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遼寧省教師招聘考試《中學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專用教材(備考指南+考點精講+典型題詳解)
- 圣才學習網主編
- 2867字
- 2021-01-06 20:01:01
6.2 典型題詳解
一、選擇題
1.由于沒有復習,先前學習的內容在頭腦中逐漸淡忘,直至最后全部遺忘。這種遺忘的原因主要是( )。
A.前攝干擾
B.倒攝干擾
C.情緒干擾
D.痕跡消退
【答案】D
【解析】對遺忘的原因一般有兩種解釋:消退和干擾。消退理論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結果。干擾理論認為,長時記憶中信息的遺忘主要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時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擾。一旦干擾被解除,記憶就可以恢復。干擾又可分前攝干擾與倒攝干擾兩種。前攝干擾指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攝干擾指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
2.短時記憶的容量為多少?( )
A.7加減2個音節
B.7加減2個單元
C.7加減2個組塊
D.7加減2個數字
【答案】C
【解析】短時記憶是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的中間階段,保持時間大約為5秒到2分鐘。在短時記憶中,信息的單位不是物理單位,如字母、音節、單詞的數目等,而是具有某種意義的刺激組合,其容量是7±2個組塊。
3.學生學完英語單詞后,教師要求他們課后立即背誦,第二天進行檢查。這里所運用的復習規律是( )。
A.多感官參與
B.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C.復習方式的多樣化
D.及時復習
【答案】D
【解析】合理分配復習時間是指在時間安排上,可以采用“先密后疏”的原則對知識進行復習,即剛開始復習時,各次間的間距較小,如隔一兩天復習一次,以后把復習的間隔拉大,如隔一周、一個月復習一次。復習方式的多樣化是指采用材料重組、編寫提綱、為材料列小標題、復述、自我練習、相互提問等,把視、聽、讀、寫、操作等結合起來,采用多種感官協同記憶的方法。及時復習是指在所學知識尚未大規模遺忘前就進行的復習。學生學完英語單詞后,教師要求他們課后立即背誦,所運用的就是及時復習的復習規律。
4.個人用來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知識叫( )。
A.理性知識
B.陳述性知識
C.感性知識
D.程序性知識
【答案】B
【解析】陳述性知識也稱描述性知識,是個人能用言語進行直接陳述的知識。這類知識主要用來回答事物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樣的問題,可用來區別和辨別事物。目前學校教學傳授的主要是這類知識。
5.學習“圓的直徑是它的半徑的兩倍”,這種學習屬于( )。
A.概念學習
B.符號學習
C.命題學習
D.詞匯學習
【答案】C
【解析】命題學習指學習由若干概念組成的句子的復合意義,即學習若干概念之間的關系。學習命題,必先獲得組成命題的有關概念的意義。例如,學習“圓的直徑是它的半徑的兩倍”這一命題時,如果沒有獲得“圓”、“直徑”和“半徑”等概念,就不能獲得這一命題的意義。
二、填空題
1.通常所說的規則、原理、原則屬于________。
【答案】命題
2.按反映活動的深度來劃分,知識可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感性知識;理性知識
3.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的關系,知識的學習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并列結合學習
4.在知識學習的三階段中,應解決的主要心理問題分別是知識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同化;保持;應用
5.________是理解科學知識的起點,是學生由不知到知的開端,是知識獲得的首要環節。
【答案】直觀
三、名詞解釋
1.概念學習
答:概念學習又稱“概念獲得”、“概念掌握”,是有機體掌握同類事物共同的本質屬性的過程。為促進概念的獲得,普遍采用以下幾種方法:①提供肯定實例,增強感性經驗;②運用變式,概括事物的共同特性;③提供反例進行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的比較;④恰當地使用已有概念有利于鞏固新概念的獲得;⑤對新、舊概念系統化有利于穩定的知識結構的形成。
2.廣義知識
答:從心理學的觀點看,知識是個體頭腦中的一種內部狀態,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的知識則是指主體通過與其環境相互作用而獲得的信息及其組織。它既包括個體從自身生活實踐和人類社會實踐中獲得的各種信息(狹義知識),也包括在獲得和使用這些信息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技能和能力。這種知識既以語言文字、音像制品等媒體形式存在于個體之外,也以概念、命題、表象或圖式等形式存在個體頭腦內部。
四、簡答題
簡述遺忘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
答:(1)遺忘的原因
雖然信息可以在長時記憶中儲存,但是人們還是常常體驗知識的遺忘,關于遺忘的原因有以下幾種理論解釋:
①痕跡衰退說。這是對遺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釋。按照這種理論,遺忘是由記憶痕跡衰退引起的,消退隨時間的推移自動發生。桑代克在其“練習律”中指出,習得的刺激—反應聯結,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會加強;如果失去使用,則聯結的力量會減弱,以致逐漸消失。這實際上是用痕跡衰退說對遺忘所作的解釋。
