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3年暨南大學354漢語基礎[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

一、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題(共80分)

1.填空題(每空2分,共16分)

(1)現代漢語中有三個鼻輔音,其中的兩個是(  )。

【答案】m、n

【解析】現代漢語普通話中有 22個輔音音位,21個輔音聲母,根據發音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等,鼻音聲母有兩個m、n。m[m]雙唇、濁、鼻音。發音時,雙唇閉合,軟腭下降,鼻腔暢通。氣流顫動聲帶,從鼻腔通過形成鼻音;阻礙解除時,余氣沖破雙唇的阻礙,發出輕微的塞音。n[n]  舌尖中、濁、鼻音。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齒齦,軟腭下降,打開鼻腔通路,氣流顫動聲帶,從鼻腔通過發音;阻礙解除時,氣流沖破舌尖的阻礙,發出輕微的塞音。

(2)“暮”的意思是(  )。

【答案】日落時、傍晚

【解析】“暮”是形聲字,從日,莫聲。古字作“莫”,像太陽落到草叢中,表示天將晚。“暮”為后起字。

(3)“國家”的意思是“國”、“家庭”的意思是“家”,這種詞叫(  )。

【答案】偏義復詞

【解析】偏義復詞,是指一個復音詞由兩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語素構成,但整個復音詞的意思只取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而另一個語素只是作為音節的陪襯,起到構詞的作用。“國家”與“家庭”都由兩個意義相關的語素構成,但其獨立成詞時,卻只取其中一個語素的意義,即“國家”中的“國”和“家庭”中的“家”。

(4)“明天不可不蚤來”中假借字是(   )。

【答案】

【解析】“蚤”通“早”,指月初或早晨。

(5)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中“晚”的意思是(  )。

【答案】傍晚、晚景

【解析】此詩句出自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6)“西安”與“先”的拼音區別是用不用(  )符號。

【答案】隔音符號

【解析】a,o,e開頭的音節連接在其他音節后面的時候,如果音節的界限發生混淆,用隔音符號(’)隔開,如xi’an(西安),如果不用隔音符號(’),就是xian(先)。

(7)中國最古老的成系統的文字離現在有(  )年歷史。

【答案】3000

【解析】殷商的甲骨文,距現在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從形體和造字法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

(8)“他高興得跳了起來。”中“高興”是(  )語。

【答案】謂語

【解析】這句話中,“他”是主語,“高興”是謂語,“跳了起來”是“高興”的補語。

2.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每小題2分,共10分)

(1)部首和偏旁是一樣的。(  )

【答案】×

【解析】二者不可等同,部首是字書中各部的首字,具有字形歸類作用。大部分部首是漢字的部件,如“指、持”的部首“扌”;有的部首是單一部件中的一個筆畫,如“九、乃”的部首“丿”;有的部首可以分成幾個部件,如部首“音”可分成“立、日”兩個部件。部件又稱偏旁,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一個合體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件構成。部首一定是漢字的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

(2)古文字就是繁體字,今文字就是今天使用的簡化字。(  )

【答案】×

【解析】漢字的演變可劃分為古文字階段和今文字階段,隸書對古文字形體進行了重大變革,因而成了古今文字的分界線。隸書以前是古文字階段,主要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戰國文字以及秦代小篆;隸書以后是今文字階段,包括隸書和楷書。繁體字和簡化字是漢字書寫的兩種方式,不是漢字演變的兩個過程。

(3)“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中“涂”指“通途”即“道路”。(  )

【答案】

【解析】“涂”通“途”,指道路。整句話的意思是:途中有餓死的人的尸體卻不知道分發糧食救濟。

(4)“鳳毛麟角”的意思是“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

【答案】

【解析】“鳳毛麟角”: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5)回族的語言是回語。(  )

【答案】×

【解析】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經海路和陸路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西域人大批遷入中國,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回族的通用語為華語,第二語言為阿拉伯語,在回族群內部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大量的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匯,在邊疆民族地區,回族人民還通曉并使用當地民族的語言,在日常語言表達上,大量使用語氣詞和帶有感情色彩的嘆詞等。城市回族通用漢語。

3.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1)“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用了辭格。

A.比喻

B.諧音

C.比擬

D.夸張

【答案】B

【解析】利用語音或語義條件,有意使語句同時關顧表面和內里兩種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辭格叫雙關。就構成的條件看,雙關可分為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兩類。這句詩中的“絲”與“思念”的“思”同音相諧,表達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2)漢語音節中最重要的是。

