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

一、選擇題

1.指導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理論基礎為( ?。?/p>

A.通識教育 

B.公平教育

C.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D.人的自由發展學說

【答案】C

【解析】高等教育目的是依據總的教育目的,從高等教育實際培養任務出發制定的。我國對教育目的有明確的規定,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高等教育目的可表述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高級專門人才”。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指導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理論基礎。

2.高等教育活動的總方向是( ?。?/p>

A.專業培養目標  

B.高等教育目的   

C.課程目標  

D.教學計劃

【答案】B

【解析】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實踐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同時貫穿于高等教育活動的全過程。高等教育目的一經確立,就為高等教育活動指明了發展方向。因此,答案為B。

3.確立我國高等教育目標的理論基礎是( ?。?/p>

A.個人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展學說

D.形式教育論

【答案】C

【解析】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工作遵循的總方向,我國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專門人才,確立這一教育目的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展學說。

4.(   )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針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標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則是教育活動的歸宿,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所以,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因此,正確答案選C。

 

5.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在20世紀末中國教育界的具體實踐典型的是(  )。

A.教育實驗的熱潮

B.教育改革的實踐

C.素質教育運動 

D.教育的國際化走勢

【答案】C

【解析】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發展,使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展學說。因此,正確答案選C。

 

6.體育是以( ?。槟繕说慕逃顒印?/p>

A.提升教育對象智慧 

B.健全品德素養

C.發展體能,鍛煉體魄

D.追求人生情趣和理想境界

【答案】C

【解析】體育是授予學生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意志力的教育,主要目的是發展體能和鍛煉體魄。因此,正確答案選C。

 

7.下列哪一觀點是正確的?(   )

A.智育等于教學 

B.創造性思維即發散思維

C.進行美育即實施素質教育

D.智育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途徑之一

【答案】D

【解析】本題可用排除法,A項將智育和教學等同,以偏概全,教育教學應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B項將創造性思維等同于發散性思維,縮小了創造性思維的范圍;C項縮小了素質教育的范圍,素質教育是全面發展的教育,不僅是美育,還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等其他形式的教育,實施了美育并不等同于就實施了素質教育。因此,正確答案選D。

8.按照美的規律對自己勞動條件和勞動產品進行設計和加工,對居室、日用品、服飾等方面按照美的觀念做出選擇與合理的配置屬于(  )。

A.感受美 

B.鑒賞美 

C.創造美 

D.領悟美

【答案】C

【解析】美育要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感與能力。其中,按照美的規律對自己勞動條件和勞動產品進行設計和加工;對居室、日用品、服飾等方面按照美的觀念做出選擇與合理的配置屬于創造美。因此,正確答案選C。

 

9.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我國教育目的的( ?。?。

A.階段性要求   

B.根本特點  

C.一般特征   

D.理想要求

【答案】B

【解析】我國教育目的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教育目的的根本特點。

10.教育者創設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對象的智慧水平為目標的教育為( ?。?/p>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體育

【答案】C

【解析】美育要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感與能力。其中,按照美的規律對自己勞動條件和勞動產品進行設計和加工;對居室、日用品、服飾等方面按照美的觀念做出選擇與合理的配置屬于創造美。因此,正確答案選C。

 

11.教育活動的依據和評判標準是( ?。?。

A.教育目的 

B.課程 

C.教育評價 

D.教學

【答案】A

【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則是教育活動的歸宿,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的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也是教育活動的依據和評判標準。因此,正確答案選A。

 

12.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養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

A.個性自由發展

B.具有開拓精神

C.具有獨立個性的 

D.具有創造才能

【答案】C

【解析】教育目的是社會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質的集中體現。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養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具有獨立個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因此,正確答案選C。

13.“美育”一詞最早是(   )在《美學書簡》中提出的。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盧梭

【答案】C

【解析】這是關于美育起源的題目,根據歷史資料,“美育”一詞最早見于《美學書簡》,其作者是席勒。因此,正確答案選C。

 

14.下列哪一項未列入學校體育的功能?( ?。?/p>

A.教育功能 

B.娛樂功能   

C.健體功能 

D.個體享用功能

【答案】D

【解析】體育是授予學生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自我保健意識和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意志力的教育,具有教育功能、娛樂功能和健體功能。因此,正確答案選D。

 

15.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的關系是( ?。?/p>

A.一般與個別 

B.普及和提高 

C.抽象與具體 

D.普遍與特殊

【答案】D

【解析】教育目的是各級各類教育培養人的總的質量目標和總的規格要求,而培養目標則是根據教育目的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為普遍與特殊的關系。因此,正確答案選D。

