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詢師理論知識過關必做2000題(第4版)
- 圣才學習網
- 5593字
- 2021-08-13 17:36:45
第7節 社會影響
一、單項選擇題
1.個體因群體壓力的影響,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與群體中的多數人一致的現象是( )。[2013年5月三級真題]
A.服從
B.從眾
C.同化
D.內化
【答案】B
【解析】從眾是在群體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與行為等方面自愿與群體中的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表現為個體的意見和行為與群體中的多數人相符合,俗稱“隨大流”。
2.“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種( ?。┈F象。[2012年5月三級真題]
A.社會懈怠
B.優勢反應強化
C.結伴效應
D.社會促進
【答案】D
【解析】社會促進也稱社會主張,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于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與社會促進相反,有時候他人在場,反而會使個體的工作績效降低,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干擾,也稱社會抑制。
3.“隨大流”是一種( ?。┈F象。[2012年5月三級真題]
A.服從
B.從眾
C.參照
D.模仿
【答案】B
【解析】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出符合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行為方式,凡事一概服從多數,隨大流,則是不可取的,是消極的盲目從眾。
4.有關從眾的研究發現:判斷作業的難度較高,所呈現的刺激模糊不清時,個體順從社會壓力的傾向就會( ?。?。
A.越高
B.越低
C.不變
D.難以確定
【答案】A
【解析】從眾是在群體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與行為等方面自愿地與群體中的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影響從眾的外部因素有:①群體成員的一致性愈高,個體越容易產生從眾行為;②群體的凝聚力越大,個體越容易產生從眾行為;③群體規模是3~4人是越容易引發從眾行為;④情境的越明確,從眾行為就越少。
5.有些不法商人雇傭“托兒”來進行不正當促銷所以能奏效,正是利用了人們的( ?。┬睦?。
A.順從
B.服從
C.從眾
D.依從
【答案】C
【解析】從眾是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個人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行為,“托兒”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
6.性別與從眾之間的關系是( ?。?。
A.女性更容易從眾
B.女性不容易從眾
C.男性更容易從眾
D.沒有明顯的確定性的關系
【答案】D
【解析】性別、智力等因素對從眾有影響,但尚未發現這些因素與從眾之間有明顯的確定性的關系。
7.如果可以選擇,幾乎所有的球隊都愿意主場作戰,而不愿意客場作戰。這是因為( )。
A.社會助長現象的存在
B.從眾現象的存在
C.群體極化現象的存在
D.合作現象的存在
【答案】A
【解析】社會促進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任務時,由于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球隊主場作戰時,往往支持的觀眾會比較多,會給球員的發揮帶來社會助長效應。
8.優勢反應強化理論認為,他人在場,個體動機水平會提高,因此( )反應易于表現。
A.優勢
B.弱勢
C.復雜
D.簡單
【答案】A
【解析】美國學者扎榮克的優勢反應強化說,可以比較好地解釋社會促進與社會干擾的現象。該理論認為,他人在場,個體的動機水平將會提高,其優勢反應易于表現,而弱勢反應會受到抑制。
9.小明一個人半小時就可把教室打掃干凈。今天下課后,由于半小時后班內要搞活動,班主任吩咐讓小明、小華、小剛三人一起打掃教室,然后就辦事去了,半小時后,班主任來到教室驚奇地發現教室還沒打掃好。這反映了該班主任至少不知道( ?。┈F象的客觀存在。
A.社會助長
B.社會惰化
C.從眾
D.去個性化
【答案】B
【解析】社會惰化也稱社會逍遙,指群體一起完成一件任務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象。題目中的案例正是體現了這一現象。
