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真題及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l-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理論論證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類比

B.哲學思辨

C.經驗描述

D.科學實驗

【答案】B

【解析】從教育整個歷史發展看,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大致經歷了直覺為主的觀察時期;分析為主的方法論時期;形成獨立學科時期。教育研究的發展近代科學產生以后,教育研究進入分析為主的方法論時期。從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到新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興起。這一時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同認識論糅合在一起的,采用歸納法和演繹法,重思辨輕實踐經驗。A項的自然類比和C項的經驗描述屬于直覺觀察時期;D項的科學實驗屬于形成獨立學科時期。

2~8題略。

9.麥克菲爾的體諒模式中所使用的人際或社會問題情境教材是( ?。?。

A.《學會關心》

B.《生命線》

C.《中學道德教育》

D.《社會與道德教育》

【答案】B

【解析】《生命線》是由麥克菲爾等人編制的一套獨具特色的人際—社會情境問題教材。這套教材是實施體諒模式的支柱,由《設身處地》《證明規則》《你會怎么辦?》三部分組成,循序漸進地向學生呈現越來越復雜的人際與社會情境。

10.教師在長期壓力的體驗下,會出現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消極應對工作。這種問題屬于(  )。

A.職業倦怠

B.職業迷茫

C.職業逃避

D.職業道德失范

【答案】A

【解析】職業倦怠是指一個人在社會期望值、個體內在的期望值過高而客觀實際又達不到預期的目標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失望的情緒、疲憊的心態的一種心理現象。教師職業倦怠的典型癥狀是工作滿意度低、工作熱情和興趣的喪失以及情感的疏離和冷漠。

1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在普通高中深入推出課程改革,積極開展研究生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制度。采取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

B.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化

C.全面普及普通高中教育

D.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

【答案】D

【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上述表述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采取最合理的措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2.結合功能主義者認為,結構良好的教育有助于社會流動,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平衡器,因此學校是社會進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這種觀點強調的是( ?。?。

A.正向顯性功能

B.正向隱性功能

C.負向顯性功能

D.負向隱性功能

【答案】A

【解析】顯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與之相符合的結果;隱性教育功能是伴隨顯性教育功能所出現的非預期的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積極地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積極地促進人的成長與發展。教育的負向功能是指教育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著消極的阻礙的作用,對人的成長發展起著消極阻礙的作用。題干所述是教育社會動能的實現,屬于正向顯性功能。

13.研究表明,人的發展存在個體差異,充分尊重和利用這種發展特點的教育措施特有(  )。

A.個別輔導,分層教學,小組合作學習

B.個別輔導,分層教學,班級授課

C.分層教學,班級授課,小組合作學習

D.班級授課,小組合作學習,個別輔導

【答案】A

【解析】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個性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個別輔導是一位輔導老師對單個學生進行的輔導;分層教學是是將學生按照智力測驗分數和學業成績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組,教師根據不同班組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發揮每小組個成員的作用,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這三種教育措施均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不利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進行因材施教。

14.西周學校以“六藝”為課程,根據程度分別安排在小學或大學學習,其中被稱為“小藝”,安排在小學學習的是(  )。

A.詩書

B.禮樂

C.射御

D.書數

【答案】D

【解析】西周學校的“六藝”課程即禮、樂、射、御、書、數?!傲嚒庇小按笏嚒焙汀靶∷嚒敝?,書、數作為“小藝”,是西周小學的課程,禮、樂、射、御為“大藝”,主要是大學的課程。

15.《學記》所闡述的循序漸進教學原則,早在孟軻就已提出,他將其闡述為( ?。?。

A.“不陵節而施”

B.“學不躐等”

C.“當其可”

D.“盈科而后進”

【答案】D

【解析】“盈科而后進”出自《孟子?離婁下》,意思是流水在前進的過程中,要填滿每一個坑,然后才能繼續向前。而教學也應當像流水那樣,注意每一個知識環節的掌握,注意學習的知識的連續性,按照一定步驟,循序漸進的進行。ABC三項均出自《學記》,“不陵節而施”是指不能超過學的人的接受能力而進行(教育),“學不躐等”學習不能超越次第,都是闡述教學的循序漸進原則;“當其可”當其可”是對于及時施教原則的闡述,要掌握學習的最佳時機,適時而學,適時而教。

16.漢代實施察舉制度,貫徹儒家“量才而授官,錄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謂“材”是指(  )。

