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高等學校教學過程與教學原則

一、選擇題

1.下列哪一句話是片面的或不正確的?( ?。?/p>

A.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B.教學過程主要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

C.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是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D.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而不是學生獨立的發現活動

【答案】B

【解析】教學過程實際上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活動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認識過程,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資助學習是構成教學過程的主要活動,并不是單純的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B選項是片面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因此,答案選B。

2.在教學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教師是主體 

B.學生是主體

C.教為主導,學為主體 

D.A、B和C均不正確

【答案】C

【解析】此題考查對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地位的認識,正確的觀點是教師的教在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而學生的學在教學中是主體,單純看待教師或學生的地位都是片面的。因此,正確答案選C。

3.就教學的靜態結構而言,教學是由多項內容構成,不屬于其構成內容的是(   )。

A.教學內容 

B.教學媒介 

C.教師和學生 

D.教學原則

【答案】D

【解析】就教學的靜態結構來說,教學的構成部分包括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這幾個部分,教學原則并不是其中的構成部分,應予以排除。因此,答案選D。

4.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認識過程,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 ?。┦菢嫵山虒W過程的主要活動。

A.被動學習 

B.自主學習 

C.間接學習 

D.接受學習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的認識。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認識過程,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構成教學過程的主要活動。學生的學習是自主的,并不是其他形式的學習,因此,正確答案選B。

5.學生的學習,一般地說主要是系統地學習( ?。┑倪^程。

A.直接經驗 

B.直接知識 

C.間接知識 

D.新的知識

【答案】C

【解析】學生的學習是系統的學習間接知識的過程,即學習就人類知識總體來說是已知的、被實踐證明了的知識,這有助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知識。因此,答案選C。

6.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是教學工作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自學能力和( ?。┦菍W生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

A.記憶能力 

B.創新能力 

C.科研能力 

D.辨別能力

【答案】C

【解析】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而學生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是指自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7.(   )是高等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

A.管理 

B.教學 

C.課程 

D.科研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對教學在高校中地位的認識。教學是高等學校的中心工作,是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所以教學在高校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答案選B。

8.從學習主體的角度看,大學教學過程是大學生獨立性、( ?。┖吞剿餍灾鸩皆鰪姷倪^程。

A.自主性 

B.自我性 

C.民主性 

D.開拓性

【答案】A

【解析】此題是對大學生學習特點的考查。在大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在逐步得到增強。大學生獨立性的增強包括獨立的預習和復習等;自主性增強表現在重視科學地管理和自己的時間分配和重視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兩個方面;探索性是指由于科學研究進入了教學過程,大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得到了初步的訓練,他們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探索成分。因此,正確答案選A。

9.下列不屬于大學教學原則的是( ?。?。

A.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

B.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統一的原則

C.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的原則

D.學科專業性與廣泛性相結合的原則

【答案】D

【解析】高等學校的教學原則主要包括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統一的原則,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的原則,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學科專業性與廣泛性相結合的原則不是大學的教學原則,因此,答案選D。

10.在高等教育中,既要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共性中的個性,又要重視個性的發展離不開共性的支持,這是(  )教學原則決定的。

A.知識積累與智能發展相結合

B.因材施教和統一要求相結合

C.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

D.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

【答案】B

【解析】因材施教要求教師能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的發展水平,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進行教學,統一要求則充分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因材施教與統一要求相結合的原則就要求在高等教育中,既要強調教學過程中學生共性中的個性,又要重視個性的發展離不開共性的支持。因此,正確答案選B。

11.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與探索研究的能力,這是( ?。┰瓌t決定的。

A.知識積累與智能發展相結合 

B.理論聯系實際

C.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 

D.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

【答案】D

【解析】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使教學過程能夠高效進行的保證,學生的主動探索是學習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只有將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學的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原則要求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與探索研究的能力,因此,正確答案選D。

12.只有將各教學原則緊密結合在一起,彼此互相補充,實現教學原則體系的(   ),才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A.整體化 

B.系統化 

C.最優化 

D.緊密化

【答案】C

【解析】將高校教學五個原則貫穿在同一過程中,彼此互相補充,妥善安排,靈活運用,才能取得教學效率的提高,而這個相互貫穿、補充的過程就是實現教學原則體系最優化的過程。因此,正確答案選C。

二、填空題

1.教學過程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特殊的( ?。?。

【答案】認識過程

2.(  )是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

【答案】教學

3.教學過程是由( ?。?、學生、(  )、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構成的,缺少哪一方面都無法構成系統的教學過程。

【答案】教師;教學內容

4.從學習主體的角度看,大學教學過程是大學生( ?。?、自主性和(   )逐步增強的過程。

【答案】獨立性;探索性

5.自學能力和(  )是大學生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

【答案】科研能力

6.高校教學過程的中間過渡性,是由認識主體——大學生的(  )和社會化的(   )所決定的。

【答案】身心發展;過渡性

7.(  )是依據已發現的教學規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對教師和教學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