10.監考老師在考生身邊來回走動會影響其水平的發揮,這種現象是( ?。?。
A.社會助長
B.社會干擾
C.社會惰化
D.社會促進
【答案】B
【解析】社會促進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任務時,由于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他人在場的形式有實際在場、想象在場和隱含在場。與社會促進相反,有時候他人在場,反而會使個體的工作績效降低,這種現象稱為社會干擾,也稱社會抑制。
11.以下對模仿的理解中,錯誤的是( )。
A.模仿是對外顯行為的模仿
B.人們可以模仿他人的內隱心理,例如模仿他人的氣質、性格等
C.在模仿過程中,模仿者是主動的
D.被模仿者的行為不全都是被動的、無意的
【答案】B
【解析】模仿是在沒有外在壓力的條件下,個體受他人的影響仿照他人,使自己與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現象。模仿的社會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樣是模仿的條件,但模仿是自愿產生的,有時可能是無意識的;同樣,榜樣的行為也不全都是被動的。無意識的。模仿是對外顯行為的模仿,而不能模仿內隱心理。
12.最早研究暗示現象的人是( ?。?/p>
A.中國學者孫本文
B.俄國學者別赫捷列夫
C.德國學者施密根斯
D.法國學者塔爾德
【答案】C
【解析】暗示指在非對抗的條件下,通過語言、表情、姿勢及動作等對他人的心理與行為發生影響,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見和觀點,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動。德國學者施密根于1892年發表了《暗示心理學》一書,最早開始了對暗示現象的研究。
13.“望梅止渴”是體現暗示的絕好例子,這種暗示是( )。
A.直接暗示
B.間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答案】A
【解析】暗示指在非對抗的條件下,通過語言、表情、姿勢及動作等對他人的心理與行為發生影響,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見和觀點,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動。按暗示雙方的接觸方式,暗示可以分為直接暗示和間接暗示。前者是暗示者直接施加影響,后者則是暗示者間接施加影響。望梅止渴是直接告訴受暗示者前面有一片成熟的梅林,使受暗示者分泌大量的唾液,從而緩解了受暗示者的口渴。
14.( ?。┦侵赴凳敬碳ぐl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應。
A.反暗示
B.反模仿
C.逆反
D.真暗示
【答案】A
【解析】按暗示效果可分為暗示及反暗示。前者達到了暗示者的預期效果,后者則達到反效果,即暗示刺激發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應。
15.“三個和尚沒水喝”,反映了( )作用。
A.社會惰化
B.社會干擾
C.去個體化
D.從眾
【答案】A
【解析】社會惰化是指當群體完成一件工作時,群體中的成員每人所付出的努力會比個體單獨情況下完成任務時偏少的現象。
16.下列各組群體間,哪一組不易產生服從行為?( )。
A.老師與學生
B.老板與雇員
C.軍官與士兵
D.教授與商人
【答案】D
【解析】服從既包括對團體規范的服從也包括下級對上級的服從,老師與學生、老板與雇員、軍官與士兵都是上下級關系,都容易產生服從行為。
17.從眾行為的特點是( ?。?/p>
A.群眾壓力真實存在
B.自愿性
C.意識性
D.選擇性
【答案】B
【解析】從眾行為有時雖然不符合個體的本意,但卻是個體的自愿行為。自愿性是從眾的重要特點,服從則是在外界的壓力下被迫做出來的。
18.導致去個體化的主要原因是( ?。?/p>
A.群體極化
B.社會惰化
C.從眾性
D.匿名性
【答案】D
【解析】導致去個體化的主要原因:①匿名性,當一個群體的所有成員都穿著同樣的制服時,個人是不容易被識別的,個體就被湮沒了,被匿名了;②個體處于群體中,會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使自己的注意高度集中于他人的反應以及周圍所發生的戲劇性事件,或者由于藥物、酒精、催眠等的作用,使個體進入極端的自我卷入,從而降低了自我意識。
19.群體規范的基本作用是對成員具有( )的作用。
A.吸引
B.比較和評價
C.助長
D.凝聚
【答案】B
【解析】群體規范的基本作用是對成員具有比較和評價的作用,它可以為成員提供認知標準和行為準則,用以調節、制約成員的思想和行為,使它們保持一致。群體規范還可以作為成員們彼此認同的依據。
20.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個體之所以會有服從行為,除了來自合法權力的原因外,也是由于( ?。?/p>
