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節 社會主義經濟的增長與發展

一、社會主義再生產

1.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

社會主義生產的實質是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是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社會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

2.社會主義再生產的特點

社會主義再生產的特點是擴大再生產。社會主義再生產是在經濟發展基礎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再生產。要實現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實質,就必須使社會主義生產在不斷擴大的規模上重復進行,因此,社會主義再生產的典型特征就是擴大再生產。

二、社會主義的產業結構

1.產業結構的內涵及其劃分

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中各產業之間及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和結合狀況,是國民經濟結構的一個基本方面。

產業結構的內涵對產業的劃分有著直接的聯系。對產業的分類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和標準。經常采用的分類方法有:

(1)兩大部類分類法。即把整個社會生產歸納為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兩大部類。

(2)三次產業分類法。“三次產業”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簡稱。

(3)生產要素密集程度分類法。即根據不同的產業在生產過程中對不同生產要素的依賴程度,劃分為資本密集型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等。

2.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

影響產業結構的因素包括:(1)消費結構;(2)資源結構。資源可分為自然資源和經濟技術資源二大類,自然資源分為生態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四種類型;(3)投資結構;(4)科學技術進步;(5)勞動力素質和數量;(6)產業間關聯方式。

3.產業結構的優化

產業結構的優化,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產業間建立起最佳的結構和最優的比例關系。

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必須根據我國國情合理地確定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和途徑。我國產業結構存在比例關系不合理和低級現象,這突出表現在:(1)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后;(2)一、二、三產業的關系不協調;(3)產業發展在低水平上重復等。

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短期目標是實現產業結構的運行均衡,長期目標則是實現產業結構高度優化。

三、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分配

1.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

(1)國民生產總值(GNP)

又稱國民總收入,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它不包括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和重復計算因素,只計算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全部新價值。

(2)國內生產總值(GDP)

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種中間消耗的價值,只計算國民經濟各部門以貨幣表現的全部社會最終產品和勞務價值的總和。

(3)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區別在于,國民生產總值是指本國企業和本國公民在國內、國外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額;國內生產總值是指所有企業和所有人員(包括本國、外國的企業及成員)在本國境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額。

2.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國民收入分配作為一種分配關系,其性質和形式是由社會生產方式,首先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的。由于社會主義國民收入是由物質生產部門創造出來的,因此,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與物質生產有直接聯系的成員中進行的。

3.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礎上,社會主義國民收入還要進行再分配。通過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稱為派生收入。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繼初次分配之后,國民收入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的分配。

(1)社會主義國民收入之所以必須進行再次分配,有下列原因:滿足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國家行政和國防治安等部門發展的需要和支付這些部門的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需要;加強重點建設,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設立社會保障基金;建立社會后備基金,應付各種突發事故和自然災害。

(2)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徑有:國家財政收支;銀行信貸;勞務費用的支付;價格體系。

四、社會主義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1.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總是同數量擴張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由于生產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益的提高等而引起的商品和勞務總供給量的增加。

經濟增長只是經濟發展的一部分,但它卻是其中最基本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經濟增長是實現經濟發展的手段和基礎,沒有經濟增長就不可能有經濟的發展。但是,有經濟增長并非一定就有經濟發展,經濟增長并不構成經濟發展的充分必要條件。經濟增長如果僅僅使少數地區或少數富人獲利,或是通過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取得,都不能算作經濟發展。

2.經濟增長方式及其轉變

(1)經濟增長方式

經濟增長方式是指資源的總體配置方式,即決定經濟增長的各種要素的組合方式及各種要素組合起來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從經營的角度看,經濟增長方式可以分為粗放型和集約型兩種類型。粗放型增長是指主要依靠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投入來增加產品數量、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集約型增長是指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來增加產品數量和提高產品質量、推動經濟增長的方式。

(2)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我國在現階段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就是一種客觀必然,這不僅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結果,也是進一步擴大我國對外開放、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容和途徑: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步伐,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創造體制條件;

加速科技進步和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力爭到2010年使科技進步對整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以上;

大力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大力加強和提高第一產業,調整和充實第二產業,加快第三產業發展;

實施資源節約型發展戰略,廣泛采用節能、節材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堅持能源開發與保護并舉,加強綜合利用;

通過完善國家產業政策,制定區域經濟政策,充分運用有關經濟杠桿,以及健全法制等途徑,為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創造綜合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環境。

3.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戰略

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在經濟發展中有關全局性、長遠性和根本性的決策體系,它包括一個相對較長時期內國民經濟發展所要達到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階段和戰略對策等方面的決策。與一般的經濟計劃相比,經濟發展戰略有其全局性、長期性和根本性的特征。

4.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社會經濟和人的全面發展。”并強調了“五個統籌”的任務目標,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推薦閱讀
  1. 2019年下半年全國統考教師資格考試《物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綜合素質知識點精講梳理(幼兒園)
  3. 經濟師《金融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教材精編(2016)
  4. 經濟師《經濟基礎知識(中級)》教材精編(2016)
  5. 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6. 經濟師《房地產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016)
  7.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理工類A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8.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9. 2020年貴州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0. 2020年重慶市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1. 2020年河南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2. 2019年全國職稱英語等級考試(綜合類C級)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2020年重慶市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4. 2019年湖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2020年內蒙古自治區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镇远县| 金溪县| 宁南县| 莱州市| 九江市| 含山县| 特克斯县| 大竹县| 林西县| 阳江市| 镇原县| 长海县| 襄樊市| 邵阳市| 东兴市| 越西县| 靖西县| 北流市| 晋城| 莱州市| 奉化市| 吴桥县| 博野县| 永济市| 洛南县| 类乌齐县| 彝良县| 永平县| 安乡县| 肇源县| 兰坪| 百色市| 嘉义县| 山西省| 轮台县| 大新县| 治多县| 哈尔滨市| 鄂温|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