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勞動法

一、單項選擇題

(每小題只有一個最恰當的答案)

1.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直接決定了( ?。┑男再|。[2015年5月三級真題]

A.勞動法律事實

B.勞動法律制度

C.勞動法律事件

D.勞動法律關系

【答案】B

【解析】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是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一些社會關系時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即必須遵循的基本規范和指導思想。勞動法的基本原則直接決定了各項勞動法律制度的性質,是勞動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體現。

2.在處理勞動爭議時,如果沒有準確適用的法律條款,( ?。┛梢赃m用。[2015年11月三級真題]

A.崗位規范

B.企業員工手冊

C.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D.勞動紀律制度

【答案】C

【解析】勞動關系的事實狀況非常復雜,勞動關系又是動態多變,勞動法律必須對日益繁紛復雜的勞動關系給予深刻、有效和正確的調整。在處理勞動爭議時,極有可能出現沒有準確適用的法律條款,此時,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可以直接適用,補充勞動法律制度的不足等。

3.保護勞動者勞動權時,應該優先保護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處于( ?。┑膭趧诱?。[2013年5月三級真題]

A.特殊地位

B.優勢地位

C.稀缺地位

D.弱勢地位

【答案】D

【解析】勞動權受到國家的保障,具體地體現為基本保護、全面保護和優先保護等方面。其中,優先保護是指勞動法對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利益都給予合法保護的同時,優先保護在勞動關系中事實上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勞動者。

4.對勞動者而言,物質幫助權主要通過( ?。﹣韺崿F。[2010年5月二級、三級真題]

A.社會保險

B.社會保障

C.社會救濟

D.薪酬福利

【答案】A

【解析】物質幫助權是勞動者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就業機會時有從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物質幫助權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就勞動者而言,主要通過社會保險來實現。

5.( ?。┦侵妇哂蟹ǖ男Яψ饔煤鸵饬x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現形式。[2012年5月四級真題;2011年11月三級真題]

A.法律淵源

B.勞動法

C.勞動合同

D.勞動關系

【答案】A

【解析】法律的淵源(法律形式)是指那些來源不同(制定法與非制定法、立法機關制定與政府制定等),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義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現形式。

6.(  )在國家的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015年5月三級、2014年5月二級真題;2013年11月二級、四級真題]

A.勞動法律

B.憲法

C.國務院勞動行政法規

D.勞動規章

【答案】B

【解析】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它規定國家的根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在國家的法律體系當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任何法律和規則都不能與憲法相抵觸。

7.勞動法的最主要表現形式是(  )。[2013年5月二級真題]

A.勞動規章

B.勞動法律

C.國務院勞動行政法規

D.地方性勞動法規

【答案】B

【解析】勞動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據憲法制定的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勞動法律是勞動法的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其主要內容分為勞動關系法與勞動標準法。

8.(  )是指勞動法的各項具體勞動法律制度的構成和相互關系。[2014年11月三級真題;2013年11月四級真題]

A.勞動法的體系

B.勞動法的淵源

C.勞動法的原則

D.勞動法的內容

【答案】A

【解析】勞動法的體系是指勞動法的各項具體勞動法律制度的構成和相互關系。我國勞動法的體系是根據勞動關系法律調整的特點和內容而構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頒布和實施,使我國勞動法的體系趨于完善。

9.勞動法律體系的(  )包括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資制度、勞動安全衛生制度以及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制度等。[2016年5月三級真題;2012年11月二級真題]

A.勞動標準制度

B.促進就業法律制度

C.職業培訓制度

D.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

【答案】A

【解析】我國勞動法的體系由以下勞動法律制度構成:促進就業法律制度;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勞動標準制度;職業培訓制度;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工會和職工民主管理制度;勞動法的監督檢查制度。其中,勞動標準制度包括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資制度、勞動安全衛生制度以及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制度等。

10.勞動關系的當事人可以協議約定勞動條件標準,但該標準不能( ?。﹪乙幎ǖ臉藴?。[2015年11月二級、四級真題]

A.高于

B.等于

C.優于

D.低于

【答案】D

【解析】勞動標準制度包括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資制度、勞動安全衛生制度以及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制度等。勞動法所規定的勞動標準為最低勞動標準,勞動關系當事人協議約定的勞動條件標準可以高于國家規定的標準,但是不能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低于國家標準的勞動條件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11.勞動保障法不包括( ?。?。[2014年11月二級真題;2010年5月二級、三級真題]

