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4.1 復習筆記

一、概述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概念和特征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概念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貫穿刑事訴訟全過程,體現刑事訴訟的基本目的和任務,決定刑事訴訟的架構和基本特征,并對刑事訴訟的立法和司法實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訴訟原則和規范。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特征

具有普遍意義;

貫穿于整個訴訟過程;

體現訴訟價值;

刑事司法的兩大基本價值是公正與效率。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集中地體現了公正與效率的要求,同時為實現這兩大目的提供了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決定具體程序;

指導訴訟操作;

法律不可能對在特定條件下的每一種行為選擇都作出具體規定。此時,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就起著原則性的指導作用,保證訴訟手段的適當,保證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種類

《刑事訴訟法》中關于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的規定,依靠群眾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適用法律平等原則等,要么僅僅適用于特定的訴訟階段,要么僅僅適用于特定的國家機關或者訴訟參與人,要么是《憲法》規定的普遍法律原則,都不符合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特征。

只有程序法定原則,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以及無罪推定原則,才符合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特征,能夠成為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二、程序法定原則

1.程序法定原則的概念和意義

程序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有兩點:

立法方面,刑事訴訟程序應當由法律事先明確規定;

司法方面,刑事訴訟活動應當依據法律規定的刑事訴訟程序來進行。

確立程序法定原則,對于防止司法專橫,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從而公正合理地實現刑事訴訟的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2.程序法定原則的具體要求

(1)刑事訴訟立法應當具有明確性和可操作性;

(2)刑事訴訟立法應當確立違法制裁和侵權救濟;

(3)國家應保證刑事訴訟程序的法治化;

(4)參與刑事訴訟的國家機關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法律的規定。

3.程序法定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

我國刑事訴訟立法與實踐同程序法定原則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

(1)程序法治化程度不足

一些原本應在法典中加以規定的事項未作明確規定。《刑事訴訟法》與相關法律之間的協調,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一些國際公認的刑事司法準則,如無罪推定原則、沉默權等在我國的立法中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和貫徹。

(2)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在司法實踐中,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程序違法的情況并不少見。程序虛無主義的存在,會阻礙程序法治的實現。

三、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

1.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的概念

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公正地處理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獨立行使審判權和獨立行使檢察權在獨立程度上有所不同。上下級法院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上下級法院之間在行使審判權時彼此獨立。檢察機關實行“檢察一體制”,上下級檢察院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不存在上下級檢察院之間相互獨立的問題。

2.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的貫徹

在我國,法官、檢察官的資質得到了較為可靠的保障,法官、檢察官選任制度、培訓制度的落實,保證了法官、檢察官所應具備的素質和業務能力。《法官法》、《檢察官法》對法官、檢察官的任期和懲戒、免職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但是,我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上下級法院之間請示匯報制度的存在,有可能架空審級制度;法院內部行政管理與司法職權不分,不同程度存在行政管理權凌駕于司法職權之上的弊端;社會各界對維護審判獨立、檢察獨立的意識還不強等。

四、無罪推定原則

1.無罪推定原則的概念

無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被審判機關經過法定程序以生效裁判確定其有罪之前,在法律上都應當把他看作無罪的人。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1)如何確定一個人有罪。這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

提供證據并且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由承擔控訴職能的檢察機關或者自訴人承擔,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協助控訴一方證明自己有罪的責任。控方履行證明責任必須達到確實、充分或者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

最終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專屬于法院。

(2)如何對待被定罪之前在法律上無罪的人。

任何人在法院生效裁判最終確定其有罪之前在法律上都是無罪的人。即使是因為現行犯罪而被拘留的,在依法確認其有罪之前,也不能把他當作罪犯對待,特別是不能采取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搜集證據,不能侵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格尊嚴。

2.我國刑事訴訟與無罪推定原則

(1)《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

在法院依法判決之前,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定罪權專屬法院,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定罪權。

法院認定某人有罪,必須依法判決,即依照刑事實體法和刑事程序法的規定作出判決。

(2)為了貫徹這一原則,《刑事訴訟法》在制度上作出了以下改革:

嚴格區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概念。

降低逮捕條件,把“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改為“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廢除檢察機關有定罪權的免予起訴制度,解決了檢察機關分割法院定罪權的問題。

改革開庭條件,取消以被告人的行為構成犯罪作為開庭條件的規定。

改革庭審方式,實行控辯式庭審方式,規定由控方承擔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被告人沒有義務證明自己無罪。

規定了證據不足案件的處理原則。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要作出不起訴決定。在審判階段,對于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龙口市| 浦北县| 江津市| 大田县| 宽甸| 封丘县| 读书| 莒南县| 武川县| 南部县| 白城市| 奉新县| 华宁县| 迁西县| 长岛县| 新余市| 越西县| 龙胜| 遂川县| 松潘县| 屏东县| 五家渠市| 海门市| 石狮市| 丰镇市| 沧源| 嵊州市| 泰宁县| 黎城县| 二连浩特市| 军事| 勐海县| 开阳县| 姜堰市| 乌鲁木齐县| 泸西县| 新宁县| 丹阳市| 清水县|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