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經濟師《旅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圣才電子書
- 6587字
- 2021-05-27 10:58:49
第三章 旅游規劃與旅游目的地建設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旅游規劃的現實基礎是( )。[2011年真題]
A.旅游投資者
B.旅游地企業
C.旅游地資源
D.旅游地政府
【答案】C
【解析】旅游規劃的現實基礎是旅游地資源。這里的資源不僅包括傳統的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還包括一系列社會旅游資源,即旅游需求的多樣性、科學技術的應用性和產業發展的融合性等促使旅游資源觀必須創新。否則,旅游規劃就不是一個有效的規劃,旅游地的資源就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也就無法正確地選擇旅游發展方向。
2.旅游規劃的核心工作是( )。[2009年真題]
A.促使規劃地區經濟收益的最大化
B.最大限度地保護規劃地區環境不受到破壞
C.處理好規劃地區旅游資源優化配置與旅游系統合理發展間的關系
D.協調游客與規劃地區居民間的關系
【答案】C
【解析】旅游規劃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旅游資源優化配置與旅游系統合理發展間的協調關系。旅游資源優化配置是指旅游資源、公共投資、技術與人力資源、信息與宣傳設施、基礎設施等旅游產業要素及相關社會經濟資源之間的比例協調狀態;旅游系統合理發展是指旅游經濟系統發展的積極影響最大、消極影響最小的持續穩定發展狀態。
3.旅游區在開發建設之前,首先應編制( )。[2011年真題]
A.控制性詳細規劃
B.修建性詳細規劃
C.總體規劃
D.營銷規劃
【答案】C
【解析】旅游區在開發建設之前,應當編制總體規劃,主要任務是分析旅游區客源市場,確定旅游區的主題形象,劃分旅游區的用地范圍及空間布局,安排旅游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內容,提出開發措施。
4.下列規劃中,應該包含工程管線系統規劃設計內容的是( )。[2009年真題]
A.旅游發展規劃
B.旅游區總體規劃
C.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D.旅游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答案】D
【解析】旅游區修建性詳細規劃是對旅游區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用以指導各項建筑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其主要內容包括:①綜合現狀與建設條件分析;②用地布局;③景觀系統規劃設計;④道路交通系統規劃設計;⑤綠地系統規劃設計;⑥旅游服務設施及附屬設施系統規劃設計;⑦工程管線系統規劃設計;⑧豎向規劃設計;⑨環境保護和環境衛生系統規劃設計。
5.根據區域旅游業的歷史、現狀、資源和市場等規劃要素的動態變化,對該區域旅游產業發展全局進行宏觀戰略部署的旅游規劃是( )。[2013年真題]
A.旅游資源開發規劃
B.旅游發展規劃
C.旅游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D.旅游區控制性規劃
【答案】B
【解析】旅游發展規劃是指根據旅游業的歷史、現狀、資源和市場等規劃要素的動態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以及為實現目標體系在特定發展條件下對旅游發展諸要素所作的安排。
6.旅游規劃是指在____現實的基礎上,基于滿足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需求的均衡,形成一定的價值判斷,確定旅游發展的目標規范并研究其實現途徑的____過程。( )
A.旅游地資源;動態
B.旅游地資源;靜態
C.旅游地自然資源;動態
D.旅游地自然資源;靜態
【答案】A
【解析】旅游規劃是指在旅游地資源現實的基礎上,基于滿足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需求的均衡,形成一定的價值判斷,確定旅游發展的目標規范并研究其實現途徑的動態過程。旅游規劃的特征包括整合性、層次性及市場性。
7.下列不屬于旅游區規劃的是( )。
A.地方旅游發展規劃
B.旅游區總體規劃
C.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D.旅游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答案】A
【解析】從總體上講,旅游規劃可以分為:①旅游發展規劃;②旅游區規劃。其中,旅游區規劃按照規模層次可以劃分為:①旅游區總體規劃;②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③旅游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8.旅游規劃的特點不包括( )。
A.整合性
B.層次性
C.單一性
D.市場性
【答案】C
