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多項選擇題

(每題有多個答案正確)

1.勞動資源稀缺性的屬性包括(  )。[2013年11月二級真題]

A.具有普遍性

B.僅存在于市場經濟中

C.是一種相對的稀缺性

D.僅存在于當前社會

E.可以表現為消費勞動資源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答案】ACE

【解析】勞動資源的稀缺性具有以下屬性:勞動資源的稀缺性是相對于社會和個人的無限需要和愿望而言的,是相對的稀缺性;勞動資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會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具有普遍和絕對的屬性;在市場經濟中,勞動資源稀缺性的本質表現是消費勞動資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2.實證研究方法的特點包括(  )。[2014年11月二級真題]

A.目的在于認識客觀事實

B.結論具有客觀性

C.以某種價值判斷為基礎

D.結論具有主觀性

E.主要目的在于為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服務

【答案】AB

【解析】實證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兩個特點:實證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認識客觀事實,研究現象自身的運動規律及內在邏輯;實證研究方法對經濟現象研究所得出的結論具有客觀性,并可根據經驗和事實進行檢驗。

3.在經濟運行過程中,阻礙互惠交換不能實現的主要障礙包括(  )。[2012年11月三級真題]

A.信息障礙

B.體制障礙

C.市場缺陷

D.人為障礙

E.經濟滯后

【答案】ABC

【解析】阻礙互惠交換實現的主要障礙包括:信息障礙。由于信息缺陷、信息偏誤、信息不對稱,使市場主體不能進行互惠交換。體制障礙。交換本身是互惠的,但實際存在的某種慣例、政策及體制安排,阻礙互惠交換的實現。市場缺陷。潛在的交換是互惠的,但由于市場自身的缺陷,或者交換參與的主體由于觀念或習慣的干擾無法進行交換。

4.從勞動力參與率的長期變動來看,描述正確的是(  )。[2011年5月二級真題]

A.女性勞參率呈上升趨勢

B.老年人口勞參率呈下降趨勢

C.20~24歲年齡組的人口勞參率下降

D.15~19歲年齡組的人口勞參率下降

E.25~55歲年齡段男性成年人口無顯著的趨勢性變化

【答案】ABDE

【解析】研究勞參率的長期變動,可看到以下比較重要的變動趨勢:15~19歲年齡組的青年人口勞參率下降;女性勞參率呈上升趨勢;老年人口勞參率下降;25~55歲年齡段男性成年人的勞參率保持高位水平,觀察不到因經濟周期循環產生的變動,也不存在顯著的趨勢性變化。

5.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呈上升趨勢的主要原因包括(  )。[2013年5月三級真題]

A.女性教育水平提高

B.勞動法日益完善

C.制度勞動時間縮短

D.人口出生率下降

E.科學技術不斷進步

【答案】ACDE

【解析】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呈上升趨勢,形成這種變動趨勢的主要原因包括: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與此相應的工資率普遍提高;制度勞動時間縮短,靈活工時制度普遍推行,如彈性工資制、半日工作、短工勞動等;人口出生率下降對家務勞動的全面影響;科學技術進步對產業技術狀況、家務勞動效率的全面影響。

6.以下關于勞動力市場性質的表述,正確的有(  )。[2015年11月三級、四級真題]

A.勞動力市場是社會生產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

B.勞動力與工資的交換行為只能是一種等價交換

C.勞動力市場的勞動交換決定了勞動力的市場價值

D.勞動力市場交換是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費用的最經濟的形式

E.薪資福利保險是實現和決定勞動力市場交換行為的必要手段

【答案】ABCD

【解析】勞動力市場的性質有:勞動力市場是社會生產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勞動力與工資的交換行為,使交換雙方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使用價值,實現各自的效用;在交換的過程之中,各方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進行經濟計量,能夠使雙方接受交換的結果,因而其交換只能是一種等價交換。勞動力市場的勞動交換,決定了勞動力的市場價值——工資。勞動力價格——工資是實現和決定這種交換行為的必要手段。通過勞動力市場的交換,實現勞動要素與非勞動生產要素的最佳結合,是一種具有最高效率、消耗最低費用的最經濟的形式。

