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國際金融

第一節 匯率與國際收支

一、外匯與外匯市場

1.外匯

(1)涵義

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于清償國際間債權債務的支付手段。狹義外匯是以外幣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國際債權債務關系清算的支付手段,主要指在國外銀行的外幣存款和外幣票據;廣義的外匯是指可以清償對外債務的一切以外國貨幣表示的資產或債權。

我國外匯包括:

外幣現鈔,包括紙幣、鑄幣;

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銀行卡等;

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

特別提款權;

其他外匯資產。

(2)種類

即期外匯(現匯),指在外匯成交后于當日或兩個營業日內辦理交割的外匯。

遠期外匯(期匯),指按協定的匯率簽訂買賣合同,在約定的未來某一時間進行交割的外匯。

(3)外匯的特征

外幣性(以外幣表示);可兌換性;普遍接受性。

2.外匯市場

(1)外匯市場的定義

外匯市場是指進行外匯買賣的交易場所或網絡,是由外匯供給者、外匯需求者及買賣外匯的中介機構所構成的買賣外匯的交易系統。

(2)外匯市場的分類

按組織形式不同,外匯市場可以劃分為具體市場和抽象市場。

外匯市場按其經營范圍不同,分為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我國屬國內市場,經常項目可以自由兌換,資本項目不可以自由兌換。

外匯市場按外匯買賣雙方的性質不同,可劃分為外匯批發市場和外匯零售市場。

(3)外匯市場的參與者

在外匯市場上,外匯交易的參與者主要有外匯銀行、外匯經紀人、顧客和中央銀行四類。

(4)外匯市場的職能

國際清算;兌換;授信;套期保值;投機。

外匯就是國際間經濟往來的支付手段和清算手段,清算是外匯市場的最基本作用。

【例1】下列不屬于外匯市場作用的是(  )。

A.避免和減少外匯風險  

B.提供資金融通

C.實現購買力的國際轉移  

D.調節幣值

【答案】D

【解析】外匯市場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實現購買力的國際轉移;提供資金融通;提供外匯保值和投機的市場機制。

(5)全球主要的外匯市場

倫敦外匯市場,世界上出現最早、目前最大的外匯市場,外匯標價采用間接標價法。

紐約外匯市場,世界第二大外匯市場。

東京外匯市場,世界第三大外匯市場。外匯幣種單一,主要為美元;帶有明顯季節性。

香港和新加坡的外匯市場,其中香港外匯市場是無形市場。

二、匯率

匯率(匯價)是指不同貨幣相互兌換的比率,即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1.匯率的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

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準,折算為本國貨幣來表示匯率,即匯率表示為一定單位外國貨幣折算成本國貨幣的數量。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采用的都是直接標價法。

(2)間接標價法

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為標準,折算為外國貨幣來表示匯率,即匯率表示為一定單位本國貨幣折算成外國貨幣的數量。目前只有美國、英國和其他英聯邦國家采用間接標價法。

【例2】(多項選擇題)老徐準備出國旅游,他去銀行兌換一些美元。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1美元兌換6.73元人民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工作人員說的是直接標價法  

B.工作人員說的是間接標價法

C.工作人員說的是應付標價法  

D.工作人員說的是應收標價法

E.目前大多數國家都采用直接標價法

【答案】ACE

【解析】1美元兌換6.73元人民幣,表示購買1美元,需要支付6.73元人民幣,這是直接標價法,也稱為應付標價法,故AC兩項正確。目前大多數國家都是用直接標價法,故E項正確。

2.匯率的報價方法

(1)雙向報價制

銀行在匯率報價時同時報出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其中,在所報的兩個匯率中,前一個匯率值較小,后一個匯率值較大。例如,紐約某銀行掛出的英鎊牌價如下:

GBP1=USD1.4150/1.4156

習慣上,匯率報價只寫出前一個匯率和后一個匯率的最后兩位數字。如上面的牌價可以寫成:

GBP1=USD1.4150/56

(2)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

買入匯率(買入價),是銀行買入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買入匯率也稱出口匯率。

賣出匯率(賣出價),是銀行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賣出匯率也稱進口匯率。

買入、賣出匯率在不同標價法下是不同的。在直接標價法下,前者是買入匯率,后者是賣出匯率。相反,在間接標價法下,前者是賣出匯率,后者是買入匯率。

(3)中間匯率(中間價)

