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維之《外國文學史(歐美卷)》(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0182字
- 2020-10-23 16:10:55
第3章 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3.1 復習筆記
一、歷史背景
1.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從14世紀至17世紀初先在意大利產生,然后在歐洲其他許多國家相繼發展起來的一次思想文化運動。此時歐洲封建社會內部陸續出現了資本主義關系的萌芽,但封建的生產關系還占統治地位,資產階級要自由地發展資本主義,就必然與阻礙他們發展的封建制度發生尖銳沖突。文藝復興就是反封建的斗爭在思想文化方面的體現。
2.人文主義
(1)人文主義的含義
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它主要針對中世紀封建主義世界觀,并提出對“人”的肯定,成了資產階級思想的核心。
①用人性反對神權。新興資產階級竭力歌頌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和人的力量,反對教會的神權論。
②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人文主義者肯定現世生活,追求個人自由和個人幸福。
③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人文主義者鼓吹理性,重視人的聰明才智。
④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人文主義者要求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以民族為基礎的統一的國家,這是人文主義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⑤進步的人文主義作家指出,社會罪惡的根源是私有財產,并提出人人勞動、按需分配的社會理想。這些人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者。英國的托馬斯·莫爾和意大利的托馬斯·康帕內拉是其主要的代表。
(2)對人文主義的評價
①人文主義作為新興資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思想武器,對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封建束縛和宗教觀念起著強大的沖擊作用,因而在當時起過很大的進步作用。
②人文主義者所肯定的“人”,實質上只是資產階級自身,他們宣揚的自由、幸福、平等,實質上只是資產階級個人的自由、幸福、平等,而這些又都是建筑在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剝削掠奪之上的。
3.這一時期文學的特性
(1)這一時期的文學具有鮮明的反封建反教會色彩,但多限于道德方面。
(2)這一時期的文學在現實主義方法的運用上更加自覺更加成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對社會現實有廣闊的反映,如拉伯雷的《巨人傳》、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莎士比亞的戲劇等。
②在忠實于現實的同時,又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具體表現為形象的夸張、抒情的氣氛、對烏托邦未來的向往等。
③在人物塑造上達到新的高度,創造出許多個性鮮明的典型形象,其中堂吉訶德和哈姆萊特就是兩個最著名的典型。
(3)這一時期是歐洲主要國家的民族文學誕生的時期。隨著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形成,反映民族生活、富于民族色彩、使用民族語言的民族文學先后建立了起來,有的國家還產生了本國文學最杰出的代表。
二、意大利文學
意大利是資本主義關系最早出現的地方,也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因而人文主義的新文學出現也最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是人文主義文學的先驅。
1.彼特拉克的《歌集》
彼特拉克起初用拉丁文寫作政論和敘事詩,后來用意大利語寫作了抒情詩名作《歌集》。該集主要歌詠對勞拉的愛情,其中也有些政治抒情詩,歌頌祖國,呼吁統一。他的抒情詩發展了“溫柔的新體”詩派的風格,贊美了勞拉形態的美和精神的美,突破禁欲主義的束縛,表達以個人愛情幸福為中心的人文主義精神?!陡杓返男问?,以“十四行詩”為主,達到藝術上的高度成就,為后來歐洲抒情詩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2.薄伽丘的《十日談》