7.人口年齡結構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2011年5月三級真題]

A.就業人口總量

B.勞動年齡組內部年齡構成

C.勞動年齡組人口占人口總體比重

D.勞動年齡組外部年齡構成

E.勞動年齡組人口占失業人口比重

【答案】BC

【解析】人口年齡結構對勞動力供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通過勞動年齡組人口占人口總體比重的變化,影響勞動力供給;通過勞動年齡組內部年齡構成的變動,影響勞動力供給內部構成的變化。

8.關于計時工資的計算公式正確的是(  )。[2014年5月三級真題]

A.小時工資率×實際工作時間

B.小時工資率×標準工作日小時數

C.日工資率×標準工作周日數

D.小時工資率×標準工作日數

E.日工資率×合格產品數量

【答案】ABC

【解析】計時工資是依據工人的工資標準與工作時間長度支付工資的形式。根據計算的時間單位的不同,計時工資的具體形式有:小時工資制。在這種工資制下,貨幣工資=小時工資率×實際工作時間。日工資制。在這種工資制下,貨幣工資=小時工資率×標準工作日小時數。周工資制。在這種工資制下,貨幣工資=日工資率×標準工作周日數。

9.福利的特性包括(  )。[2013年11月四級真題]

A.福利支付以勞動為基礎

B.法定性

C.企業自定性

D.靈活性

E.公平性

【答案】ABCD

【解析】福利作為勞動力價格的構成部分和工資的轉化形式,具有以下特征:福利支付以勞動為基礎,但并不與個人勞動量直接相關;法定性;企業自定性和靈活性。

10.失業類型分為(  )。[2010年11月三級真題]

A.摩擦性失業

B.技術性失業

C.結構性失業

D.季節性失業

E.階段性失業

【答案】ABCD

【解析】失業是指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需求在總量或結構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勞動能力并有就業要求的勞動者處于沒有就業崗位的狀態。在形成失業現象的直接原因方面,將具有共同性質和特點的失業現象進行歸類,主要有以下幾種失業類型:摩擦性失業;技術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季節性失業。

11.對摩擦性失業表述正確的是(  )。[2012年11月三級真題]

A.是一種非正常性失業

B.是低效率利用勞動資源的需要

C.是一種崗位變換之間的失業

D.是動態性市場經濟的一個自然特征

E.表明勞動力經常處于流動過程之中

【答案】CDE

【解析】摩擦性失業是一種崗位變換之間的失業,是一種正常性失業,即使勞動力市場處于勞動力供求均衡狀態時也會存在這種類型的失業。其基本特征是失業勞動力與就業崗位在數量上是平衡的。它反映了勞動力市場經常的動態性變化,表明勞動力經常處于流動過程之中,是動態性市場經濟的一個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勞動資源的需要。

12.有效解決技術性失業的方法有(  )。[2015年5月三級真題]

A.強化職業培訓

B.引進先進技術

C.普遍地實施職業技能開發

D.鼓勵技術創新

E.推行積極勞動力市場政策

【答案】ACE

【解析】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引進先進技術替代人力,以及改善生產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業,稱為技術性失業。解決技術性失業最有效的辦法有:推行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政策;強化職業培訓;普遍地實施職業技能開發。

13.需求不足性失業的具體表現形式包括(  )。[2013年11月四級真題]

A.摩擦性失業

B.結構性失業

C.增長差距性失業

D.周期性失業

E.季節性失業

【答案】CD

【解析】需求不足性失業具體表現為兩種形式:增長差距性失業,是指實際經濟增長率長期低于可能達到的經濟增長率,因此造成勞動力供給大于勞動力需求而導致的失業。周期性失業,是指經濟的繁榮與蕭條的周期循環所產生的失業。

