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新聞評論中的觀點

2.1 復習筆記

【知識框架】

【重點難點歸納】

一、觀點的認識特征和表達特征

1觀點作為對事實的認識

(1)新聞評論中出現的觀點,從內容上來看,是評論作者對于新聞事件的認識,或由新聞事件所觸發的認識。它是當下具體的認識主體(評論的作者)對事實的認識,而不是人類群體已被驗證的認識。

(2)那些被普遍接受的內容,大多數是已經被人們認識的、無爭議的事實,而那些沒有被普遍接受的內容,大多數就是作者自己的觀點。新聞評論傳播的主要價值,正是那些還沒有被普遍接受的內容。

2觀點表現為對事實的判斷

(1)新聞評論中的觀點,作為對新聞事實的認識,是對新聞事實的判斷。

(2)就新聞評論而言,它的判斷“對象”就是新聞事件,以及值得在新聞評論中議論的人們當前共同關心的問題。

(3)人們在新聞評論中的實際判斷可能是復雜的、多樣化的,但都可以抽象地概括為“對對象有所斷定”。是否“對對象有所斷定”,也是檢驗一篇新聞評論有沒有判斷、有沒有論點的一個標準。

(4)新聞評論論點的表達形式是判斷,還在于“判斷”這個認識活動中是明顯包含著“對象”的,而新聞評論則是“對象性”突出的議論文本。新聞評論不是“平白無故”地提出一個論點的,而總是針對一個對象(新聞事實)提出一個論點的。

(5)在優秀的新聞評論中,論點往往用比較鮮明的判斷表達。

3評論中觀點之間的關系

(1)新聞評論中不同的內容,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表現為各種關系。其中最重要的關系就是“論證”的關系。

(2)議論文中的觀點分四種類型:

只被論證而不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

不被論證而只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

既被論證又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

既不被論證又不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

(3)如何區分觀點和論點

“觀點”僅僅表達文章中一些話語具有主觀見解的性質;“論點”強調的則是某一個或某一些觀點在全篇作品中的核心地位。

論點,是評論中所有關系的核心。論點,也確定著評論中其他觀點的地位。

a.只被論證而不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肯定是論點,它就是議論文中被分析闡釋所環繞的作者的觀點和主張。

b.不被論證而只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肯定不是論點,它就是議論文中對作者的觀點和主張進行分析闡釋的構成部分。

c.既被論證又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由于具備了“被論證”的特征,也應當被看做論點,它實際上就是通常所謂在中心論點統率之下的分論點。

二、評論觀點中不同的判斷類型

1判斷的分類

(1)在形式上,判斷可以分為簡單判斷與復合判斷。復合判斷又可分為假言判斷、選言判斷等等。

(2)在內容上,判斷又可分為性質判斷、關系判斷、模態判斷、規范判斷等等。

(3)從人的思想活動展開的層面來分,絕大多數評論中的判斷,可以劃分為涉及事實的和涉及價值的兩類。

(4)就新聞評論議論范圍的廣狹而言,判斷又可分為具體判斷和普遍性判斷兩個基本模式。

2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1)事實判斷

事實判斷的概念

“事實判斷是有關過去、現在、將來,以及事物之間關系的推論。”一般而言,事實判斷是由事實性的前提推斷有關事實的結論。

事實判斷的思維特征

事實判斷的目的是要達到對事物、事件及其過程的客觀化的認識,無論是認識過程,還是認識結果,都應盡可能地摒棄主體自己的情緒、情感、態度、規范等主觀性因素,而盡可能地做到“情感中立”或“價值中立”。

(2)價值判斷

價值判斷的概念

價值判斷是對價值問題的回答。價值判斷是以一定的價值尺度判斷事實的價值。這實際上是判斷事實與人的關系——事物對于人們的價值。一般而言,價值判斷表達人們的道德態度、意愿、需要,以及基于共同價值的行為期待和結果期待。

價值判斷的作用

“價值知識”對于人們具體地判斷事物、具體地說服他人,有增強論證效力和說服力的效果。價值的普遍性也是價值判斷的可交流性與可論證性的基礎。

(3)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關系

事實判斷是大多數價值判斷和政策性判斷的基礎。它們為論者提供此后判斷的基礎。

一般而言,評論應當在廓清了事實問題,并把事實的判斷作為前提之后,再對事物做出價值判斷。

在一些情況下,一個判斷句可能既表達事實判斷,也表達價值判斷。這可能是因為語言的多義性,也可能是因為語言或含糊或過于凝練,判斷沒有得到更詳細的說明。

人們在事實判斷上斷定人們不希望出現的事情會出現。或者,人們在價值上認可一件事情和一種行為,但在事實上卻否定了一件事情出現的可能性和一種選擇的可行性。

3具體判斷與普遍性判斷

(1)概念理解

具體判斷,即就事論事,只適用于具體對象的判斷,比如對新聞事件具體的原因、性質、發展作出判斷。

普遍性判斷,即對一般情況進行判斷,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具體判斷滿足人們對具體事物確定性的認識。這表現在寫作思路上,就是“據事說理”,即從具體的事件出發,然后離開具體的事件,進入抽象的、普遍的議論之中。

普遍判斷滿足的是人們超越個別具體事物,在開闊的認識視野中實現融通的、整體認識的愿望。

(2)普遍性判斷的思維特征

普遍性判斷的思維特征是,把對具體新聞事實的認識擴展開來,適用到普遍的對象上去。普遍性判斷的思維路徑就是擴展和上升,它可能要經過抽象的過程。

三、論點的要求

論點作為作者對事物認識的結果,也包括認識與表現這兩個層面。

1認識層面

(1)判斷一個新聞事實的意義,它的價值,它的原因、結果,它與其他事實之間的關系,只有這些超越事實表面陳述的內容,才有資格作為論點。

(2)一篇評論的論點,只有超越新聞事實本身的信息性傳播價值——與其不同,或比其更高——才有可能確立評論的價值。

(3)只有在社會整體認識不斷提高、深入的動態過程中提供超越于他人的見解,論點才有可能得到廣泛傳播。

(4)通過創造性思維,才會使論點更具有傳播價值和交流價值的可能性。

(5)“論點正確”的要求,即對具體事物的認識而言,哪一個觀點是正確的。

(6)科學性、有新意、全面、深刻的要求。

2表現層面

(1)對論點的要求

包括:鮮明性;明確性。

(2)提高論點的鮮明性或明確性的方法

盡可能直接把論點表達出來,而不是“暗示”出來。

表達論點的語句自身,應當簡潔、概括、凝練。如果句子過于復雜,或轉折、限定過多,就可能干擾讀者對論點的理解。

避免評論中的其他因素,尤其是不同于論點的觀點因素干擾論點。可用單獨成段、提示語等語言、結構手段突出論點的地位。

如果可能,在標題中表達論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嘎县| 陆良县| 庆元县| 武夷山市| 襄城县| 香港 | 青岛市| 靖西县| 鸡西市| 英山县| 卓尼县| 盘山县| 平遥县| 永年县| 伊宁市| 大名县| 江阴市| 乌恰县| 巴青县| 枝江市| 巩义市| 上犹县| 手游| 镇雄县| 永新县| 敦煌市| 凯里市| 洛浦县| 汾阳市| 贵溪市| 茌平县| 宝清县| 体育| 手游| 湾仔区| 盐边县| 砀山县| 乌鲁木齐县| 平谷区| 连云港市|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