A.促進就業法

B.社會保險法

C.工作時間法

D.勞動福利法

【答案】C

【解析】勞動法律體系按其職能結構可分為:勞動關系法、勞動標準法、勞動保障法和勞動監督檢查法。其中,勞動保障法包括:促進就業法、職業培訓法、社會保險法和勞動福利法。C項屬于勞動標準法。

12.正常情況下,依照法定程序延長的工作時間每月不能超過(  )。[2015年5月二級、2011年5月四級真題]

A.20小時

B.36小時

C.30小時

D.40小時

【答案】B

【解析】勞動標準制度對工作時間有如下規定:在正常情況下可以低于每日8小時的標準工作日,但是不能約定超過8小時的工作日,依照法定程序延長工作時間的不在此列;即使依照法定程序延長工作時間,在正常情況下,每月也不能超過36小時。

13.以下關于勞動法的監督檢查制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2014年11月三級真題]

A.它規定了勞動合同關系的調整規則

B.它是實施勞動監督檢查的職權劃分和行為規則

C.它規定了以何種手段實現和保證各項勞動法律制度的實施

D.各項勞動法律制度的范圍與勞動監督檢查制度的范圍是一致的

【答案】A

【解析】與其他各項勞動法律制度不同,勞動法的監督檢查制度的特點包括:其他各項勞動法律制度主要規定勞動關系的內容、運行規則和調整原則與方式,而勞動法的監督檢查制度主要是規定以何種手段實現和保證各項勞動法律制度的實施;其他各項勞動法律制度是勞動監督檢查實施時確定監督檢查客體的行為合法與否的標準以及對違法情況進行處理的法律依據,而勞動監督檢查制度是實施勞動監督檢查的職權劃分和行為規則;各項勞動法律制度的范圍與勞動監督檢查制度的范圍是一致的。正是兩者范圍的一致性,才能保證各項勞動法律制度得到有效的實施。

14.在現代社會中,勞動關系是基于(  )而建立的。[2012年11月三級真題]

A.勞動合同

B.事實勞動關系

C.集體合同

D.形成勞動關系

【答案】A

【解析】在現代社會,勞動關系是基于勞動合同而建立的,勞動合同制度本身就是一種法律制度。

15.完全勞動行為能力人是指身體健康,有完全行為自由,( ?。?。[2013年5月二級真題]

A.16~18歲的勞動者

B.16歲以上的勞動者

C.18歲以上的勞動者

D.18歲以上的男性勞動者

【答案】D

【解析】法律通常將自然人分為完全勞動行為能力人、限制勞動行為能力人和無勞動行為能力人。其中,完全勞動行為能力人是指身體健康,有完全行為自由,18周歲以上的男性勞動者。

16.勞動法的首要原則是(  )。

A.保障報酬權

B.保障物質幫助權

C.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權

D.保障休息休假權

【答案】C

【解析】《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并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第三十三條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根據《憲法》的上述規定和其他有關規定,勞動法的首要原則是保障勞動者的勞動權。

17.對勞動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護,體現了勞動法對勞動者的(  )。

A.平等保護

B.全面保護

C.基本保護

D.優先保護

【答案】C

【解析】基本保護是對勞動者的勞動權的最低限度的保護,即基本權益的保障。在勞動者的利益結構中,生存與發展是勞動者的基本利益,對勞動者最為重要。保障勞動權首先就是要保障基本利益。

18.“安全重于生產”所體現的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為( ?。?。

A.全面保護

B.絕對保護

C.優先保護

D.偏重保護

【答案】C

【解析】優先保護意味著,在特定情況下,當對勞動關系當事人雙方的利益保護發生沖突時,勞動法優先保護勞動者的利益。例如安全與生產發生沖突時,應當堅持安全重于生產的原則,即使生產受到影響也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等。

19.勞動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

A.規范企業的行為

B.規范勞動者行為

C.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D.規范勞動力市場

【答案】C

【解析】《勞動法》開宗明義地規定勞動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集中體現在勞動權保障的優先保護方面。