(1)作者介紹
薄伽丘是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長篇傳奇、史詩、敘事詩、十四行詩、短篇故事集、論文等,代表作是短篇小說集《十日談》。
(2)《十日談》的內容
作品寫了10個青年男女,為逃避黑死病在鄉間住了十幾天,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10天共講的100個故事。
(3)《十日談》的特色
①作者揭露了封建貴族的罪惡,抨擊了教會的腐化和教士的荒淫,否定了中世紀的宗教世界觀及禁欲主義道德觀。同時,作者還塑造了一系列新興資產者的形象,歌頌他們的聰明才智,贊美青年男女的愛情。但是,小說在反對禁欲主義的同時,卻又宣揚了一些享樂主義。
②小說集廣泛地反映出14世紀意大利的社會現實,并利用框形結構,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為歐洲后來的小說帶來很大的影響。
③小說文筆精練,語言豐富,善于刻畫心理、描繪自然,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礎,并對西歐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阿里奧斯托和塔索
(1)15世紀中葉以后,意大利出現前所未有的藝術繁榮。這一時期,表達人文主義思想的著名作家是阿里奧斯托和塔索。
(2)阿里奧斯托的傳奇體長詩《瘋狂的羅蘭》,敘述羅蘭瘋狂地愛上安杰麗加,走遍天涯海角去尋找她,后來知道她已結婚,氣憤、失望而發瘋。作者嘲諷離奇的騎士冒險,歌頌愛情和忠貞、勇敢、犧牲的精神,體現出人文主義思想。他也抨擊外來的侵略和諸侯割據,呼吁國家統一。
(3)塔索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后一個代表。他的代表作《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以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為背景,描寫十字軍將士在布留尼率領下,經過艱苦戰斗,終于取得對回教徒的勝利,收復了圣城耶路撒冷。長詩表現愛情對信仰的勝利,歌頌現世生活的歡樂,閃耀著人文主義的思想。但詩中贊美十字軍的功績,歌頌宗教信仰的力量,也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
三、德國文學
這一時期的德國仍處于分裂狀態,資本主義發展遲緩,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尖銳的社會矛盾導致宗教改革和農民戰爭的發生。
1.人文主義代表作家
德國人文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是埃拉斯慕斯的著名諷刺作品《愚蠢頌》和烏利?!ゑT·胡登的《蒙昧者書簡》第二部。前者通過“愚蠢”這個人物的自白,揭露僧侶的虛偽和迷信,抨擊諸侯之間的內戰;后者則尖銳地批判了整個教會。
2.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是德國宗教改革的領袖,他用德國人民的語言翻譯《圣經》,對于德國語言的統一產生過一定的作用,并奠定了德國文學語言的基礎。恩格斯肯定他對德國文學的貢獻,說他“不但掃清了教會這個奧吉亞斯的牛圈,而且也掃清了德國語言這個奧吉亞斯的牛圈”。
3.民間文學
《梯爾·厄倫史皮格爾》和《浮士德博士傳》為民間文學的代表?!陡∈康虏┦總鳌窋⑹龈∈康潞湍Ч碛喖s,把身心賣給魔鬼,魔鬼為他服務24年,滿足他任何愿望,上天入地追求人生樂事。浮士德的一生反映出文藝復興時代追求知識和人世歡樂的進取精神。
四、法國文學
1.法國文學概況
16世紀的法國已建立了統一的民族國家,王權地位鞏固,是西歐最大的君主國。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法國人文主義作家有貴族與平民兩種傾向,由龍沙等七人組成的七星社代表前者,拉伯雷代表后者,是人文主義文學在法國最杰出的代表。
2.七星社
(1)七星社對法國文學的主要貢獻在于對民族語言的統一和對民族詩歌的建立上。杜·貝雷起草的《保衛和發揚法蘭西語言》是他們的宣言書。
(2)龍沙是七星社的最杰出的詩人,為法國近代第一位抒情詩人。其作《十四行·致海倫》構思新穎,想像豐富,是他愛情詩中的珍品。
(3)蒙田是16世紀下半葉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隨筆集》3卷。內容包羅萬象,行文旁征博引,語言平易流暢,對同時代英國作家莎士比亞、培根以及17世紀和18世紀法國文學均產生深遠的影響。
3.拉伯雷
拉伯雷是人文主義文學在法國最杰出的代表,其作品《巨人傳》作為法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不僅以飽滿的熱情歌頌了新興資產階級銳不可擋的力量,抒發了人文主義的理想,而且從多方面對法國的黑暗現實進行了大膽而深刻的揭露。