【答案】教學原則

8.高等學校的特定基本任務是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其教學過程也有(   )、( ?。⒆灾餍缘忍卣?。

【答案】專業性;研究性

9.(  )原則要求在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既要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想意識,使知識傳授與思想培養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答案】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

10.( ?。┰瓌t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案】理論聯系實際

11.高校教學工作的原則是根據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目的,遵循(  )而制定的指導高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

【答案】教學規律

12.( ?。?、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相統一這兩個原則是為全面實現教學過程三個緊密聯系的基本任務而提出的原則,忽視其中任何一條原則就有可能造成學生的片面發展,影響人才的質量。

【答案】教書與育人相一致

三、名詞解釋

1.教學過程的要素

答:教學過程的要素是指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指導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方向、內容、進程、結果和質量,起引導、規范、評價和糾正的作用。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受學生本人興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動和支配,學生對外部信息選擇的能動性、自覺性。受學生原有知識經驗、思維方式、情感意志、價值觀等制約,學生對外部信息進行內部加工的獨立性、創造性。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媒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準備好談話的問題、順序,如何從一個問題引出和過渡到另一個問題,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進行實際的教學。教學過程的各種要素彼此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這幾種要素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的基本任務。

2.教學過程

答:教學過程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的、任務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通過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和體力,形成科學世界觀及培養道德品質、發展個性的過程。其內部發展動力是教師提出的教學任務同學生完成這些任務的需要、實際水平之間的矛盾。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引導學生掌握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要受認識論的一般規律所制約。同時,它又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即它是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教學過程也是一個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能夠強有力地促進青少年學生智、德、美、體充分發展。

3.高校教學原則

答:高校教學原則是指導高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是依據已發現的教學規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對高校教師和教學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學要遵循的一般原則有: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統一的原則;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的原則;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各原則反映和解決的矛盾各有側重,但在教學實踐中,都不是單獨起作用的,而是彼此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任何教學的成功,都是整個教學原則體系綜合運用的結果。各學科教學除以基本的教學原則為指導外,還根據本學科的教學規律,制訂適應本學科領域教學需要的特殊原則。

三、簡答題

1.簡述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答:教學原則是教學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一方面要反映教學工作規律從而對教學工作提出要求,另一方面又是對教學工作中教學規律的總結和概括。根據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理論與高等學校教學實踐的發展,高等學校的教學原則主要有以下七條:

(1)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

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要求在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既要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意識,使知識傳授與思想培養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堅持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時,要做到以下兩點:

教師要努力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水平,跟上科學發展的潮流;

教師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做到教書育人。

(2)知識積累與智能發展相結合的原則

知識積累與智能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既要向學生傳授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從知識到智能的轉化,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在堅持這一原則時,要做到三點:

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

重視基本能力的培養;

注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3)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貫徹這一原則時需要注意兩點:

加強理論知識的教學,把理論知識講透、講活;

學校要為學生提供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

(4)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原則

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原則是指在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進部分科研工作,既是培養學生獨立研究能力的手段,也是促進教學內容隨學科發展而不斷更新的重要保證。在教學過程中貫徹這一原則需要做到兩點:

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教師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

(5)系統性與循序漸進的原則

系統性與循序漸進的原則是指教學過程中要把知識發生發展的系統性與個體認識發展的邏輯順序結合起來,使教學既保持知識的系統性,又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每一學科知識自身有其內在邏輯性,不同學科所構成的課程體系也有其邏輯性,同時學生自身也有一種認知的邏輯性和順序性,這三種不同的邏輯未必是完全相合的,系統性和循序漸進相結合的原則,就是要在學生有限的學習時問內.實現這三者的統一與和諧。在實施這一原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處理好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三類課程之間的關系;

根據學科的基本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特征進行教學;

要防止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好高騖遠、不求甚解的心理傾向,樹立認真踏實的學風。

(6)因材施教和統一要求相結合原則

因材施教和統一要求相結合原則是針對學生之問既有個性上的差異,又有因處在同一年齡階段和學力層次上所擁有的共同之處而言的。不同學生之問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們之間的共同性也顯而易見,因此,這一原則就是既要強調高等學校教學過程中共性中的個性.又要重視個性的發展離不開共性支持。在教學過程中貫徹這一原則時,要注意兩點:

要充分了解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對個性的尊重離不開共性的支持。

(7)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中,要實現在教師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與探索研究的能力。貫徹這一原則需要注意三點:

運用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使學生理解學習的過程,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學生嚴格要求。

2.試述教學過程的概念和特點。

答:(1)教學過程的概念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它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養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認識客觀世界,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人才的過程;是學生以所知為基礎,知、情、意、行結合,德、智、體、美幾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的過程。

