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詣遠《宏觀經濟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5字
- 2021-05-28 20:05:20
第二部分 課后習題
第一篇 概 論
第1章 市場與政府
一、市場與政府
1.市場失靈
(1)市場失靈的概念
市場失靈是通過市場不能夠達到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即市場的私人選擇結果不能實現社會福利總體優化,達到帕累托最優。
從微觀角度來看,市場失靈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外部性和公共品的存在,使個人選擇偏離社會選擇最優結果;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壟斷力,導致社會福利損失;信息不完全、不對稱和不確定,影響市場效率;按要素分配的結果,貧富懸殊,差距過大。
從宏觀角度來看,市場失靈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資源配置不佳、收入分配不公和經濟增長不穩。
(2)市場失靈的宏觀表現
①資源配置不佳
一國的資源配置,既包括具有競爭性、排他性的私人品,又包括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品。對于私人品,由于市場現實不能滿足完全競爭的嚴峻假設,也難以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對于公共品而言,情況更為嚴重,因為公共產品的性質、經濟主體、決策方式、運行手段、報酬原則、盈虧分析和行為目標,與私人品大不相同,僅僅依靠市場機制顯然不能做到資源最佳配置。
假設社會資源可以分為公共品
和私人品
兩大類,則社會福利函數形可以表示為:





由于公共品和個人品的邊際效用為正值,社會福利隨著公共品和個人品的增加而提高。為保持福利水平一定,增加公共品必然減少私人品,因此,由該社會福利函數構成的社會無異曲線將凸向原點。
社會生產可能性曲線可以表示為:





由于公共品和私人品的邊際產量為正值,社會生產隨著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既定技術條件下資源總量一定,多生產公共品必須減少生產私人品,因此,由該社會生產函數所構成的社會生產可能性曲線將凹向原點,即邊際轉換率必為負數,而且由于邊際實物報酬遞減法則和資源的適用性,每增加一單位的公共品將使私人品減少更多,邊際轉換率呈遞增趨勢。
從理論上講,凸向原點的社會無異曲線可以有無窮多條,但在既定資源約束下,凹向原點的社會生產可能性曲線只有一條。所以,惟有這兩條曲線的切點,才是公共品與私人品的最佳組合,這個切點稱為社會平衡點。如圖1-1所示,惟有在與社會生產可能性曲線的切點
上,
,才是現有資源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高社會福利。

圖1-1 社會資源配置最優
如果將社會總資源作為100%,、
分別表示
、
占總資源的比例,則從圖1-1(a)點
可以導出社會總資源的最佳配比
,如圖1-1(b)所示。實際上,點
很難測定,更難達到。它只是提醒人們應重視研究關系全社會福利的社會總資源在公共品與私人品之間的配比。
②收入分配不公
a.洛倫茨曲線
經濟學用“平等”這個指標來衡量社會公平程度,并用圖1-2所示的洛倫茨曲線來衡量社會分配的平等程度。

圖1-2 洛倫茨曲線
如圖1-2所示的正方形,縱軸表示擁有財富百分比,橫軸表示收入從低到高排列的家庭百分比。將一定百分比的家庭與其擁有的財富百分比作為一個坐標點,然后將這些坐標點連結成洛倫茨曲線
,它能直觀地表現出社會總財富是如何在各階層家庭中分布的。
總財富若是平均分配于每個家庭,洛倫茨曲線變成對角線(直線),稱為完全平等線。若總財富由唯一最富有家庭擁有,則洛倫茨曲線就變為折線
,稱為完全不平等線。一般經濟社會都處于完全平等線
與完全不平等線
之間,如
。洛倫茨曲線越靠近完全平等線,社會財富分配越平均。
b.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可以表示社會財富平等的程度。圖1-2中陰影部分面積占三角形面積的比例,即為基尼系數。以
代表財富百分比,以
代表家庭百分比,洛倫茨曲線為
,則基尼系數
用公式表示為:

基尼系數取值在0~1之間。基尼系數為0,表示社會財富完全平等分配,等于1時則表示社會財富完全不平等分配。
c.倒U形假說
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在1954年發表《經濟增長與收入不平等》演說,提出一個以經驗和推測為依據的假說,認為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分配差距的變化與收入水平的變化,呈倒U字形,如圖1-3所示。

圖1-3 倒U形假說
圖1-3中,橫軸表示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縱軸表示基尼系數。庫茲涅茨認為,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轉變的過程中,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長,貧富差距先是不斷擴大,然后又會逐步縮小。庫茲涅茨的倒U形假說引起各國政府對分配差距變化規律的重視,在分配政策上力求效率與公平統籌兼顧。
③經濟增長不穩
現代市場經濟的歷史表明,一國經濟總是在擴張與收縮、繁榮與蕭條相互交替的波動中不斷發展。經濟波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繁榮,即經濟擴張或上升階段;衰退,即經濟收縮或下降階段;蕭條,即經濟陷入低谷且停滯不前的階段;復蘇,即經濟逐步恢復或有所回升的階段。
二、政府干預
1.政府經濟職能
由于市場機制并非完全有效,需要一個機構代表國家采取行動,改善和修正市場運行結果,這就是政府產生經濟職能的根本原因。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包括政府配置職能、政府分配職能和政府穩定職能。
(1)改善資源配置
政府配置職能是政府以其權力干預市場的資源配置,保護自由競爭,糾正或彌補市場失靈。具體地說,政府以公共財政的方式提供公共品,通過經濟、法律、行政手段糾正外部性,并對壟斷產業進行管制,以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
(2)收入再次分配
政府分配職能是指政府改善市場形成的初次收入分配結果。社會收入分配不公平的根源可能在于天賦要素的初始分配不公平,也可能在于要素價格的決定機制存在問題。政府可以通過稅收、補貼和轉移支付,以及社會成員共同享受公共品和服務的提供,對收入和福利進行再分配,改善市場的初次分配結果。
(3)減緩經濟波動
宏觀經濟總量、結構的失衡和經濟周期是常見的,僅靠市場機制無法“熨平”波動。為此,政府必須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預防和減緩經濟波動。
2.宏觀經濟目標
(1)充分就業
充分就業不僅指一切愿意工作的勞動力都能找到工作,也指所有的社會資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古典經濟學認為,市場機制能夠使所有社會資源充分就業并優化配置,但實踐表明,充分就業并不是經常達到的,而是經常達不到的。
(2)經濟增長
經濟穩定增長是國家興衰的物質基礎,是宏觀經濟調控的中心目標。宏觀經濟學認為,經濟增長應當達到由勞動、資本、自然資源和技術進步所決定的潛在水平(即一切社會資源都充分就業的增長率),并減緩經濟波動,避免大起大落,做到可持續發展。
(3)物價穩定
經濟增長與物價穩定是一對矛盾。隨著經濟增長過程中產品質量和經濟結構的變化,物價總水平的某種上漲是正常的,但過高的通貨膨脹則會使貨幣喪失其應有的功能,導致經濟運行紊亂,甚至國民經濟崩潰。同時,物價總水平持續下降所造成的通貨緊縮,也會導致經濟停滯或衰退,其原因更加復雜,治理也更加困難。因此,物價穩定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目標,也是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保證。
(4)國際收支平衡
如果出現嚴重逆差,就會導致本國貨幣大幅貶值,可能引發全面金融危機;如果出現過多順差,也會導致本國貨幣大幅升值,嚴重影響外貿出口。宏觀經濟調控的目標應當是國際收支平衡,這是保證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外部環境。
3.宏觀調控方式
(1)經濟政策
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方式,是根據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不同問題及時制定各項經濟政策。政府并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但通過經濟政策將企業的經營決策導向國家發展規劃。經濟政策主要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外經政策等。
(2)法律規制
立法機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規范市場競爭中的一般問題,并依法強制執行。例如,物權法、公司法、破產法、合同法、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并不針對特定的經濟主體,但任何經濟主體一旦觸犯法律,必將受到懲處。
(3)行政管理
行政機關在有關法律的基礎上,通過計劃、規定、建議、勸告、警告等行政手段,直接介入市場競爭中的特殊問題,并以行政手段強力執行。例如,公用事業的進入和退出、對外貿易的進口和出口、投資指南、價格管制等。
4.政府失靈
如市場失靈一樣,在某些情況某些問題上,也存在政府失靈。根據各國的經驗,宏觀經濟調控要達到預期目標,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微觀基礎。宏觀經濟調控必須以微觀經濟分析和市場經濟法則為基礎,尊重價值規律、供求規律和競爭規律,凡是市場能夠自動做到的,政府就不必干預,實行“無為而治”。
(2)基本國情。宏觀調控必須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
(3)成本效益。宏觀經濟調控也有成本,受到政府預算約束,必須通過成本效益分析,分清輕重緩急,把有限的物力、財力用在刀刃上。
(4)動態均衡。國民經濟各部門相互聯系,彼此制約,因此宏觀調控必須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做到動態均衡。
三、宏觀經濟流程
1.宏觀經濟循環流程
(1)四大部門
家庭部門:與微觀經濟分析的家庭部門一樣,它既是消費者又是要素所有者,但這里指的是一國的家庭總體。
企業部門:與微觀經濟分析的企業部門一樣,企業既是生產者又是要素雇用者,但這里指的是一國的企業總體。
政府部門:政府也是一個經濟主體,既是國家管理者和公共服務者,又是最大的社會消費者和投資者。
國際部門:這是以海關為界虛擬的海外經濟主體,既是商品進出口者,又是資本往來者。(2)四大市場
要素市場:與微觀經濟分析的要素市場不同,這里指一國要素市場的總體,主要指勞動力市場。
產品市場:與微觀經濟分析的產品市場不同,這里指一國產品市場的總體,主要指消費品市場。
資本市場:包括短期貨幣市場與長期資本市場,以資金融通為主。
國際市場:國際部門本身也是一個市場,包括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

