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5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財務成本管理》真題及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型共14小題,每小題1.5分,共21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你認為最正確的答案。)

1.甲公司生產產品所需某種材料需求量不穩定,為保障產品生產的原料供應,需要設置保險儲備。確定合理保險儲備量的判斷依據是( ?。?/p>

A.缺貨成本與保險儲備成本之差最大

B.缺貨成本與保險儲備成本之和最小

C.邊際保險儲備成本大于邊際缺貨成本

D.邊際保險儲備成本小于邊際缺貨成本

【答案】B

【解析】建立保險儲備,可以使企業避免缺貨或供應中斷造成的損失,但存貨平均儲備量加大卻會使儲備成本升高。研究保險儲備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險儲備量,使缺貨或供應中斷損失和儲備成本之和最小。

2.在信息不對稱和逆向選擇的情況下,根據優序融資理論,選擇融資方式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

A.普通股、可轉換債券、優先股、公司債券

B.普通股、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公司債券

C.公司債券、可轉換債券、優先股、普通股

D.公司債券、優先股、可轉換債券、普通股

【答案】C

【解析】優序融資理論的觀點是,考慮信息不對稱和逆向選擇的問題,管理者偏好首選內源融資,其次會選擇債務融資,最后選擇股權融資。企業在籌集資本的過程中,遵循著先內源融資后外源融資的基本順序。在需要外源融資時,按照風險程度的差異,優先考慮債權融資(先普通債券后可轉換債券),不足時再考慮權益融資。故C項符合題意。

3.甲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為50%。2014年甲公司每股收益2元,預期可持續增長率4%,股權資本成本為12%,期末每股凈資產10元,沒有優先股。2014年末甲公司的本期市凈率為(  )。

A.1.20

B.1.25

C.1.30

D.1.35

【答案】C

【解析】由題意可得,2014年末甲公司的本期市凈率=股東權益收益率0×股利支付率×(1+增長率)/(股權成本-增長率)=2÷10×100%×50%×(1+4%)/(12%-4%)=1.30。

4.下列各項成本費用中,屬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 ?。?。

A.廣告費

B.運輸車輛保險費

C.生產部門管理人員工資

D.行政部門耗用的水電費

【答案】A

【解析】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可以通過管理決策行動而改變數額的固定成本,包括科研開發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等。酌量性固定成本關系到企業的競爭能力,也是一種提供生產經營能力的成本,而不是生產產品的成本。BCD三項屬于約束性固定成本。

5.下列各項中,屬于貨幣市場工具的是(  )。

A.優先股

B.可轉換債券

C.銀行承兌匯票

D.銀行長期貸款

【答案】C

【解析】貨幣市場是短期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場,交易的證券期限不超過1年。貨幣市場工具包括短期國債(英美稱國庫券)、大額可轉讓存單、商業票據、銀行承兌匯票等。ABD三項屬于資本市場工具。

6.在凈利潤和市盈率不變的情況下,公司實行股票反分割導致的結果是(  )。

A.每股面額下降

B.每股收益上升

C.每股市價下降

D.每股凈資產不變

【答案】B

【解析】股票反分割又稱股票合并,是股票分割的相反行為,即將數股面額較低的股票合并為一股面額較高的股票,將會導致每股面額上升,每股市價上升,每股收益上升,股東權益總額不變,由于股數減少,所以每股凈資產上升。

7.在設備更換不改變生產能力且新舊設備未來使用年限不同的情況下,固定資產更新決策應選擇的方法是( ?。?/p>

A.凈現值法

B.折現回收期法

C.平均年成本法

D.內含報酬率法

【答案】C

【解析】對于使用年限不同的互斥方案,決策標準選擇的是平均年成本法。固定資產的平均年成本,是指該資產引起的現金流出的年平均值。如果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它是未來使用年限內的現金流出總額與使用年限的比值;如果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它是未來使用年限內現金流出總現值與年金現值系數的比值,即平均每年的現金流出。

8.甲公司是一家電器銷售企業,每年6~10月是銷售旺季,管理層擬用存貨周轉率評價全年存貨管理業績,適合使用的公式是( ?。?。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答案】D

【解析】計算存貨周轉率時,使用“銷售收入”還是“銷售成本”作為周轉額,要看分析的目的。在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中,為了評估資產的變現能力需要計量存貨轉換為現金的金額和時間,應采用“銷售收入”;如果是為了評估存貨管理的業績,應當使用“銷售成本”計算存貨周轉率。分母的存貨可以使用年初和年末平均數,或者使用多個時點的平均數,但當存在明顯的淡旺季時,應選用多個時點的平均數。因此,D項正確。