【解析】旅游規劃的特征有:①整合性。它體現在兩個方面:a.要在不同部門間實現整合;b.要在不同規劃內容間實現整合。②層次性。不同層次的規劃在內容、功能上各有側重點,但各層次間是有聯系的,必須相輔相成。③市場性。科學的旅游規劃要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這樣才有利于保證各種資源的有效配置,但是注意這種市場性要針對不同的資源狀況和市場需求分類狀況具體分析。
9.旅游規劃編制要以( )為基礎。
A.旅游市場
B.旅游產品
C.旅游業發展方針、政策及法規
D.經濟效益
【答案】C
【解析】旅游規劃編制要以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為依據,以旅游業發展方針、政策及法規為基礎,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相適應,與其他相關規劃相協調。
10.旅游規劃編制中規劃編制階段的工作內容不包括( )。
A.旅游客源市場分析
B.確定規劃區發展方向與主題
C.確立規劃分期及各分期目標
D.提出旅游產品及設施的開發思路和空間布局
【答案】A
【解析】規劃編制階段主要包括:①確定規劃區發展方向與主題;②確立規劃分期及各分期目標;③提出旅游產品及設施的開發思路和空間布局;④確定重點旅游開發項目投資規模,并進行經濟、社會和環境評價;⑤提出規劃區的旅游發展戰略,制定規劃實施的措施、方案和步驟;⑥撰寫規劃文本、說明和附件。A項,旅游客源市場分析屬于調研考察階段的工作內容。
11.( )是提出旅游規劃思路的前提條件。
A.旅游發展環境分析
B.旅游資源分析
C.環境保護規劃
D.旅游業發展戰略
【答案】A
【解析】旅游發展環境分析要全面分析規劃區旅游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競爭態勢、優勢與制約因素,并與上一級相關規劃銜接。這是提出規劃思路的前提條件,應當立足當前,以發展的視角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判斷。
12.下列不屬于旅游發展規劃成果的是( )。
A.規劃文本
B.規劃圖表
C.規劃分析報告
D.附件
【答案】C
【解析】旅游發展規劃成果包括:①規劃文本;②規劃圖表,主要的規劃圖表包括區位分析圖、旅游資源分析圖、旅游客源市場分析圖、旅游功能區分布圖、旅游線路及交通圖、旅游業發展目標圖表等;③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和基礎資料等。
13.旅游目的地擁有( )的旅游資源。
A.特定性質
B.獨特價值
C.稀缺珍貴
D.普通常見
【答案】A
【解析】旅游目的地是擁有特定性質旅游資源、具備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吸引力、能夠吸引并滿足一定數量旅游者進行旅游活動的特定區域。
14.旅游目的地的可進入性不包括( )。
A.簽證便利性
B.航線多少
C.航班班次
D.接待設施
【答案】D
【解析】可進入性是一個旅游目的地構成的基本要素。可進入性包括:①有形的硬件要素,如各類交通工具、站點等設施;②無形的要素,如簽證便利性、航線多少、航班班次等。
15.下列屬于按照旅游者需求角度劃分的旅游目的地的類型是( )。
A.城市旅游目的地
B.度假型旅游目的地
C.自然山水型旅游目的地
D.傳統型旅游目的地
【答案】B
【解析】從旅游者需求角度進行劃分,旅游目的地可以劃分為:①觀光型旅游目的地,是指那些資源性質和特點適合于開展觀光旅游活動的特定區域,主要包括自然觀光地、城市觀光地和名勝觀光地三種;②度假型旅游目的地,是指那些資源性質和特點更能滿足旅游者度假休閑需要的目的地,主要有海濱度假地、出地溫泉度假地、鄉村旅游度假地等類型。
16.下列屬于旅游目的地構成要素的是( )。
A.旅游制造業加工商
B.旅游制造業供應商
C.旅游服務業中間商
D.旅游服務業承包商
【答案】B
【解析】從目的地整體可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的角度,可以將旅游目的地構成要素分解為旅游服務業供應商(包括商業有償和公共無償)和旅游制造業供應商兩大類。而在制造業日益服務化和服務業日益高科技化的當代,旅游服務業與旅游制造業供應商基于同一目的地空間上的協調共進的發展,不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提高運行效率和地方文化特色,而且有助于增加地方就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17.絕對區位是指由( )構成的網絡系統中的某個位置。
A.經緯度
B.地理坐標
C.時空位置
D.相對距離
【答案】A
【解析】區位可以分為:①絕對區位,是指由經緯度構成的網絡系統中的某個位置,即自然地理位置;②相對區位,是指相對于其他位置來說的限定位置,即交通地理位置和經濟地理位置。
18.環境容量是指( )。
A.旅游地實際容納旅游者的數量
B.某一特定范圍內為了最快發展地區經濟而允許的旅游地最高限度
C.旅游地失去吸引力之前旅游者可以容忍的擁擠程度
D.一個旅游地在其生態資源免遭破壞的條件下容納旅游者的數量
【答案】D
【解析】旅游業的綜合性規定著旅游地極限容量的多維化特征。旅游目的地容量包括:①物質容量,是旅游地實際容納旅游者的數量;②環境容量是指一個旅游地在其生態資源免遭破壞的條件下容納旅游者的數量;③心理容量,包括目的地居民心理容量和旅游者心理容量兩方面;④經濟容量,是指在某一特定范圍(國家、地區或地方之內,其經濟所能承受的旅游業所產生的沖擊和為了最快發展地區經濟而允許的旅游地最高限度。
19.下列不屬于容量管理的方法的是( )。
A.數量控制法
B.時空分流法
C.供給管理法
D.抽樣法
【答案】D
