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考試大綱】

運用保險利益原則、最大誠信原則、損失補償原則與其派生原則、近因原則,處理保險實務問題。

【要點詳解】

第一節  保險利益原則

一、保險利益概述

1.保險利益的概念

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即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因保險標的損害或喪失而遭受經濟上的損失及因保險標的安全而受益。

【例3.1】根據我國《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利益是指(  )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2008年真題]

A.投保人

B.保險人

C.受益人

D.保險代理人

【答案】A

【解析】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即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因保險標的損害或喪失而遭受經濟上的損失及因保險標的安全而受益。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存在上述利害關系,則具有保險利益;如果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沒有這種利害關系,則對保險標的沒有保險利益。

2.保險利益成立的要件

(1)必須是法律認可的利益

保險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因此,保險利益必須符合社會公共秩序要求,符合法律規定,被法律認可并受到法律保護的利益。

(2)一般必須為經濟上的利益

財產保險利益必須是可以用貨幣、金錢度量的利益,保險一般不能補償被保險人遭受的非經濟上的損失,如精神損失。

人身保險不必符合該要件。

(3)必須是確定的利益

保險利益必須是能夠確定的利益或者已經確定的利益,即該利益應為能夠以貨幣形式估價的事實上或客觀上的利益,包括期待利益和現有利益。

期待利益。是指在客觀上或事實上尚不存在,但根據合同的約定、法律的規定或客觀上可以確定在將來一段時間內會產生的經濟利益。

現有利益。是指在客觀上或事實上已經存在的經濟利益。

3.保險利益的效力

保險利益構成保險合同的效力要件,即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和保險人不能以保險合同的約定排除或者限制保險利益原則的適用。保險利益原則的時間效力是指保險利益應當在何時存在才能作為評價保險合同效力的因素。

4.確立保險利益原則的意義

(1)從本質上劃清了與賭博的界限

保險行為與賭博類似,都是射幸行為。但保險與賭博的主要區別在于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是否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利益的存在,使保險與賭博劃清了界限,從根本上防止了賭博現象的存在。

(2)防止道德風險的產生

對于無保險利益的投保人來說,道德危險最有可能發生。保險利益原則的確立,可以有效防止該種風險的發生,維護保險標的安全、市場秩序和社會安定。

(3)限制保險補償的程度

保險人所補償損失的最高限度是保險利益。被保險人所主張的賠償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利益的金額或價值。

二、財產保險的保險利益

1.財產保險利益的種類

(1)財產上的現有利益

現有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所享有的現實利益。財產上的現有利益是積極利益,包括所有權利益、占有利益、債權利益、抵押權利益、用益物權利益和留置權利益等。

(2)由現有利益產生的期待利益

期待利益因現有利益而產生,必須具有得以實現的合同根據、法律根據或客觀根據。期待利益并不是一種空想的利益。

(3)責任利益

責任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所承擔的侵權責任、合同責任和其他依法應當承擔的責任。這里的責任屬于法律上的責任,一般以民事賠償責任為限。

2.財產保險利益的具體認定

一般而言,凡屬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保險利益。

(1)對財產享有物權

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

所有權。是指所有權人對自己的動產或者不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用益物權。是指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動產或者不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擔保物權。是指擔保物權人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擔保物權的情形,依法享有就擔保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通常包括質押權、抵押權和留置權。

用益物權人和擔保物權人皆在其權利范圍內享有保險利益。

(2)享有債權

債權是請求特定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債權人不能以債務人的財產為保險標的進行投保。但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圍內,債權保險利益是得到法律承認的。信用保險利益是典型的債權保險利益。信用保險合同是由債權人和保險人訂立的,債務人的信用是保險標的。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險公司代為補償。

【例3.2】信用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是(  )。

A.債權人的收益

B.債務人的信用

C.債務人的收益

D.債權人的信用

【答案】B

【解析】信用保險合同是由債權人和保險人訂立,保險標的是債務人的信用。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由保險公司代為補償。

(3)負有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利益是指因被保險人依法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而產生的經濟利益。合同行為和侵權行為是民事賠償責任產生的主要依據。公民、法人對其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具有保險利益。

三、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

1.保險標的

在人身保險中,自然人的壽命或身體是保險標的。

2.保險利益

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是指投保人對于被保險人的生命或身體所具有的利害關系。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不能用貨幣來衡量,不存在代位追償問題。這一點與財產保險的保險利益有較大的不同。

3.保險利益的確認

《保險法》對人身保險利益采取利益和同意兼顧的原則加以確認,即投保人以他人為被保險人,訂立人身保險合同,是否具有保險利益要以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之間是否存在金錢上的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利害關系,或者以取得被保險人的同意為判斷標準。