9.甲公司擬投資于兩種證券X和Y,兩種證券期望報酬率的相關系數為0.3。根據投資X和Y的不同資金比例測算,投資組合期望報酬率與標準差的關系如圖1所示。甲公司投資組合的有效集是( ?。?。

A.X、Y點

B.XR曲線

C.RY曲線

D.XRY曲線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圖1

【答案】C

【解析】有效集或有效邊界位于機會集的頂部,從最小方差組合點起到最高期望報酬率點止。投資者應在有效集上尋找投資組合。

10.下列關于認股權證與股票看漲期權共同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p>

A.兩者均有固定的行權價格

B.兩者行權后均會稀釋每股價格

C.兩者行權后均會稀釋每股收益

D.兩者行權時買入的股票均來自二級市場

【答案】A

【解析】認股權證與看漲期權的共同點有:均以股票為標的資產,其價值隨股票價格變動;均在到期前可以選擇執行或不執行,具有選擇權;均有一個固定的執行價格。BC兩項,認股權證的執行會引起股份數的增加,從而稀釋每股收益和股價;看漲期權不存在稀釋問題。D項,看漲期權執行時,其股票來自二級市場,而當認股權執行時,股票是新發股票。

11.甲公司是制造業企業,生產W產品。生產工人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時,平均月薪6600元。該產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時間每件1.5小時,正常工間休息和設備調整等非生產時間每件0.1小時,正常的廢品率4%,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是( ?。?。

A.56.25元

B.58.5元

C.62.4元

D.62.5元

【答案】D

【解析】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單位產品的標準工時×標準工資率。標準工時是指在現有生產技術條件下,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時間,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時間,以及必要的間歇和停工,如工間休息、調整設備時間、不可避免的廢品耗用工時等。如果采用月工資制,需要根據月工資總額和可用工時總量來計算標準工資率。題中,單位產品直接人工標準成本=(6600÷22)÷8×(1.5+0.1)÷(1-4%)=62.5(元)。

12.甲公司本月發生固定制造費用15800元,實際產量1000件,實際工時1200小時。企業生產能量1500小時;每件產品標準工時1小時,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10元/小時。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是(  )。

A.不利差異800元

B.不利差異2000元

C.不利差異3000元

D.不利差異5000元

【答案】A

【解析】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固定制造費用實際數-固定制造費用預算數=15800-1500×1×10=800(元)(不利差異)。

13.甲公司是一家生產和銷售冷飲的企業,冬季是其生產經營淡季,應收賬款、存貨和應付賬款處于正常狀態。根據如下甲公司資產負債表,該企業的營運資本籌資策略是( ?。?/p>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A.適中型籌資策略

B.保守型籌資策略

C.激進型籌資策略

D.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激進型籌資政策的特點是:短期金融負債不但融通臨時性流動資產的資金需要,還解決部分長期性資產的資金需要。從甲公司資產負債表來看,甲公司長期性投資=長期資產+穩定性流動資產=300+80+100=480(萬元),長期資金=長期負債+自發性負債+股東權益=150+100+200=450(萬元)。因此,甲公司部分長期性投資需要短期金融負債予以支持,屬于激進型投資策略。

14.下列關于制定企業內部轉移價格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p>

A.如果中間產品存在完全競爭市場,理想的轉移價格是市場價格

B.如果中間產品存在非完全競爭的外部市場,應基于市場價格制定協商轉移價格

C.按變動成本加固定費制定轉移價格,適用于最終產品市場需求穩定的情況

D.按全部成本加成制定轉移價格,只適用于無法采用其他形式轉移價格時

【答案】A

【解析】A項,在中間產品存在完全競爭市場的情況下,市場價格減去對外的銷售費用,是理想的轉移價格。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型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每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每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

1.下列各項中,屬于企業長期借款合同一般性保護條款的有( ?。?/p>

A.限制企業股權再融資

B.限制企業高級職員的薪金和獎金總額

C.限制企業租入固定資產的規模

D.限制企業增加優先求償權的其他長期債務

【答案】CD

【解析】一般性保護條款應用于大多數借款合同,但根據具體情況會有不同內容,主要包括:對借款企業流動資金保持量的規定,其目的在于保持借款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和償債能力;對支付現金股利和再購入股票的限制,其目的在于限制現金外流;限制其他長期債務,其目的在于防止其他貸款人取得對企業資產的優先求償權;限制租賃固定資產的規模,其目的在于防止企業負擔巨額租金以致削弱其償債能力,還在于防止企業以租賃固定資產的辦法擺脫對其資本支出和負債的約束;等等。CD兩項屬于企業長期借款合同一般保護性條款。A項不屬于保護性條款的內容;B項屬于特殊性保護條款。