20.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稱為(  )。

A.勞動法規

B.勞動法律

C.國務院勞動行政法規

D.勞動規章

【答案】D

【解析】依據法律規定,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管全國勞動工作,其發布的規范性文件稱為勞動規章。

21.( ?。┎痪哂蟹尚ЯΑ?/p>

A.立法解釋

B.任意解釋

C.司法解釋

D.行政解釋

【答案】B

【解析】對已經生效的勞動法律、行政法規等規范性文件,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解釋。律師、語文學家、法學家、公民個人的解釋屬于任意解釋,任意解釋不具有法律效力。

22.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一般情況下加班時間為(  )。

A.每天不超過1小時

B.每天不超過3小時

C.每周不超過8小時

D.每周不超過10小時

【答案】A

【解析】《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23.(  )不是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的內容。

A.勞動爭議仲裁制度

B.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制度

C.勞動爭議民事調解制度

D.勞動爭議法律訴訟制度

【答案】C

【解析】勞動保障監察制度勞,又稱動爭議處理制度,是為了保證勞動實體法的實現而制定的有關勞動爭議處理的調解程序、仲裁程序和訴訟程序的規范,以及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的組成,調解、仲裁程序應遵循的原則等內容。ABD三項分別對應勞動爭議處理的仲裁、調解、訴訟三個階段。

24.( ?。┎皇莿趧颖O督檢查制度方面的內容。

A.糾正違反勞動法的行為和現象

B.檢查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情況

C.檢查企業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

D.調查和解決企業工資差距問題

【答案】D

【解析】勞動法的監督檢查制度是為有效地貫徹實施勞動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和其他有關單位遵守勞動法的情況實行監督、檢查、糾偏、處罰活動的主體、監督檢查的目的、監督檢查的客體、監督檢查的方式,對違反勞動法的行為進行制止、糾正和追究違法行為人法律責任的規定的總稱。

25.下列社會關系中,屬于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 ?。?/p>

A.某公司向職工集資而發生的關系

B.勞動者甲與勞動者乙發生借款關系

C.兩企業之間簽訂勞務輸出的合同關系

D.某民工被個體餐館錄用為服務員產生的關系

【答案】D

【解析】勞動法律關系是指勞動法律規范在調整勞動關系過程中所形成的勞動者(雇員)與用人單位(雇主)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即雇員與雇主在實現現實的勞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26.勞動行政關系中的相對人主要是指( ?。?/p>

A.勞動者

B.用人單位

C.勞動仲裁機構

D.勞動者和用人單位

【答案】D

【解析】勞動行政相對人是指勞動行政法律關系中處于被管理地位或接受服務的一方當事人,主要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

27.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 ?。?/p>

A.工會代表與用人單位

B.工會與用人單位

C.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

D.勞動者與用人單位

【答案】D

【解析】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指依據勞動法律的規定,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勞動法律關系的參與者,包括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即雇主與雇員。依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工會是團體勞動法律關系的形式主體。

28.下列屬于勞動法律關系客體的是( ?。?。

A.勞動合同

B.勞動者

C.勞動力

D.工作時間

【答案】D

【解析】勞動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主體權利義務所指向的事物,即勞動法律關系所要達到的目的和結果。包括體現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物質利益性質的事物,如勞動、工資、保險福利、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等事物。

29.勞動法律事實包括勞動法律行為和( ?。?。

A.勞動法律事件

B.勞動法律關系

C.勞動法律效力

D.勞動法律后果

【答案】A

【解析】依法能夠引起勞動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象稱為勞動法律事實。并不是任何事實都可以成為勞動法律事實,只有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帶來一定勞動法律后果的事實才能成為勞動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可以分為兩類:勞動法律行為和勞動法律事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昌县| 娄底市| 诏安县| 德庆县| 黑水县| 察隅县| 甘孜县| 平阴县| 靖宇县| 慈利县| 绍兴县| 永康市| 萨迦县| 子长县| 瑞安市| 中宁县| 咸丰县| 双鸭山市| 太湖县| 满洲里市| 黑龙江省| 会东县| 台东县| 新乐市| 平舆县| 赤城县| 芜湖县| 伽师县| 嘉黎县| 习水县| 庄河市| 尼勒克县| 湘乡市| 乌审旗| 中江县| 鹰潭市| 万荣县| 宣汉县| 喀喇沁旗| 荔波县| 北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