A.經述之才

B.吏治之才

C.辭章之才

D.貨殖之才

【答案】B

【解析】“量材而授官,錄德而定位”意思是量度他的才能給他官職,根據他的德行決定他的位置。這里的“材”是吏治之才。這是董仲舒為了克服官吏任用過程中論資排輩的現象提出的,是對官吏管理和選拔的規定,即把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人推薦上來,經過考核再加以錄用,使學校培養出來的的人才和社會上的各類人才充分發揮其作用,任用官員任官唯賢。

17.唐代中央官學體系中實施儒學教育的學校主要為( ?。?。

A.國子學,太學,四門學

B.國子學,太學,中書學

C.太學,四門學,中書學

D.國子學,四門學,中書學

【答案】A

【解析】唐代中央設有“六學”和“二館”?!傲鶎W”具體指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六學中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屬于普通學校,學習儒家經典。

18.科舉制度區別于察舉制度的根本之處在于(  )。

A.開設繁多的考試科目

B.建立完備的防弊制度

C.自愿報名、逐級考選

D.地方推薦、中央考試

【答案】C

【解析】察舉制就是推薦,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婆e制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的制度,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婆e制度區別于察舉制度的根本之處在于科舉制是自愿報名、逐級考選的。

19.在道德修養方法上,認為無須外求,只須明內在良知的古代教育家有( ?。?/p>

A.孟軻、王守仁

B.孟軻、朱熹

C.荀況、王守仁

D.荀況、朱熹

【答案】A

【解析】孟軻認為良知是人的道德觀念和知識是先驗和本質的存在,人是一個道德主體。王守仁認為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荀況、朱熹是外鑠論(環境決定論)的代表,基本觀點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環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

20.明朝各地設立數量最多、范圍最廣的學校是( ?。?/p>

A.武學

B.醫學

C.陰陽學

D.社學

【答案】D

【解析】明朝社學是設在城鎮和鄉村地區,以民間子弟為教育對象的一種地方官學,是數量最多、范圍最廣的學校。府州縣每五十家設社學一所。

21.《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國古代較為流行的蒙學教材。這類教材在編寫上除了文字簡練、通俗易懂外,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是( ?。?。

A.聯系兒童生活

B.采用韻語形式

C.圖文并茂

D.內容生動有趣

【答案】B

【解析】中國古代蒙學教材,多采用韻語及對偶句式,讀來瑯瑯上口。流傳最廣的“三、百、千、千”四種蒙學教材,更體現了這一特點?!度纸洝?,三字成句,或三字倍數成句,句句葉韻;《千字文》全書千字,四言葉韻,共250句,無一復字;《百家姓》采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易學易記;《千家詩》,無論作品朝代,無論作者何人,無論五言七言,無論絕句律詩,都是句句對仗,平仄準確,讀來押韻,聽來順耳。又如《名賢集》,句式對偶整齊 ,有四字為句,五字為句,也有七字為句 ,但句句葉韻;《弟子規》仿三字經》體例,三字成句,句句葉韻。

22.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政府通令國民學校廢止文言文教材,代之以現代語體文是在(  )。

A.清末新政時期

B.南京臨時政府時期

C.北洋政府時期

D.國民政府時期

【答案】C

【解析】新文化運動中開展的文學革命,使文學作品逐漸使用白話文,其中出現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為學校教育提供了理想的國語教材和課外讀物。

23.1927年經蔡元培等人提議試行的大學院和大學區制,是借鑒國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結果。所借鑒的國家是(  )。

A.法國

B.德國

C.日本

D.美國

【答案】A

【解析】大學區制是法國教育行政體系中的劃區管理體制。1806年,拿破侖設立帝國大學為政府管理全國教育的機構(實即國民教育部),1808年劃全國為29個教育行政區,稱為“大學區”,其轄境與司法區重合。

24.奧古斯丁關于教學的基本方法是( ?。?/p>

A.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在于培養學生認識的現實世界的能力

B.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發現心中已有真理

C.以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品作為主要的教學資料

D.重視自然,科學知識和教學

【答案】B

【解析】奧古斯丁認為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發現心中已有真理,而不是去認識客觀的物質世界(現實世界)。他反對把古希臘、羅馬文學作品作為教材;輕視自然科學的學習。

25.將人的靈魂分為營養的靈魂,感覺的靈魂和倫理的靈魂,并根據此主張實施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臘教育思想家是( ?。?/p>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畢達哥拉斯

【答案】C

【解析】亞里士多德的教學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論、認識論及其對于兒童身心發展考察的基礎之上的。他將人的靈魂分為營養的靈魂,感覺的靈魂和倫理的靈魂。亞里士多德為其哲學學校設立了“百科全書”式的課程,主張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且在不同時期各有所側重。