2.編制生產預算中的“預計生產量”項目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

A.預計銷售量

B.預計期初產成品存貨

C.預計材料采購量

D.預計期末產成品存貨

【答案】ABD

【解析】生產預算是在銷售預算的基礎上編制的,其主要內容有銷售量、期初和期末產成品存貨、生產量。預計生產量=(預計銷售量+預計期末產成品存貨)-預計期初產成品存貨,因此編制生產預算中的“預計生產量”項目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預計銷售量、預計期初產成品存貨、預計期末產成品存貨。

3.某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品種繁多,間接成本比重較高,成本會計人員試圖推動該企業采用作業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下列理由中適合用于說服管理層的有(  )。

A.使用作業成本信息有利于價值鏈分析

B.使用作業成本法可提高成本分配準確性

C.通過作業管理可以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D.使用作業成本信息可以提高經營決策質量

【答案】ABCD

【解析】作業成本法的優點有:可以獲得更準確的產品和產品線成本,提高成本準確性以及經營決策的質量;有助于改進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為戰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作業成本法與價值鏈分析概念一致,可以為其提供信息支持。

4.與作業基礎成本計算制度相比,產量基礎成本計算制度存在的局限性有(  )。

A.成本計算過于復雜

B.容易夸大高產量產品的成本

C.間接成本集合缺乏同質性

D.成本分配基礎與間接成本集合之間缺乏因果聯系

【答案】BCD

【解析】A項,產量基礎成本計算制度的優點就是簡單。B項,傳統成本計算制度,以產量作為分配間接費用的基礎,往往會夸大高產量產品的成本,而縮小低產量產品的成本,并導致決策錯誤。CD兩項,產量基礎成本計算制度的特點為:整個工廠僅有一個或幾個間接成本集合,它們通常缺乏同質性;間接成本的分配基礎是產品數量,或者與產量有密切關系的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等,成本分配基礎(直接人工成本)和間接成本集合(制造費用)之間缺乏因果聯系。

5.甲部門是一個標準成本中心,下列成本差異中,屬于甲部門責任的有(  )。

A.操作失誤造成的材料數量差異

B.生產設備閑置造成的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

C.作業計劃不當造成的人工效率差異

D.由于采購材料質量缺陷導致工人多用工時造成的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答案】AC

【解析】標準成本中心必須是所生產的產品穩定而明確,并且已經知道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的責任中心。標準成本中心的典型代表是制藥業工廠、車間、工段、班組等。AC兩項是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因此屬于標準成本中心的責任。B項,標準成本中心不對生產能力的利用程度負責,而只對既定產量的投入量承擔責任。如果采用全額成本法,標準成本中心不對固定制造費用的閑置能量的差異負責,他們對于固定制造費用的其他差異要承擔責任。D項屬于采購部門的責任。

6.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下列各項中會引起歐式看跌期權價值增加的有(  )。

A.執行價格提高

B.到期期限延長

C.無風險利率增加

D.股價波動率加大

【答案】AD

【解析】期權價值是指期權的現值,不同于期權的到期日價值。影響期權價值的主要因素有股票市價、執行價格、到期期限、股價波動率、無風險利率和預期紅利。A項,看跌期權的執行價格提高,其價值增大;B項,對于歐式期權而言,只能在到期日執行期權,到期期限的延長不一定能增加期權價值;C項,無風險利率增加,看跌期權的價格反而降低;D項,股價波動率越大,看漲看跌期權的價值都增加。

7.相對普通股而言,下列各項中,屬于優先股特殊性的有(  )。

A.當公司分配利潤時,優先股股息優先于普通股股利支付

B.當公司破產清算時,優先股股東優先于普通股股東求償

C.當公司選舉董事會成員時,優先股股東優先于普通股股東當選

D.當公司決定合并、分立時,優先股股東表決權優先于普通股股東

【答案】AB

【解析】相對普通股而言,優先股有如下特殊性:優先分配利潤,優先股股東按照約定的票面股息率,優先于普通股股東分配公司利潤;優先分配剩余財產,當企業面臨破產時,優先股股東的求償權優先于普通股股東;表決權限制。

8.為防止經營者背離股東目標,股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對經營者實行固定年薪制

B.給予經營者股票期權獎勵

C.要求經營者定期披露信息

D.聘請注冊會計師審計財務報告

【答案】BCD

【解析】為了防止經營者背離股東目標,一般有兩種方式:監督。避免“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的出路之一是股東獲取更多的信息,對經營者進行監督,在經營者背離股東目標時,減少其各種形式的報酬,甚至解雇他們。激勵。例如,企業盈利率或股票價格提高后,給經營者以現金、股票期權獎勵。B項屬于激勵;CD兩項屬于監督。

9.甲公司盈利穩定,有多余現金,擬進行股票回購用于將來獎勵本公司職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股票回購產生的影響有(  )。