A.行為參照
B.群體思維
C.去個體化
D.責任轉移
【答案】D
【解析】一般情況下,我們對于自己的行為都有自己的責任意識,如果我們認為造成某種行為的責任不在自己,特別是當有指揮官主動承擔責任時,我們就會認為該行為的主導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揮官。因此,我們就不需要對此行為負責,于是發生了責任轉移,使得人們不考慮自己的行為后果。
21.電視廣告中經常請大明星作主角,根據塔爾德的《模仿律》這可能是應用了( )。
A.下降律
B.上升律
C.先內后外律
D.同一律
【答案】A
【解析】塔爾德提出的模仿定律:①下降律,即社會下層人士具有模仿社會上層人士的傾向;②幾何級數率,即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模仿一旦開始,便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增長,迅速地蔓延;③先內后外律,即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于對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
22.服從與從眾之間的區別是( ?。?。
A.群體壓力
B.群體互動
C.自愿性
D.社會評價
【答案】C
【解析】從眾行為有時雖然不符合個體的本意,但卻是個體的自愿行為,自愿性是從眾的重要特點,服從則是在外界的壓力下被迫做出來的。
23.( )是由于他人在場而使個體活動效率提高。
A.觀眾效應
B.結伴效應
C.社會促進
D.社會控制
【答案】C
【解析】社會促進也稱社會助長,指個體完成某種活動時,由于他人在場而提高了績效的現象。與社會促進相反,有時候他人在場,反而會使個體的工作績效降低,這種現象稱社會干擾,也稱社會抑制。社會促進有以下兩種效應:①結伴效應,是指在結伴活動中,個體會感到某種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②觀眾效應,是指個體從事活動時,是否有觀眾在場,觀眾多少及觀眾的表現對其活動效率有明顯影響。
二、多項選擇題
1.從眾行為的原因包括( ?。?span id="vwp6gfe" class="ZhenTiTag">[2013年11月三級真題]
A.尋求行為參照
B.對偏離的恐懼
C.對自尊的追求
D.群體凝聚力
【答案】ABD
【解析】從眾是指通過向社會壓力讓步以使自己的認知及行為符合群體的、社會的標準和規范。從眾行為的原因包括:①要尋找行為參照故而從眾;②恐懼偏離群體而與群體保持一致;③為了群體之間可以凝聚在一起故而與大眾保持一致。
2.社會促進現象包括( ?。?span id="grkiokp" class="ZhenTiTag">[2013年11月三級真題]
A.結伴效應
B.觀眾效應
C.性別助長
D.社會墮化
【答案】AB
【解析】在一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時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場,他就會感到一種刺激,這種刺激會促使他的活動的完成,這種作用稱為社會促進。社會促進包括:①結伴效應,指在結伴活動中,個體會感到某種社會比較的壓力,從而提高工作或活動效率;②觀眾效應,指個體從事活動時,是否有觀眾在場、觀眾多少及觀眾的表現對其活動效率有明顯的影響。
3.影響從眾的因素主要包括( ?。?span id="km4fk4c" class="ZhenTiTag">[2013年11月二級真題]
A.情境的明確性
B.性別
C.群體凝聚力
D.群體規模
【答案】ABCD
【解析】從眾指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于群體的引導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從眾的影響因素主要有:①群體因素,主要是群體的一致性、凝聚力和群體規模;②情境的明確性;③個體人格因素;④性別、智力等其他因素。
4.從眾大致分為( ?。┑阮愋?。
A.真從眾
B.假從眾
C.權宜從眾
D.反從眾
【答案】ACD
【解析】從眾的類型:①真從眾,個體不僅外在行為與群體保持一致,而且內心也相信群體的判斷;②權宜從眾,個體外在行為與群體保持一致,但內心卻懷疑群體的判斷,相信真理在自己這邊,只是迫于群體的壓力,暫時在行為上附和群體的要求;③反從眾,個體內心傾向與群體一致,但由于各種原因,外在的行為表現與群體的主流不一致。
5.社會影響的評價理論認為,他人評價與動機水平之間的關系受( )的影響。
A.活動者覺知評價的程度
B.評價者的身份和態度
C.具體環境
D.活動者的特征
【答案】ABD
【解析】他人評價與動機水平之間的關系的影響因素:①活動者覺知評價的程度,一般來說,活動者覺知被評價的程度越高,其動機水平就越高;②評價者的身份和態度,一般來說,評價者越具有權威性,活動者的動機水平越高;評價者越是正襟危坐、嚴肅認真,對活動者的影響就越大;如果評價者漫不經心,則影響較?。?span id="ohr7crq" class="CNNum">③活動者的特征,活動者的年齡、氣質、性格、情緒等方面的差異,會導致受他人評價的影響的差異。