26.在職業選擇的問題上,法國教育家盧梭反對的是( ?。?。

A.選擇適合兒童稟賦的職業

B.選擇對社會有用的職業

C.選擇為法國政府服務的職業

D.選擇有教育意義的職業

【答案】C

【解析】盧梭在《愛彌兒》中表示,自然教育的最終培養目標是“自然人”。盧梭提出選擇職業的幾條原則:有用,這是最基本的;適合自己的稟賦;適合自己的性別和年齡;清潔衛生,無害于身體;不要選擇那種養承認乖戾性情、磨滅人上進心的職業。

27.在17世紀英國教育家洛克所設計的教育體系中,處于前提和基礎地位的教育活動是(  )。

A.身體的養育

B.知識的學習

C.德行的塑造

D.禮儀的培養

【答案】A

【解析】洛克認為,紳士需要學習的最需用和最常用的事物體現在身體、德行和學問三個方面。相應的,紳士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體育、德育和智育三個方面。洛克把健康教育看成紳士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把它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28.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拿破侖十分重視技術教育和專門學校的發展,曾被其喻為“能下金蛋的母雞”的教育機構是(  )。

A.巴黎機械與化學工藝學校

B.圣蘇爾特種軍事學校

C.巴黎高等師范學校

D.巴黎理工學校

【答案】D

【解析】拿破侖極為重視教師和學者的作用,尊重教育本身的客觀規律,對于在大革命處于生死關頭創建起來并發揮重大作用的巴黎理工學校,他更有著特殊的感情。1804年12月2日拿破侖稱帝。第二天就在戰神廣場上親授理工學校一面旗幟,上寫“為了祖國的科學和榮譽!”當時的領旗人,學校首屆畢業生阿拉戈,后來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一八一四年,俄、奧、普聯軍兵臨巴黎城下,理工學校學生要求參戰。面臨滅頂之災的拿破侖卻說:“我不愿為取金蛋殺掉我的老母雞!”

29.19世紀前半期,英國興起的城市學院運動在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國高等教育傳統,此類學院在教育實踐中強調(  )。

A.宗教神學知識教學與自然科學知識教學并重

B.貴族子弟與中產階層子弟同堂學習

C.古典學科與現代科學并行不悖

D.社會團體與政府合作管理

【答案】C

【解析】19世紀前半期英國的城市學院的課程中除古典語文、宗教與道德外,也開設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商業、現代語等,還聘請著名法律和醫生來校教授法律和醫學等。

30.教育思想表現出鮮明的民主性,認為天才可能和美德出自茅舍的要比出自宮廷的多得難以計算的法國教育者是( ?。?。

A.愛爾維修

B.狄德羅

C.拉夏洛泰

D.盧梭

【答案】B

【解析】狄德羅認為“茅舍和其他私人住宅的數目跟宮廷的數目的對比,就如同一萬跟一的對比一樣,而依照這一點,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舍里的要比出自宮廷里的多得難以計算?!?/p>

3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賀拉斯曼關于美國公立學校教育目的與作用理解的是( ?。?。

A.社會機器的平衡論

B.社會人才的鍛造爐

C.社會差異的復印機

D.社會意識的均衡閥

【答案】C

【解析】賀拉斯曼曾說:“除了人類所創造的其他一切手段以外,教育是人們的情況的偉大均衡閥——它是社會機器的平衡輪?!焙绽孤压W??闯梢粋€熔爐,從中錘煉出美國社會所需要的形形色色的人才。

32.20世紀80年代,日本國會批準成立的日本教育改革領導機構是(  )。

A.中央教育審議會

B.臨時教育審議會

C.學生管理局

D.教學局

【答案】B

【解析】80年代以來,日本教育改革的領導機構包括:1984年日本國會批準成立的“臨時教育審議會”和1987年文部省成立的“教育改革推進本部”。

33.20世紀70年代美國教育改革的主題之一是( ?。?。

A.追求優異

B.生計教育

C.提高效率

D.教育公平

【答案】B

【解析】生計教育是美國教育總署署長馬蘭于1971年開始倡導的一種教育,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教育改革的主題之一。生計教育的實質是以職業教育和勞動教育為核心的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的教育,它要求以職業教育為中心重新建立教育制度。1974年美國國會通過《生計教育法》,采取實際步驟推行生計教育。它的實施把幼兒園、中小學、大專院校學生以及成人都作為教育對象,中小學階段是生計教育重點實施階段,又可細分為三個階段:1~6年級是使學生了解和選擇職業階段;7~10年級為探索和學習階段;11~12年級是職業決定階段。