A.聲母

B.韻頭

C.韻尾

D.韻腹

【答案】D

【解析】漢語音節中最重要的是韻腹,漢語音節由聲母、韻母和聲調組成,韻母又由暈韻頭、韻腹和韻尾組成,一個音節中,可以沒有聲母、聲調,但是不能沒有韻母,其中韻頭、韻尾也可沒有,但是唯獨不能沒有韻腹。如yù[y],只有一個韻腹“ü[y]”。

(3)“肉麻”是結構。

A.主謂

B.動賓

C.偏正

D.聯合

【答案】A

【解析】漢語中的詞由語素構成,根據語素的數量可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合成詞有復合式、附加式、重疊式三種構詞方式。復合式:至少要由兩個不相同的詞根結合在一起構成。從詞根和詞根之間的關系看,主要有五種類型:聯和型、偏正型、補充型、動賓型、主謂型。主謂型:前一詞根表示被陳述的事物,后一詞根是陳述前一詞根的,又叫陳述式。“肉麻”,“肉”是被陳述的對象,“麻”是來陳述“肉”的狀態的。所以“肉麻”是主謂結構。

(4)漢語的語序是。

A.SOV

B.SVO

C.OVS

D.VSO

【答案】B

【解析】漢語的語序是:主謂賓動狀補,基本語序是:主謂賓。S是subject(主語)的縮寫,V是verb(動詞)的縮寫,O是object(賓語)的縮寫,謂語一般由動詞充當。

(5)復雜短語“很復雜的事”共有個層次。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B

【解析】第一層次是定中關系:“很復雜”和“事”;第二層次是狀中關系:“很”和“復雜”。

(6)“甲之言乙也” “甲之為言乙也”。使用這兩種術語時,必然是。

A.義訓

B.聲訓

C.形訓

D.互訓

【答案】D

【解析】訓詁,就是“解釋”的意思,具體指解釋古代漢語(文言文)中字詞的意義。訓詁的具體方式分為以下三類:“形訓”,就是通過文字形體結構的分析來解釋字(詞)義,即拿詞形來解釋詞義叫做形訓;“音訓”,用音同或音近的詞來解釋詞義叫做音訓,“義訓”,直接說明詞的含義,叫義訓。同義相訓,是用同義詞解釋詞義,是義訓中常見的方式,包括同訓、互訓、遞訓。

(7)“莊”的漢語拼音是“zhuāng”一共有個音節。

A.四

B.三

C.二

D.一

【答案】D

【解析】“zhuāng”是一個音節,包含聲母“zh”和韻母“uang”,以及一個一聲音調。其音節有四個音素:zh[t?]、u[u]、a[a]、ng[?]。

4.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從記事圖畫發展成為獨立的文字體系,要具備哪些條件?

答:文字起源于記事的圖畫,從記事的圖畫發展成為獨立的文字體系,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把整幅圖畫簡化或拆散成單個圖形,一個圖形相當于語言里的一個語素或詞;

這種圖形可以重復使用而表達的意義不變;

把這些圖形作線性的排序,依序讀出,順序不同則意義不同。

具備這三種條件后才有了獨立的文字系統。

(2)談談“不”和“沒有”的主要區別。

答:現代漢語最基本的否定副詞有兩個:“不”和“沒(有)”,這兩個詞都表示否定,但在句法、語義及語用方面存在著不同之處。作為副詞,“沒”和“沒有”區別不大,語義相同,可合為一個詞討論。

從句法方面看

a.相同點

“不”和“沒”都可以放在動詞、形容詞、動詞詞組前,表示否定。如:不去,沒去;不紅,沒紅;不吃早飯,沒吃早飯。雖然位置相同,但表達的意義卻不同,并且不是所有的動詞和形容詞都能用“沒”來否定。

b.不同點

第一,在和動補短語連用時,“不”和“沒”有明確的分工,“不”放在動詞后,補語前,而“沒”放在整個動補短語前。如:寫不完;沒寫完。

當動補短語中間有助詞“得”時,只能用“不”否定,不能用“沒”,并且“不”放在“得”的后面。如:聽得不明白。

第二,“不”可以用在所有能愿動詞前表否定,而“沒”只能在“能、能夠、要、肯、敢”等少數幾個能愿動詞前。如:不會、不該、不愿意、不能、不敢、不肯;沒能、沒敢、沒肯。

第三,對漢語中某些特殊的句式進行否定,“不”和“沒”有明確分工。“是”字句,只能用“不”否定,不能用“沒”。如:他是研究生。他不是研究生。

而“有”字句卻只能用“沒”否定,不能用“不”。如:桌子上有書。桌子上沒有書。

從語義方面來看

“沒有”一般用于客觀陳述,限于指過去和現在,不能指將來,“不”用于主觀意愿,可指過去、現在和將來。可見“不”和“沒”的語義與主觀、客觀、時間概念有緊密的聯系。

如前面提到的“不去、不吃早飯”都表示說話人的主觀意志,是說話人可以控制的行為動作,是還沒有發生的動作行為,是未然。而“沒去、沒吃早飯”描述的是客觀事實,是已經發生的事,是已然。

