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42小時高清視頻】
- 圣才電子書
- 11字
- 2020-09-24 14:01:55
第4章 信道[視頻講解]
4.1 本章要點詳解
本章要點
■信道的分類
■信道的數字模型
■信道特性對數字傳輸的影響
■信道中的噪聲
■信道容量
重難點導學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一、信道的分類
1.狹義信道和廣義信道
(1)狹義信道
各種物理傳輸媒質,可分為有線信道和無線信道。
(2)廣義信道
除了傳輸媒質外,還包括有關變換裝置(如發射設備、接收設備、饋線與天線、調制器、解調器等),其模型如圖4-1所示。
圖4-1 廣義信道模型
2.無線信道和有線信道
(1)無線信道
利用電磁波在空間中的傳播來實現的。根據通信的距離、頻率和位置的不同,電波傳播主要分為地波、天波和視線傳播三種,這其中包含有散射傳播。
①地波
a.傳輸頻率小于2MHz;
b.有繞射能力;
c.距離數百或數千千米。
②天波
a.傳輸頻率為2~30MHz
b.被電離層反射
c.一次反射距離小于4000千米
③視線傳播
a.傳輸頻率大于30MHz
b.傳播距離和天線高度有關
c.增大視線傳播距離的其他途徑
第一,中繼通信;
第二,衛星通信:靜止衛星,移動衛星;
第三,平流層通信。
④散射傳播
a.電離層散射
第一,機理:由電離層不均勻引起
第二,頻率:30~60MHz
第三,距離:1000km以上
b.對流層散射
第一,機理:由對流層不均勻性(湍流)引起
第二,頻率:100~4000MHz
第三,最大距離:小于600km
c.流星余跡散射
第一,特點:高度80~120km;長度15~40km;
第二,頻率:30~100MHz
第三,距離:1000km以上
第四,存留時間:小于1秒至幾分鐘
(2)有線信道
傳輸電信號的有線信道主要分為明線、對稱電纜和同軸電纜三種。此外,有線信道還包括傳輸光信號的光纖。其中:
①光纖結構:纖芯,包層;
②按光纖折射率可分為:階躍型,梯度型;
③按光纖傳輸模式可分為:多模光纖,單模光纖;
④損耗與波長的關系如圖4-2所示。
圖4-2 光纖損耗與波長的關系
由圖可知,光纖傳輸的損耗最小點:1.31與1.55
。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二、信道的數字模型
1.調制信道模型
用來研究調制與解調問題,其數字模型如圖4-3所示。設為信道輸入信號,則信道的輸出
可表示為
式中,是信道加性噪聲,
反映了信道的特性,可看作是一種乘性干擾。由此可知,信道對信號的影響取決于乘性干擾
和加性噪聲
。
圖4-3 調制信道的數字模型
根據信道傳輸特性的不同,調制信道可分為恒參信道和隨參信道。
(1)恒參信道
信道特性參數隨時間緩慢變化或不變化。它對傳輸信號的衰耗和延時基本上為常數。如明線、對稱電纜、同軸電纜及光纖等各種有線信道;中長波地波傳播、衛星中繼、光
波視距傳播等部分無線信道。
(2)隨參信道
信道參數隨時間隨機變化。隨參信道還存在多徑效應。因為每條路徑信號有不同的隨時間隨機變化的延時和衰落,所以也稱衰落信道。如短波電離層反射信道,各種散射信道、超短波超視距繞射等。
2.編碼信道模型
用來研究編碼和譯碼問題。其輸入輸出數字序列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組轉移概率表示,常見的二進制無記憶編碼信道模型如圖4-4所示。
圖4-4 二進制無記憶編碼信道模型
在這個模型中,為正確轉移概率,
為錯誤轉移概率。轉移概率完全由編碼信道的特性決定。根據概率的性質可知
輸出總的錯誤概率為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三、信道特性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1.恒參信道特性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1)傳輸特性
恒參信道的傳輸特性可用振幅-頻率特性和相位-頻率特性來描述,即
要實現信號無失真傳輸的要求為:
①振幅特性為一水平直線,即信號的不同頻率成分經過信道傳輸后具有相同的衰減;
②要求相位特性為一過原點的直線或群延時特性等于常數