34.下列不屬于遷移的是( ?。?。

A.吃一塹,長一智

B.近墨者黑

C.因噎廢食

D.溫故知新

【答案】B

【解析】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指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或態度對另一種情境中技能、知識的獲得或態度的形成的影響。ACD三項都屬于遷移。B項,近墨者黑比喻不良的環境和他人對個體發展的不良影響。

35.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一段主題思想不明確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題標題與未加相比,被試感到加上標題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記憶效果好。最適宜解釋這一現象的理論是(  )。

A.同化論

B.生成論

C.聯想輪

D.圖式理論

【答案】D

【解析】圖式描述的是具有一定概括程度的知識,是指圍繞某一個主題組織起來的知識的表征和貯存方式。題目中給短文加上主題標題就是把雜亂的、沒有表面聯系的知識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標題,屬于圖式理論。

36.根據皮亞杰的觀點,兒童能發現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排開的水量有關,而與物體的質地無關。這說明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已處在(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D

【解析】處于形式運算階段兒童,他們的思維已經接近成人的水平,超越了對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賴,能以命題的形式進行,并能發現命題之間的關系,能理解符號的意義,能做一定的概括。兒童能發現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排開的水量有關,而與物體的質地無關。這說明兒童已經具備了抽象概括思維的能力,正處于形式運算階段。

37.研究表明,學習成功的學生往往對學習抱積極態度,而學習遭受挫折的學生對學習抱消極態度。能對這種態度作出合理解釋的是(  )。

A.認知失調理論

B.社會學習理論

C.效果律

D.準備律

【答案】C

【解析】桑代克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三個主要的學習規律,即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效果律強調個體對反應結果的感受將決定個體學習的效果。如果一個動作跟隨著情境中一個滿意的變化,在類似的情境中這個動作重復的可能性將增加,但如果跟隨的是一個不滿意的變化,這個動作重復的可能性將減少。

38.在上“圓柱體體積計算”這節課時,老師要求學生通過實驗來確定如何測量體積,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測量是(  )。

A.接受學習

B.操作性條件學習

C.發現學習

D.觀察學習

【答案】C

【解析】發現學習是一種讓學生獨立學習自行發現問題,并掌握科學原理的一種教學方法。它特別強調學生自己去發現和創造,要求學生利用課本提供的材料與教師提供的信息,通過自己獨立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進而形成正確的結論與概念。老師要求學生通過實驗來確定,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發現去學習。

39.定性研究區別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

A.研究成果更具客觀性

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

C.研究更多地運用理性思維

D.研究更多地關注事物的性質及意義

【答案】D

【解析】定性研究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從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定量研究通過對研究對象的特征按某種標準作量的比較來測定對象特征數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間的量的變化規律。定性研究更多關注的是不同事物、現象的意義及特征;而定量研究關注的是有關因素在數量上的變化以及對研究對象的影響。

40.為了解在校生對學校廣播節目節目的評價,某高校學生會從1200名學生合住的200間宿舍中隨機抽取15間,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這樣的抽樣方法是( ?。?/p>

A.簡單隨機抽樣

B.系統隨機抽樣

C.分層隨機抽樣

D.整群隨機抽樣

【答案】D

【解析】整群隨機抽樣,是將總體按一定標準劃分成群或集體,以群或集體為單位按隨機的原則從總體中抽取若干群或集體,作為總體的樣本,并對抽中的各群中每一個單位都進行實際調查。題干中的宿舍就是已經劃分好的群或集體,題干所述的方法就是從整體200個宿舍中抽取15各宿舍,屬于整體隨機抽樣方法。

41.某古籍研究所最近發現了一批古代教育文獻,專家對這些文獻的版式進行了鑒別和評價。按照文獻評價的分類,這屬于( ?。?/p>

A.外部評價

B.內部評價

C.事實評價

D.價值評價

【答案】A

【解析】外部評價在于評價文獻的有效性,它是確定文獻效度的工具,所要回答的問題是文獻是否真實、可靠。文獻研究中的內部評價在于評價文獻內容的意義和可信程度,強調的是文獻內容本身。文獻的版式屬于外部信息,對其進行鑒別和評價屬于外部評價。

42.相對于其它類型的教學研究,教育行動研究重視教師的參與,強調( ?。?。

A.與理論的分離

B.實踐問題的解決

C.教師的獨立研究

D.研究結論的遷移

【答案】B

【解析】教育行動研究是指針對教育情境中的日常工作,教師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實際情況,解決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種研究方式。教育行動研究重視教師的參與,強調教學實踐問題的解決。

