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榮久《國際貿易》(第6版)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160字
- 2021-04-30 15:02:09
第2章 國際貿易的作用
1對外貿易在社會再生產中處于什么地位?
答:對外貿易具有延續社會再生產的作用,其作用集中體現為:
在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中,生產表現為起點,消費表現為終點,分配和交換表現為中間環節,而交換又是生產、分配和交換的媒介要素。如果沒有交換活動,一個國家的社會再生產過程則無法正常進行。
對外貿易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貨物和服務的交換活動,因此對外貿易本身作為交換活動,使社會得以進行再生產。
2對外貿易如何有助于實現社會產品?
答:對外貿易對世界各國社會幾大部類的平衡,各部門間的產品價值實現和實物形態補償起著重要作用,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外貿易有助于解決社會生產大部類的不平衡
在世界各國的社會生產條件下,大部類經常處于不平衡發展的狀態,需要通過對外貿易來解決。
(2)對外貿易有助于社會產品的實現
世界各國社會總產品的實現是指社會總產品各個部分的價值實現和實物補償。對外貿易在解決和緩和世界各國社會總產品的實現上起著很大的作用,集中體現在:①對外貿易可以解決部分產品的價值實現;②對外貿易有助于實物形態的補償。
3國家如何接受經濟“傳遞”?
答:(1)國際經濟“傳遞”的含義
對外貿易“傳遞”(Transmission)是指在國際經濟領域中,一國經濟盛衰通過對外貿易渠道直接或間接地對另一國經濟產生影響。
(2)經濟“傳遞”的過程
各國經濟發展中的對外貿易“傳遞”是通過產品價格變動對產量、就業和整個經濟變動的影響進行的。經濟“傳遞”過程為:世界市場價格變動→國內經營對外貿易部門的價格變動→與對外貿易相關部門的要素價格波動→國內相關產業部門價格變動→產量與就業變動→整個經濟部門結構的變動與工資收入變動→社會服務變動→整個社會國民經濟變動。
從上述過程看,世界市場價格較大幅度的變動,首先直接影響本國與世界市場有直接聯系的那些經貿部門,導致其產品價格提高或降低。這些部門又會通過與國內其他部門的經濟聯系,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后者的價格,產量和就業的變動,這樣一來,整個國內經濟就出現了連鎖帶動作用。
4對外貿易在一國參與經濟全球化中起什么作用?
答:對外貿易在一國參與經濟全球化中的作用體現在:
(1)促使國際分工向縱深發展
經濟全球化加快了各國間商品、服務及其他生產要素的跨國界流動,使各國能發揮各自的絕對優勢和比較優勢,減少資源配置和價格扭曲所造成的資源不合理使用和浪費;加快了科學技術的擴散和轉移,有利于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2)加快各國國內市場與世界市場的融合
經濟全球化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施展才華和競爭的空間,便于它們形成規模經濟,提高其無形資產價值,降低其交易成本。
(3)促使世界各國增加研發投資
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合作,為推廣先進技術創造條件,推動新產品、新的零部件、新型材料的生產和消費,使產品生命周期大大縮短。
(4)加強了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下,發達國家在向發展中國家傳遞經濟增長或蕭條的同時,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逆向傳遞也得到加強。
(5)擴大了世界市場上交換內容
在經濟全球化下,參與世界市場活動的國家增多,交換的商品內容不斷擴大,從貨物向服務產品、知識產品延伸,可貿易的產品日益增加。
5企業如何通過對外貿易提高并獲得高額利潤率?
答:企業通過對外貿易提高并獲得高額利潤率的方式主要有:
(1)通過進口降低生產成本
通過對外貿易從國外獲得的廉價原料、燃料、輔助材料、機器、設備等,降低了不變資本的費用,使不變資本的要素變得便宜。同時,通過對外貿易還可以使可變資本轉化必需的生活資料,從而變得便宜。
(2)通過資本輸出,進行變相貿易
直接資本輸出可以繞過進口國家設置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就地利用各種要素,學習各種技術,利用東道國的銷售渠道,擴大市場。
(3)通過出口獲得超額利潤
勞動生產率高的國家,其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可能大大少于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該商品通過對外貿易,按照國際市場價格出售,可以得到額外的利潤。
6企業如何通過對外貿易達到規模經濟?
答:(1)規模經濟的含義
規模經濟中的“規模”是指生產能力擴大而導致的較大生產批量;規模經濟中的“經濟”是指成本的節約、效益的提高或報酬的遞增。
(2)對外貿易在促進規模經濟中的作用
生產規模與市場規模是相互決定的。一個企業要擴大生產規模,就必須擴大市場規模,參與國際貿易。將本企業的產品推向國際市場,是擴大市場規模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開展對外貿易,企業可以達到規模經濟,從而降低生產成本,獲得國際競爭優勢。
7對外貿易給國民帶來了哪些利益?
答:對外貿易能給國民帶來如下利益:
(1)增加福利
國際貿易能使勞動者買到最廉價的消費品和最適宜他們勞動技能的設備和技術,國際貿易的發展可使勞動者從國內需求的束縛下解放出來,提高技能和收入,減少貧困。
(2)滿足需求偏好
滿足需求偏好是國民作為消費者進行對外貿易的原因。因此,可以利用需求相異理論和需求相似理論揭示國際貿易的動因。
(3)增長才干和實現自身價值
通過對外服務貿易,國民到國外留學進修,可以提高自身素質、吸收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留學者學成后再回國內工作,或者創業,可以把學得的技能和知識帶回國,成為先進技術和知識的傳播者。國際貿易有利于那些掌握知識的人才進行跨國流動,實現自己的價值。
- 中國文學簡史(修訂版)
-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王俊豪《產業經濟學》(第3版)課后習題詳解
- 動物生殖學理論與實踐
- 2020年西藏自治區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電力電子技術基礎
- 營利抑或非營利: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的政策與實踐
- 建設項目管理
- 免疫學實驗技術原理與應用
- 英譯漢基礎教程
- 2019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期貨法律法規》【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8小時高清視頻】
- 《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中級(上)》學習指南【課文重點+詞匯剖析+語法精解+拓展知識+全文翻譯】
- 羅賓斯《管理學》(第13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32小時高清視頻】
- 大學生就業指導
- 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