,即信號的不同頻率成分經過信道傳輸后具有相同的延時。
(2)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實際信道的特性并不理想,必然對信號產生各種失真。
①幅頻失真
a.定義
若信道的振幅-頻率特性不理想,則信號發生的失真為幅頻失真。
b.影響
對模擬信號的影響是波形失真導致信噪比下降;對數字信號的影響是產生碼間串擾造成誤碼。
c.解決方法
線性網絡補償。
②相位失真
a.定義
若信號的相位-頻率特性不理想,則信號發生的失真為相位失真。
b.影響
對話音信號的影響不大,對視頻信號的影響大;對數字信號的影響是產生碼間串擾導致誤碼率增大。
c.解決方法
線性網絡補償。
③非線性失真
a.定義
輸入輸出電壓關系是非線性的。如圖4-5所示。
圖4-5 非線性特性
④其他失真
頻率偏移,相位抖動。
2.隨參信道特性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隨參信道又稱時變信道,信道參數隨時間而變。隨參信道有天波,地波,視距傳播,散射傳播等。
(1)隨參信道的傳輸特性
一般而言,隨參信道特性具有三個特點:
①對信號的衰耗隨時間而變化;
②傳輸的時延隨時間而變化;
③存在多徑效應。
(2)多徑效應及其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①定義
多徑傳播是指發射端信號經過多個路徑抵達接收端的傳播現象,總的接收信號衰減和時延都隨時間變化的各路信號的合成。
②多徑效應下的接收信號
設發射波為,則經多路傳播后的總接收信號為
式中,為接收信號
的包絡;
為接收信號
的相位。
③多徑傳播對信號傳輸的影響
a.瑞利型衰落
從波形上看,多徑傳播的結果使確定的載波信號變成包絡緩慢起伏的隨機調幅波(衰落信號),如圖4-5所示。
圖4-5 衰落信號的波形
這種包絡起伏稱為快衰落,衰落周期和碼元周期可以相比。相對應的,慢衰落是由傳播條件引起的。
b.頻率彌散
從頻譜上看,多徑傳播使單一頻譜變成了窄帶頻譜。
c.頻率選擇性衰落
信號頻譜中某些分量產生衰落的一種現象,即對不同頻率,多徑傳播的結果將有不同的衰減。
為了減小選擇性衰落,應使信號頻率()必須小于相關帶寬
,即
其中,,即數字信號碼元脈沖寬度
。
d.多徑效應會使數字信號的碼間串擾增大。
④接收信號的分類
a.確知信號:接收端能夠準確知道其碼元波形的信號;
b.隨相信號:接收碼元的相位隨機變化;
c.起伏信號:接收信號的包絡隨機起伏,相位也隨機變化。通過多徑信道傳輸的信號都具有這種特性。
(3)隨參信道的改善方法
①采用分集接收的方法
a.基本原理
在接收端同時獲得幾個不同的路徑信號,將這些信號適當合并構成總的接收信號,則能夠大大減少衰落的影響。
b.分集的兩重含義
第一,分散傳輸,使接收端能獲得多個統計獨立、攜帶同一信息的衰落信號;
第二,集中處理,即接收機把收到的多個統計獨立的衰落信號進行合并(包括選擇與組合)以降低衰落的影響。
c.分集方式
第一,空間分集;
第二,頻率分集;
第三,角度分集;
第四,極化分集。
d.信號合并方法
第一,選擇性合并,即檢測所有分集支路的信號,以選擇其中信噪比最高的那一支路的信號作為合并器的輸出。
第二,最大比值合并,一種最佳合并方式,它對多路信號進行同相加權合并,權重是由各支路信號所對應的信號功率與噪聲功率的比值所決定的,最大比值合并的輸出SNR等于各路SNR之和,所以,即使當各路信號都很差使得沒有一路信號可以被單獨解調出時,最大比值合并仍有可能合成出一個達到SNR要求的可被解調的信號。
第三,等增益合并,無需對信號加權,各支路的信號是等增益相加的。
②采用抗衰落的調制解調技術;
③加大發射功率;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四、信道中的噪聲
1.噪聲及其分類
(1)定義
噪聲即信道中存在的不需要的電信號,又稱加性干擾。
(2)分類
①按照噪聲的來源可以分為人為噪聲(如開關火花、電臺輻射)和自然噪聲(如閃電、大氣噪聲、宇宙噪聲、熱噪聲)。
②按照噪聲的性質可以分為脈沖噪聲、窄帶噪聲和起伏噪聲。
a.脈沖噪聲:突發性地產生的,幅度很大,其持續時間比間隔時間短得多。其頻譜較寬。電火花就是一種典型的脈沖噪聲。
b.窄帶噪聲:來自相鄰電臺或其他電子設備,其頻譜或頻率位置通常是確知的或可以測知的。可以看作是一種非所需的連續的已調正弦波。
c.起伏噪聲:包括熱噪聲、電子管內產生的散彈噪聲和宇宙噪聲等。