圖1-4 宏觀經濟循環貨幣流程
(3)五大平衡
宏觀經濟學就是研究由上述四大部門、四大市場形成的國民經濟總量的五大平衡及其綜合平衡。
勞動平衡:以工資率為杠桿調節勞動力的供求,以充分就業為目標的勞動政策達到勞動平衡。
產品平衡:以物價率為杠桿調節產品的供求,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產業政策達到產品平衡。
財政平衡:以稅率為杠桿調節財政收支,以公共福利為目標的財政政策達到財政平衡。貨幣平衡:以利率為杠桿調節貨幣供求,以物價穩定為目標的貨幣政策達到貨幣平衡。
國際收支平衡:以匯率為杠桿調節外匯供求,以互利共贏為目標的對外經濟政策達到國際收支平衡。
2.宏觀經濟分析框架
本書從管理學科的實際需要出發,按照重基礎、重實用的原則,結合我國國情形成一個以國民收入為中心的分析框架,力求同一主題集中論述,宏觀經濟分析的框架如圖1-5所示。

圖1-5 宏觀經濟分析框架
- 吳大正《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下冊)
- 全國名校外國語學院二外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第4版)
- 孟昭蘭《普通心理學》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5版)章節習題精編詳解
- 夏書章《行政管理學》(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2014年國際貨運代理專業英語精裝版講義(含英文翻譯和真題詳解)
-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437社會工作實務[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第6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平狄克《微觀經濟學》(第8版)名校考研真題詳解
- 劉祖洞《遺傳學》(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葉朗、朱良志《中國文化讀本》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2019年GRE歷年真題長難句突破【句式結構分類講解+句子翻譯+核心詞匯】
- 尹伯成《宏觀經濟學簡明教程》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