五、西班牙文學
西班牙在15世紀和16世紀之間統一了國家。16世紀發現美洲后,西班牙肆意掠奪,但這繁榮是短暫的,到16世紀中葉后便開始衰落,一切進步思想都受到王權和教會的殘酷鎮壓。直到16世紀至17世紀之間,西班牙文學才進入“黃金時代”,在小說和戲劇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1.流浪漢小說
16世紀中葉,西班牙城市發達,產生了流浪漢小說。這類小說描寫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過城市平民的眼光對各階層人物加以諷刺。最早的一部流浪漢小說是無名氏的《小癩子》。其出版后,仿作較多,對歐洲小說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2.《堂吉訶德》
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小說的最高成就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奇情異想的“騎士”。他身跨瘦馬,全身披掛,帶著一個侍從,幾乎走遍了全世界。他們主仆二人的典型形象,以奇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歷代讀者。
3.洛佩·德·維加的民族戲劇
(1)維加主張戲劇應當滿足當代觀眾的要求,并認為戲劇的首要任務是反映現實,應將“悲劇和喜劇夾雜在一起”,而且他還很重視情節安排的技巧。
(2)他的創作從內容上可分為兩類,一類寫愛情自由;一類寫社會政治問題,揭露暴君的罪惡,歌頌開明君主?!堆蛉濉肥蔷S加的代表作,劇中不僅塑造了一個熱情勇敢的農村姑娘勞倫霞的形象,而且突出地描寫了農民在斗爭中團結一致的力量,表現的農民的集體反抗精神。
(3)維加的劇作奠定了西班牙民族戲劇的基礎,對l7世紀和18世紀的歐洲戲劇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塞萬提斯稱他是“大自然的奇跡”。
六、英國文學
英國文學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頂峰。早在14世紀,英國就產生了人文主義作家。l6世紀中葉到17世紀初,人文主義文學發展到繁榮時期。
1.《坎特伯雷故事集》
杰弗利·喬叟,是英國人文主義文學最早的代表。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生動活潑的倫敦方言,幽默諷刺的手法,真實地反映出l4世紀英國的社會現實,同時表達了作者在愛情和婚姻問題上的人文主義觀點,但也流露了消極容忍的人生哲學。
2.《烏托邦》
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揭露批判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殘酷性,認為社會罪惡的原因在于私有制度。書中還描繪了一個名叫“烏托邦”的理想社會。這部小說是空想社會主義的最初著作之一。
3.斯賓塞的《仙后》
斯賓塞的代表作是《仙后》。由于技巧上的成熟,斯賓塞被稱為“詩人的詩人”,但他的作品辭藻過分堆砌,缺乏樸素自然的美。
4.“大學才子”派
l6世紀80年代開始,英國戲劇進入繁榮時期。一群中產階級出身、在大學念過書的作家們大多受過人文主義思想的熏陶,具有比較豐富的古典文化修養,被稱為“大學才子”派。
(1)約翰·李利的《攸福斯》,文體華麗,對當時的文學風尚發生過較大影響。他的晚期喜劇《班貝老大娘》,保留了英國民間喜劇的傳統。
(2)羅伯特·格林,是英國人文主義戲劇中民主傾向的代表。他熟悉下層社會生活,寫過多種體裁的作品:詩歌、長詩、小說、諷刺小冊子和戲劇。他以本國歷史和民間傳說為素材寫成的劇本,對英國喜劇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代表作有《僧人培根與僧人班格》《威克菲爾的護林人》。
(3)托瑪斯·基德的杰作《西班牙悲劇》,以西班牙宮廷陰謀為背景,揭露馬基雅維利式的陰謀家,是“流血悲劇”的范例,對莎士比亞影響很大。
(4)克里斯托弗·馬洛,是莎士比亞的先驅,處女作《帖木兒》表現出新興資產階級追求征服世界的進取精神。他的杰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劇》,采用德國民間故事中關于魔術師浮士德把靈魂賣給魔鬼的傳說寫成。
5.莎士比亞
這一時期英國文學的最高成就是莎士比亞。
七、拉伯雷
1.生平和創作
(1)弗朗索瓦·拉伯雷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他被稱為人文主義“巨人”。