注:討論噪聲對于通信系統的影響時,主要是考慮起伏噪聲,特別是熱噪聲的影響。
③熱噪聲
a.來源
來自一切電阻性元器件中電子的熱運動。
b.頻率范圍
均勻分布在大約0~1012Hz。
c.性質
高斯白噪聲。
2.窄帶高斯噪聲
(1)帶限白噪聲
經過接收機帶通濾波器過濾的噪聲。
(2)窄帶高斯噪聲
由于濾波器是一種線性電路,高斯過程通過線性電路后,仍為一高斯過程,故此窄帶噪聲又稱窄帶高斯噪聲。
設窄帶雙邊噪聲功率譜密度為如圖4-6所示。
圖4-6 噪聲功率譜特性
噪聲等效帶寬為
保證了圖4-6中矩形虛線下面的面積和功率譜密度曲線下面的面積相等,即功率相等。利用噪聲等效帶寬的概念,在后面討論通信系統的性能時,可以認為窄帶噪聲的功率譜密度在帶寬
內是恒定的。
視頻二維碼(掃碼觀看)
五、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指信道能夠傳輸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記為。
1.離散信道容量
(1)度量單位
一種是用每個符號能夠傳輸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值表示信道容量;另一種是用單位時間(秒)內能夠傳輸的平均信息量最大值表示信道容量
。
(2)噪聲信道下的信道分析
①信道模型
n個發送符號,m個接收符號的一般信道模型如圖4-7所示。
圖4-7 離散信道模型
其中,P(xi)表示發送符號xi 的出現概率,i=1,2,…,n;P(yj)表示收到yj的概率,j=1,2,…,m;P(yj/xi)表示由于噪聲的干擾,發送xi可能收到yj的條件概率。
②每符號接收的信息量
其中。為每個發送符號xi的平均信息量,稱為信源的熵;
為接收yi符號已知后,發送符號Xi的平均信息量。
(3)無噪聲下的信道分析
無噪聲信道模型如圖4-8所示。
圖4-8 無噪聲信道模型
發送符號和接收符號有一一對應關系。此時,0;
0;所以在無噪聲條件下,從接收一個符號獲得的平均信息量為H(x)。這說明H(x/y)即為因噪聲而損失的平均信息量。
(4)離散信道容量的定義
每個符號傳輸的平均信息量和信源發送符號概率P(xi)有關,我們將其對P(xi)求出的最大值定義為信道容量,即
容量Ct的定義為
式中,r為單位時間內信道傳輸的符號數。
2.連續信道容量
香農公式:對于帶寬有限、平均功率有限的高斯白噪聲連續信道,其信道容量為
其中,B為信道帶寬單位為Hz;S為信號功率單位為W;N為加性高斯白噪聲的功率,單位為W。
若噪聲的單邊功率譜密度為no(W/Hz),則信道容量又可寫成如下形式
(4-1)
如圖4-9所示是按照式(4-1)連續信道容量畫出的信道容量C1和帶寬B的關系曲線。
圖4-9 信道容量和帶寬關系
- 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中國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714藝術學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基礎(世界史)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第6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譚力文《管理學》(第2版)課后習題詳解
- 王衛國《民法》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高成興《國際貿易教程》(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哈工大理論力學教研室《理論力學》(第7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9小時高清視頻】
-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希爾《國際商務》(第9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劉大椿《自然辯證法概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