 

二、填空題

1.教育方針規定了一定歷史時期教育發展的( ?。鞔_了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及實現培養目標的(   )。

【答案】指導思想;基本途徑

2.(   )是教育方針的核心內容。

【答案】培養目標

3.(   )是指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規定了所要培養人的基本規格和質量要求。

【答案】教育目的

4.“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笔牵ā 。┲械恼摂?。

【答案】《大學》

5.美國民主主義教育目的包括四方面的目標:(  )、( ?。?、( ?。?、公民責任的目標。

【答案】自我實現的目標;人際關系的目標;經濟效率的目標

6.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是我國教育目的的( ?。蟮?、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教育的(   )。

【答案】根本特點;質量標準

7.( ?。┑闹贫ㄊ窃诟咝?偟呐囵B目標指導下根據各自的專業定向進行的。

【答案】專業培養目標

8.(   )主要指全面的科學文化素養,它是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條件。

【答案】文化素質

9.馬克思主義認為,考查人的發展應當從人生活其中的( ?。┖停ā 。┳鳛槌霭l點。

【答案】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

10.柏拉圖把教育的最高目的限定在培養治理國家的(  )上。

【答案】哲學家

11.(  )是實施德、智、體、美諸育的基本途徑。

【答案】教學工作

12.我國1980年頒布的( ?。┲校瑢τ趯W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的培養目標都有科研方面的要求。

【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3.全面發展的人是( ?。€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和自由發展的人。

【答案】精神和身體

14.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重視( ?。?。

【答案】創新能力的培養

15.高校體育以( ?。榛臼侄?,傳授學生以體育運動的知識、技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運動能力。

【答案】運動

三、名詞解釋

1.教育方針

答:教育方針是指國家為了發展教育事業,在一定階段,根據社會和個人兩方面發展的需要與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總政策或總的指導思想。其內容包括教育的性質、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徑等。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針;相同的歷史時期因需要強調某個方面,教育方針的表述也會有所不同。

2.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社會對教育所要造就的社會個體質量規格的設想或規定。教育目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們希望受教育者通過教育在身心諸方面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或者產生怎樣的結果。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教育培養什么樣人才的總要求,各級各類的學校無論具體培養社會什么領域和什么層次的人才,都必須努力使所有學生都符合國家提出的總要求。教育目的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則是教育活動的歸宿。

3.培養目標 

答:培養目標是指各級各類學?;驅I的具體人才培養要求或培養人才的具體質量規格。它是根據教育目的的要求,從各級各類學?;驅I的培養任務出發,針對受教育者身心發展的特點制定的。培養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它針對的是特定的教育對象,和教育目的的關系是特殊和普通的關系,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例如,中小學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他們學習做人和進一步接受專業教育打好基礎,為提高民族素質打好基礎;職業技術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是培養有一定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學生,使其能夠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有一技之長。

4.德育 

答:德育是指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會主義中國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倫理道德教育以及有關價值觀的教育。德育是歷來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鞏固和發展一定的社會制度,形成統一的社會規范,穩定社會秩序等方面具重要作用。德育與智育、美育、體育有密切的聯系,對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質的發展具導向和促進作用。

5.智育 

答:智育亦稱“智力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統科學文化知識與技能、發展智力的教育。智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與德育、體育、美育等密切聯系,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審美觀點、良好身體素質等的形成與發展準備知識與能力的基礎。中國學校的智育任務是使學生系統地掌握自然、社會、思維等方面的現代科學基礎知識,以及智力、操作等技能,奠定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基礎,發展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創造能力,養成腦力勞動習慣,培養其學習興趣與科學思維方法。智育主要是通過教學過程實現,但是也可以通過其他活動間接實現。智育在個體的全面發展中處于核心地位,發揮著重要的功能。

三、簡答題

1.簡述教育方針的基本構成及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

答:教育方針是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根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基本國情,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為教育事業確立總的工作方向和奮斗目標,是教育政策的總概括。

(1)教育方針的基本構成

教育方針規定了一定歷史時期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明確了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及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其基本內容包括下述三點:

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教育方針必須反映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反映一定歷史時期國家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反映社會發展對教育的根本要求,并以此作為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

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是教育方針的核心內容,古今中外的教育方針雖內容有詳有略,構成內容也不盡相同,但一般都以培養目標作為基本要素或主要內容,有的甚至就以培養目標作為教育方針。因此,教育方針必須對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做出最基本的規定。