(2)l532年,拉伯雷寫出了《巨人傳》的第二部分:《偉大的巨人高康大之子,狄波索德王、大名鼎鼎的龐大固埃的恐怖而駭人聽聞的事實和業跡》。兩年后發表的小說的第一部《高康大》(1534)。1546年,他發表了第三部《善良的龐大固埃英勇言行錄》?!毒奕藗鳌返谒牟砍醢嬗?549年,后經補充,于1552年再版。第五部是在作家去世后的1564年出版的。
2.《巨人傳》
《巨人傳》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部杰作,法國長篇小說的發端。
(1)內容
小說共分5卷。第1卷寫高康大的出生、受教育、抵御外敵侵略和建立特來美修道院的故事;第2卷寫龐大固埃的出生、巴黎求學和結識巴奴日的經過;第3卷就巴奴日是否應該結婚的問題引出了各種奇談妙論;第4、5卷描寫了為探求婚姻問題的答案,龐大固埃和巴奴日、約翰修士一道外出尋找“神瓶”的經歷。
(2)人文主義內涵
①拉伯雷的這部巨著,以神話般的人物形象,荒誕不經的故事情節,表現了反封建、反教會的嚴肅主題,歌頌了新興資產階級“巨人”般的力量,描繪了人文主義的烏托邦理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豐富的思想內容。
②拉伯雷在小說中融入了天文、地理、氣象、航海、哲學、語言等大量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顯示了作家學識的淵博,強烈地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沖破精神奴役,追求新思想、新知識的熱切愿望,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3)龐大固埃主義
《巨人傳》中樂天、達觀的“龐大固埃主義”是16世紀的法國資產階級勇于進取,不畏險途,對本階級的力量和未來充滿自信的精神狀態的反映。
(4)藝術特色
①拉伯雷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以多棱鏡的形式映出了l6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的大千世界,傳達了新時代的信息。
②《巨人傳》在形式結構上、人物塑造上雖然未脫臉譜化、類型化的窠臼,但是拉伯雷以人文主義精神統轄,給大部分人物和故事都賦予了程度深淺不一的象征意義和思想內涵,又用幾個主要人物形象的活動貫穿起來,這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有機體,開創了通俗小說形式的先河。
③拉伯雷出色地繼承和發展了民間文學夸張和諷刺的手法,將人、事、物的基本特征加以放大,冷嘲熱諷,寓莊于諧,對反動腐朽的事物鞭辟入里,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
④拉伯雷以市民語言為基礎,大量吸收俗語、俚語、行話,又融進了民間故事中寓意、象征的手法,使他的小說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流暢,豐富多彩,自成一格,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
(4)評價
拉伯雷在法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都占據一席重要的地位,對后世浪漫主義作家或現實主義作家,都產生過有益的影響。
八、塞萬提斯
1.生平和創作
(1)生平
塞萬提斯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因得罪權貴和教會,數次被誣入獄,這使他看到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不幸。他的著名代表作《堂吉訶德》就是在獄中醞釀成熟的。
(2)創作
①歷史劇《奴曼西亞》充分體現了西班牙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性格,堪稱當時最成功的劇本之一。
②《懲惡揚善故事集》共收入13篇短篇小說。是西班牙文學中第一部完全擺脫意大利短篇小說影響的富有獨創性的杰作。
③長詩《巴那索神山瞻禮記》共9章,以浪漫主義筆調敘述作者的一次“夢游”,作者在詩里闡述了他的現實主義理論。
④《幕間短劇》是一種繼承了民間喜劇傳統的短小精悍的社會劇,同樣有著高度的現實主義精神。
2.《堂吉訶德》
長篇小說《堂吉訶德》是歐洲文學史上劃時代的諷刺杰作。
(1)作品簡介
小說以堂吉訶德企圖恢復騎士道來掃盡人間不平的主觀幻想與西班牙社會的冷酷現實之間的矛盾作為情節的基礎,巧妙地將堂吉訶德的荒誕離奇的游俠與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西班牙社會現實結合起來,以犀利的諷刺筆鋒對日趨沒落的西班牙的封建統治階級進行了無情的鞭撻和嘲罵,對人民的苦難寄予深切的同情。
(2)人物分析
①堂吉訶德
a.15、16世紀曾經輝煌一時的西班牙成了時代的落伍者,從而激起了人們要求變革現實的強烈愿望。因此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畏強暴,不恤喪身”,立志掃盡人間不平的堂吉訶德。