指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的算術平均數。一般,匯率分析、報刊雜志刊登匯率、銀行年終決算、制作報表時都使用中間匯率。

(4)現鈔匯率

銀行買賣外幣現鈔的匯率。一般說來,銀行的現鈔買入價低于外匯買入價,而現鈔賣出價與外匯賣出價相同。

3.匯率的種類

(1)即期匯率與遠期匯率

即期匯率(現匯匯率),指買賣現匯的即期外匯交易所使用的匯率。

遠期匯率(期匯匯率),指買賣期匯的遠期外匯交易所使用的匯率。

遠期匯率和即期匯率常常不一致。如果貨幣的期匯比現匯貴,就稱該貨幣遠期升水;如果期匯比現匯便宜,就稱該貨幣遠期貼水;如果兩者相等,就稱平價。

(2)基本匯率與套算匯率

基本匯率是指一國貨幣對某一關鍵貨幣的匯率。

套算匯率(交叉匯率),是根據國際外匯市場上該種外國貨幣對關鍵貨幣的匯率和本國的基本匯率間接套算出來的。

例如,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為USD1=CNY6.8395;英鎊對美元的匯率為GBP1=USD1.4103。要計算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相當于兩次交易,先將英鎊換成美元,再將美元換成人民幣,則英鎊對人民幣的匯率為:

GBP/CNY=6.8395×1.4103=9.6457

4.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

(1)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出現逆差,在外匯市場上表現為外匯需求大于供給,從而引起外匯升值、本幣貶值;反之,國際收支順差會導致外匯貶值、本幣升值。

(2)相對通貨膨脹率

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國內外通貨膨脹率差異是決定匯率長期趨勢的主導因素。如果通貨膨脹高于他國,則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趨于貶值;反之則趨于升值。

(3)相對利率

利率對匯率的影響在短期極為顯著。短期高利率有助于吸引資本流入,減少資本流出,而且提高利率具有緊縮效應,有助于抑制進口,從而使貨幣升值;反之則貨幣貶值。

(4)總需求與總供給

當一國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時,本幣一般呈貶值趨勢。

(5)市場預期

【例3】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反映在外匯市場上是(  )。

A.外匯供給小于外匯需求  

B.外匯供給大于外匯需求

C.外匯匯率上漲  

D.外匯匯率無變化

【答案】B

【解析】國際收支大體上能夠反映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會使本幣供不應求,使得本幣有升值壓力,在外匯市場上表現為外匯需求小于供給,從而引起外匯貶值,外匯匯率下跌。

5.匯率決定理論

(1)購買力平價理論

購買力平價是指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貨幣的購買力與一般物價水平呈反比,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

絕對購買力平價

某一時點的匯率等于兩國一般物價水平之比。在直標法下,用Pd和Pf分別表示本國和外國一般物價水平的絕對水平,則絕對購買力平價公式為:

相對購買力平價

匯率從一個時點到另一個時點的變動率,即兩個時點的匯率之比等于兩國報告期一般物價指數之比。在直標法下,用e0和et分別表示即期匯率和報告期匯率,PId和PIf分別表示報告期本國和外國的一般物價指數,則相對購買力平價公式為:

【例4】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決定匯率長期趨勢的主導因素是(  )。

A.相對利率  

B.總供給  

C.總需求  

D.相對通貨膨脹率

【答案】D

【解析】國內外通貨膨脹的差異是決定匯率長期趨勢的主導因素。根據匯率決定的經典理論之一(購買力平價學說),在不兌現的信用貨幣條件下,兩國之間的比率,是由各自所代表的價值決定的。如果一國通貨膨脹高于他國,該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就會趨于貶值;反之,就會趨于升值。

(2)利率平價理論

利率平價理論有兩種:拋補利率平價和無拋補利率平價。

拋補利率平價理論討論的是遠期匯率的決定,即:投資者究竟是在本國投資,還是在外國投資,取決于國內外的投資收益率,哪里的投資收益率(利率)高,投資者就會將資金轉向哪里。如果國內外投資收益率有差異,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投往收益率高的地方(稱為無風險套利),使得資本從低收益率國家流向高收益率國家,直至兩國收益率相等才達到平衡,這時的匯率就是均衡匯率。用P表示年升貼水率,用id和if表示國內外利率,es和ef表示即期匯率和一年后的遠期匯率,則它們之間關系可表示為:

上式表明,遠期匯率由即期匯率和國內外利差決定,高利率貨幣遠期貼水(相應地外匯升水),低利率貨幣遠期升水(相應地外匯貼水),年升貼水率等于兩國利差。例如,國內外利率id、if分別為5%和3%,則本幣貼水,外匯升水,外匯年升水率為2%。

【例5】假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的利率為2%,歐元的利率為3%,根據拋補利率平價理論,則美元對歐元(  )。

A.升值  

B.貶值  

C.升水  

D.貼水

【答案】C

【解析】據利率平價理論,Ia-Ib=Ef-E,美元利率相對于歐元利率下降,即Ia<Ib,美元遠期將升水,即Ef>E。

三、國際收支

1.國際收支與國際收支平衡表

(1)國際收支(ba1ance of payment)

指在一定時期內,某一經濟體(國家或地區)居民與非居民之間進行的各種經濟交易的系統記錄。它綜合反映了一國對外經濟交往狀況。

(2)國際收支平衡表

指根據經濟分析的需要,將國際收支按照復式記賬原理和特定賬戶,分類編制出來的一種統計報表。它集中反映了一國國際收支的結構和總體狀況。

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包括經常項目、資金與金融賬戶、儲備資產、凈誤差和遺漏四項。

【例6】(多項選擇題)下列國際收支項目中,可計入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賬戶的有(   )。

A.貨物與服務  

B.儲備資產  

C.證券投資  

D.收益

【答案】AD

【解析】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賬戶主要反映一國與他國之間資源的轉移,是國際收支中最重要的賬戶。經常賬戶包括貨物(貿易)、服務(無形貿易)、收益和單方面轉移(經常轉移)四個項目。BC兩項屬于資本賬戶

【例7】(多項選擇題)國際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內容有(  )。

A.經常賬戶  

B.資本與金融賬戶  

C.儲備資產

D.凈誤差與遺漏  

E.其他投資

【答案】ABCD

【解析】國際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時期一國同外國的全部經濟往來的收支流量表。其主要內容包括:經常項目、資本與金融項目、凈差錯與遺漏項目以及儲備與相關項目。

2.國際收支差額分析

國際收支順差或逆差就是針對不同口徑劃分的特定賬戶上出現的局部差額而言的。貸方余額表明順差,反之,借方余額表示逆差。常用于衡量國際收支狀況的局部差額有:

(1)貿易差額

即貨物進出口差額,服務貿易也被納入貿易差額分析之中。

(2)經常差額

它代表經常賬戶的收支狀況,反映了實際資源的跨國轉移狀況。經常賬戶順差說明實際資源從國內向國外凈轉移,反之表明實際資源從國外向國內凈轉移。經常差額反映國民收入與國內吸收之間的關系,等于國民收入與消費、投資、政府支出等國內吸收之差。

(3)綜合差額

它考察了除儲備資產以外所有項目的狀況。該差額反映了一國國際收支的綜合情況,可以衡量國際收支對一國儲備的壓力,因為綜合差額必然導致官方儲備的反向變動,從而可以判斷一國貨幣匯率的走勢和調整壓力。

【例8】(多項選擇題)國際收支逆差的情形是指(  )。

A.調節性交易的收入小于調節性交易的支出

B.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小于自主性交易的支出

C.事前交易的支出大于事前交易的收入

D.事前交易的收入小于事后交易的支出

E.事后交易的支出大于事后交易的收入

【答案】BC

【解析】國際經濟交易分自主性交易(事前交易)和(事后交易),國際收支失衡是指自主性項目的失衡。其中,自主性收入小于支出為逆差。

3.國際收支失衡的調節

(1)外匯緩沖政策;

(2)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進行宏觀經濟調控和需求管理的主要手段);

(3)匯率政策;

(4)直接管制措施(針對結構性逆差,包括貿易管制、外匯管制)。

國際收支調整的基本原則:正確使用并搭配各種調節政策,以最小的經濟和社會代價恢復國際收支均衡。

第二節 國際金融及其管理

一、國際儲備

1.概念

國際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的貨幣資產。

2.本質特征

(1)國際儲備是官方儲備;

(2)國際儲備是貨幣資產;

(3)國際儲備是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貨幣資產;

(4)國際儲備是一個存量的概念。

3.內容

國際儲備包括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SDR)。

4.功能

(1)彌補國際收支逆差,是國際儲備的基本功能;

(2)穩定本幣匯率;

