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2年廈門大學354漢語基礎[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

壹  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共80分)

一、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是在__________的基礎上形成的。

【答案】北方方言

【解析】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礎上形成的,這取決于北方方言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以至人口條件,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明清小說,總的來看都是用北方方言寫成的,這就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廣。另外,在形成過程中,北京話有著特殊的地位,金元以來,北京成了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北京話作為“官話”,地位重要,影響顯著。中國科學院于1955年召開了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會后確定了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三項標準含義,其中就包括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2.一個語言系統中能夠區別語義的最小語音單位叫__________。

【答案】音位

【解析】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是從語音的社會屬性,按語音的辨義作用歸納出的音類。有同等使用價值的一組音素可并為一個音位,能起區別意義的作用就看做不同的音位,從輔音中歸納出來的音位叫“輔音音位”,從元音中歸納出來的音位叫“元音音位”,從聲調中歸納出來的音位叫“聲調音位”,簡稱“調位”。

3.語言單位在語流中發生的相互關系叫做___________。

【答案】語流音變

【解析】音位和音位組合的時候,由于受說話時快慢、高低、強弱的不同和鄰音的影響,可能發生不同的臨時性的變化。這種變化稱為語流音變。

4.__________是語音結構的最小單位。

【答案】音素

【解析】音素是最小的語音單位,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一個音節,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進一步劃分,就會得到一個個各有特色的單位,就是音素。其可以分為輔音和元音兩大類。

5.舌面元音可以從發音時_____________和嘴唇的圓扁進行描寫并相互區別。

【答案】舌位的高低、前后

【解析】舌面元音的不同主要是由不同的口形及舌位造成的,舌頭的升降伸縮、唇形的平展圓斂以及口腔的開合都可以造成不同形式的共鳴器,因而形成各種不同音色的元音。發音時,舌頭較高的部位叫“舌位”,舌位可伸前縮后可抬高降低,唇形可圓可不圓,因此,舌面元音可從舌位和唇形兩方面來描寫并相互區別。

6.語法是通過語言單位的________________方式概括出來的一系列規則。

【答案】結構(排列組合)

【解析】語法是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構規律。詞素是怎樣組合成各種結構的詞,詞怎樣組合成各種短語,短語或詞怎樣形成各種句子,小單位用什么手段、方式組成各種大單位,其中都存在著一定的規律,語法是對這種規律的總結,也是說話所遵循的詞句排列組合的規矩。

7.詞與詞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合構成____________。

【答案】短語或句子

【解析】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是構成短語和句子的備用單位,一部分詞加上句調可以單獨成句。短語是意義上和語法上能搭配而沒有句調的一組詞,又叫詞組;句子根據內部結構可分為單句和復句,單句是由短語或詞充當的,有特定的語調,能獨立表達一定意思的語言單位。由此可見,詞與詞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可以組合構成短語或句子。

8.句法分析主要包括對語言單位組合的____________和結構關系的分析。

【答案】語法功能

【解析】句法是語法的一部分,句法分析就是對句子中的語言單位在組合時的語法功能以及相互之間的結構關系的分析,由此分析出句法成分和句法結構。

9.漢語的_____________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

【答案】語素

【解析】語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義的語言單位。一般來說意義分為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兩種。語素按照音節多少可分為單音節語素和多音節語素,按照構詞能力可分為成詞語素和不成詞語素。

10.漢語最明顯的特征是缺乏形態變化,語言單位的組合注重____________。

【答案】語序

【解析】現代漢語的特點表現在語法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漢語表示語法意義的手段主要用語序和虛詞,不用形態。例如:“來客人了”和“客人來了”,因語序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不一樣。

11.“雪亮”一詞的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偏正

【解析】偏正型屬于復合式的一種,由兩個不相同的詞根結合在一起構成,前一詞根修飾、限定后一詞根。“雪亮”前一詞根“雪”修飾后一詞根“亮”,指像雪那樣明亮的。

12.“房間”一詞的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補充

【解析】補充型屬于復合式的一種,由兩個不相同的詞根結合在一起構成,后一詞根補充說明前一詞根。“房間”前一詞根“房”表示事物,后一詞根“間”表示事物的單位。

13.“董事”一詞的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動賓

【解析】動賓型屬于復合式的一種,由兩個不相同的詞根結合在一起構成,前一詞根表示動作、行為,后一詞根表示動作、行為所支配關涉的事物。“董事”前一詞根“董”作動詞,意為監督管理,“董事”則指由股東選舉產生的管理公司業務活動的人。

14.“睡覺”一詞的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動賓

【解析】動賓型屬于復合式的一種,由兩個不相同的詞根結合在一起構成,前一詞根表示動作、行為,后一詞根表示動作、行為所支配關涉的事物。“睡覺”前一詞根“睡”是動詞性,表示動作,后一詞根“覺”是名詞性,指睡眠,可以說“睡了一覺”,是動賓結構。

15.“廣播找人”的短語結構方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偏正(狀中結構)

【解析】偏正短語由有修飾關系的兩部分組成,修飾部分在前頭,叫修飾語,被修飾部分在后頭,叫中心語,可分為定中短語和狀中短語兩種。“廣播找人”中“廣播”修飾限定“找人”,是找人的方式,因此是偏正結構。

16.“顯得很清靜”的短語結構方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中補

【解析】中補短語由有補充關系的兩個成分組成,前面被補充部分是中心語,由謂詞充當;后面補充部分是補語,也由謂詞充當,起述說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樣”的問題。有的補語前頭有助詞“得”作標志。“顯得很清靜”中“顯得”是中心語,“很清靜”是補語,回答了“怎么樣”的問題,是中補短語。

17.“舉手表決”的短語結構方式是___________。

【答案】偏正

【解析】偏正短語由有修飾關系的兩部分組成,修飾部分在前頭,叫修飾語,被修飾部分在后頭,叫中心語,可分為定中短語和狀中短語兩種。“舉手表決”中“舉手”修飾限定“表決”,是表決的方式,因此是偏正結構。