②干擾說。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長時記憶中信息的相互干擾是導致遺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擾說認為,遺忘是由于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干擾的結果。一旦排除了干擾,記憶就可以恢復。在保持期間,如果沒有其他信息進入記憶系統,則原有的信息不會遺忘。干擾主要有兩種情況,即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所謂前攝抑制,是指前面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面學習材料的干擾;倒攝抑制,指后面學習的材料對保持或回憶前面學習材料的干擾。
③同化說。奧蘇伯爾根據他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對遺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種獨特的解釋。他認為,在真正的有意義學習中,前后相繼的學習不是相互干擾而是相互促進的,因為有意義學習總是以原有的學習為基礎,后面的學習則是前面學習的加深和擴充。遺忘就其實質而言,是知識的組織與認知結構簡化的過程。當人們學到了更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以后,高級的觀念可以代替低級的觀念,使低級觀念遺忘,從而簡化了認識并減輕了記憶。這是一種積極的遺忘。
④動機說。動機性遺忘理論認為,遺忘是因為人們不想記,而將一些記憶信息排除在意識之外,因為它們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損自我的形象。這一理論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在給精神病人施行催眠術時發現,許多人能回憶起早年生活的許多瑣事,它們大多與罪惡感、羞恥感相聯系,因而不能為自我所接納,故不能回憶。遺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記憶被壓抑,故這種理論也稱壓抑理論。
(2)遺忘的影響因素
①時間因素的影響。艾賓浩斯對遺忘進程進行研究并得出了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
②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一般來說,對熟練的動作技能和形象材料遺忘得最慢,而言語材料遺忘較快,無意義的材料或材料本身具有意義但未被學習者理解時遺忘得最快。在學習程度相等的情況下,識記材料數量越多,要達到同樣識記水平,平均的朗讀次數和時間就越多,忘得也越快;而材料少,相對遺忘得也少且慢。
③識記材料的系列位置。一般地講,系列材料的開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記憶效果較好,而中間部分的內容則容易遺忘。
④學習的程度。通常把學習程度分為三級:低度學習、中度學習和過度學習。其中過度學習指達到恰能背誦之后還繼續學習一段時間。在一定限度內,學習程度越高,保持效果越好。實驗證明,當過度學習程度達到150%時,記憶效果最好。
⑤識記者的態度。識記者對識記材料的需要、興趣等,對遺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響。研究表明,在人們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們興趣的、不符合一個人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現遺忘。
- 2015年西藏自治區教師資格考試《中學心理學》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知識(2017升級版)
- 2020年福建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行政職業能力》專項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考試專用教材:申論(2017升級版)
- 2019年吉林省農村信用社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題庫【歷年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遼寧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黑龍江省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社區基礎知識》專項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江西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河北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9年貴州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歷年真題詳解】
- 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綜合素質歷年真題+考前必做試卷(中學)(2016移動互聯版)
- 2020年貴州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應用能力》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4年企業法律顧問《民商與經濟法律知識》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修訂版)
- 2020年安徽省公安招警考試《公安專業科目》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