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少華《新聞評論教程》(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1字
- 2020-11-15 12:41:05
第二章 新聞評論中的觀點
2.1 復習筆記
【知識框架】
【重點難點歸納】
一、觀點的認識特征和表達特征
1觀點作為對事實的認識
(1)新聞評論中出現的觀點,從內容上來看,是評論作者對于新聞事件的認識,或由新聞事件所觸發的認識。它是當下具體的認識主體(評論的作者)對事實的認識,而不是人類群體已被驗證的認識。
(2)那些被普遍接受的內容,大多數是已經被人們認識的、無爭議的事實,而那些沒有被普遍接受的內容,大多數就是作者自己的觀點。新聞評論傳播的主要價值,正是那些還沒有被普遍接受的內容。
2觀點表現為對事實的判斷
(1)新聞評論中的觀點,作為對新聞事實的認識,是對新聞事實的判斷。
(2)就新聞評論而言,它的判斷“對象”就是新聞事件,以及值得在新聞評論中議論的人們當前共同關心的問題。
(3)人們在新聞評論中的實際判斷可能是復雜的、多樣化的,但都可以抽象地概括為“對對象有所斷定”。是否“對對象有所斷定”,也是檢驗一篇新聞評論有沒有判斷、有沒有論點的一個標準。
(4)新聞評論論點的表達形式是判斷,還在于“判斷”這個認識活動中是明顯包含著“對象”的,而新聞評論則是“對象性”突出的議論文本。新聞評論不是“平白無故”地提出一個論點的,而總是針對一個對象(新聞事實)提出一個論點的。
(5)在優秀的新聞評論中,論點往往用比較鮮明的判斷表達。
3評論中觀點之間的關系
(1)新聞評論中不同的內容,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表現為各種關系。其中最重要的關系就是“論證”的關系。
(2)議論文中的觀點分四種類型:
①只被論證而不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
②不被論證而只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
③既被論證又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
④既不被論證又不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
(3)如何區分觀點和論點
①“觀點”僅僅表達文章中一些話語具有主觀見解的性質;“論點”強調的則是某一個或某一些觀點在全篇作品中的核心地位。
②論點,是評論中所有關系的核心。論點,也確定著評論中其他觀點的地位。
a.只被論證而不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肯定是論點,它就是議論文中被分析闡釋所環繞的作者的觀點和主張。
b.不被論證而只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肯定不是論點,它就是議論文中對作者的觀點和主張進行分析闡釋的構成部分。
c.既被論證又對別的觀點起論證作用的觀點,由于具備了“被論證”的特征,也應當被看做論點,它實際上就是通常所謂在中心論點統率之下的分論點。
二、評論觀點中不同的判斷類型
1判斷的分類
(1)在形式上,判斷可以分為簡單判斷與復合判斷。復合判斷又可分為假言判斷、選言判斷等等。
(2)在內容上,判斷又可分為性質判斷、關系判斷、模態判斷、規范判斷等等。
(3)從人的思想活動展開的層面來分,絕大多數評論中的判斷,可以劃分為涉及事實的和涉及價值的兩類。
(4)就新聞評論議論范圍的廣狹而言,判斷又可分為具體判斷和普遍性判斷兩個基本模式。
2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1)事實判斷
①事實判斷的概念
“事實判斷是有關過去、現在、將來,以及事物之間關系的推論。”一般而言,事實判斷是由事實性的前提推斷有關事實的結論。
②事實判斷的思維特征
事實判斷的目的是要達到對事物、事件及其過程的客觀化的認識,無論是認識過程,還是認識結果,都應盡可能地摒棄主體自己的情緒、情感、態度、規范等主觀性因素,而盡可能地做到“情感中立”或“價值中立”。
(2)價值判斷
①價值判斷的概念
價值判斷是對價值問題的回答。價值判斷是以一定的價值尺度判斷事實的價值。這實際上是判斷事實與人的關系——事物對于人們的價值。一般而言,價值判斷表達人們的道德態度、意愿、需要,以及基于共同價值的行為期待和結果期待。
②價值判斷的作用
“價值知識”對于人們具體地判斷事物、具體地說服他人,有增強論證效力和說服力的效果。價值的普遍性也是價值判斷的可交流性與可論證性的基礎。
(3)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關系
①事實判斷是大多數價值判斷和政策性判斷的基礎。它們為論者提供此后判斷的基礎。
②一般而言,評論應當在廓清了事實問題,并把事實的判斷作為前提之后,再對事物做出價值判斷。
③在一些情況下,一個判斷句可能既表達事實判斷,也表達價值判斷。這可能是因為語言的多義性,也可能是因為語言或含糊或過于凝練,判斷沒有得到更詳細的說明。
④人們在事實判斷上斷定人們不希望出現的事情會出現。或者,人們在價值上認可一件事情和一種行為,但在事實上卻否定了一件事情出現的可能性和一種選擇的可行性。
3具體判斷與普遍性判斷
(1)概念理解
①具體判斷,即就事論事,只適用于具體對象的判斷,比如對新聞事件具體的原因、性質、發展作出判斷。
②普遍性判斷,即對一般情況進行判斷,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③具體判斷滿足人們對具體事物確定性的認識。這表現在寫作思路上,就是“據事說理”,即從具體的事件出發,然后離開具體的事件,進入抽象的、普遍的議論之中。
④普遍判斷滿足的是人們超越個別具體事物,在開闊的認識視野中實現融通的、整體認識的愿望。
(2)普遍性判斷的思維特征
普遍性判斷的思維特征是,把對具體新聞事實的認識擴展開來,適用到普遍的對象上去。普遍性判斷的思維路徑就是擴展和上升,它可能要經過抽象的過程。
三、論點的要求
論點作為作者對事物認識的結果,也包括認識與表現這兩個層面。
1認識層面
(1)判斷一個新聞事實的意義,它的價值,它的原因、結果,它與其他事實之間的關系,只有這些超越事實表面陳述的內容,才有資格作為論點。
(2)一篇評論的論點,只有超越新聞事實本身的信息性傳播價值——與其不同,或比其更高——才有可能確立評論的價值。
(3)只有在社會整體認識不斷提高、深入的動態過程中提供超越于他人的見解,論點才有可能得到廣泛傳播。
(4)通過創造性思維,才會使論點更具有傳播價值和交流價值的可能性。
(5)“論點正確”的要求,即對具體事物的認識而言,哪一個觀點是正確的。
(6)科學性、有新意、全面、深刻的要求。
2表現層面
(1)對論點的要求
包括:①鮮明性;②明確性。
(2)提高論點的鮮明性或明確性的方法
①盡可能直接把論點表達出來,而不是“暗示”出來。
②表達論點的語句自身,應當簡潔、概括、凝練。如果句子過于復雜,或轉折、限定過多,就可能干擾讀者對論點的理解。
③避免評論中的其他因素,尤其是不同于論點的觀點因素干擾論點。可用單獨成段、提示語等語言、結構手段突出論點的地位。
④如果可能,在標題中表達論點。
- 戴海崎《心理與教育測量》(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首都師范大學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840管理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1金融學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6小時高清視頻】
-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伍勝健《數學分析》(第2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曹明海《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617傳播學理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中國哲學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維之《外國文學史(歐美卷)》課后習題詳解(第4版)
- 全國名校出版碩士《441出版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含武大、中傳等)
- 芮明杰《管理學:現代的觀點》(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孫繼南《中國音樂通史簡編》(修訂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廈門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61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