b.堂吉訶德為了追求正義、理想而置自身危險于不顧,愿為社會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形成了堂吉訶德與客觀現實之間的沖突,這一沖突既具有喜劇性又具有悲劇性。
c.堂吉訶德的復雜、豐富、多方面的性格,是處于新舊交替時代西班牙現實社會矛盾的反映。在堂吉訶德形象中,既有作家否定的批判的東西,又有作家肯定的理想的東西。在《堂吉訶德》中,作者雖然嘲笑騎士制度,卻又贊美理想化的騎士精神;痛斥種種罪惡現象,但又把許多社會問題歸結到抽象的道德上去。這正是塞萬提斯的人文主義理想與西班牙社會現實的矛盾的反映,也是人文主義弱點的反映。
②桑丘·潘沙
a.桑丘·潘沙與堂吉訶德是既對立又互為補充的形象。主仆二人。一個是狂熱的騎士,一個是冷靜的村夫;一個耽于幻想,一個講求實際;一個在虛幻中遨游,一個腳踏實地求生存。一主一仆,相反相成,相映成趣。
b.桑丘的特點是講求實際、頭腦清醒、生性機敏、有衡量得失的聰明,他眼光短淺、愚昧、輕信、狹隘自私的缺點,在跟隨主人游俠過程中逐漸消失,而西班牙農民的機智、善良和樂觀精神在桑丘身上逐漸放出光輝。
(3)藝術特色
①塞萬提斯的創作原則是,“描寫的時候摹仿真實:摹仿得愈親切,作品就愈好”“憑空捏造越逼真越好,越有或然性和可能性,就越有趣味”?!短眉X德》乍看似乎荒誕不經,實則隱含作者對西班牙現實關系深刻的理解和概括。
②現實主義的描寫在小說中占統治地位。作者以史詩般的宏偉規模,以農村為主要舞臺,描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系的社會畫面。他在作品中對西班牙的社會世態、人情習俗、當代重大的事件都作了反映。
③諷刺手法的運用,也是這部小說的一大特色。作者以多重諷刺視角描寫生活和塑造人物,并在許多地方故意引用騎士小說中的裝腔作勢的詞語和實際情況對比,造成極不協調的對照,從而收到強烈的諷刺效果。
④塞萬提斯借用騎士小說這種體裁,時而針砭時弊,時而描繪滑稽荒誕的游俠行徑,時而熱情歌頌,時而冷嘲熱諷,使這種體裁具有了豐富的社會內容。同時他還戲擬騎士小說的寫法和口吻,形成其敘述的語言和基調。
④作者以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塑造了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兩個不朽的典型,完成了小說藝術上的改革。
(4)評價
塞萬提斯可以說是歐洲近代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他的《堂吉訶德》不僅標志著西班牙古典藝術的高峰,而且對歐洲各國的現實主義文學具有深遠的影響。
九、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創作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他的作品在歐洲戲劇發展史或文學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1.生平和創作
(1)早期(1590~1600)
一般稱為歷史劇、喜劇時期,寫出《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等歷史劇9部,《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喜劇l0部和《羅密歐與朱麗葉》《裘力斯·凱撒》等悲劇3部。
莎士比亞創作的初期正當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極盛時期,英國社會呈現出一片繁榮富強的景象。莎士比亞這時對社會的認識還比較單純,真誠相信人文主義理想可以在現實中得到實現,這就決定了他的早期創作充滿愉快樂觀的浪漫色彩。
①歷史劇
莎士比亞早期的歷史劇取材于13世紀初到l5世紀末的英國史實,鮮明地表達出人文主義的政治歷史觀點:反對封建諸侯割據,擁護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在他的優秀歷史劇中,莎士比亞通過豐富生動的情節、眾多的人物和廣闊的場面,再現出l4、15世紀的英國歷史和當時各種社會力量之間的沖突。
②喜劇
莎士比亞早期的喜劇,主要是正面宣揚人文主義的生活理想,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等,力求擺脫宗教禁欲主義和封建倫理道德的束縛。
a.《仲夏夜之夢》是一部充滿幻想和浪漫色彩的抒情喜劇,劇中神話的世界和現實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使它成為莎士比亞最富于詩意和想像的劇作之一。
b.《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喜劇中最富于社會諷刺意義的一部。劇中莎士比亞肯定并贊美安東尼奧、鮑西婭等人以友誼、愛情為重的人文主義生活理想,否定并譴責以夏洛克為代表的惟利是圖的生活態度。莎士比亞對夏洛克的塑造是鮮明生動而又復雜矛盾的,他不僅是一個重利盤剝、損人利己的高利貸者,而且也是在基督教社會里受欺負的猶太人。
