低率=材料費用占成本的百分率×材料消耗定額降低的百分率

b.如果在材料消耗定額發生變動的同時,價格也發生變動,則材料價格變動確成本的影響,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材料價格變動影響的成本降低率=材料費用占成本的百分率×(1-材料消耗定額降低的百分率)×材料價格降低的百分率

以上兩個公式可合并計算如下:

c.單獨測算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對產品成本的影響程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測算工資費用對成本的影響。

a.測算在生產工人人數和工資不變的情況下,由于勞動生產率提高而形成的節約

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b.測算由于勞動生產率提高超過平均工資增長率而形成的節約

其計算公式為:

c.測算生產增長超過管理費用增加而形成的節約

其計算公式為:

d.測算廢品率降低而形成的節約

其計算公式為:

廢品損失減少影響的成本降低率=廢品損失占成本的百分率×廢品損失減少的百分率

2不可比產品成本預測

不可比產品是指企業以往年度沒有正式生產過的產品,其成本水平無法與過去進行比較,因而就不能像可比產品那樣通過采用下達成本降低指標的方法控制成本支出。

(1)技術測定法

技術測定法是指在充分挖掘生產潛力的基礎上,根據產品設計結構、生產技術條件和工藝方法,對影響人力、物力消耗的各項因素進行技術測試和分析計算,從而確定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比較科學,但工作量較大,對品種少、技術資料比較齊全的產品可以采用。

(2)產值成本法

產值成本法是指按工業總產值的一定比例確定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該方法不太準確,但工作量小,比較簡便、易行。

(3)目標成本法

目標成本法是指根據產品的價格構成來制定產品目標成本的一種方法。

按下列公式計算單位產品的目標成本:

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單位售價-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單位產品目標利潤

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單位售價×(1-稅率)-(目標利潤/預測產量)

四、利潤預測

對企業利潤的預測可采用直接預測法和因素分析法兩種方法。

1直接預測法

直接預測法是指根據本期的有關數據,直接推算出預測期的利潤數額。即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營業利潤是由產品銷售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組成的,這兩部分預測利潤的公式分別為:

預測產品銷售利潤=預計產品銷售收入-預計產品銷售成本-預計產品銷售稅金=預計產品銷售數量×(預計產品銷售單價-預計單位產品成本-預計單位產品銷售稅金)

預測其他業務利潤=預計其他業務收入-預計其他業務成本-預計其他業務稅金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在本期已實現的利潤水平基礎上,充分估計預測期影響產品銷售利潤的各因素增減變動的可能,來預測企業下期產品銷售利潤的數額。

在預測企業下一會計期間的產品銷售利潤額時,應首先計算本期的成本利潤率:

本期成本利潤率=(本期產品銷售利潤額/本期產品銷售成本)×100%

計算出本期成本利潤率后,就可以進一步預測下期各相關因素變動對產品銷售利潤的影響。

(1)預測產品銷售量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預測期產品銷售數量增加,利潤額也會隨之增加;反之,預測期產品銷售數量減少,利潤額也會隨之下降。

其計算公式為:

因銷售量變動而增減的利潤額=(預測下期產品銷售成本-本期產品銷售成本)×本期成本利潤率

(2)預測產品品種結構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如果預測期不同利潤率產品在全部產品中所占的銷售比重發生變化,就會引起全部產品平均利潤率發生變動,從而影響到利潤額的增加或減少。

其影響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由于產品品種結構變動而增減的利潤=按本期成本計算的下期成本總額×(預測期平均利潤率-本期平均利潤率)

預測期平均利潤率=∑(各產品本期利潤率×該產品下期銷售比重)

(3)預測產品成本降低對利潤的影響

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降低產品成本會使利潤相應增加。由于成本降低而增加的利潤,可根據經預測確定的產品成本降低率求得。

其計算公式為:

由于成本降低而增加的利潤=按本期成本計算的預測期成本總額×產品成本降低率

(4)預測產品價格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如果在預測期產品銷售價格比上期提高,則銷售收入也會增多,從而使利潤額增加;反之,如果產品銷售價格降低,也會導致利潤額減少。

