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第一章 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法概述

1.1 復習筆記

一、刑事訴訟的概念

1.刑事訴訟的概念

刑事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處理刑事案件的活動,即國家的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和懲罰犯罪分子的活動。

刑事訴訟有廣義解釋和狹義解釋之分。

(1)廣義刑事訴訟是指法院的審判、公訴機關的起訴和偵查機關的偵查等活動的總稱;

(2)狹義刑事訟訴是指法院對刑事案件的審判活動。

2.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共同點與區別

(1)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共同點

訴訟發生、引起的原因相同。都是因為有可以通過訴訟加以解決的某種事實存在,否則,訴訟也就不會發生。

訴訟都有當事人,即案件的原告和被告。

訴訟必須有國家的司法機關參加、主持進行和對案件作出裁決。

訴訟要有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

訴訟應當依法進行。

(2)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區別

它們所要解決的實體問題和所依據的實體法不同。這是刑事訴訟同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最主要、最明顯的差別。

a.刑事訴訟所要解決的實體問題是犯罪和刑罰問題,是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問題;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則不解決這類問題。

b.刑事訴訟所依據的實體法是規定犯罪與刑罰的法律;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所依據的實體法則是規定財產關系、人身關系等方面內容的法律和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

它們解決實體問題時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依據的程序法互不相同。

a.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據刑事訴訟法,進行民事訴訟必須依據民事訴訟法,進行行政訴訟必須依據行政訴訟法。

b.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刑事訴訟程序,既不同于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民事訴訟程序,也不同于行政訴訟法規定的行政訴訟程序。

二、刑事訴訟的歷史類型

1.刑事訴訟歷史類型的概念

刑事訴訟的歷史類型是以某種標準為依據,對歷史上存在過的和現代的刑事訴訟所作的劃分或分類。

(1)以刑事訴訟的階級實質為標準進行劃分

即以刑事訴訟維護的社會制度性質和階級利益為標準,刑事訴訟的歷史類型可分為奴隸制社會的刑事訴訟、封建社會的刑事訴訟、資本主義社會的刑事訴訟和社會主義的刑事訴訟。

(2)以刑事訴訟的表面特征為標準進行劃分

即以訴訟的提起,法官和當事人在訴訟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以及審判的方式、方法等為標準,刑事訴訟的歷史類型有彈劾式刑事訴訟、糾問式刑事訴訟和混合式刑事訴訟。

2.刑事訴訟本質的歷史類型

刑事訴訟本質的歷史類型是以階級實質為標準對刑事訴訟的分類;刑事訴訟形式的歷史類型是以表面特征為標準對刑事訴訟的劃分。

刑事訴訟本質的類型同刑事訴訟形式的歷史發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刑事訴訟的本質雖然已經發生根本變化,但是其形式卻可能依然是舊的或者是尚未發生根本變化的。

(1)奴隸制社會的刑事訴訟

奴隸制社會刑事訴訟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特點是,它是維護奴隸占有制的社會秩序的工具,它公開保護奴隸主享有種種特權,同時對廣大奴隸實行野蠻、殘暴的鎮壓。具體表現如下:

奴隸主違法犯罪可以不受法律懲罰,可以減免刑罰,可以不親自參加訴訟,而廣大奴隸則不享有作為一個人所應具有的基本權利。

奴隸制社會的最高司法機關是國君、天子,他們掌握著生殺予奪的最高國家權力。

奴隸制社會的證據制度,一般都實行神明裁判或神示的證據制度。

奴隸制社會的刑事訴訟形式或模式是彈劾式。

(2)封建社會的刑事訴訟

封建社會的刑事訴訟最顯著的特點,是對封建地主階級享有的種種特權的竭力維護和對廣大農民的殘酷鎮壓。具體表現如下:

只有皇親國戚、貴族官僚們能享有封建特權。

封建社會的最高司法機關是皇帝。皇帝是名副其實的全國最高統治者,掌握著國家的一切最高權力。

封建社會的刑事訴訟特別重視被告人的口供,廣泛采用刑訊的方法。

封建專制時期的訴訟形式是糾問式。

(3)資本主義社會的刑事訴訟

資本主義社會的刑事訴訟是為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工具。這是一切資本主義國家刑事訴訟的主要特點。