從語用方面看

在問句中單用時,“不”和“沒”否定的焦點不一樣。如:

你知道他已經被開除了嗎? 不,我不知道。

句中的“不”是對整個問句的否定,否定的焦點是整個問句,表示與問話意思相反,即否定“我知道他已經被開除了”,而“沒”否定的焦點是動詞。如:

你沒有看過《地道戰》這部電影嗎?  是的,沒看過。

很顯然,“沒”是否定動詞“看過” 的,否定的焦點是“看過”。“不”和“沒”否定焦點的差距可以從同一個問句的不同回答看得更清楚:

小明沒有聽昨天的報告會嗎? 沒,他沒聽。/ 不,他聽了。

此外,“不”單用時,可以放在句中,表示說話者有意識地糾正自己說話的錯誤,“沒”沒有此用法。如:

張主任,不,趙主任休假去了。  *張主任,沒,趙主任休假去了。

(3)舉例說明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古代漢語中被動句的表達類型,舉兩類,多舉不加分。

答:根據古代漢語被動句結構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六個類型:沒有特定標志的。用“于……”作補語的。用“為……”作狀語的。在謂語動詞前用“見”字的。在動詞前后同時使用“見”和“于……”表示被動的。在動詞前用“被”字的。下面簡單舉兩例:

“于”字句。用介詞“于”引進行為的施動者,表示被動,即“謂語+于+施事者”的形式。如:楚懷王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見”字句。動詞前用“見”表被動,構成“見+謂語”的形式或“見+謂語+于+施事者”的形式。如,“見+謂語”的形式:人皆以見侮為辱。“見+謂語+于+施事者”的形式: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君。

(4)請簡析以下兩句話語義有何不同?這種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老王到底是有經驗,很快就知道問題產生的原因了。

b.到底是老王有經驗,很快就知道問題產生的原因了。

答:兩句的前半句的語義焦點不同。a句的語義焦點是“有經驗”,因為經驗豐富,所以很快就查明問題產生的原因了。而b句的語義焦點是“老王”,因為老王的經驗豐富,所以比其他人更快地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其他人與老王相比,就沒有那么熟練。

顯然,這種差異是語序的不同造成的,a、b兩句中“到底”的位置不同,a句中“到底”位于“有經驗”之前,強調的是“有經驗”;而b句中“到底” 位于“老王”之前,強調的是“老王”,因而造成兩句語義上的差別。這也說明了語序在漢語語法中的重要作用。

二、漢語應用能力題(共40分)

1.語音題(用漢語拼音注音)。(10分)

西安的飛機已經起飛了。

【答】Xī’ān de fēijī yǐjīng qǐfēi le.

2.漢字題(每小題2分,共6分)

(1)看拼音寫漢字。

按部就bān(   )

【答案】

【解析】按部就班,“按”本作“案”;部:門類;班:次序。原意是寫文章時篇章結構安排得體,用字造句合乎規范。后來引申為照章辦事,依次進行,不越軌,不逾格。也指按老規矩辦事,缺乏創新精神。語出晉陸機《文賦》:“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2)看繁體字寫簡化字并指明是六書中的哪一種。

馬(  )(  )

【答案】馬;象形字

【解析】“馬”,早期金文字形,象形字,象馬眼、馬鬃、馬尾之形。“馬”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家畜名。

(3)指出本義。

兵:(  )

【答案】兵器、武器

【解析】“兵”:會意字,從廾,從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短斧之類;下面是“廾”(gǒng,雙手),象雙手持斤。本義:兵器,武器。

3.語法詞匯題(每小題7分,共14分)

(1)辨析同義詞 “消失、消滅、消除” 。

答:相同點

消失、消滅、消除都是動詞,表示(使)某種事物或現象消失。但前者是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接賓語,而后兩者是及物動詞,一般后面需要接賓語。

不同點

a.消失,(事物)逐漸減少以至沒有。如:空的蛛網從此不再修補,只積著灰塵,并且逐日破壞下去,最后飛散,消失。

b.消滅:使不存在;除掉敵對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消失,滅亡。如:地主的民團在通向花縣的道路上設下埋伏,企圖消滅我們。

c.消除:除去,使不存在。如:消除疾病、消除隱患、消除隔閡。

總之,“消失”,由少至無,如血色消失,燈光消失。“消滅”,使不存在,對象多是敵對的或有害的,如消滅敵人,消滅有生力量,消滅細菌。“消除”,除去不好、不利的事物或現象,如消除差錯、消除核戰爭等。