18.“夫妻二人”的短語結構方式是___________。

【答案】同位

【解析】同位短語多由兩項組成,前項和后項的詞語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前項后項共作一個成分,互相說明,語法地位相同。“夫妻二人”前項“夫妻”是名詞,后項“二人”是數量短語,兩項所指是相同的,是同位短語。

19.“吃食堂”“吃館子”中的賓語是述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___________。

【答案】處所

【解析】一般認為“吃食堂”“吃館子”中的“食堂”“館子”是處所賓語,相當于“在食堂吃飯”和“在館子吃飯”。

20.“我的寢室住了四位同學”中的賓語是述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的____________。

【答案】施事

【解析】題中句子的述語是“住”,而賓語“四位同學”是這一動作、行為的發出者、主動者,因此是施事賓語。

21.普通話聲母zh、ch、sh、r從發音部位上看屬于___________。

【答案】舌尖后音

【解析】發音時,氣流受到阻礙的位置叫做發音部位,按發音部位,普通話聲母可以分為雙唇音、唇齒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七類。zh、ch、sh、r發音時,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礙氣流而形成,屬于舌尖后音。

22.在“水果”“水餃”中,“水”的實際調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35

【解析】上聲音節單念時調值是214,但當兩個上聲緊相連,則前一個調值從214變成35。“水果”和“水餃”都是兩個上聲相連,因此,前面的“水”調值變為35。

23.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和____________三組聲母都不能與齊齒呼、撮口呼韻母拼合。

【答案】舌面后音

【解析】齊齒呼是“i”或“i”起頭的韻母,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頭的韻母。根據普通話的聲韻拼合規律,唇齒音(f)、舌面后音(g、k、h)、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r)等組聲母不能跟齊齒呼、撮口呼韻母拼合。

24.除零聲母外,能跟所有四呼韻母相拼合的聲母是____________。

【答案】n、l

【解析】四呼是指的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開口呼是指韻母不是“i、u、ü”或不以“i、u、ü”起頭的韻母;齊齒呼是“i”或以“i”起頭的韻母;合口呼是“u”或以“u”起頭的韻母;撮口呼是“ü”或以“ü”起頭的韻母。根據普通話的聲韻拼合規律,除零聲母外,只有舌尖中音“n、l”能跟所有四呼韻母拼合。

25.____________是構成漢字字形結構的最小單位。

【答案】筆畫

【解析】現行漢字的結構單位有兩級:一是筆畫,二是部件。筆畫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從落筆到起筆所寫的點和線叫一筆或一畫。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部件也是筆畫構成的,獨體字、合體字都是由筆畫構成的。

26.漢字筆畫之間的空間關系有_____________、相接關系和相交關系三種基本類型。

【答案】相離關系

【解析】漢字筆畫之間的空間關系有相離、相接、相交三種基本類型,相離關系如“二、小、兒”等;相接關系如“人、上、山”等;相交關系如“十、力、也”等。多數漢字是綜合運用其中兩種或三種方式構成的,有時候筆畫相同,由于組合方式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漢字。

27.“豐”(豐)字的簡化方法是在原繁體字的基礎上作__________。

【答案】同音代替

【解析】漢字簡化的方法主要有:(1)類推簡化;(2)同音或異音代替;(3)草書楷化;(4)換用簡單的符號;(5)保留特征或輪廓;(6)構成新的形聲字或會意字。古代漢語中“豐”“豐”都有,意義不同,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豐”在簡化時,用簡單字形“豐”代替。

28.“從”(從)字的簡化方法是采用筆畫相對簡單的__________來替代。

【答案】符號

【解析】古代“從”與“從”通用,漢字簡化時將兩者合并,用簡單的符號“從”代替了“從”。

29.“吁”(籲)字的簡化方法是采用筆畫相對簡單的__________來替代。

【答案】符號

【解析】“吁”有三個讀音:“yù”“yū”“xū”,而“籲”只有一個讀音“yù”。漢字簡化時用同音代替法,以筆畫簡單的“吁”代替了繁體的“籲”。

30.“為”(爲)字的簡化方法是采用原繁體字的__________。

【答案】楷體

【解析】草書楷化是漢字簡化的方法之一,“爲”字利用草書字形整體簡化為楷體“為”,筆畫清晰,同時達到了減少筆畫的要求。

二、判斷題。(正確標○,錯誤標×。每小題l分,共20分。)

1.語言中詞的音和義的結合是以任意性為其特點。

【答案】

【解析】語言是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語言符號的特點之一就是任意性。任意性是就語言符號的音和義的相互關系來說的,指語言符號的音義關系是由社會約定俗成的,這就是任意性。任意性特點是就語言起源時的情況來說的,符號的音義關系一經社會約定進入交際之后,它對人們就有強制性。

2.漢浯方言是與普通話相互對立的地域性語言。

【答案】×

【解析】普通話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它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在全國范圍內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地區可以同時使用本民族的通用語言和方言。國家推廣普通話,并不是消滅少數民族語言和漢語方言,它們都可以在一定領域和特定地區繼續使用。漢語方言并不是獨立于民族語言之外的另一種語言,而只是局部地區使用的語言。因此漢語方言與普通話并不是相互對立的。

3.漢語跟英語、法語、俄語、日語、阿拉伯語是聯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

【答案】×

【解析】聯合國官方正式使用的六種工作語言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

4.語音中由音高、音強、音長來區別意義的是非音質音位。

【答案】

【解析】音位是一個語音系統中能夠區別意義的最小語音單位。從構成材料上看可分為音質音位和非音質音位。以音素為材料,通過音質的差別來起辨義作用的音位叫“音質音位”;通過音高、音強、音長的差別來起辨義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質音位”。

5.“彈”有dàn(子彈)和tán(彈琴)不同讀音,這是同一語素的語音變體。

【答案】×

【解析】語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義的語言單位,其意義分為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兩種。“彈”在“子彈”中讀“dàn”,意思是可以用力發射出去的小丸,裝有爆炸物可以擊毀人、物的武器;在“彈琴”中讀“tán”,意思是用手或工具撥動或發射出去。兩者讀音不同,意義也不同,是兩個語素,不是同一語素的語音變體。