c.《無事生非》《皆大歡喜》和《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亞抒情喜劇的代表作。情節生動豐富,富于生活氣息,思想更加成熟,既宣揚了人文主義的生活理想,又嘲笑了封建教會的禁欲主義(《第十二夜》),同時也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自私自利行為(《無事生非》)。
③悲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早期創作中的一部悲劇,但無論主題思想還是藝術風格,都和這一時期的喜劇接近。戲劇以家族世仇和青年一代的愛情之間構成的強烈張力為背景,設置了異常緊張的戲劇沖突,又通過偶然和誤會的使用,造成了情節發展的多次轉折,產生了蕩氣回腸的藝術效果。
(2)中期(1601~1607)
一般稱為悲劇時期,莎士比亞一共創作了7部悲劇,除了《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悲劇以外,還包括《雅典的泰門》等。同時他還創作了《一報還一報》等喜劇4部。
17世紀初,伊麗莎白女王統治的末年,英國社會的各種矛盾都尖銳化起來。政治的腐敗和繁重的剝削引起城鄉廣大人民的不滿。這時,隨著對現實認識的加深,莎士比亞深深感到現實的發展和自己的人文主義理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因而這一時期的作品中,揭露批判的力量加強了,劇作的情調和風格也發生變化,帶上了悲憤沉郁的色彩。
①作品介紹
a.《奧瑟羅》
莎士比亞通過伊阿古這個形象,對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中的極端利己主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與此同時,他在奧瑟羅和苔絲狄蒙娜身上寄托了人文主義的理想。
b.《李爾王》
莎士比亞通過李爾的悲劇指出,在早期資本主義關系中,封建的人倫關系被無情地摧毀了。他對當時英國社會的那種見利忘義的現實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同時,他提出同情、仁愛、真誠等人文主義原則來同丑惡的現實相對立,表達出他對人文主義理想的信念。
c.《麥克白》
這是莎士比亞悲劇中最陰沉可怕的一部。劇中刻畫出麥克白夫婦這一對野心家的形象,深刻地揭示出個人野心對人所起的腐蝕作用,是莎士比亞心理描寫的杰作。
d.《雅典的泰門》
在這部悲劇里,莎士比亞通過一個慷慨好客的富豪由于錢財散盡,親友紛紛散去的情節,對資本主義社會中金錢的作用作了深刻的揭露。
②創作特色
a.從思想上看,這些悲劇對英國當時的社會生活和矛盾有了更廣泛的反映,不僅對封建宮廷的揭露加深了,而且對資產階級的“金錢萬能”和極端個人主義也進行了批判,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時兩種敵對的社會力量之間的沖突。
b.從藝術上看,作者把悲劇主人公放到這種社會力量的沖突和斗爭之中,讓他們經受尖銳的內心斗爭。這樣,就使得他們的性格不但具有鮮明的特征,而且隨同外部世界的沖突而有所發展。
c.在情節的安排和語言的運用上,這些悲劇都達到了更高水平。
(3)后期(1608~1612)
稱為傳奇劇時期,共寫出《暴風雨》等傳奇劇4部和《亨利八世》歷史劇1部。
①這一時期,資產階級、新貴族的力量更加強大,他們同王室之間的沖突也更加直接和尖銳。戲劇界出現迎合宮廷趣味的貴族流派。面對這一更加尖銳的斗爭形勢,莎士比亞退居故鄉的田園,從事傳奇劇的寫作。他的4部傳奇劇,對現實的黑暗還有所揭露,但劇中矛盾的解決缺乏現實的基礎,每每是通過道德的感化,甚至超自然的力量,促使壞人悔改。
②《暴風雨》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莎士比亞在劇中肯定了純樸的愛情,譴責了自私的陰謀,并通過普洛斯彼羅的形象,著重肯定了理性和智慧的力量,宣揚了人性善良,改惡從善的思想。
2.《哈姆萊特》
悲劇《哈姆萊特》是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亞將丹麥王子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的故事改寫成一部深刻反映時代面貌、具有強烈反封建意識的悲劇,哈姆萊特的形象也成為世界文學中著名的藝術典型之一。
(1)人物分析
①悲劇主人公哈姆萊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他出身王室,卻在大學里接受了人文主義教育。他同當時的人文主義者一樣,對“人”抱有美好的看法??墒菓蛑幸粋€人文主義者所寶貴的生活理想都開始破滅了,并以悲劇告終。