43.某考試將考生考試的最終結果分為及格與不及格,這種測量屬于( ?。?。

A.定名測量

B.定序測量

C.定距測量

D.比率測量

【答案】B

【解析】定序測量,也稱順序測量或等級測量,它是對測量對象的等級或順序的鑒別,如名次、等級。題干中的及格與不及格是等級的評定,屬于定序測量。A項,定名測量用來說明數據的屬性,如性別、是否黨員等;C項,定距測量有相等單位,無絕對0點,可加減,不能乘除,如人的智商、家庭人數等。D項,比率測量有相等單位,有絕對0點,可加減、乘除。如分數、百分比等。

44.下列教育家中最早使用日記描述法研究兒童成長和發展的是(  )。

A.夸美紐斯

B.裴斯泰洛齊

C.赫爾巴特

D.拉伊

【答案】B

【解析】日記描述法,又稱嬰兒傳記,是一種兒童研究方法,它記錄了兒童生長和發展的信息,主要是兒童身上發生的新行為或新事情。一部完整的日記描述往往是一部兒童發展生長史。1774年裴斯泰洛齊首創了日記描述法。

45.某班一組學生在一次數學測試中的成績是:72、80、56、87、61、94、76、92,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 ?。?。

A.76

B.78

C.80

D.82

【答案】B

【解析】中位數是指按照大小順序排列的正中間的數。如果是中間是兩個數,則中位數就是中間兩個數的平均數。題干中的數字從小到大排列:56、61、72、76、80、87、92、94。中間為76和80,所以中位數是78。

二、辨析題:46-48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首先判斷正誤,然后闡明理由。

46.教育受制于社會,因此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取決于社會的現實要求。

答:錯誤。

理由:教育受制于社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的確定并不取決于社會的現實要求。教育受制于社會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制約教育事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的性質制約教育的性質、宗旨、目的、領導權和受教育權;文化知識制約教育的內容與水平。除此之外,教育目的的確立、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的選擇也要考慮人的因素,依據人的身心發展和需要來確定。

47.教育應與人的天性合作。

答:正確。

理由:教育應與人的天性合作是指教育應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包括:順序性、不平衡性、階段性、個別差異性、整體性。人的發展的順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發展的成熟機制,抓住發展的關鍵期,不失時機地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學生健康地發展;階段性要求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個別差異性要求對學生因材施教,促進學生自由地發展;整體性要求教育從整體上把握教育對象的特征,促進學生在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諧地發展,把學生培養成為完整和完善的人。

48.認知風格就是認知策略

答:錯誤。

理由:認知風格就是認知策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認知風格又稱認知模式,指個體在信息加工過程中表現在認知組織和認知功能方面持久一貫的特有風格。它既包括個體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過程方面的差異,又包括個體態度、動機等人格形成和認知能力與認知功能方面的差異。認知策略是指運用有關人們如何學習、記憶、思維的規則支配人的學習、記憶或認知行為,并提高其學習、記憶或認知效率的能力。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有助于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信息。包括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和組織策略。

三、簡答題:49-53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49.簡述社會中心課程理論的基本觀點。

答:社會中心課程理論,又稱社會改造主義教學論,是從進步主義教育中逐漸分化出來的,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克伯屈、拉格和康茨等;20世紀50年代后,使改造主義以新的面貌出現并引起人們關注的是布拉梅爾德。其基本觀點如下:

(1)教育應該以“改造社會”為目標

改造主義教育家提出,教育的職責就是要設計并實現一種“理想社會”:具有美國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富裕的經濟、發展的教育、繁榮的科學和藝術。

(2)教育要重視培養“社會一致”的精神

教育應該有一個清楚明白而又切合實際的社會目的,培養一種“社會一致”的精神,通過共同協商而能消除階級分歧的一致意見,不僅在口頭上一致,而且在行動上一致。

(3)強調行為科學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

在改造主義教育家看來,培養“社會一致”的精神是一個學習過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行為科學,以行為科學為指導。

(4)主張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到社會中去

社會是學生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實驗室。在改造主義者看來,傳統的課堂教學固然有其價值,但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將其所學運用于社會,此外,學生也可以從社會中學到很多東西。

(5)教學上應該以社會問題為中心

基于“社會改造”這個目標,改造主義教育家強調首先應將課程與教學的目標統一于所謂理想社會這一目標,并把社會問題作為中心。主張課程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教學應以問題為中心,重視學科之間的聯系。