A.每股面額下降

B.每股收益提高

C.資本結構變化

D.自由現金流減少

【答案】BCD

【解析】股票回購是指公司在有多余現金時,向股東回購自己的股票,以此來代替現金股利。A項,股票回購不影響每股面值;B項,企業外部流通股數量減少,凈收益不變,因此每股收益增加;CD兩項,利用公司多余現金回購股票,減少了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同時減少外部流通股的數量,減少企業的股東權益,增加財務杠桿,改變公司的資本結構。

10.在使用平衡計分卡進行企業業績評價時,需要處理幾個平衡。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有(  )。

A.外部評價指標與內部評價指標的平衡

B.定期評價指標與非定期評價指標的平衡

C.財務評價指標與非財務評價指標的平衡

D.成果評價指標與驅動因素評價指標的平衡

【答案】ACD

【解析】平衡計分卡中的“平衡”包含:外部評價指標和內部評價指標的平衡;成果評價指標和導致成果出現的驅動因素評價指標的平衡;財務評價指標和非財務評價指標的平衡;短期評價指標和長期評價指標的平衡。

11.甲公司目前沒有上市債券,在采用可比公司法測算公司的債務資本成本時,選擇的可比公司應具有的特征有( ?。?。

A.與甲公司在同一行業

B.與甲公司商業模式類似

C.擁有可上市交易的長期債券

D.與甲公司在同一生命周期階段

【答案】ABC

【解析】可比公司法是指如果需要計算債務成本的公司,沒有上市債券,就需要找一個擁有可交易債券的可比公司作為參照物,計算可比公司長期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作為本公司的長期債務成本。可比公司應當與目標公司處于同一行業,具有類似的商業模式,最好兩者的規模、負債比率和財務狀況也比較類似。

12.下列關于上市公司市場增加值業績評價指標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市場增加值不能反映投資者對公司風險的判斷

B.市場增加值便于外部投資者評價公司的管理業績

C.市場增加值等價于金融市場對公司凈現值的估計

D.市場增加值適合用于評價下屬部門和內部單位的業績

【答案】BC

【解析】市場增加值是總市值和總資本之間的差額。A項,市場增加值可以反映公司的風險,公司的市值既包含了投資者對風險的判斷,也包含了他們對公司業績的評價;B項,市場增加值就是一個公司增加或減少股東財富的累計總量,是從外部評價公司管理業績的最好方法;C項,市場增加值等價于金融市場對一家公司凈現值的估計,如果將一家公司看成是眾多投資項目的集合,市場增加值就是所有項目凈現值的合計;D項,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只能計算它的整體市場增加值,對于下屬部門和內部單位無法計算其市場增加值,也就不能用于內部業績評價。

三、計算分析題(本題型共5小題40分。其中一道小題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請仔細閱讀答題要求。如使用英文解答,須全部使用英文,答題正確的,增加5分。本題型最高得分為45分。涉及計算的,要求列出計算步驟,否則不得分,除非題目特別說明不需要列出計算過程。)

1.(本小題8分,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需全部使用英文,答題正確的,增加5分,本小題最高得分為13分。)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業企業,為做好財務計劃,甲公司管理層擬采用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相關材料如下:

(1)甲公司2014年的主要財務報表數據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2)甲公司沒有優先股,股東權益變動均來自利潤留存;經營活動所需的貨幣資金是當年銷售收入的2%;投資收益均來自長期股權投資。

(3)根據稅法相關規定,甲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收益不繳所得稅,其他損益的所得稅稅率為25%。

(4)甲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支付率60%;經營性資產、經營性負債與銷售收入保持穩定的百分比關系。

要求:

(1)編制甲公司2014年的管理用財務報表(提示:按照各種損益的適用稅率計算應分擔的所得稅。結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計算過程)。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2)假設甲公司目前已達到穩定狀態,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保持不變且不增發新股和回購股票,可以按照目前的利率水平在需要的時候取得借款,不變的銷售凈利率可以涵蓋不斷增加的負債利息,計算甲公司201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3)假設甲公司2015年銷售增長率為25%,銷售凈利率與2014年相同。在2014年年末金融資產都可動用的情況下,用銷售百分比法預測2015年的外部融資額。

(4)從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是否變化角度,回答上年可持續增長率、本年可持續增長率和本年實際增長率之間的聯系。

答:(1)甲公司2014年管理用財務報表如下表所示。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附計算說明:

金融資產=300-10000×2%=100(萬元);

經營性資產=10000×2%+800+750+500+3650=5900(萬元);

稅前經營利潤=10000-6000-320-2000+50=1730(萬元);

經營利潤所得稅=(1730-50)×25%=420(萬元);