6.從結構關系看,“長江以北、三天以前、三十上下”等都是方位結構短語。

【答案】

【解析】方位結構短語是由方位詞直接附在名詞性或動詞性詞語后面組成,主要表示處所、范圍或時間(有符號的是方位短語),具有名詞性。由“東、西、南、北、左、右”組成的方位短語只表示處所,其余的既可以表示處所、范圍,也可以表示時間。本題中“長江以北”表示處所,“三天以前”表示時間,“三十上下”表示范圍,都是方位結構短語。

7.“馬路很寬”和“他手頭比過去寬多了”,前后兩個“寬”是同音詞。

【答案】×

【解析】同音詞是語音相同而意義之間并無聯系的一組詞,是多詞同音。如果一詞多義,幾個意義之間有聯系,則是多義詞。“馬路很寬”中的“寬”與“窄”相對,指橫的距離大;“他手頭比過去寬多了”中的“寬”指寬裕、寬綽。兩個意義之間有聯系,是多義詞。

8.“我是不會忘記的”和“這件衣服是小張買的”,前后兩個“的”都是助詞。

【答案】×

【解析】“的”作助詞主要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的結構關系。“的”還可以作語氣詞,表示陳述語氣。語氣詞“的”可以單獨附著于句尾,有時還會跟有加重肯定語氣的“是”配合著用,這就容易跟結構助詞“的”混淆。可以從兩方面考察:一方面,看“的”后面能不能添加上相應的名詞。可以添加的,“的”是結構助詞,不能添加的,“的”是語氣詞。另一方面,看刪去“是、的”之后句子的基本意思改變了沒有,如果改變了,“的”是結構助詞,相反,就是語氣詞。據此可知,題中前一句中的“的”是語氣詞,后一句中的“的”是助詞。

9.“天氣涼了”和“水太燙了,涼一下再喝”,前后兩個“涼”是兼類詞。

【答案】×

【解析】兼類詞是指某個詞經常具備兩類或幾類詞的主要語法功能,即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詞類語法功能。兼類詞一定要聲音相同,詞義有聯系。意義相關而音不同,則只是字形相同的詞,不是兼類詞。“天氣涼了”中的“涼”是陽平,“水太燙了,涼一下再喝”中的“涼”是去聲,不是兼類詞。

10.漢語普通話的兒化詞都是名詞。

【答案】×

【解析】兼動、名兩類的詞或形容詞,兒化后就固定為名詞;有的名詞、動詞兒化后借用為量詞,例如“一手兒、一堆兒”等;有些代詞、副詞、動詞和重疊的形容詞也有兒化現象,例如“那兒、順便兒、玩兒、慢慢兒”等。

11.“開花”和“花錢”,前后兩個“花”是多義詞。

【答案】×

【解析】多義詞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義項的詞,是一詞多義,幾個意義之間有聯系。如果語音相同而意義之間并無聯系的一組詞,則是多詞同音,是同音詞。“開花”中的“花”是名詞,指的是用來欣賞的植物;“花錢”中的“花”是動詞,用、耗費的意思,兩者意義之間沒有聯系,是同音詞。

12.具有字形歸類作用的偏旁叫做部件。

【答案】×

【解析】現行漢字的結構單位有筆畫、部件兩級。部件又稱偏旁,是由筆畫組成的具有組配漢字功能的構字單位。具有字形歸類作用的是字書中各部的首字,是部首。

13.“有事沒有去”和“值得注意”都是連謂結構短語。

【答案】×

【解析】連謂結構短語由多項謂詞性成分連用,謂詞性成分之間沒有語音停頓,沒有主謂、動賓、偏正、中補、聯合這五種基本結構關系,也不用任何關聯詞語。“有事沒有去”即是連謂結構短語。動賓結構短語由有支配、涉及關系的兩個成分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動語,表示動作、行為;后面被動作支配的部分是賓語,表示做什么、是什么。“值得注意”是動賓結構的短語,前面的“值得”是動詞,表示動作,后面的“注意”也是動詞,表示“值得”的是什么,是賓語。

14.“我們打算去歐洲旅游”的謂語是述賓結構短語。

【答案】

【解析】根據“直接組成成分分析法”(又稱為“層次分析法”),句子的謂語是“打算去歐洲旅游”,這是述賓結構短語。述賓結構短語由有支配、涉及關系的兩個成分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動語,表示動作、行為;后面被動作支配的部分是賓語,表示做什么、是什么。“打算”是動詞,表示動作,“去歐洲旅游”是指“打算”的是什么,是賓語。由此題中句子的謂語是述賓結構短語。

15.“大家叫他老孫頭”是雙賓語句。

【答案】

【解析】雙賓語句是有指人和指事物雙層賓語的句子,兩個賓語意義上前一個一般指人,可叫指人賓語或近賓語,后一個賓語一般指物或事情,可叫指物賓語或遠賓語。雙賓語句動詞要有“給出、取進、詢問、稱說”等意義,近賓語一般指人,回答“誰”的問題,遠賓語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回答“什么”的問題,有的雙賓語句可用介詞將指物賓語提前,變為非雙賓語句同義句。題目句子“他”是近賓語,回答“誰”的問題,“老孫頭”是遠賓語,回答“什么”的問題,是雙賓語句。

16.漢語普通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和輕聲五種調類。

【答案】×

【解析】調類是聲調的種類,就是把調值相同的字歸納在一起所建立的類。漢語普通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調類。輕聲是四聲在一定條件下變成比原調又輕又短的聲調變體。一般地說,普通話四種基本聲調的字,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讀成輕聲,可見輕聲是四種變調的總名,不是一個聲調,即不是與四聲并列的第五種聲調。

17.漢語的韻母都是由元音構成的。

【答案】×

【解析】韻母位于音節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輔音構成。韻母與元音不相等,韻母有的由單元音或復元音構成,如:“tā(他)、xiā(瞎)、guài(怪)、”中的“a、ia、uai”等;有的由元音帶輔音構成,如:“gān(甘)、gēng(耕)、guān(關)、”中的“an、eng、uan”等。

18.“不像”和“不管”,前后兩個“不”的實際讀音不一樣。

【答案】

【解析】“不”原調念去聲(51),但是在去聲前,一律變為35,在非去聲前,仍讀去聲(51)。“不像”中的“像”讀去聲,則“不”讀陽平(35);“不管”中的“管”讀上聲,則“不”仍讀去聲(51)。

