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政法干警招錄考試《民法學》(本科類)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圣才學習網
- 2570字
- 2021-08-13 17:41:20
第二章 物 權
2.1 考點精講
一、物權概述
(一)物權的概念與特征
1.物權的概念
物權是指權利人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物權既具有人對物直接支配的內容,又具有對抗權利主體以外的第三人的效力。
2.物權的特征
物權具有以下特征:
(1)物權是權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權利;
(2)物權是權利人直接享受物的利益的權利;
(3)物權是排他性的權利。
(二)物權的客體
1.物的概念與特征
(1)物的概念
民法上的物,作為民事法律關系客體之一,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夠滿足人們的社會需要而又能為人所實際控制或者支配的物質客體。
(2)物的特征
物具有以下特征:
①物存在于人身之外;
②物能滿足人們的社會需要,包括物質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
③物能為人所實際控制或者支配;
④物一般指有體物;
⑤物須有獨立性。
2.物的分類
物依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
(1)動產與不動產
以物是否能移動并且移動是否損害其價值為標準,可將物分為動產和不動產。
①動產,指能夠移動而不損害其價值或用途的物;
②不動產,指不能移動或者移動會損害其用途或者價值的物。不動產主要指土地及土地上的定著物。
(2)主物與從物
根據兩個物在物理上相互獨立,而在經濟用途上又相互聯系的關系,把物劃分為主物與從物。
①在必須結合使用才能發揮經濟效益的兩個獨立的物中,起主要效用的為主物;
②在兩個獨立物結合使用中處于附屬地位,起輔助和配合作用的物是從物。
(3)原物與孳息
根據兩物之間存在的原有物產生新物的關系,物可分為原物和孳息。
①孳息是指因物或者權益而生的收益;
②原物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或者依其自然性質產生新物的物。
(4)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依照物能否分割,以及分割是否損害其用途及價值的特點,可將物分為可分物與不可分物。
①可分物是指可以分割并且不因分割而損害其用途及價值的物;
②不可分物是指按照物的性質不能分割,或者分割將損害其用途及價值的物。
(5)特定物與種類物
根據物是否具有獨立的特征或者是否被權利人指定而特定化,可將物分為特定物與種類物。
①特定物,是指自身具有獨立的特征,或者被權利人指定而特定化,不能以其他物代替的物;
②種類物,是指具有共同的特征,能以品種、規格、質量或者度量衡加以確定的物。
(6)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
根據物的流通性,物可以分為流通物、限制流通物和禁止流通物。
①流通物,指法律允許民事主體之間依法定程序自由流轉的物;
②限制流通物,指法律對其流轉給予一定程度的限制的物;
③禁止流通物,是指法律禁止自由流轉的物。
(7)有主物與無主物。
根據物在一定時期內是否有所有人,可將其劃分為有主物與無主物。有主物是指所有人明確的物;無主物是指沒有所有人的物。
(三)物權的類型
1.我國物權法規定的物權種類
(1)所有權
這是所有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性地支配其所有物的權利。所有權是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權。
(2)用益物權
這是對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圍內使用、收益的權利,包括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等。
(3)擔保物權
這是為了擔保債的履行,在債務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財產上設定的物權,主要有抵押權、質權、留置權等。
(4)占有
占有是指對物的控制、占領。
2.民法學上物權的分類
(1)自物權與他物權
依據物的所屬不同可將物權分為自物權和他物權。
①自物權,是權利人對于自己的物所享有的權利。所有權是最典型的自物權。
②他物權,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設定的物權。
(2)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
依據物權的客體是動產還是不動產可將物權分為動產物權與不動產物權。
①不動產所有權、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動產抵押權等是不動產物權。
②動產所有權、動產質權、留置權是動產物權。
(3)主物權和從物權
依據物權是否具有獨立性可將物權分為主物權和從物權。
①主物權,指能夠獨立存在的物權,如所有權。
②從物權,指必須依附于其他權利而存在的物權,如抵押權。
(4)所有權與限制物權
依據對于標的物的支配范圍不同可將物權分為所有權與限制物權。
①所有權,是一種于全面關系上支配物的權利,是一種完全的支配權利。
②限制物權,是在他人之物上設定的權利,實際上是根據所有權人的意志設定的所有權上的負擔,起著限制所有權的作用,因此限制物權有較為優先的效力。
(四)我國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1.物權法定原則
《物權法》第五條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物權法定原則是指物權的種類及各類物權的內容,必須由法律明文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物權和改變物權的內容。
2.公示公信原則
《物權法》第六條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動產物權的設立和轉讓,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交付。”
(1)公示原則
公示原則要求物權的產生、變更、消滅,必須以一定的可以從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現出來。
(2)公信原則
公信原則是指物權的變動以登記或者交付為公示方法,當事人如果信賴這種公示而為一定的行為(如買賣、贈與),即使登記或者交付所表現的物權狀態與真實的物權狀態不相符合,也不能影響物權變動的效力。
(五)物權的保護
1.請求確認物權
在財產的歸屬、內容問題發生爭議而處于不確定狀態的時候,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物權。確認物權只能由當事人向法院提出,并通過民事訴訟程序解決。
2.請求返還原物
物權返還請求權,即指物權人對無權占有人所享有的要求其返還占有的請求權。返還原物的必要前提是原物為特定物且必須存在。物權返還請求權在各種物權請求權中處于核心地位。
3.請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險
所謂排除妨害的請求權,是指物權人、占有人對他人雖沒有剝奪其占有,但卻妨害其權利的正常行使或者順利占有的一次性的侵害行為,可以請求予以排除的請求權。我國《物權法》規定,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
4.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當物權的標的物因他人的侵權行為而損壞時,如果能夠修復,物權人可以請求侵權行為人加以修理以恢復物之原狀。我國《物權法》規定,造成不動產或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
5.請求損害賠償
所謂損害賠償請求權,是指在無法恢復物之原狀情況下,由物權人、占有人向侵害人所提出的以貨幣支付的方式賠償尚不能彌補損害的一種物權請求權。我國《物權法》規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 安徽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財會專業知識(2016最新版)
-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常識判斷模塊寶典(第10版)(2016)
- 2020年黑龍江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判斷推理【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真題系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2017最新版)
- 2020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綜合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河南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2016彩印版)
- 2020年黑龍江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西藏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題庫:資料分析【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浙江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2016新大綱)
- 2020年陜西省選調生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福建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南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題庫:資料分析【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寧夏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廣西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數量關系【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預測試卷: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高分強化試卷(2016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