利息費用抵稅=80×25%=20(萬元)。

(2)2015年的可持續增長率=當年權益增長率=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1250×(1-60%)/[3000-1250×(1-60%)]×100%=20%。

(3)外部融資額=融資總需求-可動用的金融資產-預計增加的留存收益;融資總需求=預計凈經營資產合計-基期凈經營資產合計;留存收益增加=預計銷售收入×計劃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

可動用的金融資產=300-10000×2%=100(萬元);

2015年的外部融資額=4400×25%-100-10000×(1+25%)×(12500/10000)×(1-60%)=375(萬元)。

(4)在不增發新股和回購股票的情況下:

如果本年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上年相同,則本年的實際增長率、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以及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三者相等。

如果某一年的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和利潤留存率四個財務比率中有一個或多個比率提高,本年的實際增長率就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也會超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如果上述四個財務比率中有一個或多個比率下降,則本年的實際增長率就會低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本年的可持續增長率也會低于上年的可持續增長率。

如果上述四個財務比率已經達到企業極限,只有通過發行新股增加資金,才能提高實際的銷售增長率。

2.(本小題8分。)

甲公司股票當前每股市價40元,6個月以后股價有兩種可能,上升25%或下降20%。市場上有兩種以該股票為標的資產的期權: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每份看漲期權可買入1股股票,每份看跌期權可賣出1股股票;兩種期權執行價格均為45元,到期時間均為6個月;期權到期前,甲公司不派發現金股利。半年無風險報酬率為2%。

要求:

(1)利用風險中性原理,計算看漲期權的股價上行時到期日價值、上行概率及期權價值,利用看漲期權—看跌期權平價定理,計算看跌期權的期權價值。

(2)假設市場上每份看漲期權價格為2.5元,每份看跌期權價格6.5元,投資者同時賣出1份看漲期權和1份看跌期權,計算確保該組合不虧損的股票價格區間;如果6個月后標的股票價格實際上漲20%,計算該組合的凈損益。(注:計算股票價格區間和組合凈損益時,均不考慮期權價格的貨幣時間價值。)

答:(1)看漲期權的股價上行時到期日價值=40×(1+25%)-45=5(元)。

由風險中性原理知,期權6個月后的預期收益率應該等于半年無風險報酬率。即:

2%=上行概率×股價上升百分比+下行概率×股價下降百分比;下行概率=1-上行概率

2%=上行概率×25%+(1-上行概率)×(-20%)

解得:上行概率=0.4889。

若股價下降20%,6個月后股票價格=40×(1-20%)=32(元),小于行權價格45元,因此看漲期權不行權,股價下行時到期日價值=0,所以:

看漲期權價值=[5×0.4889+0×(1-0.4889)]/(1+2%)=2.40(元)。

由漲期權—看跌期權平價原理知,看漲期權價值-看跌期權價值=標的資產價格-執行價格現值。因此:

看跌期權價值=看漲期權價值-標的資產價格+執行價格現值=2.40-40+45/(1+2%)=6.52(元)。

(2)確保該組合不虧損的股票價格區間的計算過程如下:

賣出看漲期權的凈損益=-Max(股票市價-執行價格,0)+期權價格=-Max(股票市價-45,0)+2.5;

賣出看跌期權的凈損益=-Max(執行價格-股票市價,0)+期權價格=-Max(45-股票市價,0)+6.5;

組合凈損益=-Max(股票市價-45,0)-Max(45-股票市價,0)+9。

a.當股價大于執行價格時:

組合凈損益=-(股票市價-45)+9

根據組合凈損益=0可知,股票市價=54(元)。

b.當股價小于執行價格時:

組合凈損益=-Max(45-股票市價)+9

根據組合凈損益=0可知,股票市價=36(元)。

所以,確保該組合不虧損的股票價格區間為36~54元。

如果6個月后的標的股票價格實際上漲20%,即股票價格為48元,則:

組合凈損益=-(48-45)+9=6(元)。

3.(本小題8分。)

甲公司是一家機械制造企業,只生產銷售一種產品,生產過程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驟產出的半成品直接轉入第二步驟繼續加工,每件半成品加工成一件產成品,產品成本計算采用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月末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采用約當產量法分配生產成本。

第一步驟耗用的原材料在生產開工時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第二步驟除耗用第一步驟半成品外,還需要追加其他材料,追加材料及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第一步驟和第二步驟月末在產品完工程度均為本步驟的50%。

2015年6月的成本核算資料如下:

(1)月初在產品成本(單位:元)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2)本月生產量(單位:件)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3)本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單位:元)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要求:

(1)編制第一、第二步驟成本計算單(結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計算過程)。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2)編制產成品成本還原計算表(結果填入下方表格中,不用列出計算過程)。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答:(1)編制第一、第二步驟成本計算單(結果填入下列表格)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第一步驟下:

直接材料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280+50=330(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19800÷330=60(元/件);

完工半成品轉出直接材料=60×280=16800(元)。

直接人工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280+50×50%=305(件);

直接人工分配率=27450÷305=90(元/件);

完工半成品轉出直接人工=90×280=25200(元)。

制造費用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280+50×50%=305(件);

制造費用分配率=45750÷305=150(元/件)。

完工半成品轉出制造費用=150×280=42000(元)。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第二步驟下:

半成品約當產量=270+30=300(件);

半成品分配率=90000÷300=300(元/件);

完工產成品轉出半成品=300×270=81000(元)。

直接材料約當產量=270+30×50%=285(件);

直接材料分配率=42750÷285=150(元/件);

完工產成品轉出直接材料=150×270=40500(元)。

直接人工約當產量=270+30×50%=285(件);

直接人工分配率=21375÷285=75(元/件);

完工產成品轉出直接人工=75×270=20250(元)。

制造費用約當產量=270+30×50%=285(件);

制造費用分配率=64125÷285=225(元/件);

完工產成品轉出制造費用=225×270=60750(元)。

(2)編制產成品成本還原計算表(結果填入下列表格)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產成品成本還原計算表中相關計算:

直接材料成本還原=81000÷84000×16800=16200(元);

直接人工成本還原=81000÷84000×25200=24300(元);

制造費用成本還原=81000÷84000×42000=40500(元);

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本=202500÷270=750(元/件)。

4.(本小題8分。)

甲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藥企業,研發出一種專利產品。該產品投資項目已完成可行性分析,廠房建造和設備購置安裝工作也已完成,新產品將于2016年開始生產并銷售。目前,公司正對該項目進行盈虧平衡分析。相關資料如下:

(1)專利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為350萬元,專利有效期10年,預計無殘值;建造廠房使用的土地使用權,取得成本為300萬元,使用年限30年,預計無殘值。兩種資產均采用直線法計提攤銷。

廠房建造成本500萬元,折舊年限30年,預計凈殘值率為10%;設備購置成本100萬元,折舊年限10年,預計凈殘值率為5%。兩種資產均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2)該產品銷售價格為每瓶100元,銷量每年可達10萬瓶;每瓶材料成本20元,變動制造費用15元,包裝成本9元。

公司管理人員實行固定工資制,生產工人和銷售人員實行基本工資加提成制。預計新增管理人員2人,每人每年固定工資5萬元;新增生產工人15人,人均月基本工資1500元,生產計件工資每瓶1元;新增銷售人員5人,人均月基本工資1500元,銷售提成每瓶5元。

每年新增其他費用:財產保險費6.5萬元,廣告費60萬元,職工培訓費10萬元,其他固定費用8萬元。

(3)假設年生產量等于年銷售量。

要求:

(1)計算新產品的年固定成本總額和單位變動成本。

(2)計算新產品的盈虧平衡點年銷售量、安全邊際率和年息稅前利潤。

(3)計算該項目的經營杠桿系數。

答:(1)由題意可得:

專利每年攤銷額=350/10=35(萬元);

土地使用權每年攤銷額=300/30=10(萬元);

廠房每年折舊額=(500-500×10%)÷30=15(萬元);

設備每年折舊額=(100-100×5%)÷10=9.5(萬元);

新增管理人員固定工資=5×2=10(萬元);

新增生產工人固定工資=0.15×12×15=27(萬元);

新增銷售人員固定工資=0.15×12×5=9(萬元)。

因此,新產品的年固定成本總額=專利攤銷+土地攤銷+固定資產折舊+管理人員工資+生產工人固定工資+銷售人員固定工資+財產保險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其他固定費用=35+10+(15+9.5)+10+27+9+6.5+60+10+8=200(萬元)。

新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材料費用+變動制造費用+包裝費+計件工資+銷售提成工資=20+15+9+1+5=50(元)。

(2)盈虧平衡點全年銷售量=年固定成本總額/(單價-單位變動成本)=200/(100-50)=4(萬瓶);

安全邊際率=(正常銷售量-盈虧平衡點銷售量)/正常銷售量=(10-4)/10×100%=60%;

年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10×(100-50)-200=300(萬元)。

(3)經營杠桿系數=邊際貢獻/息稅前利潤=10×(100-50)/300=1.67;

或經營杠桿系數=1/安全邊際率=1/60%=1.67。

5.(本小題8分。)

甲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經濟增加值作為業績評價指標。目前,控股股東正對甲公司2014年度的經營業績進行評價。相關資料如下:

(1)甲公司2013年末和2014年末資產負債表如下: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2)甲公司2014年度利潤相關資料如下: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3)甲公司2014年的營業外收入均為非經常性收益。