19.同一個語氣詞可以表示不同的語氣。

【答案】

【解析】語氣詞常常跟句調一起共同表達語氣,有的語氣詞可以表達多種語氣,例如“吧”可以表達疑問語氣(天晴了吧?),也可以表達祈使語氣(走吧。)。

20.“美國的首都華盛頓”是偏正短語。

【答案】×

【解析】偏正短語由有修飾關系的兩部分組成,修飾部分在前頭,叫修飾語,被修飾部分在后頭,叫中心語,可分為定中短語和狀中短語兩類。同位短語多由兩項組成,前項和后項的詞語不同,所指是同一事物。前項后項共作一個成分,互相說明,語法地位相同。“美國的首都華盛頓”中前項“美國的首都”和后項“華盛頓”都是指的“華盛頓”這同一個城市,之間沒有修飾關系,因此是同位短語。

三、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下列各句中,畫線的詞用本義的一句是(  )。

A.遂吳中兵。

B.帝乃超為蘭臺令史,后坐事免官。

C.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

D.為官寫書受,以養老母。

【答案】C

【解析】“走”字本義為跑、小跑,在“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中也是“跑”的意思。A項“舉”字本義為雙手相對,托起重物。“遂舉吳中兵。”中的“舉”為發動、發起、興起的意思。B項“除”本義為宮殿或屋舍門前的臺階。“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后坐事免官。”中的“除”為任命、授予官職。D項“直”本義為正視、直視、不回避。“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中的“直”通“值”是價值、報酬的意思。

2.下列各句子,有形容詞用如使動用法的句子是(  )。

A.即來之,則安之。

B.人主自智而遇人,自巧而拙人。

C.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D.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答案】A

【解析】使動用法是指主語使賓語施行謂語所表示的動作,謂語動詞具有“使之怎么樣”的意思。使動用法中的謂語動詞,有的是由名詞、形容詞活用來的。“既來之,則安之”出自《論語·季氏篇》,意思是既然使他們來了,就要使他們安心的住下去。“安”是“使之安”的意思,是形容詞使動用法。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

A.夫晉何厭之有?

B.許子奚為不自織?

C.取妻如何?

D.唇亡則齒寒,其斯之謂乎?

【答案】C

【解析】通假字是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C項中的“取”通“娶”,指把女子接過來成親。

4.下列各句中,有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的句子是(  )。

A.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請焉?

B.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C.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D.狂著傷人,莫之怨也;嬰兒詈老,莫之疾也。

【答案】D

【解析】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后。D項中“莫之怨也”與“莫之疾也”是“沒有人會怨恨他”和“沒有人會嫉恨他”的意思,代詞“之”是“怨”和“疾”的賓語,運用了賓語前置的手法。

5.下列各句中,有名詞作狀語且表示比喻的句子是(  )。

A.船載以人。

B.群臣后應者,臣請劍斬之。

C.范睢至秦,秦王庭迎。

D.(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

【答案】D

【解析】這句話出自《史記·循吏列傳》,意思是:子產治理鄭國二十六年就去世了,青壯年痛哭失聲,老人像孩子一樣哭泣。“老人兒啼”是說老人像孩子一樣哭,“兒”是名詞作狀語,且表示比喻。

6.下列句中,代詞“是”復指前置賓語的一句是(  )。

A.子是之學,亦為不善變矣。

B.寡人是問。

C.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憂。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答案】C

【解析】代詞“是”復指前置賓語是指為了強調賓語,使賓語前置以后,還要借助指示代詞“是、之”復指前置的賓語。句子格式為:賓語+是(之)+謂語動詞。C項出自《左傳》,意思是:君王不憂慮自己流亡在外,卻擔心臣子們。“群臣是憂”中“群臣”賓語前置,“是”復指群臣。

7.下列句中,畫線的詞意義解釋正確的一句是(  )

A.秋水至,百川灌河。(常常)

B.或百步而后止,五十步而后止。(或者)

C.君不信群臣乎?(舉止)

D.而不賞,則勤厲之民不勸。(懲罰)

【答案】D

【解析】“誅而不賞,則勤厲之民不勸”出自《荀子》,“誅而不賞”是指只責罰而不獎賞鼓勵,“誅”即是責罰、懲罰的意思。A項“時”指按照時令。B項“或”指有的人。C項“舉”是皆、全的意思。

8.普通話“舌尖中、不送氣、清、塞音”聲母是(  )。

A.d

B.z

C.c

D.t

【答案】A

【解析】舌尖中音是由舌尖抵住上齒齦阻礙氣流而形成,“d、t”是舌尖中音。不送氣音是指發音時肺部呼出的氣流比較弱,“d”是不送氣音,“t”是送氣音。發音時聲帶不顫動的是清音,“d、z、c、t”都是清音。塞音是指發音時,發音部位形成閉塞,軟腭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氣流沖破阻礙,崩裂而出,爆發成聲,“d、t”是塞音。因此,舌尖中、不送氣、清、塞音是“d”。

9.普通話“舌面后、半高、不圓唇”單韻母是(  )。

A.u

B.a

C.o

D.e

【答案】D

【解析】發舌面元音時,根據舌位的高低,可分為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根據舌位的前后可分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根據唇形的圓展,可分為圓唇元音、不圓唇元音。“e”發音時口半閉,舌位半高,舌頭后縮,雙唇自然展開,是舌面后、半高、不圓唇元音。A項“u”是舌面后、高、圓唇元音。B項“a”是舌面、央、低、不圓唇元音。C項“o”是舌面后、半高、圓唇元音。

10.在普通話中,輔音在音節中的位置是(  )。

A.只能出現在音節的開頭。

B.只能出現在音節的末尾。

C.少數可以出現在音節的中間。

D.只能出現在音節的開頭和結尾。

【答案】D

【解析】按照漢語音韻學傳統的字音分析方法,把一個字音(音節)分成前后兩段,即分成聲、韻兩段,前段為聲母,后段為韻母。聲母主要由輔音構成,韻母由元音或元音加輔音構成,據此輔音只能出現在音節的開頭和結尾。