實施的途徑。實施途徑主要是指在教育過程中,通過什么途徑和方式來貫徹教育方針,完成教育任務,實現培養目標。一般來說,高校總是通過教學、科研、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培養目標。

(2)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

建國以來,我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對教育方針有不同的闡述,現階段的教育方針的最新表述體現2007年10月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提出的:“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p>

2.簡述教育目的的性質。

答: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規定了所要培養人的基本規格和質量要求。教育目的是教育理論中的一個基本問題,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目的的性質主要體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教育目的是一種教育理想,具有主觀性

教育目的具有主觀性,它是存在于人頭腦中的一種觀念形態,屬于相對抽象的范疇。教育目的作為教育者在觀念上預先建立起來的關于未來新人的主觀形象,往往反映的是一種理想的新人形象,同時也包含著對教育作用的理解。從不同的哲學觀點出發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如實用主義教育目的、要素主義教育目的、永恒主義教育目的、存在主義教育目的等。不過,教育目的與現實總存在或多或少的距離,也正因為如此,教育目的才可以為現實教育活動樹立一個追求的目標,并能在宏觀到微觀各個方面有形無形地對教育實踐活動起定向和引航作用。

(2)教育目的具有客觀性

教育目的是一種理想,但其主觀性質絕不意味著教育目的是意志自由的產物,是隨心所欲的結果,它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是人們對客觀現實的主觀反映。在本質上,教育目的是受社會發展制約的,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教育目的都要受到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因素的影響。

可見,教育目的是社會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質的集中體現。

3.簡述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答: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實踐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同時貫穿于高等教育活動的全過程。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導向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一經確立,就不僅為受教育者指明了發展方向,預定了發展結果,也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奮斗目標。因此,高等教育目的無論是對教育者還是對受教育者都具有導向作用。它能使人們按照目標的要求控制自己行為的方向,修正偏離目標的行為。

(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調控作用

宏觀上,高等教育目的對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規劃、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和高等教育政策制定,具有支配、調控作用;微觀上,高等教育目的對實際教學過程中各種要素的組合,如教育計劃的制定、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手段和教育技術的運用等,具有支配和調控功能,同時,對受教育者的成長和發展也有調控作用。

(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評價作用

高等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評價高等教育實施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評價高等學校辦學方向、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檢查教學工作質量,教師評價和學生質量評價等等,都必須以高等教育目的為根本依據和標準。同時,高等教育目的還起著一種“準價值體系”的作用,可以借助高等教育目的判斷高等教育實踐活動的社會價值。

(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勵作用

在日常教育活動當中,高等教育目的一旦為活動主體所認識和理解,他們就會自覺地接受其指導并承擔起責任,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來投身于教育活動之中,推動目標的逐步實現。因此,高等教育目的可以激發人的動機和需要,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

4.制定培養目標應確立的幾對關系有哪些?

答:高等學校培養目標是根據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體化。制定培養目標應確定的幾對關系主要有:

(1)德與才的關系

德與才的關系也被稱為紅與專、政治與業務的關系。兩者間不可偏廢和相互替代,而是有機結合,只擁有其中一方面而缺失另一方面都不行。青年要處理好紅與專、政治與業務的關系,把政治和業務結合起來。

(2)身與心的關系

身與心的關系即身體素質和心理發展的關系。身與心是人的全面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兩方面,健康的身體是良好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而健全的精神又是健康身體的保證。毛澤東早年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p>

(3)專業素質與文化素質的關系

專業素質主要是指有關的專業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等,而文化素質主要指全面的科學文化素養,它是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條件。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發揮,離不開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支持。

5.全面發展教育的實施途徑有哪些?

答: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專門人才,全面發展教育的實施途徑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實施德、智、體、美諸育的基本途徑。高等學校通過教學活動來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和知識結構的優化;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各方面技能、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思維的形成;將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社會主義道德、心理健康以及正確的審美觀形成等方面的教育貫穿到教學活動當中。

(2)科學研究

開展科學研究是高校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組織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思維方式,擴大專業視野,促進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的形成。同時,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權威的批判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培養其嚴謹的學風和合作精神等等。

(3)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高校實施全面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社會實踐,學生不僅可以鞏固和加深其理論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實踐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而且可以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強其群眾觀點、勞動觀點和社會主義事業心、責任感,提高思想政治覺悟。

6.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分為哪幾個層次?各層次的培養目標是什么?