其計算公式為:

由于產品銷售價格變動而增減的利潤=預測期產品銷售數量×變動前售價×價格變動率×(1-稅率)

(5)預測產品銷售稅率變動對利潤的影響

產品銷售稅率變動直接影響利潤額的增減。如果稅率提高,可使利潤額減少;如果稅率降低,則使利潤額增加。

其計算公式為:

由于產品銷售稅率變動而增減的利潤=預測期產品銷售收入×(1±價格變動率)×(原稅率-變動后稅率)

五、資金需要量預測

資金需要量的預測,就是以預測期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發展和資金利用效果的提高等為依據,在分析有關歷史資料、技術經濟條件和發展規劃的基礎上,運用數學方法,對預測期資金需要量進行科學的預計和測算。

1資金需要總量預測

(1)資金增長趨勢預測法

資金增長趨勢預測法,就是運用回歸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原理對過去若干期間銷售收入(或銷售量)及資金需用量的歷史資料進行分析、計量后,確定反映銷售收入與資金需用量之間的回歸直線(y=a+bx),并據以推算未來期間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

(2)預計資產負債表法

預計資產負債表法是通過編制預計資產負債表來預計預測期資產、負債和留用利潤,從而測算外部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

將資產負債表中預計隨銷售變動而變動的項目分離出來。

計算各敏感項目某年度的銷售百分比。根據基年各敏感項目的數額及基年銷售收入額,可按下列公式計算基年銷售百分比:

某敏感項目銷售百分比=基年該項目金額/基年銷售收入×100%

編制預計資產負債表。

2固定資金需要量預測

(1)生產設備需要量的預測

預測生產設備需要量最基本的方法是生產能力和生產經營任務相平衡的方法。其計算公式如下:

某項生產設備需要量=預計生產經營能力(實物量或臺時數)/單臺設備生產能力(實物量或臺時數)

(2)其他固定資產需要量的預測

3流動資金需要量預測

(1)資金占用比例法

資金占用比例法是指企業根據預測期確定的相關指標(如凈產值、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營業利潤等指標),按基年流動資金實際平均占用額與相關指標的比例關系,來預測流動資金需用總量的一種方法。

其基本計算公式是:

預測期流動資金需要總量=預測期相關指標×基年相關指標流動資金率×(1±預測期流動資金周轉速度變動率)

(2)周轉期預測法

周轉期預測法又稱定額日數計算法,它是根據流動資金完成一次循環所需要的日數(資金定額日數)和每日平均周轉額(每日平均資金占用額),來計算流動資金需要量的一種方法。

周轉期計算法的計算公式為:

某項流動資金需要量=該項流動資金每日平均周轉額×該項流動資金周轉日數

(3)因素測算法

因素測算法又稱分析調整法。它是以有關流動資金項目上年度的實際平均需用量為基礎,根據預測年度的生產經營任務和加速流動資金周轉的要求,進行分析調整,來預測流動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

因素測算法的計算公式是:

流動資金需要量=(上年流動資金實際平均占用量-不合理平均占用額)×(1±預測年度生產增減的百分比)×(1±預測期流動資金周轉速度變動率)

(4)余額測算法

余額測算法是以上年結轉余額為基礎,根據預測年度發生數額、攤銷數額來測算流動資金需用量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適用于流動資金占用數額比較穩定的項目,如待攤費用。其計算公式是:流動資金需要量=預測年度期初結轉余額+預測年度發生額-預測年度攤銷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花垣县| 九江市| 滁州市| 封开县| 丹凤县| 云南省| 马龙县| 马公市| 怀安县| 商都县| 尼勒克县| 舒兰市| 普兰店市| 南皮县| 泽库县| 防城港市| 景德镇市| 朝阳区| 六枝特区| 诏安县| 阿瓦提县| 潜江市| 胶南市| 福海县| 郧西县| 库车县| 呼伦贝尔市| 张家口市| 山东省| 武威市| 北京市| 凉城县| 来宾市| 塔城市| 土默特右旗| 新野县| 原阳县| 壤塘县| 庆阳市|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