4.保險法的規定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投保人對下列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本人;

配偶、子女、父母;

前項以外與投保人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的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

與投保人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家庭成員相互間有親屬、血緣以及經濟上的利害關系,相互之間具有保險利益。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主要有投保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以及外孫子女等直系血親,投保人的親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等旁系血親。投保人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有保險利益,必須以投保人與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為前提。如果投保人與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沒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投保人對其沒有保險利益。

【例3.3】投保人對(  )不一定具有人身保險利益。[2008年真題]

A.本人

B.配偶

C.非婚生子女

D.近親屬

【答案】D

【解析】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主要有投保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以及外孫子女等直系血親,投保人的親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等旁系血親。投保人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有保險利益,必須以投保人與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為前提。如果投保人與家庭其他成員、近親屬沒有撫養、贍養或者扶養關系,投保人對其沒有保險利益。

第二節  最大誠信原則

一、最大誠信原則的含義

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要遵守誠實信用原則,也就是民事主體要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避合同或法律規定的義務。

最大誠信原則就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功能和作用在《保險法》中的體現。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中的運用,就是要求保險人履行說明義務,即投保人要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以及要遵守保險合同中的保證條款等。

二、保險人的說明義務

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和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是法律規定的合同訂立前的義務,可以稱為合同前義務。

1.定義

保險人的說明義務,是指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條款的內容。

2.合同條款

對于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保險單、投保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如果保險人沒有作出提示或者提供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

保險人的說明義務為法定義務,不允許保險人以合同條款的方式予以限制或者免除。不論在何種情況下,保險人均有義務在訂立保險合同前,向投保人詳細說明保險合同的各項條款,并直接、真實的回答投保人對保險合同的各種詢問。保險人應當主動的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條款的內容,無須投保人詢問或者請求。

3.原則

在保險人違反說明義務的主觀要件上,并不要求存在過錯。只要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就構成違反說明義務。即《保險法》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采取的是嚴格責任原則。

【例3.4】我國保險法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采取(  )。

A.過錯責任原則

B.嚴格責任原則

C.合法性原則

D.棄權原則

【答案】B

【解析】在保險人違反說明義務的主觀要件上,并不要求存在過錯。只要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就構成違反說明義務。這就是說,我國《保險法》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采取的是嚴格責任原則。

三、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與保險人對保險條款內容的說明義務相對應,投保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負有如實告知義務。

1.如實告知義務的含義

告知是投保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對保險人的詢問所作的陳述或者說明,包括對事實、將來事件或行為的陳述以及對他人陳述的轉述。

如實告知是指投保人的陳述應當全面、客觀、真實,不得隱瞞或故意不回答,也不得編造虛假事實和情況欺騙保險人。投保人不僅應當告知其已經知道的現實情況,而且對于其尚未知道但卻應當知道的情況,投保人也負有告知義務。如果投保人因重大過失尚未知道,也屬于違反了如實告知義務。

2.告知義務人

(1)投保人

投保人為告知義務人是沒有爭議的,因為投保人是保險合同的一方當事人。

(2)被保險人

但對于與保險標的有切身利害關系的被保險人,是否負有如實告知義務,各國保險立法的規定不同。《保險法》雖然僅規定投保人有如實告知義務,但在被保險人和投保人不是同一個人時,應當認為如實告知義務同樣適用于被保險人。

根據最大誠信原則,被保險人也應負有告知義務,但受益人不負有告知義務。

3.告知的時間與范圍

(1)告知的時間

告知義務履行的時間是保險合同成立之前。一旦保險合同成立,對于其后出現的情況,即使屬于重要情況,投保人也不再負有告知義務。

(2)告知事項的范圍

對于投保人告知事項的范圍,《保險法》確定了詢問告知原則。因此,投保人告知的范圍,以保險人在投保書中列明或者保險人詢問的事項為限。投保人對保險人詢問的事項,有如實告知的義務。

4.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構成要件

(1)主觀要件

在主觀上,投保人應有過錯,即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

故意,是指行為人預見到自己行為的后果,仍然希望或放任結果的發生。

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后果,應當預見或者能夠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預見到了卻輕信此種結果可以避免。

在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主觀要件上,《保險法》采取的是過錯責任原則。

【例3.5】在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主觀要件上,我國《保險法》采取(  )。

A.最大誠信原則

B.過錯責任原則

C.嚴格責任原則

D.非嚴格責任原則

【答案】B

【解析】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是指投保人對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應當知道,因其完全不注意或者重大疏忽沒有知道,以致未能告知保險人的行為。可見,在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主觀要件上,我國《保險法》采取的是過錯責任原則。

