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征《新聞采訪教程》筆記和典型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318字
- 2020-11-15 12:23:15
第二章 采訪在新聞工作中的地位
2.1 復習筆記
【知識框架】
【重點難點歸納】
一、采訪是新聞作品產生的依據
(1)每一篇新聞作品都肩負著實現新聞功能的特殊使命。新聞報道不允許張冠李戴,也不追求筆下生花,只有真實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2)新聞報道之所以有力量,根本在于人們相信媒體所報道的事實是真實的,這是媒體公信力的力量。媒體的公信力來源于新聞記者的每一次扎扎實實的采訪。
(3)從客觀事實到新聞作品,在新聞生產的過程中,采訪成為從事實到報道,即從客觀到主觀的唯一橋梁。如圖2-1所示,
圖2-1 新聞生產過程圖
(4)這座橋梁的通行質量成為新聞報道的基礎。采訪是新聞作品產生的依據,是新聞作品得以面世的通行證。
二、采訪是新聞寫作的基礎
采訪是新聞寫作的基礎,是保證新聞作品質量的第一位的工作。
1衡量新聞作品的質量的四個標準
(1)真實性。
(2)價值性。
(3)時效性。
(4)可讀性和可視性。
2采訪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后續業務環節的質量和最終稿件的質量
(1)報刊的生產次序
報刊的生產依次是:
記者的采訪、記者的寫作、編輯的改稿、排版配評論、送到印刷廠印刷、進入發行環節,最后報紙才送達讀者手中(圖2—2)。
圖2-2 報紙生產的工作程序
(2)采訪和寫作的關系
①采訪是傳播者和事實之間的唯一通道。采訪起著關鍵的作用,主要變現為采訪的錯誤在后面的程序中很少有改正和扭轉的可能性。
②采訪是寫作的前提。記者因為在采訪中沒有拿到真實全面的材料,沒有獲取生動的例子,不可能寫出全面的、生動的、深刻的報道。
③如果采訪的質量高,后期的寫作和編輯的質量高,新聞作品的質量就絕對高(材料好,寫得也好)。
④如果采訪的質量高,后期的寫作和編輯的質量不高,新聞作品的質量就有可能不高(材料好,寫得差)。
⑤如果采訪的質量低劣,后期的寫作和編輯質量再高,新聞作品的質量也不可能高(采訪差,寫作不可能好)。
⑥與新聞的后期制作如寫作和編輯相比,采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三、采訪是防止報道失實的第一道防線
(1)如果記者不到一線采訪,或者是采訪不到位,很容易產生失實報道。
①新聞的力量首先在于它的真實性,報道的真實性形成了媒體的公信力,而真實性的基礎是記者扎實的采訪工作。
②假新聞或失實的報道給媒體的公信力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它們同樣傷害了社會的道德水準和精神上的尊嚴,只有把住了采訪這一關,才能在假新聞前面豎起一道防線。
③一線的采訪是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基礎。到一線去采訪費時間、耗體力,財力的成本也很高,但記者絕不能在采訪上節約成本。
(2)記者不注重現場采訪值得關注
記者拿到被訪單位的稿子作為自己的稿子直接發,等于讓渡了采訪權,而記者是無權讓渡這個采訪權的,新聞采訪環節是不能隨隨便便被省略掉的。
(3)采訪材料的要求
依據新聞作品的質量標準,對采訪材料的質量有如下要求:
①材料的真實性。真實性是采訪的第一要求,真實的材料并不是一覽無余或別人拱手相送的,它常常隱藏在不真實的表象之下,需要記者的“慧眼”來識別它。
②材料的深刻性。高質量的采訪素材,不僅要滿足于表現淺表性事實,更應該追蹤造成這些事實的深層原因。
③材料的生動性和可信度。具體生動的材料,是增強報道可信度的必要因素,追求生動的素材成了記者采訪最有別于其他調查研究工作的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