11.下列各組中,有不符合漢語拼音拼寫規則的一組是(  )。

A.yuèliàng(月亮) yǔyán(語言)

B.zhōngwǔ(中午)  wěiwǎn(委婉)

C.tǎoluèn(討論)  kù’aì(酷愛)

D.yōuxiù(優秀)  dǎng’àn(檔案)

【答案】C

【解析】根據漢語拼音的拼寫規則,韻母“uen”前面加輔音聲母的時候,寫成“un”,因此“討論”應拼寫為“tǎolùn”

12.下列詞語中,“一”不發生變調的是(  )。

A.一定

B.萬一

C.想一想

D.一如既往

【答案】B

【解析】“一”原調念陰平(55),在單念或用在詞句末尾,以及在序數中,聲調不變,“萬一”中“一”在末尾,不發生變調。“一”在去聲前一律變為35,在非去聲(陰平、陽平、上聲)前變為51,嵌在相同的動詞的中間,讀輕聲。A項“一定”中“一”發生變調,變為35。C項“想一想”中“一”發生變調,變為輕聲。D項“一如既往”中“一”發生變調,變為51。

13.現代漢字的構造層是(  )。

A.偏旁、部首、整字

B.筆畫、部件、整字

C.部首、部件、筆畫

D.偏旁、筆畫、部件

【答案】B

【解析】現行漢字的結構單位有兩級:一是筆畫,二是部件。筆畫是構成漢字的最小單位,部件是有筆畫構成的,獨體字、合體字都是由筆畫構成的。部件又叫偏旁或構件,是高一級的構字單位,只有合體字是由部件組合成的,獨體字在組字時只能充當一個部件。

14.按“六書”的結構方式,以下都屬于合體字的一組是(  )。

A.象形、會意

B.會意、指事

C.象形、指事

D.會意、形聲

【答案】D

【解析】一個合體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件構成。會意是用兩個或幾個部件合成一個字,把這些部件的意義合成新字的意義,例如,“取、明”等。形聲由表示字義類屬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組成新字,例如,“洋、竿”等。可見,會意字和形聲字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件組合成的字,因此都屬于合體字。象形是用描繪事物的形狀來表示字義的造字法,例如,“月、口”等。指事是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字義的造字法。例如,“上、下”等。可見,象形字和指事字多是由一個部件組合成的,因此不一定屬于合體字。

15.下列選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字是(  )。

A.發奮圖強

B.病入膏盲

C.剛愎自用

D.變本加利

【答案】C

【解析】“剛愎自用”,愎,任性;剛愎,強硬固執;自用,自以為是。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聽不進一點兒別人的意見。A項“發奮圖強”的“奮”應為“憤”,發憤,決心努力。指下定決心,努力進取,謀求強盛。B項“病入膏盲”的“盲”應為“肓”,膏肓,我國古代醫學上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認為是藥力達不到的地方。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D項“變本加利”的“利”應為“厲”,本,本來,原先;加,更加;厲,猛烈,指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

16.下列四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組是(  )。

A.亦、寸、甘、上

B.犬、上、本、州

C.月、末、刃、下

D.未、又、曰、目

【答案】A

【解析】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字義的造字法。A項“亦”,甲骨文字形,是在一個人的兩臂下方各加一點指事符號,本義為人的兩腋。“寸”,篆文,是在手腕(又)的下面加一橫指事符號,表示手腕的某個位置,本義為切脈位置,離手腕十分的脈口。“甘”,甲骨文字形,在口(嘴、舌)中加一短橫指事符號,指事符號代表口腔內的舌頭或嘴部的動作,本義為用口、舌品嘗美味。“上”和“下”相對,古時用弧向上和向下的兩條長弧線(或長橫線)為基準,上邊和下邊各加一短線表示“上”和“下”。因此,A項全是指事字。

17、下列各組漢字,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四種都有的一組是(  )。

A.又、及、取、行

B.犬、下、益、伐

C.口、甘、莫、菽

D.目、耳、嵩、嶺

【答案】C

【解析】象形是用描繪事物形狀來表示字義,“口”,甲骨文字形,像人張開的嘴巴,本義為嘴巴,用來說話、吃飯的器官,是象形字。指事是用象征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字義,“甘”,甲骨文字形,在口(嘴、舌)中加一短橫指事符號,指事符號代表口腔內的舌頭或嘴部的動作,本義為用口、舌品嘗美味,是指事字。會意是用兩個或幾個部件合成一個字,把這些部件的意義合成新字的意義,“莫”,早期甲骨文,像太陽隱沒在叢林之中,從日,本義為太陽下山,陽光隱入叢林草野,是會意字。形聲字由表示字義類屬的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組成新字,“菽”,從艸從叔,叔亦聲。本義為作為草本植物子實的豆子,是形聲字。

18.“屢試不爽”中的“爽”的意義是(   )。

A.爽快

B.舒服

C.明朗

D.差錯

【答案】D

【解析】“爽”指差錯,違背。“屢試不爽”指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作為此義的詞語還有“毫厘不爽、爽約”等。

19.下列各組詞,都屬于離合詞的一組是(  )。

A.聊天、傷心、鞠躬

B.生氣、幫助、結婚

C.見面、說明、睡覺

D.放心、站崗、商量

【答案】A

【解析】離合詞是指既可以以詞的形式出現,又可以拆開使用的詞。它以動賓為主,補充為輔。例如,“吃飯”可以說“吃了一頓飯”,也可以說“飯吃了嗎?”據此,A項中“聊天”可以說“聊一會天”,“傷心”可以說“傷透了心”,“鞠躬”可以說“鞠一躬”,都屬于離合詞。B項中的“幫助”、C項中的“說明”和D項中的“商量”不屬于離合詞。

20.下列各組詞,都屬于區別詞的一組是(  )。

A.高等、微型、正式

B.主要、慢性、偶然

C.人造、野生、重要

D.萬能、袖珍、模糊

【答案】A

【解析】區別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屬性,有區分事物的分類作用。區別詞往往是成對或成組的,能直接修飾名詞和名詞短語,作定語,多數能帶“的”,形成“的”字短語。不能單獨作謂語、主語、賓語,組成“的”字短語或聯合短語或成雙對比后可以作主語、謂語、賓語。區別詞不能前加“不”,否定時前加“非”。據此,A項都屬于區別詞。B項中的“偶然”、C項中的“重要”和D項中的“模糊”都是形容詞,不是區別詞。