6.社會感染的特點包括( )
A.雙向性
B.恐懼
C.爆發性
D.接受的迅速性
【答案】ACD
【解析】社會感染是一種較大范圍內的信息與情緒的傳遞過程,即通過語言、表情、動作及其他方式引起眾人相同的情緒和行為,其特點包括:雙向性、爆發性、接受的迅速性。
7.模仿的意義主要包括( ?。?/p>
A.模仿是學習的基礎
B.模仿是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
C.模仿可以促進群體形成
D.模仿使人快樂
【答案】ABC
【解析】模仿的意義主要包括:①模仿是學習的基礎,模仿是個體反映與再現他人行為最簡單的形式,是掌握人際互動經驗最簡單的機制,也是個體學習的基礎;②適應作用,個體適應社會生活,模仿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個體發展早期,這種作用尤其突出;③促進群體形成,模仿會使群體成員在態度、情感和行為上的一致性提高,增進群體凝聚力。
8.影響服從的因素有( ?。?。
A.命令者的權威性
B.服從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C.情境壓力
D.命令者的性別
【答案】ABC
【解析】服從是指由于外界壓力而使個體發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為。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通過一系列實驗,發現服從與命令者的權威性、服從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以及情境壓力有關。
9.法國社會學家塔爾德在《模仿律》一書中提出模仿的定律有( ?。?/p>
A.先內后外律
B.下降率
C.算術級數律
D.幾何級數律
【答案】ABD
【解析】塔爾德提出了三個模仿律:①下降律,社會下層人士具有模仿社會上層人士的傾向;②幾何級數率,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模仿一旦開始,便以幾何級數增長,迅速蔓延;③先內后外律,個體對本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的模仿與選擇,總是優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為方式。
10.模仿可以分為 ( )。
A.有意模仿
B.無意模仿
C.榜樣模仿
D.非榜樣模仿
【答案】AB
【解析】模仿可以分為有意模仿與無意模仿兩大類。有意模仿是模仿者有目的、主動的模仿,即使他不了解別人行為的真正意義,但由于他覺得模仿別人能獲得好處,于是就在行為上仿照別人;無意模仿并非絕對的無意識,只是意識程度相對比較低。
-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體育與健康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初級中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學車考證一點通(理論考試:試題+答案+解析)
- 學生心理輔導咨詢案例集
- 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歷年真題及全真密押模擬試卷(新大綱)
- 2019年上海農商銀行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
- 物業管理師《物業經營管理》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銀行業專業人員初級職業資格考試專用教材:個人理財(新大綱)
- 2020年社會工作碩士(MSW)考試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房地產經紀人《房地產經紀專業基礎》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招標師《招標采購專業知識與法律法規》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2016年5月心理咨詢師(三級)理論知識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二級建造師考試指南:建筑工程管理與實務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河北導游服務能力
- 2019年全國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甘肅導游基礎知識
- 《物業管理實務》命題點全面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