資本主義社會的刑事訴訟同封建社會的刑事訴訟相比較,具有突出的優越性:

資產階級在法律上規定了禁止刑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罪推定、法官獨立、審判公開以及被告人享有辯護權等訴訟原則。

資本主義各國均廢止了糾問式訴訟模式,同時也均確立了混合式的訴訟模式。

資產階級兩大法系即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訴訟模式雖然也存在重大差別,但這種差別是同屬于混合式中的差別,而不是混合式與非混合式的差別。

在審查判斷證據方面,資產階級用自由心證或內心確信代替了法定證據制度。

(4)社會主義社會的刑事訴訟

社會主義社會的刑事訴訟的目的

社會主義社會刑事訴訟的目的是保護人民利益、維護社會主義統治秩序。

社會主義社會刑事訴訟的主要任務

當前,社會主義社會刑事訴訟的主要任務是:打擊犯罪,懲罰各種犯罪分子,保護人民,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社會主義刑事訴訟繼承歷史上一切先進的、民主的、科學的、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法律思想和訴訟原則,同時在總結人民自己的司法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還提出了新的法律思想和新的訴訟原則。

證據審查判斷

對證據的審查判斷,采客觀驗證標準,就是證明案件事實的各個證據之間是否能夠驗證無疑,能驗證無疑的,案件事實就可以認定,否則就不能認定。

社會主義刑事訴訟的模式

社會主義刑事訴訟的模式同資本主義刑事訴訟模式大體近似,都是混合式。但是,由于這兩種刑事訴訟的階級實質不同,所以彼此之間也存在重要差異。

3.刑事訴訟形式的歷史類型

(1)彈劾式

彈劾式訴訟的主要特點:

不告不理。

受害人不告,刑事訴訟程序也就不會開始。這是彈劾式訴訟的最主要特點。

訴訟的進行主要是依靠當事人雙方的積極性,訴訟是否提起完全取決于受害人,受害人不告,刑事訴訟程序也就不會開始。

法官在訴訟中處于消極仲裁者的地位。

法官只負責審判,聽取當事人雙方提供的情況,審查判斷證據,認定案件事實和作出裁決,而不負責對犯罪的追訴。

當事人雙方在法庭上的地位和權利是平等的,可以進行對質和辯論。

這里講的地位和權利的平等,僅就訴訟形式而言。

審判一般是公開的。

彈劾式訴訟形式下,審判一般是公開的,都是通過言詞辯論的形式進行的。

(2)糾問式

糾問式訴訟的主要特點:

國家官吏依其職權主動地追究犯罪。

刑事訴訟程序的開始和發展,已不是主要取決于受害人,而是取決于司法機關,取決于握有國家司法權的官吏。這是糾問式訴訟的最大特點。

原告和被告無現代法律意義上的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在糾問式訴訟形式下,實際上無所謂訴訟當事人。

糾問式訴訟的歷史就是一部刑訊、拷問史。刑訊、拷問是獲取證據的主要方法,也是審判案件的主要方式。

糾問式訴訟一般都是秘密進行的。

(3)混合式

混合式又稱折中式。在混合式訴訟形式下,刑事訴訟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即法庭審判前的偵查追訴階段和法庭審判階段。

法庭審判前的偵查、起訴階段糾問式的特點有所體現。具體表現如下:

a.一般不存在“不告不理”問題。此階段均實行國家追訴為主的原則。

b.被告人在偵查、起訴階段,雖然也享有訴訟權利,也不能被作為訴訟的客體對待,但是,由于在偵查、起訴階段還談不上雙方當事人可以對等地進行辯論等問題,所以被告人在這個訴訟階段的地位、應享有的權利以及與追訴者之間的關系等,同法庭審判階段相比,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

c.一般都不公開,不通過辯論的方式進行。

審判階段彈劾式訴訟的特點體現得比較充分。具體表現如下:

a.實行“不告不理”的原則。如果沒有告訴人的追訴,法院也不能徑直受理案件和對案件進行審判。

b.審判職能和控訴職能是分開的。法官只負責審判,不負責控訴,不具有控訴職能。

c.當事人雙方在法庭上的訴訟地位是對等的。都是訴訟主體,都享有與其地位相應的訴訟權利,也都承擔有訴訟義務。

d.均采用言詞辯論和直接訊問等方式、方法,且一般都是公開進行的。

4.大陸法系國家與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庭的審理方式的區別

(1)法官的作用不同

英美法系國家法官一般只是處于主持者和指揮者的地位,而不是處于審問者的地位;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官在法庭審理過程中,是處于審問者的地位,特別是在法庭調查階段。