14.失業率等于(  )。[2011年11月三級真題;2010年11月四級真題]

A.失業人數/就業人數

B.失業人數/人口總數

C.失業人數/勞動力人數

D.就業人數/失業人數

E.失業人數/(就業人數+失業人數)

【答案】CE

【解析】失業率是失業人數占社會勞動力人數(經濟活動人口)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為:失業率=

×100%。

15.政府購買的具體項目包括(  )。[2013年5月三級真題]

A.社會救濟

B.公共管理服務

C.政府雇員薪金報酬

D.公共工程項目

E.事業組織中勞動者的薪金報酬

【答案】BCDE

【解析】政府支出包括各級政府支出的總和,主要分為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兩類。政府購買的具體項目有國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務、公共工程項目以及政府雇員和事業組織中勞動者的薪金報酬等。轉移支付是政府發揮收入再分配作用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在社會保險福利、社會優撫、社會救濟以及某些補貼等方面的支出。

16.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的勞動力市場的制度結構要素主要包括(  )。[2012年5月三級真題]

A.勞動力供給量

B.最低社會保障

C.勞動力需求量

D.最低勞動標準

E.工會權利義務

【答案】BDE

【解析】勞動力市場的制度結構要素包括:最低勞動標準,包括最低工資標準和最長勞動時間標準等;最低社會保障制度,是以國家或政府為主體,依據法律規定,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勞動者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由于各種原因生活發生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工會,是勞動關系雙方矛盾長期發展的產物,是由勞工及受雇者自發組成的,借團體交涉的力量,以維持及改善勞動條件與生活狀況,保障勞工自身權益的社會性團體。

17.財政政策的內容主要包括(  )。[2015年11月二級、四級真題]

A.降低利率

B.增減預算支出水平

C.增減政府稅收

D.發展社會保險事業

E.調節法定準備金率

【答案】BC

【解析】財政政策是指政府運用財政預算來調節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和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對策。財政政策的內容包括通過增減政府稅收和預算支出水平來調節經濟。AE兩項屬于貨幣政策;D項屬于收入政策。

18.對國民經濟就業總量影響最大的宏觀調控政策有(  )。[2013年5月二級真題]

A.財政政策

B.貿易政策

C.貨幣政策

D.金融政策

E.收入政策

【答案】ACE

【解析】對就業總量影響最大的宏觀調控政策包括:財政政策,是指政府運用財政預算來調節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和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對策;貨幣政策,是指政府以控制貨幣供應量為手段,通過調節利率來調節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和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對策;收入政策,用于控制貨幣工資與物價的增長,達到宏觀經濟的穩定,包括在一定社會總收入、一定工資總量的條件下,對以工資勞動者為主體的居民個人分配關系的調整政策。

19.擴張性財政政策包括(  )。[2016年5月三級真題]

A.提高稅率

B.免稅

C.減少政府購買

D.退稅

E.增加政府轉移支付

【答案】BDE

【解析】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通過采取擴大政府購買、增加政府轉移支付、降低稅率等措施來刺激消費和投資,增加總需求,以提高就業水平的宏觀經濟政策。當經濟處于不景氣時期,總需求小于總供給,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導致企業開工不足,經濟中存在較高水平的失業率,政府就要實行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如免稅、退稅、降低稅率,增加公共工程開支、擴大政府購買,增加政府轉移支付等。

20.緊縮性財政政策包括(  )。[2012年5月四級真題;2009年11月三級真題]

A.減少政府購買

B.提高稅率

C.增加公共工程開支

D.降低貼現率

E.減少政府轉移支付

【答案】ABE

【解析】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是通過采取減少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提高稅率等措施來削弱消費與投資,減少總需求,以穩定物價的宏觀經濟政策。當經濟處于繁榮時期,總需求大于總供給,通貨膨脹嚴重,政府就要實行緊縮性的財政政策。CD兩項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