(4)甲公司長期借款還有3年到期,年利率8%;優先股12萬股,每股面額100元,票面股息率10%;普通股β系數1.2。

(5)無風險報酬率3%,市場組合的必要報酬率13%,公司所得稅稅率25%。

要求:

(1)以賬面價值平均值為權數計算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假設各項長期資本的市場價值等于賬面價值)。

(2)計算2014年甲公司調整后稅后凈營業利潤、調整后資本和經濟增加值。(注:除平均資本成本率按要求(1)計算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外,其余按國資委2013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計算。)

(3)回答經濟增加值作為業績評價指標的優點和缺點。

答:(1)甲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計算過程如下:

普通股權益資本成本=3%+1.2×(13%-3%)=15%;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2)2014年甲公司調整后稅后凈營業利潤、調整后資本和經濟增加值的計算過程如下:

調整后的稅后凈營業利潤=凈利潤+(利息支出+研發費用調整項-非經常性收益)×(1-所得稅稅率)=1155+(200+360-400)×(1-25%)=1275(萬元)。

平均無息流動負債=[(1165+30+140+95)+(1350+35+100+140)]÷2=1527.5(萬元);

平均在建工程=(1350+2240)÷2=1795(萬元);

調整后的資本=平均所有者權益+平均負債-平均無息流動負債-平均在建工程=(12025+11030)÷2-1527.5-1795=8205(萬元)。

2014年度的經濟增加值=調整后的稅后凈營業利潤-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調整后的資本=1275-12.15%×8205=278.09(萬元)。

(3)把經濟增加值作為業績評價指標的優缺點如下:

優點:a.經濟增加值最直接的與股東財富的創造聯系起來。追求更高的經濟增加值,就是追求更高的股東價值。

b.經濟增加值不僅僅是一種業績評價指標,它還是一種全面財務管理和薪金激勵體制的框架。經濟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資本預算、業績評價和激勵報酬結合起來了。

c.在經濟增加值的框架下,公司可以向投資人宣傳他們的目標和成就,投資人也可以用經濟增加值選擇最有前景的公司。

d.經濟增加值還是股票分析家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

缺點:a.經濟增加值在業績評價中還沒有被多數人所接受。

b.由于經濟增加值是絕對指標,它的缺點之一是不具有比較不同規模公司業績的能力。

c.經濟增加值也有許多和投資報酬率一樣誤導使用人的缺點。例如,處于成長階段的公司經濟增加值較少,而處于衰退階段的公司經濟增加值可能較高。

d.缺乏統一性的業績評價指標,只能在一個公司的歷史分析以及內部評價中使用。

四、綜合題(本題共15分。涉及計算的,要求列出計算步驟,否則不得分,除非題目特別說明不需要列出計算過程。)

甲公司是一家電器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是廚衛家電的生產和銷售。為了擴大市場份額,準備投產智能型家電產品(以下簡稱智能產品)。目前,相關技術研發已經完成,正在進行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相關資料如下:

(1)如果可行,該項目擬在2016年初投產;預計該智能產品3年后(即2018年末)停產,即項目預期持續3年。智能產品單位售價1500元,2016年銷售10萬臺,銷量以后每年按10%增長。單位變動制造成本1000元,每年付現固定制造費用200萬元;每年付現銷售和管理費用占銷售收入的10%。

(2)為生產該智能產品,需要添置一條生產線,預計購置成本6000萬元。該生產線可在2015年末前安裝完畢。按稅法規定,該生產線折舊年限4年,預計凈殘值率5%,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預計2018年末該生產線變現價值為1200萬元。

(3)公司現有一閑置廠房對外出租,每年年末收取租金40萬元,該廠房可用于生產該智能產品,因生產線安裝期較短,安裝期間租金不受影響。由于智能產品對當前產品的替代效應,當前產品2016年銷量下降1.5萬臺,下降的銷量以后按每年10%增長;2018年末智能產品停產,替代效應消失,2019年當前產品銷售恢復至智能產品項目投產前的水平。當前產品的單位售價800元,單位變動成本600元。

(4)營運資本為銷售收入的20%。智能產品項目墊支的營運資本在各年年初投入,在項目結束時全部收回;減少的當前產品墊支的營運資本在各年年初收回,在智能產品項目結束時重新投入。

(5)項目加權平均資本成本9%,公司所得稅稅率25%。假設該項目的初始現金流量發生在2015年末,營業現金流量均發生在以后各年末。

要求:

(1)計算項目的初始現金凈流量(2015年末增量現金凈流量)、2016~2018年的增量現金凈流量及項目的凈現值、折現回收期和現值指數,并判斷項目可行性。(計算過程和結果填入下方表格中)。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2)為分析未來不確定性對該項目凈現值的影響,應用最大最小法計算單位變動制造成本的最大值,應用敏感程度法計算當單位變動制造成本上升5%時凈現值對單位變動制造成本的敏感系數。