21.下列各組詞,都屬于時間名詞的一組是(  )。

A.現在、剛才、明天

B.最后、將來、剛剛

C.原先、昨天、正在

D.晚上、過去、即將

【答案】A

【解析】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和時地的名稱,時間名詞表示時間。副詞常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性詞語,表示程度、范圍、時間等意義,時間副詞表示時間、頻率。兩者注意區分,時間名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時間副詞不可以。據此,A項各詞都屬于時間名詞,B項中的“剛剛”、C項中的“正在”和D項中的“即將”都是時間副詞,不是時間名詞。

22.下列句子屬于兼語句的是(  )。

A.大家都認為他能勝任這項工作。

B.學校通知大家明天不上課。

C.邀請他來講學是校長的建議。

D.微笑能使人年輕,使人精神愉快。

【答案】D

【解析】兼語句是由兼語短語充當謂語或獨立成分的句子。根據兼語前一動詞的語義,常見的兼語句有使令式、愛恨式、選定式、“有”字式等。D項句子屬于兼語句中的使令式,前一動詞有使令意義,能引起一定的結果,常見的動詞有“使、叫、讓、組織、鼓勵、號召”等。

23.下列句子中屬于連謂句的是(  )。

A.你有話慢慢說吧。

B.她一進門就脫鞋子。

C.學校派張老師去哈佛大學當訪問學者。

D.我們決定明天去文博會參觀。

【答案】A

【解析】連謂句是由連謂短語充當謂語或獨立成分的句子。A項“你有話就慢慢說吧”前后是條件和行為的關系,“有話慢慢說”是連謂短語,作句子的謂語。

24.下列各句中,屬于復句的是(  )。

A.讓漢語和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

B.只有能同心協作的人,才能把工作做好。

C.內容好而且旋律美的歌曲,是大家都歡迎的。

D.無論我走到哪兒,我都會想念故鄉的。

【答案】D

【解析】復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上相關,結構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貫通全句的句調構成的。復句中分句之間的關系有時用關聯詞語表示,有時不用或不能用關聯詞語表示,有少量表示條件、假設關系的關聯詞語如“無論……都”“只有……才”“就是……也”等,既可以用在復句的不同分句里,也可以用在單句的句法成分之間。不是有關聯詞語的就是復句。D項句子是條件復句。A項、C項句子各部分互作句法成分,是單句。B項去掉關聯詞語后可以看出,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的主語,也是單句。

25.下列句子,不正確的一句是(  )。

A.你們倆先見一下面再說吧。

B.她父母親都身體很好。

C.宿舍里大家在看電視呢。

D.漢語她說得很流利。

【答案】C

【解析】“宿舍里”是方位短語,表示空間位置。前面往往加介詞,組成介詞短語,修飾謂詞性成分。因此“宿舍里”應放在“在”的后面,“在宿舍里”作狀語。狀語一般放在主語后面,因此C項句子正確表達應為“大家在宿舍里看電視呢。”

26.下列句子中,正確的一句是(  )。

A.我今天起床得很早。

B.明天我沒在辦公室。

C.他沒把書放在書包。

D.他的為人,你又不是不了解。

【答案】D

【解析】D項句子“你”是主語,“了解”是謂語中心語,“他的為人”是“了解”的賓語,這里把賓語提到了前面,起強調作用。A項中“很早”是“起床”的程度補語,已經用“很”來表示補語“早”的程度,中心語和程度補語之間不需要添加結構助詞“得”。B項“沒”作否定詞時用于否定存在、領有,以及動作、行為的完成,不能表示對未來事情的否定,在句中與“明天”相矛盾,可改為“不”。C項“在”為介詞,表示時間、處所,經常跟由方位詞“上、中、下、里”等構成的方位短語構成介詞短語,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處所、方位、條件或范圍等。方位詞表示方向、位置,總放在詞語之后,與實詞語組成方位短語,表示空間、位置。因此,“書包”后應加方位詞“里”。

27.句首時間、處所名詞是主語的句子是(  )。

A.早上我給她打過電話了。

B.從明天起我晚上得加班。

C.在南方一般不下雪。

D.外面正刮著大風呢。

【答案】D

【解析】“外面”是方位名詞,作主語,“正刮著大風呢”是謂語,“刮”是謂語中心語,“大風”是“刮”的賓語。A項主語是“我”,“早上”作狀語。B項主語是“我”,“從明天起”作狀語。C項“在南方”是介賓短語,作狀語。

28、下列句子中不是主謂謂語句的是(  )。

A.什么事情他都愛管。

B.這件事我們都不清楚。

C.她說話的聲音很好聽。

D.小張工作很積極。

【答案】C

【解析】主謂謂語句是由主謂短語充當謂語的句子。C項主語是“她說話的聲音”,“她”是主語的領屬性修飾語,謂語是“很好聽”,謂語不是主謂短語,因此句子不是主謂謂語句。A項主語是“什么事情”,謂語是“他都愛管”,謂語是主謂短語。B項主語是“這件事”,謂語是“我們都不清楚”,謂語是主謂短語。D項主語是“小張”,謂語是“工作很積極”,謂語是主謂短語。

29、下列句子中不屬于存現句的是(   )。

A.門旁邊擺著一個鞋柜。

B.從全國各地來了許多專家學者。

C.大禮堂里坐滿了人。

D.書架上少了一本書。

【答案】B

【解析】存現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現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來描寫環境或景物的一種特定句式,可以細分為存在句、出現句和消失句三種。存現句大都可分為前、中、后三段,前段叫處所段,從語義上看,必須有處所性;中段叫動作段;后段叫存現賓語段。A項和C項屬于存在句,D項屬于消失句。B項屬于非主謂句。

30、下列句子中不是反問句的是(  )。

A.誰說我答應了啊?

B.你去機場接人,那么我呢?

C.這件事你能不知道?