(6)教師應進行民主的、勸說的教育

改造主義教育家反對灌輸式的教育和學習,強調教師應該通過民主的討論、勸說教育,說服學生去“改造”他們所生活的社會。

50.簡述文明古國巴比倫、埃及、印度和希伯來教育的共同特征。

答:巴比倫、埃及、印度和希伯來同屬古代東方文明古國,它們的教育發展大致具有以下的特點:

(1)作為世界文化的搖籃,東方產生了最早的科學知識、文字以及學校教育,無論是史料記載或考古發掘都證明了這一點;

(2)各國(或不同地區)的教育及不同時期的教育各有其特征??偟膩碚f,與當時的政治、經濟結構相應,教育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等級性,學校主要招收奴隸主子弟,并按教育對象的等級、門第而被安排進入不同的學校;

(3)教育內容較豐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統治階級的需要,也反映了社會進步及人類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4)與教育內容的繁復相應,教育機構的種類繁多,形態各殊,有助于滿足不同統治階層的需要,既有森嚴等級性,也具有強大的適應性;

(5)各國通過豐富的教育實踐,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創新之舉,但總的來說,教學方法簡單,體罰盛行,實行個別施教,尚未形成正規的教學組織;

(6)教育常常成為統治階級的專利,故教師的地位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為古老,但失于早衰或有過斷層期,在此基礎上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51.簡述二戰后日本政府頒布的《學校教育法》的主要內容。

答:戰后日本采取了經濟興邦的戰略,1947年頒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是戰后日本教育改革的開端?!秾W校教育法》由9章108條構成,法案的主要內容如下:

(1)廢除中央集權制,實行地方分權,中央文部省權力被削弱,新設教育委員會管理各地學校行政事務。

(2)采用六三三四制單軌學制,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原來的六年義務教育延長到九年。兒童6歲入學,男女兒童教育機會均等,一律實行男女同校制度。小學階段培養兒童用科學態度觀察、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現象的能力,正確理解人類相互關系等。小學必須使用經文部大臣審定的教科書或以文部省名義著作的教科書,教科書要符合教育目標的精神。

(3)高級中學以旅行普通教育和專門教育為目的。從設課上看分為單科制和綜合制。單科制高中是只設專業的高中,又稱職業高中。從時間上看分為全日制和定時制。定時制高中學制有時超過四年,但課程與全日制高中相同,畢業生也可以升大學。

(4)將原來多種類型的高等教育機構統一成為單一類型的大學。大學以學術為中心,傳授和研究更高深的學問,培養學生研究和實驗的能力。大學一般為四年制,醫科及口腔科大學為六年制,實行學分制,畢業合格者獲學士學位。在大學基礎上設研究生院。

此外,《學校教育法》還對教員、校長、教育經費、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幼兒園教育、特殊教育等做了一些規定。

52.簡述學習遷移的概括化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

答:(1)學習遷移的概括化理論

學習的概括化理論是由賈德提出來的,他認為先期學習A獲得的東西,之所以能遷移到后期學習B,是因為在學習A時獲得了一般原理,這種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運用于A、B之中。根據這一理論,兩個學習活動之間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產生遷移的必要前提,而產生遷移的關鍵,是學習者在這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它們之間的共同原理。

(2)遷移的概括化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加強原理教學

教師要加強對原理的教學,在講解原理、原則時,要列舉最大范圍的例子,枚舉各種變式,使學生正確把握其內涵和外延。

強調概括總結

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概括化的原理,培養和提高其概括總結的能力,充分利用原理、原則的遷移。

發揮定勢的積極作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利用定勢的積極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利用定勢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迅速的掌握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原理和規則,又要變化問題,幫助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防止定時的消極作用。

重視學習策略

教師要有意識地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幫他們掌握概括化的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元認知是可教的,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教學生一些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將有助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從而促進學習的遷移。在實際學習中,老師可以教給學生劃線,或畫結構圖等方法來幫助學生記憶學習內容。

53.試列舉教育實驗設計的三種類型,并寫出相應的格式。

答:略。

四、分析論述題:54-55小題,每小題45分,共90分。

54.試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與陳鶴琴“活教育”理論的共同特點。

答:(1)生活教育和活教育的含義

生活教育理論的含義

a.“生活即教育”。強調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與生活具有一致性、從屬性和改造性。

b.“社會即學?!?。社會含有學校的意味,學校也含有社會的意味。學校是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c.“教學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