(2)教學過程的特點

教學過程具有一般認識過程的共同屬性外,還具有特殊屬性,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活動的過程。教學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的認識過程,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養目標,指導學生系統地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良好的思想品質。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構成教學過程的主要活動。

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是系統地學習間接知識的過程。學生的學習,一般地說主要是系統地學習間接知識的過程,即學習就人類知識總體來說是已知的、被實踐證明了的知識,這有助于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知識。

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遞過程,也是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品質、心理素質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學生在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他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品質和個性心理特點也在形成與發展中,教學過程也是學生思想、觀念形成的過程。

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構成的,缺少哪一方面都無法構成系統的教學過程。這些方面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互相促進,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這幾方面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的基本任務。

3.簡述大學生的學習特點。

答:從學習主體的角度看,大學教學過程是大學生獨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逐步增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的學習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獨立性的增強

大學生學習獨立性增強包括獨立的預習和復習這些自學活動,以及閱讀一些參考文獻,并逐步過渡到一些學習內容主要靠自學。

(2)學習的自主性增強

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增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重視科學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分配,使他們能夠勝任繁重的學習任務;

重視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使他們能夠隨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

(3)學習的探索性增強

由于科學研究進入了教學過程。大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得到了初步的訓練,他們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探索成分。

4.制定高等學校教學原則的主要依據有哪些?

答:高校教學原則是根據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目的,遵循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高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制定高校教學原則的目的是促進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自覺地按照教學規律進行教學,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制定高等學校教學原則的主要依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教學原則必須依據教學過程的規律

高等學校教學活動涉及的因素很多,但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只有從教學過程內部基本因素的內在聯系中,從動態中去探索才能揭示出來。只有揭示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內部矛盾運動的聯系,教學原則才具有科學意義的指導作用。

(2)制定高等學校教學原則必須考慮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

教與學的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關系決定了教學工作的任何要求必須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這也決定了教學原則的制定還必須考慮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

(3)高等學校教學原則的確立必須與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相聯系,必須符合高等學校的教學特點

高等學校的特定基本任務是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其教學過程也有專業性、研究性、自主性等特征,這些方面決定了大學教學原則的特殊性,制定教學原則時必須以此作為重要依據之一。

四、論述題

論述高等學校教學原則及其體系。

答:教學原則是依據已發現的教學規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對教師和教學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學原則是根據高等學校教育、教學目的,遵循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高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準則。高校教學原則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

科學性是指教學內容應是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并盡可能反映當代先進的科學成果;思想性是指教師應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觀點,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在教學中實現科學性與思想性的統一,要求教師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傳播科學的思想和價值觀念。教師應做到:

不斷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跟上科學發展的潮流;

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潛移默化作用。

(2)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統一的原則

知識積累與能力的發展存在密切的聯系。能力是在對一定知識融會貫通的基礎上形成的,豐富的知識“養料”為開展創造性思維提供必要的條件。要做到知識積累與促進能力發展兩方面的相互促進,教師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在教學中注意使學生的全部認識能力都能積極地調動起來,使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等都處于積極的狀態。

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知識的智力因素,以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經常組織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展開討論,促進學生獨立獲得知識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科學評價他人的能力。

改變目前的考試方法,要注意考出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要兼顧學生自學、動手等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3)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的原則

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使教學過程能夠高效率進行的保證,學生的主動探索是學習取得成功的基本條件,兩者缺一不可。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緊密地結合起來:

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要主動加以引導,進行有效的組織。

善于提出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激勵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從而不斷激發他們的事業心和進取心。

(4)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

因材施教要求教師能按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的發展水平,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要求進行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則要求充分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在課堂教學中堅持按照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在教學制度上要提供更多的選修課程,讓學生選擇,發揮各自的特長,在學科和專業方向等方面給個體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間。

堅決按照大綱的要求和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

了解不同學生的特點,通過各種途徑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找到恰當的學習方法和形成有個性特點的智力結構。

利用選修課程,開拓學生的視野。

幫助學習上暫時有困難的學生。

(5)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認清實踐是人們獲得真理的重要來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促使他們善于在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中理解和掌握知識,積極地運用所獲得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具體做到以下兩點:

充分認識實踐性教學環節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根據本門學科的特點,通過學習、實驗等教學環節適當安排學生參加必要的實踐活動。

注意把各種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與理論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實踐性的教學環節成為運用和檢驗理論學習,加深理解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以期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州市| 阜宁县| 宁都县| 抚州市| 宜兰市| 获嘉县| 高淳县| 清水河县| 安新县| 黑河市| 桂林市| 晋中市| 织金县| 榆林市| 怀宁县| 湄潭县| 修水县| 渝中区| 太和县| 河曲县| 婺源县| 高雄市| 遂溪县| 保亭| 兴安县| 竹溪县| 平顺县| 福贡县| 康马县| 临城县| 澄迈县| 柞水县| 星子县| 铜川市| 西充县| 甘德县| 宜都市| 德安县| 昌吉市| 平乡县| 无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