答:(1)

搜狗截圖20160429090226

計算說明:

2016年末智能產品銷售收入=1500×10=15000(萬元);

2017年末智能產品銷售收入=15000×(1+10%)=16500(萬元);

2018年末智能產品銷售收入=16500×(1+10%)=18150(萬元);

2016年末當前產品減少的銷售收入=800×(-1.5)=-1200(萬元);

2017年末當前產品減少的銷售收入=-1200×(1+10%)=-1320(萬元);

2018年末當前產品減少的銷售收入=-1320×(1+10%)=-1452(萬元);

相關的稅后收入=(智能產品銷售收入+當前產品減少的收入+減少的租金收入)×(1-25%);

2016年末智能產品付現變動制造成本=-1000×10=-10000(萬元);

2017年末智能產品付現變動制造成本=-10000×(1+10%)=-11000(萬元);

2018年末智能產品付現變動制造成本=-11000×(1+10%)=-12100(萬元);

智能產品付現銷售和管理費用=智能產品銷售收入×10%;

2016年末當前產品減少的變動成本=600×1.5=900(萬元);

2017年末當前產品減少的變動成本=900×(1+10%)=990(萬元);

2018年末當前產品減少的變動成本=990×(1+10%)=1089(萬元);

……

2015年末智能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15000×20%=-3000(萬元);

2016年末智能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16500-15000)×20%=-300(萬元);

2017年末智能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18150-16500)×20%=-330(萬元);

2018年末智能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3000+300+330=3630(萬元);

2015年末減少的當前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1200×20%=240(萬元);

2016年末減少的當前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1320-1200)×20%=24(萬元);

2017年末減少的當前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1452-1320)×20%=26.4(萬元);

2018年末減少的當前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240+24+26.4=290.4(萬元);

營運資本投資(或收回)=智能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當前產品占用的營運資本;

……

由于項目的凈現值=1450.44(萬元)>0,所以,該項目具有可行性。

(2)應用最大最小法計算單位變動制造成本的最大值

設單位變動制造成本為X,根據凈現值=0,可知:

1450.44-(X-1000)×10×(1-25%)×(P/F,9%,1)-(X-1000)×10×(1+10%)(1-25%)×(P/F,9%,2)-(X-1000)×10×(1+10%)×(1+10%)×(1-25%)×(P/F,9%,3)=0

解得:X=1069.63(元)。

因此,應用最大最小法計算單位變動制造成本的最大值為1069.63元。

應用敏感程度法計算單位變動制造成本上升5%時,凈現值對單位變動制造成本的敏感系數

單位變動制造成本上升5%時,凈現值減少額=1000×5%×10×(1-25%)×(P/F,9%,1)+1000×5%×10×(1+10%)×(1-25%)×(P/F,9%,2)+1000×5%×10×(1+10%)×(1+10%)×(1-25%)×(P/F,9%,3)=1041.61(萬元)。

因此,凈現值增長率=-1041.61÷1450.44=-71.81%;凈現值對單位變動制造成本的敏感系數=-71.81%÷5%=-14.36。

推薦閱讀
  1. CFA一級備考手冊3:公司理財與權益
  2. 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習題集:經濟法
  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4.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1小時高清視頻】
  5. 黑龍江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6. 2019年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金融市場基礎知識》過關必做1200題(含歷年真題)
  7. 山西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8. 2019年全國外經貿單證專業培訓考試《單證基礎理論與知識》模擬試題及詳解
  9. 初級會計資格無紙化考試題庫及上機實戰一本通(2013年9月考試專用)
  10. 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真題詳解及押題密卷:經濟法基礎
  11. 2019年外經貿從業人員考試《國際商務秘書實務》過關必做習題集
  12. 初級會計電算化歷年真題及命題預測試卷((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省考風向標”系列叢書·2013版)
  13. 2019年經濟師《運輸經濟(水路)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14. 2018年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經濟基礎知識(中級)
  15. 廣東省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基礎》【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2小時高清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沁水县| 蓬安县| 曲沃县| 长宁区| 邵阳县| 海伦市| 余江县| 芦山县| 安义县| 彩票| 姚安县| 河津市| 古蔺县| 新疆| 德庆县| 晴隆县| 牡丹江市| 太白县| 中卫市| 华安县| 博野县| 贡觉县| 巴南区| 垦利县| 沧州市| 甘泉县| 金昌市| 城步| 蓬莱市| 三门县| 新疆| 汉沽区| 安溪县| 沾化县| 巩义市| 大姚县| 六枝特区| 永善县| 泽库县| 年辖:市辖区| 滕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