答:高等教育培養目標是指高等教育培養人的質量目標和規格要求。

(1)我國高等學歷教育的層次

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分為??平逃?、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種層次。

(2)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各層次的培養目標

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各層次的培養目標不相同,《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條對此制定了如下學業標準:

??平逃龖斒箤W生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須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須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碩士研究生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相應的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學科見識廣闊的基礎理論、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相應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獨立從事本學科創造性科學研究工作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四、論述題

1.請論述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展學說。

答: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繼承了前人關于人的發展的思想精華,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創立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其理論要點概括如下:

(1)考查人的發展應當從人生活其中的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作為出發點

從人作為生產力的主要因素——勞動力來考查人的發展,應當是人的體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和運用。人的體力和智力是構成勞動能力的兩個對立統一的要素,它們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核心。

從人作為一定社會中的成員來考查人的發展,應當是對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人的發展的重要組成要素。在人類的理想社會,一切社會的成員都應得到徹底的解放,在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發展的同時,實現德、智、體、美等諸方面的全面發展。

(2)實現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

人的發展離不開具體的歷史條件,離不開具體的生活條件,也離不開所處的群體。同時人的發展還受到社會分工的制約。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隨著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物質產品的極大豐富,人的全面發展才具有現實的物質基礎和條件。

(3)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惟一方法

在建立了科學的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同時,馬克思還從人的發展條件角度,論證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他認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惟一方法。

2.試析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

答:人的全面發展是由德智體美諸方面的發展所構成的,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育包含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方面,它們共同構成了全面發展的教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這些組成部分既是相互獨立,各有特殊任務,又是辯證統一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滲透,以其整體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其中德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方向和動力,智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核心,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基礎,具體分析如下:

(1)德育

高校德育是全面發展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據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計劃、有組織地對高校學生施加影響,使他們逐步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高等學校德育工作是我國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性質的體現,是堅持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向,全面實現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1987年,中共中央對我國高校德育目標的規定是:“高等學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研究生,應當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應當熱心于改革和開放,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努力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獻身;應當自覺地遵紀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應當勤奮學習,努力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從他們中間培養一批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進分子?!?/p>

(2)智育

高校智育是以系統的科學理論和技能武裝學生,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教育。它主要體現在普通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專業知識教育、專業基本技能和其他各種專業技能教育,各種能力教育以及創新精神、科學的世界觀、科學態度和治學作風的教育等方面。

智育作為全面發展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一方面它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又給予了社會文明發展以巨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智育的實現過程,也是人類智力發展和提高的過程,在人的全面發展教育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所培養的高級專門人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大批高級專門人才具有現代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較高的智力水平和創造能力,具有善于吸納新知識、探索新領域、解決新問題的才能。高等學校的智育就是要使學生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高級專門人才的這種要求,從而承擔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任。

(3)體育

高校體育是以運動為基本手段,傳授學生以體育運動的知識、技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運動能力,并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身體健康的活動。體育作為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體育是促進高校學生身體機能的發展,增強體力和腦力勞動能力的必要措施。高校青年學生時期,是個體發育成長的關鍵時期。高校體育以科學的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學生鍛煉身體,可以促進和改善學生的運動、消化、呼吸、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增強學生心臟工作能力,加強學生的體質,為他們今后的工作和學習,為他們今后身心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體育是對高校學生進行思想和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體育具有極其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這些因素對于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靈活機智、不甘落后、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團結友愛、互助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熱愛集體、遵守紀律的良好風尚有著重要的作用。

體育也是高校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展智力的重要保證。體育活動能夠調節大腦的活動,可以使大腦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中松緊有度,消除疲勞,保持清醒的頭腦,從而有助于提高大腦的工作能力,保持注意集中、觀察敏銳、思維活躍的心理狀態,提高學習的效率。

(4)美育

高校美育是通過有關的藝術課程和課外各種藝術活動,或者是滲透于其他學科教學活動之中,以及利用自然環境與校園環境,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的情感與能力,完善審美心理結構的活動。

美育通過培養和提高人們對自然和社會的鑒賞力和創造力,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質。它不僅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人類自身美化、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徑。高校美育是切實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育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內容,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阿合奇县| 扎兰屯市| 平湖市| 砚山县| 赤城县| 巴中市| 莱阳市| 阳高县| 太保市| 宁阳县| 阜南县| 电白县| 资溪县| 阿城市| 石家庄市| 宁河县| 平武县| 吉水县| 霸州市| 西城区| 安陆市| 三明市| 牙克石市| 嘉禾县| 阿拉善盟| 郴州市| 抚宁县| 长治县| 香格里拉县| 马关县| 永兴县| 沈丘县| 华蓥市| 临潭县| 彭州市| 米脂县| 平顶山市| 嘉祥县| 柘荣县|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