(2)客觀要件

在客觀上,投保人有未如實告知的事實,而且足以影響保險人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

保險人欲以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為由,主張解除合同,必須證明以下事項:

投保人未告知或未如實告知某情況;

該情況屬于重要情況;

該情況存在于合同訂立前;

保險人不知道且在通常業務中也不應當知道該情況;

在投保人過失違反告知義務的情況下,還應證明該重要情況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

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客觀上和主觀上的兩個要件,才能構成違反如實告知義務。

5.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法律后果

(1)故意違反如實告知義務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對于保險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給付保險金或者承擔賠償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

在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告知義務的情況下,并不要求保險事故的發生與未告知的事項有聯系,僅要求有故意不告知的事實即可。

(2)因重大過失違反如實告知義務

如果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未告知的事項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保險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不給付保險金或者不承擔賠償的責任,但可以退還保險費。

如果過失未告知的事項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沒有影響或者有影響但不是嚴重影響,保險人對合同解除前發生的保險事故應承擔保險責任。

在投保人因重大過失不履行告知義務的情況下,不僅要求有重大過失不告知的重要事實,還要求保險事故的發生與未告知的事項有一定的聯系,即未告知的事項對保險事故的發生有嚴重影響。

6.保險人行使解除權的限制

保險人行使解除權要受到棄權、禁止反言以及可抗辯期間的限制。

(1)棄權

棄權是指保險合同中的一方當事人放棄其在合同中的某種權利。

構成棄權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保險人必須知悉權利的存在;

保險人必須有默示和明示棄權的意思表示。

(2)禁止反言

禁止反言也稱為禁止抗辯,是指保險合同一方既然已經放棄其在合同中可以主張的某種權利,那么將來不得再向他方主張這種權利。

在保險實踐中,禁止反言主要用于約束保險人。

(3)可抗辯期間

保險人行使解除權的除斥期間,是指法律對保險人行使保險合同解除權所作的時間限制,又可稱為可抗辯或可爭期間。如果保險人使保險合同解除權的時間超過這個期限,即進入不可抗辯或不可爭期間,屆時即使投保人沒有履行如實告知義務,保險人不得再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如果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就要承擔保險責任。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在投保人違反如實告知義務的情況下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30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兩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例3.6】在保險實踐中,(  )主要用于約束保險人。

A.保證

B.通知

C.禁止反言

D.棄權

【答案】C

【解析】禁止反言也稱為禁止抗辯,是指保險合同一方既然已經放棄其在合同中可以主張的某種權利,將來不得再向他方主張這種權利。在保險實踐中,禁止反言主要用于約束保險人。

四、保證

1.保證的概念

保證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人做出的一種關于作為或不作為的某種行為,或某種狀態存在或不存在的擔保。保險合同的基礎就是保證,投保人或被保險人違反保證,就使保險合同失去了存在的基礎,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例3.7】保險合同的基礎是(  )。

A.保證

B.最大誠信

C.告知

D.說明

【答案】A

【解析】保證是保險合同的基礎,投保人或被保險人違反保證,就使保險合同失去了存在的基礎,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2.保證的種類

保證的分類如表3-1所示。

表3-1  保證的分類

推薦閱讀
  1. 吉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2.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3. 青海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4. 河南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專用教材【考綱分析+考點精講+真題演練+強化習題】
  5. 2019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金融市場基礎知識》過關必做1200題(含歷年真題)
  6. 保險經紀從業人員資格考試《保險經紀相關知識與法規》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7. 廣西壯族自治區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8. 2019年經濟師《保險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復習全書【要點精講+歷年真題詳解】
  9. 稅務系統領導能力暨干部選拔考試習題集及應試輔導
  10. 2018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一本通:稅法
  11. 深圳市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12.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應試指南·真題·預測三合一: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13. 2019年證券評級業務高級管理人員資質測試復習全書【大綱詳解+模擬試題】
  14. 遼寧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15.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考點串講與上機題庫(模考軟件網盤版):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初級會計電算化三合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苏州市| 库车县| 崇明县| 日喀则市| 平凉市| 嘉峪关市| 东兰县| 自治县| 六枝特区| 阿坝县| 固镇县| 额尔古纳市| 宜黄县| 涞水县| 改则县| 定南县| 阿拉善左旗| 尚义县| 云和县| 博客| 枣阳市| 安庆市| 梓潼县| 徐州市| 平舆县| 正宁县| 镇赉县| 本溪| 仙居县| 开江县| 勐海县| 怀柔区| 遂昌县| 营山县| 玉田县| 陈巴尔虎旗| 奉新县| 周宁县| 卫辉市|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