(3)維持國際資信和投資環境。

5.我國的國際儲備

我國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因此,我國的國際儲備由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在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和特別提款權等四部分組成。

我國的國際儲備的特征是總量增長迅速,結構變化顯著。

二、國際貨幣體系

1.國際金本位制(1880~1914年)

(1)國際金本位制的形成

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國際金本位制。英國于1821年前后最早采用了金本位制度,國際金本位制在19世紀中后期形成。

(2)國際金本位制的內容

鑄幣平價構成各國貨幣的中心匯率;

市場匯率受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而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波動幅度為黃金輸送點。

(3)國際金本位制的局限性:

在國際金本位制下,本位貨幣是黃金,貨幣的供應量取決于黃金,進而價格水平與黃金的供應量相聯系;

由于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從而導致了國際金本位制喪失了存在的前提——各個政府對經濟的自由放任。

(4)國際金本位制的特征

可以通過自發的力量調節經濟,無需政府干預;

每個參與國都需要承擔國際收支調節的責任,因此比較公平;

匯率始終維持在黃金輸送點附近,避免了由匯率劇烈波動所引致的風險。

2.布雷頓森林體系

(1)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

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目的是加強國際貨幣合作;

人為規定金平價,即美元按照每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取消對經常賬戶交易的外匯管制,但是對國際資金流動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2)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征

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屬于金匯兌本位制,美元等同于黃金;

游戲規則不對稱,美國以外的國家需要承擔本國貨幣與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義務;

在該體系下,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

【例1】下列不屬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特征的是(   )。

A.可兌換黃金的美元本位

B.可調整的固定匯率

C.多種匯率安排并存的浮動匯率體系

D.國際收支的長期失衡通過調整匯率平價解決

【答案】C

【解析】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特征是:可兌換黃金的美元本位;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國際收支的長期失衡通過調整匯率平價解決。

3.牙買加體系

(1)牙買加體系的內容

浮動匯率合法化;

黃金非貨幣化;

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作用;

擴大發展中國家的資金融通且增加會員國的基金份額。

(2)牙買加體系的特征

國際儲備多樣化;

匯率制度安排多元化;

黃金非貨幣化;

通過多種國際收支調節機制解決國際收支困難。

4.歐洲貨幣一體化

歐洲貨幣一體化的起源是1950年歐洲支付同盟的成立。歐元開始正式啟動,最終實現了歐洲貨幣一體化。

【例2】歐洲貨幣市場是指專門從事(  )的市場。

A.美元存放與借貸  

B.歐元存放與借貸

C.境內貨幣存放與借貸  

D.境外貨幣存放與借貸

【答案】D

【解析】廣義上,歐洲貨幣就是在貨幣發行國境外流通的貨幣,或者說是在市場所在地流通的外國貨幣,而歐洲貨幣市場是專門從事境外貨幣存放借貸的市場。

三、外匯管理與外債管理

1.貨幣可兌換

(1)貨幣可兌換的含義與類型

貨幣可兌換是相對于外匯管制而言的,在紙幣流通條件下,是指居民不受官方的限制,按照市場匯率自由地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相兌換,用于對外支付或作為資產來持有。

貨幣可兌換程度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依據可兌換程度劃分,貨幣可兌換分為完全可兌換和部分可兌換。

完全可兌換是指一國或某一貨幣區的居民可以在國際收支的所有項目下,自由地將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相兌換。

部分可兌換常見的有經常項目可兌換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現實中的部分可兌換通常是指經常項目可兌換,經常項目可兌換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結合起來即構成貨幣完全可兌換。

(2)經常項目可兌換的標準與內容

不得對經常性國際交易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施加限制;

不得實施歧視性貨幣措施和復匯率政策;

成員國對其他國家所持有的本國貨幣,如對方提出申請并說明這部分貨幣結存系經常性交易中獲得的,則應予購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的貨幣可兌換主要是指經常項目可兌換,而不是完全可兌換。

(3)資本項目可兌換

資本項目可兌換就是實現貨幣在資本與金融賬戶下各交易項目的可兌換。資本項目可兌換帶來的風險包括:貨幣替代、資本外逃、資本流動不穩定性、政府課稅能力下降等,可能引起宏觀經濟不穩定,甚至爆發經濟金融危機。

一個國家要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需要一定的條件:

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穩健的金融體系;彈性的匯率制度。

2.外債管理

(1)外債總量管理

外債總量管理的核心,是使外債總量適度,不超過債務國的吸收能力。外債的吸收能力取決于債務國的負債能力和償債能力兩個方面。

目前,世界各國用來監測外債總量是否適度的指標主要有:負債率;債務率;償債率;短期債務率。

(2)外債結構管理

外債結構管理的核心,是優化外債結構。

【例3】外債結構管理的核心是(  )。

A.保持適當外債總量  

B.優化外債結構

C.強化償債能力  

D.強化營運能力

【答案】B

四、國際金融機構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是在布雷頓森林會議后于1945年成立的,1947年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來源于會員國繳納的基金份額、借款和信托基金。中國是IMF的創始會員國,其合法席位于1980年正式恢復。

特別提款權(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亦稱“紙黃金”。它是基金組織分配給會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會員國在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他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的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當國際儲備。

【例4】在國際金融問題上進行協商與協作,促進國際貨幣合作;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采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以上所述是(  )的主要職能。

A.世界貿易組織  

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C.世界銀行  

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答案】B

【解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職能是監督匯率和政策協調,提供資金融通。其宗旨是作為一個常設機構在國際金融問題上進行協商與協作,促進國際貨幣合作;促進國際貿易的擴大和平衡發展;促進和保持成員國的就業,生產資源的發展和實際收入的高水平;促進國際匯兌的穩定,在成員國之間保持有秩序的匯價安排,防止競爭性的貨幣貶值;協助成員國在經常項目交易中建立多邊支付制度,使其糾正國際收支的失調,而不采取危害本國或國際繁榮的措施,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時間,減輕不平衡的程度。

【例5】(多項選擇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國際儲備,一般可分為(  )。

A.黃金儲備   B.外匯儲備  

C.普通提款權

D.歐洲貨幣單位   E.特別提款權

【答案】ABCE

【解析】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口徑,一國的國際儲備包括:黃金儲備;普通提款權;外匯儲備;特別提款權。

2.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WBG)是世界銀行集團的俗稱,包括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和國際開發協會(IDA)。世界銀行集團由國際復興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解決爭端國際中心五大機構組成這些機構通過聯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無息信貸和贈款等形式,資助發展中國家克服窮困,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3.區域性金融機構

(1)亞洲開發銀行;(2)美洲開發銀行。

4.國際金融機構的作用

(1)提供短期資金,緩解國際收支逆差,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國際支付危機;

(2)提供長期建設資金,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3)調節國際清償能力,應付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

(4)穩定匯率,促進世界貿易增長。

【例6】(多項選擇題)國際金融市場的功能包括(  )。

A.市場機制作用   B.保障作用

C.國際結算中心作用   D.調節國際收支作用

【答案】ABCD

【解析】國際金融市場的功能包括:市場機制作用;保障作用;國際結算中心的作用;調節國際收支的作用;提供經濟發展所需資金的作用等。

五、離岸金融市場

1.離岸金融市場概述

(1)離岸金融市場的含義

離岸金融市場是指在非居民與非居民之間,從事離岸貨幣(也稱境外貨幣)借貸的市場。

(2)離岸金融中心

離岸金融業務比較集中的金融中心即為離岸金融中心。離岸金融中心有三種類型:

倫敦型中心;紐約型中心;避稅港型中心(不從事實際金融業務),以巴哈馬、百慕大、開曼、英屬維爾京群島、薩摩亞群島、巴拿馬和毛里求斯為典型代表。。

2.歐洲貨幣市場

(1)歐洲貨幣市場的特點

歐洲貨幣市場的交易客體是歐洲貨幣;歐洲貨幣市場的交易主體主要是市場所在地的非居民;歐洲貨幣市場的交易中介是歐洲銀行。

(2)歐洲貨幣市場的構成

歐洲銀行同業拆借市場;歐洲中長期信貸市場;歐洲債券市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嘉鱼县| 海林市| 南宫市| 北碚区| 故城县| 宜黄县| 胶南市| 德阳市| 钦州市| 夏河县| 靖边县| 凤城市| 东乌珠穆沁旗| 寻甸| 鄂尔多斯市| 长垣县| 保靖县| 奉化市| 碌曲县| 大邑县| 平遥县| 九龙城区| 宜州市| 义乌市| 伊宁市| 阳曲县| 华亭县| 聊城市| 武邑县| 靖安县| 呈贡县| 岳普湖县| 万宁市| 临江市| 泰州市| 万州区| 綦江县| 香格里拉县| 嘉定区|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