(2)分析短語的層次并指明結構關系“認真地努力地好好學習” 。

答:這個短語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狀中關系:“認真地努力地好好”和“學習”;第二層次是并列關系:“認真地”、“努力地”、“好好”三個詞語并列,做狀語。

4.文言閱讀題(標點并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答: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獨也。

譯文:每個人來看自己的時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樣(直視內心),(自欺的結果只能是底氣不足),那么(自欺)還有什么用嗎?這就叫做內心的真誠會直達外表,所以君子一定會真誠面對自己。

三、漢語語言分析題(30分)

1.語音分析題(共4分)

“豆腐”的詞典標音和實際讀音是否總是一致?為什么?

答:不一致,發生了語流音變。音位和音位組合的時候,由于受說話時快慢、高低、強弱的不同和鄰音的影響,可能發生不同的臨時性的變化,這種變化就叫做語流音變。常見的語流音變有同化、異化、弱化、脫落四種,后兩種一般發生在輕聲音節中。如Dòufu[tou51fu],我們一般讀成[tou51f1],就是發生了音位的脫落,后面一個[u]脫落了。

2.詞語分析題(共10分)

分析合成詞“自強、火紅、留意、證明、開關”的內部結構。

答:自強:主謂型;火紅:偏正型;留意:動賓型;證明:補充型;開關;聯合型。

3.語法分析題(共10分)

比較“A他上街買菜”與“B他請人買菜”在結構上的異同。

答:A“上街”和“買菜”都是動詞,中間沒有語音停頓,同屬謂詞性成分,所以“上街買菜”是一個連謂短語;而B“請人買菜”可以拆分為兩個短語,“請人”(動賓短語)和“人買菜”(主謂短語),動賓短語的賓語和主謂短語的主語發生了重合,即前一動語的賓語兼做后一謂語的主語,所以,“請人買菜”是一個兼語短語。

4.病句修改題(修改病句并說明理由,共6分)

(1)她熱衷于收集洋娃娃,她的房間里擺著種種洋娃娃。

答:她熱衷于收集洋娃娃,所以她的房間里擺著各種洋娃娃。

整個句子由兩個意義完整獨立的分句組成,但它們之間缺少一個關聯詞,由前后兩分句的意思可知,這兩個分句之間有一種因果關系,因為喜歡收集,所以家里有很多,所以應在后一分句前加一個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所以”。“各種”是單純指事物的種類,而“種種”雖然也可以說是種類,但是也可以表達相同種類的事情,換個角度說,種種也可以表達發生過的事情很多,只是不一定是不同種類的。她喜歡收集,所以收集的洋娃娃肯定是不同種類的,因此要把“種種”換成“各種”。

(2)天上有種種星。

答:天上有很多星星。

天上的每顆星星都是獨一無二的,當我們談及天上的星星時,關注的一般不是種類,而是數量,放眼望去,滿目繁星,閃閃發亮,所以我們一般用形容“數量”的形容詞來形容天上的星星。“星星”是一個重疊式合成詞,由相同的詞根語素“星”組成,在現代漢語中,“星”一般不能單用。

推薦閱讀
  1. 費梅蘋《社會保障概論》(第4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2. 北京服裝學院904服裝理論歷年真題匯總(含2002~2014年真題)
  3.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4. 葛洪義《法理學》(人大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5.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437社會工作實務[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6. 何強《環境學導論》(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839教育管理學(二)[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8.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大綱及指南》(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9. 2020年廣播與電視考研題庫【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0. 高教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3年修訂)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1. 科特勒《市場營銷原理》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11版)
  12. 2020年考研政治命題規律總結與歷年真題詳解
  13. 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物理化學》(第5版)(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4. 曼昆《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分冊)》(第6版)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15. 張成福《公共管理學》(修訂版)課后習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吉木萨尔县| 吉木乃县| 康保县| 谷城县| 普安县| 濮阳县| 轮台县| 大余县| 大余县| 莱西市| 德化县| 长汀县| 南充市| 饶河县| 万盛区| 永平县| 靖宇县| 河间市| 大埔区| 竹溪县| 铁力市| 且末县| 宁海县| 黔西| 柳林县| 太湖县| 昌乐县| 九江市| 涟水县| 安义县| 德昌县| 承德县| 迭部县| 海兴县| 余干县| 赤峰市| 广灵县| 黄梅县| 方正县| 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