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編 新 聞

第一章 新聞的定義

1.1 復習筆記

【知識框架】 

【重點難點歸納】

一、新聞的起源和本源

1.新聞的起源

(1)西方觀點

認為新聞產生于“人的本能欲望”,因為人生來就有一種“好奇心”和“新聞欲”,喜歡了解外界事物,這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反映。

(2)普遍觀點

新聞是人類在共同勞動的過程中,為了協同動作,趨利避害而進行信息交流和社會交往的產物。反過來也可以說,人類的信息交流和社會交往是新聞傳播活動得以產生的源頭,也是“新聞”現象得以出現的源頭。

2.新聞的本源

(1)陸定一認為,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新聞是事實的報道,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事實在先,新聞(報道)在后,事實是新聞(報道)的基礎,沒有事實,就沒有新聞(報道)。

(2)事實具有以下特點:

實在性。凡事實都應是已經發生,或已經出現的客觀存在之事物或現象。

確定性。某一事物、現象一旦出現和發生,成為了事實,它便成了一種確定的東西,具有了即時性和不變性,通常不會再發生變化。

可認知性。事實通常都是可以認知的,人們可以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來認識它、了解它、把握它。

可陳述性。凡事實都是可以陳述的,人們可以借助語言、文字、聲音、圖像等手段來描述或表現某一事實所代表和反映的具體的一定事物、現象。

二、新聞的定義

1.“新聞”一詞的含義

“新聞”一詞雖然經歷了千余年的演化過程,但它所表達的基本含義始終如一,即“新鮮事情”、“新鮮報道”。應當說,“新聞”一詞的特定含義是“新鮮事”,這是最能代表和反映這個詞本義的一種解釋。

2.新聞的定義

(1)根據新聞定義落點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事實說”。將新聞看做一種事實、事物、現象,而且是指事實、事物、現象的本身。

“活動說”。將新聞視為一種報道或傳播活動。這種傳播或報道活動的行為主體既可以是新聞機構,也可以是其他機構或個人,當然,主要是前者。

“功能說”。把新聞歸為一種實現某種目標、達到某種目的或完成某項使命的功能或手段。

“信息說”。將新聞看做一種信息。

(2)本書的新聞定義

新聞是指公眾關注的最新事實信息的報道。

“事實信息”,強調了新聞的真實性,說明新聞的本源是事實,新聞提供的是有關某一事實的信息。

“最新”,強調了新聞內容的新鮮性和新聞傳播的及時性,說明只有最近發生、發現的具有新意,并以最快速度傳播出去的最新事實信息才能成為新聞。

“公眾關注”,強調了新聞傳播的公眾性,說明只有公眾感興趣的、欲知而未知的事實信息才具有新聞價值,才能最終成為被受眾接受的新聞。

“報道”,即媒體的“公開傳播”,代表的是新聞的“公開性”。

三、新聞的基本特性

新聞的特性即指新聞所具有的其他事物所不具有的個性特征,亦即新聞所具有的特質規定性。

1.新聞的基本特性

(1)最基本的特性

真實性。新聞是事實信息的報道,事實是新聞的本源和基礎,沒有事實就沒有新聞。因此,新聞只能按照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作真實的陳述。

新鮮性。新聞事實要成為新聞首先必須新鮮,這是人們需要新聞的關鍵所在。

及時性。真實、新鮮的新聞事實信息若得不到及時傳播,新聞便成了舊聞,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公開性。真實、新鮮的新聞事實信息只有公開報道出來,為公眾所接受,為社會所承認才能最終實現其價值。

(2)其他特性

廣泛性。報道內容、服務對象和傳播范圍都十分廣泛。

連續性。定期、連續地報道和傳播新聞,始終不問斷地通過提供各種信息為受眾服務。

易碎性。今天的新聞,明天就成為歷史,失去新聞價值,因而屬于一種“易碎品”。

2.認識新聞基本特性的意義

(1)有助于防止和克服新聞報道中的失實現象;

(2)有助于防止和克服新聞報道中存在的事實不新,報道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現象;

(3)有助于防止和克服新聞傳播中的拖拉、疲沓現象;

(4)有助于防止和克服新聞報道中清規戒律太多、報道面太窄的現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山市| 平阳县| 和硕县| 广南县| 马公市| 民丰县| 宜兴市| 集贤县| 建平县| 敦化市| 松原市| 隆尧县| 体育| 望谟县| 始兴县| 利川市| 罗甸县| 南昌县| 五大连池市| 万山特区| 日照市| 兴化市| 嘉义县| 城口县| 益阳市| 广昌县| 繁峙县| 石家庄市| 湟中县| 建始县| 五指山市| 沁阳市| 武夷山市| 天台县| 新河县| 乌拉特后旗| 东莞市| 庆城县| 德令哈市| 枞阳县|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