②哈姆萊特的時代是一個封建勢力還很強大的時代,他的敵人又是一個極其奸詐、善于籠絡臣下的國王;而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他不相信暴力,不相信群眾,只是孤軍奮戰,終于抱恨死去。他的悲劇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因為他所處的時代還缺乏先進分子必然勝利的條件。
(2)藝術特色
①情節的豐富性
a.莎士比亞很注意情節的安排,《哈姆萊特》中三條復仇的情節交織在一起,而以哈姆萊特為父復仇為主線,以雷歐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為副線,三條線相互聯系,又彼此襯托。在復仇情節之外,劇中寫了哈姆萊特和奧菲利婭之間的不幸的愛情;寫了哈姆萊特和霍拉旭之間的真誠的友誼以及羅森格蘭茲、吉爾登斯吞對哈姆萊特的友誼的背叛;還寫了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間的關系。所有這些又都起著充實、推動主要情節的作用。
b.《哈姆萊特》描繪的生活面很廣闊,從宮闈到家庭,從深閨到墓地,從軍士守衛到民眾造反等場面,一一展現。
②悲喜劇的融合
莎士比亞把喜劇因素和悲劇因素結合在一起,突破古典戲劇的清規戒律,這種“崇高和卑賤,恐怖和滑稽,豪邁和詼諧離奇古怪地混合在一起”,正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稱道的莎士比亞悲劇的“特點之一”。
③人物性格的獨特刻畫
a.悲劇中雖然人物眾多,但莎士比亞通過人物之間的對比來突出主人公的性格,使其各具性格特點。如克勞狄斯陰險狠毒,笑里藏刀。哈姆萊特同這樣一個難于對付的笑面虎進行面對面的斗爭,才顯示出他復仇任務的艱巨。于是不但裝瘋、“戲中戲”等安排有了情節上的必要,而且主人公的猶豫、拖延也有了客觀的根據。
b.莎士比亞充分利用“獨白”這一傳統手法,來揭示主人公的內心活動,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豐富。劇中主人公的重要獨白共有六次之多,有的戲劇性強,有的富于哲理,但都有助于揭示性格。特別是“生存還是毀滅”的著名獨白,不僅本身是一首富于揭露性和哲理性的好詩,也是理解主人公性格的一個重要方面的鑰匙。
④語言的大師
a.莎士比亞是語言的大師,他的語言豐富且有形象性。其戲劇主要用無韻詩體寫成,又結合了散文、有韻詩和抒情歌謠等,不同的文體在劇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b.莎士比亞按照人物的身份與處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語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目的都是為了更有助于表現人物。同是一個哈姆萊特,裝瘋時的語言與平時的也各不同。
c.莎士比亞還善于運用比喻、隱喻等形象化的語言。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770基礎朝鮮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8考研英語閱讀完形翻譯全突破
- 伍勝健《數學分析》(第2冊)配套題庫【名??佳姓骖}+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4年國際貨運代理專業英語精裝版講義(含英文翻譯和真題詳解)
-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437社會工作實務[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廈門大學707社會學原理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程守洙《普通物理學》(第5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6小時高清視頻】
- 天津外國語大學245二外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工業設計考研快題高分攻略
- 同濟大學數學系《高等數學》(第7版)(上冊)【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42小時高清視頻】
- 張千帆《憲法》(北大第2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廖可兌《西歐戲劇史》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與電子信息學院875機械設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劉慶昌《遺傳學》(第2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