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注冊城鄉規劃師《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過關必做1200題(含歷年真題)
- 圣才電子書主編
- 2682字
- 2021-05-20 14:40:30
第三節 行政立法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
1.在下列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不等式中,不正確的是( )。[2012年真題]
A.法律>行政法規
B.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
C.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
D.地方政府規章>部門規章
【答案】D
【解析】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級是指行政法規在國家法律規范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高于行政法規和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規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區域內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權限范圍內施行。
2.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規劃管理的依據,未經( )不得修改。[2012年真題]
A.監督檢查
B.法定程序
C.專家咨詢
D.技術論證
【答案】B
【解析】根據《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七條、第八條規定: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是城鄉建設和規劃管理的依據,未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城鄉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及時公布經依法批準的城鄉規劃。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公開的內容除外。
3.不屬于我國行政立法主體的是( )。
A.國務院
B.某市政府
C.某自治區政府
D.某市人民代表大會
【答案】D
【解析】依據我國的刑法、組織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行政立法的主體分為以下幾類:①國務院;②國務院各部委和直屬機構;③有關地方人民政府。
4.不屬于行政立法原則的是( )。
A.依法立法原則
B.信息公開立法原則
C.民主立法原則
D.效率原則
【答案】B
【解析】行政立法原則包括:①依法立法的原則。行政立法必須依法進行。②民主立法的原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進行立法時,應采取各種方式聽取各方意見,保證民眾廣泛參與行政立法。③加強管理與增進權益相結合的原則。行政立法具有層次性。④效率原則。行政機關在切實保障行政相對人基本人權和公平行政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以最低成本制定出最高質量的行政法律規范。
5.根據《城鄉規劃法》的規定,下列關于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改,表述正確的是( )。
A.應當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并向原審批機關報告
B.確需修改的,應當采取聽證會等形式,聽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C.修改后應當按法定程序審查報批,報批材料中只應附具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意見
D.修改涉及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答案】D
【解析】《城鄉規劃法》(2015年修訂版)第四十八條規定,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修改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征求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并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6.在行政立法過程中,如果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應由( )提出意見。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家改革與發展部門
C.國務院
D.國務院直屬機構
【答案】C
【解析】若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行政法規時,應該決定在該地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4個選項符合題意)
1.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權限與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行政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活動,其特點主要包括( )。
A.行政立法的主體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
B.行政立法是從屬性立法
C.行政立法的強適應性和針對性
D.行政立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E.行政立法具有不可變性
【答案】ABCD
【解析】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權限與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行政法規、規章等以及規范性文件的活動。行政立法的特點包括:①行政立法的主體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②行政立法是從屬性立法。③行政立法的強適應性和針對性。④行政立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2.行政機關依照法律進行立法時,應遵循采取各種方式各方意見,保證民眾廣泛參與行政立法的原則,其相關要求是( )。
A.要建立公開制度,行政立法草案應提前公布,并附有立法目的、立法機關、立法時間等內容的說明,以便讓人們有充分的時間發表對特定立法事項的意見
B.要建立咨詢制度,設立專門的咨詢機構和咨詢程序,對特別重大的行政立法進行專門咨詢
C.要建立救濟制度,為行政相對人提供排除行政侵害的可能性
D.要建立告知制度,應當及時地告知行政相對人擁有的各項權利,尤其是立法的主要環節
E.要建立聽證制度,將聽取意見作為立法的必經環節和法定程序
【答案】ABE
【解析】行政機關依照法律進行立法時,應采取各種方式聽取各方意見,保證民眾廣泛參與行政立法。相關要求包括:①要建立公開制度,行政立法草案應提前公布,并附有立法目的、立法機關、立法時間等內容的說明,以便讓人們有充分的時間發表對特定立法事項的意見;②要建立咨詢制度,設立專門的咨詢機構和咨詢程序,對特定重大的行政立法進行專門咨詢;③建立聽證制度,將聽取意見作為立法的必經環節和法定程序,并公布對立法意見的處理結果。
3.根據規范性文件的內容和行政立法的實踐,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 )。
A.核準
B.發布備案
C.編制立法規劃
D.征求意見
E.審議通過
【答案】BCDE
【解析】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體依照憲法、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修改和廢止行政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的步驟。根據規范性文件的內容和行政立法的實踐,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編制立法規劃、起草、征求意見、審查、審議通過、簽署審批、發布備案。
4.對行政立法的法律效力描述正確的是( )。
A.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高于行政法規和規章
B.行政法規的效力低于地方法規和規章
C.地方法規的效力低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D.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規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區域內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E.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權限范圍內施行
【答案】ADE
【解析】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僅次于憲法,高于行政法規和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于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規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區域內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權限范圍內施行。在一般的情況下,中央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或者行政規章,在全國范圍內都有約束力。地方性規章只在本行政區域內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