活教育理論的含義

a.目的論?!盎罱逃钡哪康氖牵骸白鋈耍鲋袊耍霈F代中國人”。“現代中國人”有五方面要求:要有健全的身體、要有建設的能力、要有創造的能力、要能夠合作、要服務。

b.課程論。主張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課程采取活動中心和活動單元的形式。

c.教學論。“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是“活教育”教學方法的基本原則?;罱逃苯虒W的四個步驟,即實驗觀察、閱讀思考、創作發表和批評研討。

(2)生活教育理論和活教育理論的相同點

反對傳統教育脫離生活而以書本為中心

兩種理論都打破了學科組織體系,發對傳統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而致使教育脫離生活的現象。

a.“生活即教育”強調的是教育以生活為中心

“生活即教育”強調生活是教育的源泉,生活就是教育,人過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生活與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個過程,教育不能脫離生活。教育要通過生活來進行,無論教育的內容還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據生活的需要。他強烈批判以書本、以文字為中心的“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一書本為中心的做法。強調通過生活來教育,教育與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

b.“活教育”強調以活動為中心

“活教育”采取活動中心和活動單元的形式,即能體現兒童生活整體性和聯貫性的“五指活動”(“五組活動”)形式:

第一,兒童健康活動(包括衛生、體育、營養等);

第二,兒童社會活動(包括史地、公民、時事等);

第三,兒童科學活動(包括生、數、理、化、地等);

第四,兒童藝術活動(包括音、美、工等);

第五,兒童文學活動(包括讀、寫、說、譯等)。

按“五指活動”的設想,兒童活動代替課堂教學成為學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它追求的是完整的兒童生活。而以“五指”作比喻,是因為這五種活動猶如一只手的五根指頭,是相聯的整體。

強調做的重要性

a.“生活即教育”強調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學方法問題上的具體化。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敖虒W做合一”包含以下要點:

第一,“教學做合一”要求“在勞力上勞心”;

第二,“教學做合一”是因為“行是知之始”;

第三,“教學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學”和“有教有學”;

第四,“教學做合一”是對注入式教學法的否定。

b.“活教育”強調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

“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是“活教育”教學方法的基本原則。陳鶴琴認為“做”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因此也是“活教育”教學論的出發點,它強調的是兒童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在活動中直接經驗的獲取。首先,強調以“做”為基礎,確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其次,陳鶴琴看到兒童的“做”往往帶有盲目性,因此在鼓勵學生積極“做”的同時,教師要進行有效的指導。陳鶴琴還歸納出“活教育”教學的四個步驟,即實驗觀察、閱讀思考、創作發表和批評研討。四個步驟是教學過程的一般程序,不是機械的、割裂的。它們同樣體現了以“做”為基礎的學生主動學習。

都對中國現代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

兩者都充分考慮到中國的時代背景和國情,都是一種有吸收、有改造、有創新的教育思想?!吧罱逃崩碚摵汀盎罱逃崩碚撌菍χ袊F代教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教育思想,其反對以書本為中心,強調做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兩種理論的精神至今都未過時,不少觀點對當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富有啟發。

55.請在兩道試題中任選一題做答。若兩題都答,只按第道題的成績計分。

.同認知信息加工理論以及認知發展理論一樣,社會認知理論也很重視發展學生對學習作出自我調節的能力。例如,1993年班杜拉就曾談到:“正規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具備智慧工具、自我效能、自我調節的能力,使其一生能夠進行自我教育”。請回答:

(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義。

(2)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點?

(3)從社會認知的觀點來看,自我調節的學習要涉及哪些活動?

答:(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義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行為的結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說的強化(包括直接強、替代性強化和自我強化),能激發和維持行為的動機以控制和調節人的行為;行為的先行因素即“期望”,包括結果期望與效能期望。結果期望指的是人對自己某種行為會導致某一結果的推測,效能期望指人對自己能否進行某種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

(2)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的有效切入點

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替代經驗、言語勸說、情緒喚醒和情境條件等。這幾個因素也是提升學生自我效能的有效切入點。

直接經驗

學習者的親身經驗對效能感的影響是最大的。成功的經驗會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敗的經驗會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斷成功會使人建立起穩定的自我效能感,它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降低,而且還會泛化到類似情境中去。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就要不斷為學生創造成功的體驗。

替代經驗

學習者通過觀察示范者的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響。當一個人看到與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會增強自我效能感,反之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要讓學生看到榜樣的不斷成功,由此來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

言語說服

這是試圖憑借說服性的建議、勸告、解釋和自我引導,束改變人們自我效能感的一種方法。教育者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正確引導學生增強自我效能。