D.您這是說他呢,還是說我?

【答案】B

【解析】反問句是無疑而問,不要求回答。反問句的反問口氣相當于否定口氣,否定格式加否定口氣就變成肯定的意思,反之,肯定格式加否定口氣就變成否定意思。B項是特指問的疑問句,意思是“你去機場接人,那么我干什么呢?”。A項是反問句,意思是“我沒答應。”C項是反問句,意思是“這件事你肯定知道。”D項也是反問句,意思是“您這是說我。”

貳  漢語應用能力(共40分)

四、語音能力題。(共10分)

1、選擇拼寫正確的音節。(5分)

(1)xiàng   (2)jiaǒ   (3)liǒu   (4)zhuò   (5)shòng

(6)juén   (7)lùn   (8)hueǐ   (9)luàn   (10)wuà

答:以上音節拼寫正確的有(1)(4)(7)(9)。

其他音節拼寫錯誤的原因在于:(2)jiaǒ,聲調標寫錯誤,iao的聲調應標在韻腹a上,寫作jiǎo;(3)liǒu,非零聲母音節中,韻母iou應省寫作iu,聲調標在后一字母上,應寫作liǔ;(5)shòng,漢語普通話中沒有shong的發音;(6)juén,非零聲母音節中,韻母uen應省寫作un,此外,漢語普通話中jun只有陰平、去聲兩個調類,應寫作jūn或jùn;(8)hueí,非零聲母音節中,韻母uei應省寫作ui,聲調標在后一字母上,應寫作huí;(10)零聲母音節中,ua作韻母時,韻頭u寫作w以起到隔音的作用,應寫作wà。

2、寫出下列詞語的拼音。(5分)

培養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答:Péiyǎng hànyǔ guójì jiàoyù shuòshì。

五、漢字能力題。(共l5分)

1、填空。(10分)

(1)“好”有________筆。

【答案】6

【解析】“好”字筆順為撇點、撇、橫、橫撇、豎鉤、橫,共6筆。

(2)“語”有________筆。

【答案】9

【解析】“語”字筆順為點、橫折提、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共9筆。

(3)“泰”是_________結構。

【答案】上下

【解析】合體字的部件與部件的組合方式主要有左右、上下、包圍和框架四種組合方式,其中上下組合又可分為上下結構和上中下結構,“泰”即是上下結構。

(4)“氛”是__________結構。

【答案】上右包圍

【解析】合體字的部件與部件的組合方式主要有左右、上下、包圍和框架四種組合方式,其中包圍結構分兩面包圍、三面包圍和四面包圍三種。兩面包圍又有上左包圍、上右包圍、左下包圍三種;三面包圍分上三包圍、下三包圍左三包圍三種。“氛”字屬于上右包圍結構。

(5)“補”的形旁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補”由“補”簡化而來,《說文解字》:“補,完衣也。從衣,甫聲。”“衤”是形旁,本義是縫補破的衣服。

(6)“性”的聲旁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說文解字》:“性,人之陽氣性善者也。從心,生聲。”“生”為聲旁,本義是萌生于心的本能欲求。

(7)“短”的第五筆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短”字筆順為撇、橫、橫、撇、點、橫、豎、橫折、橫、點、撇、橫,第五筆為點。

(8)“去”的第三筆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去”字筆順為橫、豎、橫、撇折、點,第三筆為橫。

(9)“尚”的筆順是______________。

【答案】豎、點、撇、豎、橫折鉤、豎、橫折、橫。

(10)“強”的筆順是_____________。

【答案】橫折、橫、豎折折鉤、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提、點。

2、改正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5分)

(1)輕聲細雨

【答案】“雨”應改為“語”

【解析】“輕聲細語”是指說話聲音很輕柔、細小。“語”是說話的意思。

(2)荒誕不敬

【答案】“敬”應改為“經”

【解析】荒誕,荒唐離奇、極不真實;不經,沒有引經據典。指少有的,典籍中也沒有的(事),形容不合常理的,荒唐的。

(3)好大喜公

【答案】“公”應改為“功”

【解析】好,愛好、喜歡;功,功績、成就。指不管條件是否許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風。

(4)一去不反

【答案】“反”應改為“返”

【解析】“一去不返”指一去就不再回來了,比喻事情已成為過去,再不能重現。“返”是回來的意思。

(5)宜人不用

【答案】“宜”應改為“疑”

【解析】“疑人不用”和“用人不疑”合起來是中國傳統的一條任用人才的理念,是指對他有懷疑的人就不去任用他,任用的人就不要輕易去懷疑他。“疑”是懷疑的意思。

六、語法詞匯規范。(共5分)

判斷下列是否符合普通話規范的說法。(對的畫○,錯的畫×)

(1)老師提的意見和建議很主要。

【答案】×

【解析】區別詞表示人和事物的屬性,有區分事物的分類作用。區別詞不能單獨作謂語、主語、賓語。組成“的”字短語或聯合短語或成雙對比后可以作主語、謂語、賓語。“主要”是區別詞,不能單獨作謂語,因此,句子可將區別詞“主要”改為形容詞“重要”。

(2)我要去旁邊的書店買二本書。

【答案】×

【解析】“二本書”應表述為“兩本書”。“二”和“兩”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當單獨用在度量衡量詞前時,除“二兩”不能說成“兩兩”之外,用“二”用“兩”都可以,如“二斤”“兩斤”等。但單獨用在其他量詞前就只能用“兩”不能用“二”,如“兩個”不能說“二個”(在“位”前可以用“二”,“二位”“兩位”都通用)。

(3)假期你是回國還是到各地旅游嗎?