(2)法庭審理方式不同

英美法系國家法庭審理所采取的方式是交叉詢問;而大陸法系國家法庭審理所采用的方式是法官主導下的控辯方式。

(3)開庭審理前的情形不同

大陸法系國家的法庭在開庭審理前就能了解全部案件事實和證據材料,同時可以在庭審前訊問被告,可以對證據進行查對核實工作;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庭,在開庭審理前只能了解起訴書中所列舉的事實,對案件的證據材料并不清楚,同時也不能對被告人進行庭審前的訊問等。

總的來說,把大陸法系國家的刑事訴訟形式稱作職權主義的訴訟形式或審問式的訴訟形式,把英美法系國家的刑事訴訟形式稱作當事人主義的訴訟形式,是辯論式或徹底辯論式的訴訟形式。具體到每個國家,情況不同。

三、刑事訴訟法的概念

1.刑事訴訟法的概念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的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制定的有關刑事訴訟程序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1)刑事訴訟法是指廣義的刑事訴訟法。它不僅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還包括其他各種法律中有關刑事訴訟程序的規定。

(2)刑事訴訟法是刑事程序法。刑事訴訟法是規定犯罪案件應當怎樣處理、刑事訴訟應當怎樣進行的法律。

(3)刑事訴訟法是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的反映和體現,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統治秩序服務的。這是刑事訴訟法的本質特點。

2.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的指導思想

2012年對我國《刑事訴訟法》的修改,主要體現了以下指導思想:

(1)堅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循序漸進地推進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的完善。

(2)堅持統籌處理好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的關系。

(3)堅持著力解決在懲治犯罪和維護司法公正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四、刑事訴訟法同刑法的關系

1.刑事訴訟法和刑法都是進行刑事訴訟的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解決刑事訴訟的程序問題,刑法解決刑事訴訟的實體問題。

2.進行刑事訴訟始終離不開刑事訴訟法,同時也離不開刑法。

3.刑事訴訟法同刑法是刑事程序法同刑事實體法的關系。

刑事訴訟法同刑法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關系。如果只有刑法而沒有刑事訴訟法,刑法的規定就不能得到正確的實施,刑法的任務也就不可能實現。反之也是一樣,即刑事訴訟法也同樣離不開刑法。

4.刑事訴訟法同刑法的關系還應當是平等、并列的關系。

它們都是國家的基本法,彼此獨立、自成系統,在刑事訴訟中各自發揮各自的獨特作用。刑法不從屬于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也不從屬于刑法。

推薦閱讀
  1. 顧東輝《社會工作概論》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高而基考研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分冊(統考版)
  3. 2020年中國人民大學434國際商務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試大綱解析及考研真題詳解
  4. 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331社會工作原理[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5. 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6. 陳祖繼、于寧《影視編劇教程》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7. 周友梅《資產評估學基礎》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3版)
  8.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9. 華中師范大學等六校合編《分析化學》(第4版)(下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0. 周友梅《資產評估學基礎》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3版)
  11.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新聞傳播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傳播學專業)》題庫【歷年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2014年會計碩士聯考高分突破·財務會計分冊
  13. 孫桓《機械原理》(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4. 張康之《公共管理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2016年考研政治考前30天一練一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宜宾县| 石屏县| 扎兰屯市| 临漳县| 华蓥市| 阿拉尔市| 梧州市| 吴忠市| 泽州县| 长沙县| 息烽县| 庄河市| 镇江市| 桑植县| 宜昌市| 漠河县| 塔河县| 安义县| 诏安县| 松滋市| 乡宁县| 临沭县| 云和县| 绥阳县| 县级市| 梓潼县| 十堰市| 明溪县| 绥化市| 花莲县| 鄂托克旗| 台南市| 松滋市| 和顺县| 千阳县| 广饶县| 浮山县| 宁都县| 安阳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