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什么是貨幣[視頻講解]

3.1 復習筆記

1.貨幣的含義

(1)貨幣(money)是在商品和勞務支付或債務償還中被普遍接受的東西,包括可用于購物的通貨(紙幣和硬幣)、活期存款和其他形式能用于支付的貨幣。

(2)財富(wealth)是作為價值儲藏的各項財產的總和,不僅包括貨幣,還包括其他各種資產,比如債券、普通股、藝術品、土地、家具、汽車和房產。

(3)收入(income)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收益的流量,而貨幣是存量概念,是某一特定時點上的一個確定的金額。

2.貨幣的功能

貨幣在任何經濟社會中它都有三個基本功能:交易媒介、記賬單位、價值貯藏。

(1)交易媒介

對于經濟中所有的市場交易而言,以通貨或者支票形式存在的貨幣都是一種交易媒介,使用它來支付商品和勞務。貨幣的交易媒介功能能夠極大地減少花費在交換物品和勞務上的時間,從而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對于任何行使貨幣功能的商品來說,它必須滿足幾個條件:必須便于標準化,其價值易于確定;必須被廣泛接受;易于分割,以方便“找零”;便于攜帶;不易變質。

(2)記賬單位

價值記賬單位是指貨幣用于衡量經濟社會中的價值。

由于貨幣價值記賬功能的發揮,需要考慮的價格數量減少,從而減少經濟社會中的交易成本。

(3)價值儲藏

價值儲藏是一種超越時間的購買力的儲藏。利用貨幣的價值儲藏功能將取得收入和支出的時間分離開來。

流動性,即某項資產轉化為交易媒介的相對難易和快慢程度。

貨幣是所有資產中流動性最高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交易媒介,它不需要轉換為任何東西,直接就表現為購買力。其他資產在轉化為貨幣的時候,還涉及到交易成本。貨幣是最具流動性的資產這一事實,就解釋了為什么人們愿意持有貨幣,盡管它不是最好的價值儲藏手段。

貨幣作為價值儲藏手段的優劣取決于物價水平,因為貨幣價值依賴于價格水平。

3.支付體系的演進

(1)支付體系(payments system)是指經濟社會中進行交易的方法。支付制度在不同的時期一直在發展變化,而貨幣形式也在隨之發展變化。支付制度的演變過程如下:

商品貨幣→不兌現紙幣→支票→電子支付→電子貨幣

(2)電子貨幣(也稱為e貨幣)是一種電子化存儲的貨幣,它有以下幾種形式:借記卡、儲值卡、電子現金。

(3)無現金社會是否會到來

盡管電子支付方式較基于紙張的支付系統更有效率,仍然有幾個因素制約了紙制系統的消亡。

第一,要使電子貨幣成為主要的支付方式需要建立起一套由電腦、讀卡機和無線電通訊設施所組成的網絡,而這過于昂貴。

第二,紙制支票仍然有一些優點,它能提供收據,這正是很多消費者不愿意放棄的。

第三,使用紙制支票給消費者留下了幾天的“緩沖期”——支票需要幾天的時間才會被清算,隨后資金才會從簽票人的賬戶中轉移,這意味著簽票人在這段時間內仍然可以獲得資金的利息收入。而電子支付是即刻清算的,不會給消費者留下緩沖期。

第四,電子支付可能會帶來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問題。

4.貨幣的計量

貨幣被定義為在購買物品和勞務時被普遍接受的任何東西,這告訴我們貨幣通過人們的行為來定義。某種資產能否成為貨幣取決于人們是否相信在進行支付時它會被他人所接受。

(1)聯邦儲備體系的貨幣總量

自1980年以來,美聯儲已經幾次修改其貨幣定義,最終選定了下述貨幣供應的統計指標,也稱為貨幣總量(monetary aggregate)。

M1=通貨+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可開具支票的存款

M2=M1+小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和貨幣市場存款賬戶+貨幣市場共同基金份額(非機構)

(2)中國的貨幣總量

M0=流通中現金

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定期存款+外幣存款+信托類存款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CDs

5.貨幣計量的可靠性

公布的數據并不是如預期的那樣精準可靠,對數據的初始值和修正值之間往往存在著差異,因此不應該太過于關注貨幣供給的短期動態,而應當關注其長期動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莫力| 湟源县| 炎陵县| 敦煌市| 黄大仙区| 翼城县| 枣阳市| 四川省| 梁平县| 夏邑县| 武川县| 博湖县| 黄龙县| 罗定市| 忻城县| 九江县| 泰顺县| 肇源县| 嵩明县| 苍南县| 当雄县| 天柱县| 如皋市| 昆山市| 阿拉尔市| 大关县| 枣强县| 汕尾市| 武安市| 宁远县| 邯郸县| 崇仁县| 会东县| 平顺县| 常熟市| 南充市| 花莲市| 繁昌县| 徐汇区| 冕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