【解析】旅游容量管理方法有:①數量控制法;②時空分流法;③供給管理法;④體驗管理法;⑤收益管理法;⑥其他方法,如生態環境意識教育法。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
1.制定旅游規劃時,必須協調好相關利益者的利益,這些相關利益者包括( )。[2011年真題]
A.旅游者
B.旅游地居民
C.旅游開發商
D.旅游地政府
E.旅游規劃機構
【答案】ABCD
【解析】旅游規劃必須協調好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均衡關系。主要利益相關者包括:①游客;②當地居民;③當地政府;④旅游開發經營商等。旅游規劃的制定必須在各利益主體之間尋求一種利益上的均衡,任何偏向某一方的做法都是得不償失的。
2.旅游容量主要包括( )。[2013年真題]
A.時間容量
B.設施容量
C.生態容量
D.社會心理容量
E.空間容量
【答案】BCDE
【解析】一般來說,旅游容量主要包括:①日空間容量;②日設施容量;③生態環境容量;④社會心理容量。其中,日空間容量和日設施容量的測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3.下列屬于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內容的有( )。
A.劃定各類不同性質用地的界線
B.規劃地塊,規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控制性指標
C.用地布局
D.提出對各地塊的建筑體量、尺度、色彩、風格等要求
E.豎向規劃設計
【答案】ABD
【解析】旅游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①詳細劃定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性質用地的界線,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有條件允許建設的建筑類型;②規劃地塊,規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性指標,并根據各類用地性質增加其他必要的控制指標;③規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建筑后退紅線、建筑間距要求;④提出對各地塊的建筑體量、尺度、色彩、風格等要求;⑤確定各級道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坐標和標高。CE兩項屬于旅游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內容。
4.旅游規劃在調研考察階段的工作內容有( )。
A.委托方確定編制單位
B.政策法規研究
C.旅游客源市場分析
D.規劃區主題確定
E.確定規劃分期及各分期目標
【答案】BC
【解析】調研考察階段主要包括:①政策法規研究;②旅游資料調查;③旅游客源市場分析;④對規劃區旅游業發展進行競爭性分析。A項屬于任務確定階段的工作內容;DE兩項則屬于規劃編制階段的工作內容。
5.旅游規劃編制的程序包括( )。
A.任務確定階段
B.調研考察階段
C.規劃編制階段
D.修改和評審階段
E.任務執行階段
【答案】ABCD
【解析】旅游規劃編制要以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為依據,以旅游業發展方針、政策及法規為基礎,與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化相適應,與其他相莢規劃相協調。旅游規劃編制的程序包括:①任務確定階段;②調研考察階段;③規劃編制階段;④修改和評審階段。
6.旅游主題形象應當具有( )。
A.典型性
B.號召性
C.原創性
D.傳播性
E.簡潔性
【答案】ABD
【解析】旅游主題形象應具有:①典型性;②號召性;③傳播性。它要高度概括當地旅游業的主要特色,能夠打動潛在旅游者,同時要易于傳播,形成社會影響。旅游形象可以分為原生性形象和后生性形象兩種。
7.下列屬于旅游目的地的構成要素的是( )。
A.吸引物
B.接待設施
C.可進入性
D.交通工具
E.醫院銀行
【答案】ABC
【解析】旅游目的地是擁有特定性質旅游資源、具備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吸引力、能夠吸引并滿足一定數量旅游者進行旅游活動的特定區域。它的構成要素包括吸引物、接待設施、可進入性和輔助性服務。
8.從旅游目的地坐落的行政區域來化分,旅游目的地可分為( )。
A.點線型旅游目的地
B.城市旅游目的地
C.目的地國家、區域型旅游目的地
D.景區型旅游目的地
E.都市商務型旅游目的地
【答案】BCD
【解析】從旅游目的地坐落的行政區域來化分,旅游目的地可分為目的地國家、區域型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和景區型旅游目的地。從旅游資源類型來劃分,旅游目的地可分為自然山水型旅游目的地、都市商務型旅游目的地、鄉野田園型旅游目的地、民族民俗型旅游目的地、古城古鎮型旅游目的地以及宗教歷史型旅游目的地。從空間構造方式來劃分,旅游目的地可分為板塊型旅游目的地和點線型旅游目的地。從開發時間和發展程度來劃分,旅游目的地可分為傳統型旅游目的地和新興型旅游目的地
9.旅游目的地的特征有( )。
A.構成要素的復雜多樣性
B.要素鏈接的簡單明了性
C.要素鏈接的動態多變性
D.發展目標的動態復雜性
E.發展目標的層次多元性
【答案】ACE