情緒的喚起

在充滿緊張、危險的場合或負荷較大的情況下,情緒易于喚起,高度的情緒喚起和緊張的生理狀態會妨礙行為操作,降低對成功的預期水準。要為學生創造合適的緊張氛圍,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

(3)自我調節的學習要涉及的活動

自我調節學習是指學生運用恰當的有效的技能與策略從事和管理學習活動的風格。自我調節學習的社會認知觀,是在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齊默爾曼。社會認知觀認為自我調節學習涉及的活動包括三個階段(即計劃階段、操作和意志控制階段、自我反思階段)和三個水平(觀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

三個階段

a.計劃階段,是指活動之前的準備過程,主要體現為任務分析和自我動機。任務分析包括:目標設定和策略計劃。自我調節的個體必須不斷調節其目標和策略的選擇。

操作和意志階段,是指注意、意志過程以及努力的階段,分為自我控制和自我觀察兩個方面。自我控制涉及自我指導、使用心理意象、集中注意和運用任務策略等,它能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努力,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任務上。

c.自我反思階段,是指在努力之后發生的并對個體產生影響的過程。自我反思過程主要包含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自我判斷包括自我評價和對結果的歸因;自我評價則指把自我監控的信息與標準作比較。

當人們以能否達到目標為依據確定是否自我滿足時,就確立了自己行為的方向,并產生自我激勵。

三個水平

a.觀察水平,是指學習者根據對榜樣行為的觀察,作出推論的技能或策略。研究表明,榜樣在解決復雜問題中表現出的堅持性會影響到觀察者的堅持性。

b.模仿水平是指學習者的行為表現和榜樣相似的程度。一般來講,學習者不可能精確地復制榜樣的行為,但他可以模仿榜樣的行為風格。反饋和社會強化都能提高觀察者的準確度。

c.自我控制水平是指學習者在榜樣出現之外的情景中,仍然能夠使用已掌握的技能。在這一階段,學習者注重基本過程而不重視結果,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技能。

.某研究者擬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兩種方法對大學生的創業意向進行調查。

(1)試述兩種方法的優缺點。

(2)調查中如何綜合使用這兩種方法。

答:(1)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的優缺點

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研究者將所要研究的問題編制成問題表格,以郵寄方式、當而作答或追蹤訪問方式填答,從而了解被試對某一現象或問題的看法和意見,所以又稱問題表格法。

a.優點:方便實用,省時,花錢少;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某種情況下結論比較客觀;能搜集大樣本信息資料,收效大;便于整理歸類,能做量的統計處理,使調查結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b.缺點:如果問卷中的問題不明確或題量過大,或被調查者小合作都會影響結論的代表性;應用范圍較廣,搜集的資料往往是表面的,還不能深人了解深層次的內心世界真實情況;若部分調查對象不作回答,難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也會影響問卷的效度。問卷法的運用,關鍵在于編制問卷,選擇被試和結果分析。

訪談調查

訪談調查是以口頭形式,根據被詢問者的答復搜集客觀的、不帶偏見的事實材料,以準確地說明樣本所要代表的總體的一種方式。

a.優點: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導深入交談可獲得可靠有效的資料;團體訪談,不僅節省時間,而且與會者可放松心情,作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問題,相互啟發影響,有利于促進問題的深入。

b.缺點:樣本小,需要較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應用上受到一定限制。另外,無法控制被試受主試的種種影響(如角色特點,表情態度,交往方式等)。所以訪談法一般在調查對象較少的情況下采用,且常與問卷法、測驗等結合使用。

(2)綜合利用兩種調查方法

在實際調查中可以講訪談法可以作為問卷法的補充方法,綜合運用兩者的優缺點。首先運用問卷法的優點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但當問及一些態度題目時,在問卷中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這個時候可以采用訪談法,更加深入的獲得更可靠的資料,以克服問卷法的不足。所以在做調查時,兩者的綜合使用可以克服對方的優缺點,提高研究的效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河县| 淮北市| 浪卡子县| 偃师市| 宝应县| 化隆| 岳阳市| 克东县| 云梦县| 香格里拉县| 崇左市| 涞水县| 乌拉特前旗| 襄樊市| 蕲春县| 永川市| 高台县| 名山县| 榕江县| 上林县| 高邑县| 视频| 城步| 安多县| 大英县| 永城市| 巨鹿县| 科技| 龙州县| 正蓝旗| 田林县| 兴义市| 荃湾区| 安远县| 吉林省| 沁阳市| 图片| 湘阴县| 延川县| 电白县| 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