【答案】×

【解析】疑問句中是非問句語氣詞用“嗎”,不用“呢”;特指問句、選擇問句和正反問句語氣詞用“呢”,不用“嗎”。本句是選擇問句,用語氣詞“呢”,或者不用語氣詞。

(4)我的同桌只要往講臺一站,就顯得不知所措。

【答案】×

【解析】名詞“講臺”只表示“講演或上課用的高臺”這一事物,不能表示位置,后面應加上方位詞。方位詞有定位性,總放在詞語之后,與實詞語組成方位短語,表示空間位置。方位短語前面往往加介詞,組成介詞短語。因此,句子中“講臺”后面應加上方位詞“上、前”等,使“往講臺上(前)”成為介詞短語,修飾動詞“站”。

(5)下學期我要回國結婚女朋友。

【答案】×

【解析】“結婚”是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加賓語,因此“結婚女朋友”應該表述為“和女朋友結婚”。

七、文言文閱讀題。(共10分)

1.請為下列古文加注標點。(6分)

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答: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鄉爭權天下,豈非項王邪?”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2.根據這段古文填空。(4分)

(1)“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答案】結束、完畢

【解析】“信拜禮畢”意思是任命韓信的儀式結束。

(2)“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答案】多次、屢次

【解析】“丞相數言將軍”意思是丞相多次稱道將軍。

(3)“何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答案】以什么、用什么

【解析】“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意思是將軍用什么計策指教我呢?

(4)“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答案】趁機

【解析】“因問王”意思是趁機問漢王。

叁  漢語語言分析(共30分)

八、語音分析填空題。(每題l分,共5分)

(1)“你好”中“你”的正確讀音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你”原調為上聲,但當兩個上聲緊相連時,前一個調值從214變成35。

(2)普通話音節xùn的主要元音是____________。

【答案】ü

【解析】主要元音是指的韻母的韻腹,是韻母發音時開口最大,發音最清晰響亮的韻母,“xùn”中“x”為聲母,“ün”為韻母,韻腹是“ü”,韻尾是“n”。

(3)普通話表示疏忽意義的“大意”中“意”的讀音,實際調值是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意”原調讀去聲,在“大意”中讀輕聲,是形容詞。如果輕聲在去聲字的后面,則調值為1。

(4)“這么多東西啊。”中“啊”的實際讀音是___________。

【答案】ya

【解析】語氣詞“啊”發音時往往受前字讀音的影響而產生音變。當末尾音素為“i”時,加“啊”(a)即讀作“ya”。“西”字音節拼寫為“xi”,韻尾是“i”,因此讀“ya”。

(5)普通話音節jiǒng是由___________個音素構成的。

【答案】3

【解析】音素是最小的語言單位,是從音色的角度劃分出來的。“jiǒng”是由“j、ü、和ng”3個音素構成。

九、辨析下列詞語。(每題5分,共10分)

1.“最近”與“現在”

答:(1)相同之處

兩者的相同之處在于都可以做時間副詞,指說話前后的一段時間。例如:很久沒有看見他了,他現在(最近)的情況怎么樣?

(2)不同之處

詞義范圍不同

“最近”更強調是說話前后不久的一段日子,例如:這個戲最近就要上演了。而“現在”更強調的是說話的這個時候,區別于“過去”和“將來”,例如:你現在就去學校。

詞性不同

“最近”有形容詞性質,表示距離最接近或最小的。例如:這是距離學校最近的一所公寓。

“現在”有動詞性質還可用于表示存在,目前活著。例如:如今這兩個姑子現在,老爺著人驗他一驗。(《醒世姻緣傳》);“現在”有名詞性質,指現世今生。例如:陛下尊居九五,富有四海,不過保有現在而已,人生幾何?(《英烈傳》)

2.“雖然”和“固然”

答:(1)相同之處

兩者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有連詞性質,表示“即使這樣”的讓步意思,表示承認甲事為事實,但乙事并不因此而成立,引起下文轉折。例如:雖然(固然)工作很忙,但還是可以抽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的。

(2)不同之處

詞義范圍不同。

“雖然”多表示某事是事實,但不包含“本來”的意思。例如: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固然”則更強調“本來”的意思。例如: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錯。“固然”還可表示承認甲事實,也不否認乙事實。例如:意見對,固然應該接受,就是不對也可以作為參考。

語法功能不同。

當需要重復同一形容詞謂語時,我們可以把“固然”放在中間,連接兩個重復的謂語,而當“雖然”代替“固然”放在中間這樣的做法不符合語用。

使用位置不同。

“雖然”在連接轉折復句時,位置比較自由,既可以放在句首,也可以放在主語后。“固然”一般只放在主語后,不放在句首。

十、語法分析。(共l0分)

A.分析句子的歧義,并用適當方法消除歧義。(6分)

1.昨天老王已經通知過了。(3分)

答:句子歧義在于“通知”的主體和對象不確定。一種理解可以是通知的主體是老王,即這件事是老王通知的別人。另一種理解可以是通知的對象是老王,即這件事已經通知給老王了。句子可改為:昨天老王已經通知過我們了。

2.我家的孩子就要熱帶魚。(3分)

答:“熱帶魚”定語的層次劃分不確定,既可以理解成“熱帶的魚”也可以理解成“熱的帶魚”。可以改為“我家的孩子就要吃熱的帶魚”。

B.分析下列句子中加框的詞的詞性。(4分)

3.我讓孩子匯報考試的事情。

答:介詞。

4.好在我走得早,要不還真遲到了。

答:副詞;連詞。

十一、下列組合能否成立,并說明理由。(共5分)

1.打掃宿舍衛生

答:成立。“宿舍衛生”可看作是偏正短語中的定中短語,定中短語作“打掃”的賓語,整個短語為動賓結構短語。

2.爺爺穿被子

答:不成立,動賓搭配不合理。“穿被子”不能搭配。“穿”的意思是把衣、鞋、襪等套在身體相應部位上,因此跟衣服、鞋、襪子等相搭配。被子是睡覺時用來蓋在身上的保暖御寒品,不能穿在身上,只能搭配“鋪、蓋”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久治县| 始兴县| 华坪县| 库伦旗| 洪泽县| 岱山县| 六安市| 平果县| 梁平县| 韶关市| 东港市| 繁峙县| 方山县| 咸阳市| 株洲市| 望奎县| 巍山| 双鸭山市| 南宫市| 静宁县| 南阳市| 滦平县| 梅州市| 神池县| 沂南县| 张家川| 双鸭山市| 团风县| 达拉特旗| 信丰县| 土默特右旗| 平凉市| 山东省| 永川市| 大荔县| 苗栗市| 丹东市| 依兰县| 南昌市|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