【解析】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包括:①旅游目的地構成要素的復雜多樣性;②旅游目的地發展目標的層次多元性;③旅游目的地要素鏈接的動態多變性。
10.下列屬于旅游目的地的形成途徑的是( )。
A.旅游服務提供商自己建設
B.基于較豐富的旅游資源及其接待設施
C.基于政府強力推動和有計劃開發建設
D.旅游目的地民間自發組織建設
E.既有一定基礎又有政府扶持建設
【答案】BCE
【解析】旅游目的地的形成不外乎通過三種途徑來實理:①基于較豐富的旅游資源及其接待設施自發演變而逐漸形成的;②基于政府強力推動和有計劃開發建設而形成的;③既有一定基礎又有政府扶持而建設成的。
11.區位對旅游目的地發展的影響分為( )。
A.旅游區位對旅游企業投資的影響
B.旅游區位對旅游者的影響
C.旅游區位對旅行社的影響
D.旅游區位對交通的影響
E.旅游區位對當地居民的影響
【答案】AB
【解析】旅游目的地區位研究是要研究旅游活動在空間中的相互關系與結構,也就是一定區域內各有關要素最佳區位構成的關系。區位對旅游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旅游者的影響和對旅游企業投資的影響。
12.( )決定了旅游目的地旅游經濟發展規模及其影響的大小。
A.經濟容量
B.心理容量
C.物質容量
D.環境容量
E.社會容量
【答案】ABCD
【解析】旅游業的綜合性規定著旅游地極限容量的多維化特征。物質容量、環境容量、心理容量和經濟容量共同決定旅游目的地旅游經濟發展規模及其影響的大小。
13.現代容量管理方式主要有( )。
A.游客數量控制
B.心理容量改變
C.游客體驗與資源保護
D.游客影響管理
E.游憩機會譜系
【答案】CDE
【解析】現代容量管理方式主要有:①可接受的改變極限。關鍵是要為可容忍的環境改變設定一個極限。②游客體驗與資源保護。考慮更多實際調整的循環反復動態過程。③游客影響管理。該方法的優勢在于對管理決策進行了分級,提高了評價矩陣。④游憩機會譜系,關注保持資源質量和生態完整與提供滿意的游憩體驗間矛盾的解決。
14.旅游目的演變過程經歷( )。
A.發育階段
B.成長階段
C.衰退階段
D.成熟階段
E.相對均衡發展階段
【答案】ABDE
【解析】從長期來看,旅游目的地客觀上存在類似于產品生命周期那樣的周期性演變。一般來說,旅游目的地發展過程中都要經歷四個發展階段,即發育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相對均衡發展階段。
15.旅游目的地管理的目的有( )。
A.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B.增加旅游目的地財政收入
C.提高市場的運營效率
D.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體驗
E.擴大旅游經營范圍
【答案】ACD
【解析】從目的地形成的原因、面臨的問題以及變動的趨勢出發,對其進行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①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體驗,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目的地的可持續發展;②提升目的地的整體質量,增強其面對其他目的地的競爭力;③提高市場的運營效率,提高目的地中每一個部門的收益,平衡它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④形成促進目的地各部門和機構新陳代謝、自我淘汰、自我提升的良性機制。
- 黑龍江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三科合一)
- 2019年經濟師《郵電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 福建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 河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專用教材【考綱分析+考點精講+真題演練+強化習題】
- 2019年外貿業務員《外貿業務基礎理論(含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含2007~2015年真題)
- 甘肅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河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 2019年基金從業資格考試《證券投資基金基礎知識》考點歸納與真題詳解
-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高頻考點串講與專用題庫: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 2019年經濟師《旅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綜合基礎知識(全國銀行系統招聘考試專用教材·2014最新版)
- 2019年《外貿業務員英語崗位專業培訓考試復習指南》(2012年版)外貿業務英語練習題詳解
- 2013年河南省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最新考試題庫及上機實戰一本通
- 湖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