21.勞動力市場均衡的意義有(  )。

A.充分就業

B.同質勞動力獲同樣工資

C.體現工資差異

D.勞動力資源的最優分配

E.增大工資總額

【答案】ABD

【解析】勞動力市場均衡的意義包括:勞動力資源的最優分配。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勞動力市場實現均衡,勞動力資源就能達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同質的勞動力獲得同樣的工資。在勞動力市場均衡的條件下,經濟社會中任意一種職業、行業,任何一個地區勞動力獲得的工資,都不會與其他職業、行業、地區存在差別。充分就業。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需求的競爭在均衡工資決定的同時,實現充分就業。

22.影響貨幣工資的因素有(  )。

A.貨幣工資率

B.工作時間長度

C.勞動力數量

D.價格指數

E.工資制度

【答案】ABE

【解析】貨幣工資是指工人單位時間的貨幣所得。它受到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貨幣工資率、工作時間長度和相關的工資制度安排。

23.下列對摩擦性失業的表述正確的有(  )。

A.是高效率利用勞動資源的需要

B.是一種正常性失業

C.是動態性市場經濟的一個自然特征

D.是一種崗位變換之間的失業

E.表明勞動力經常處于流動過程之中

【答案】ABCDE

【解析】摩擦性失業反映了勞動力市場經常的動態性變化,表明勞動力經常處于流動過程之中。因而,摩擦性失業是一種崗位變換之間的失業。摩擦性失業是一種正常性失業,即使勞動力市場處于勞動力供求均衡狀態時也會存在這種類型的失業。其基本特征是失業勞動力與就業崗位在數量上是平衡的。它是動態性市場經濟的一個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勞動資源的需要。

24.常用的反映失業程度的指標有(  )。

A.平均勞動時間

B.失業率

C.就業人數

D.失業人數

E.失業持續期

【答案】BE

【解析】常用的反映失業程度的指標有兩個:失業率和失業持續期。失業率是指失業人數占社會勞動力人數(經濟活動人口)的百分比;失業持續期是指失業者處于失業狀態的持續時間,一般以周(星期)為時間單位,其計算公式為:

平均失業持續期=(失業者×周數)/失業人數

25.政府支出包括(  )。

A.財政稅收

B.政府購買

C.政府贈與

D.轉移支付

E.政府呆壞賬

【答案】BD

【解析】政府支出包括各級政府支出的總和,主要分為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兩類。政府購買的具體項目有國防用品、公共管理服務、公共工程項目以及支付給政府雇員和事業組織中勞動者的薪金報酬等。轉移支付是政府發揮收入再分配作用的主要手段,是政府在社會保險福利、社會優撫、社會救濟以及某些補貼等方面的支出。

26.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實施財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變動稅率

B.調整政府購買水平

C.公開市場業務

D.調整政府轉移支付水平

E.調整貨幣供應量

【答案】ABD

【解析】財政政策是指政府運用財政預算來調節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穩定物價和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對策。在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實施財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調整政府購買水平、調整政府轉移支付水平和變動稅率。

27.收入政策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

A.有利于宏觀經濟的穩定

B.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縮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D.有利于國際收支平衡

E.有利于物價的穩定

【答案】ABC

【解析】收入政策在社會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有利于宏觀經濟的穩定;有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縮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限制收入分配不公問題及其危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洱源县| 温宿县| 开化县| 贺兰县| 景谷| 大洼县| 南阳市| 勃利县| 石城县| 阜宁县| 霍林郭勒市| 西乡县| 文山县| 临武县| 公主岭市| 宜黄县| 辛集市| 泊头市| 抚远县| 景东| 克山县| 鹿泉市| 尖扎县| 嫩江县| 简阳市| 七台河市| 邛崃市| 酉阳| 罗平县| 金华市| 鄂托克旗| 思南县| 双鸭山市| 宣恩县| 白银市| 丰镇市| 嘉禾县| 崇义县| 梁平县| 札达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