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靜村《刑事訴訟法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267字
- 2021-05-28 20:54:45
第4章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4.1 復習筆記
一、概述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概念和特征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概念
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貫穿刑事訴訟全過程,體現刑事訴訟的基本目的和任務,決定刑事訴訟的架構和基本特征,并對刑事訴訟的立法和司法實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訴訟原則和規范。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特征
①具有普遍意義;
②貫穿于整個訴訟過程;
③體現訴訟價值;
刑事司法的兩大基本價值是公正與效率。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集中地體現了公正與效率的要求,同時為實現這兩大目的提供了最重要的制度保障。
④決定具體程序;
⑤指導訴訟操作;
法律不可能對在特定條件下的每一種行為選擇都作出具體規定。此時,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就起著原則性的指導作用,保證訴訟手段的適當,保證刑事訴訟的正常進行。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種類
《刑事訴訟法》中關于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的規定,依靠群眾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適用法律平等原則等,要么僅僅適用于特定的訴訟階段,要么僅僅適用于特定的國家機關或者訴訟參與人,要么是《憲法》規定的普遍法律原則,都不符合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特征。
只有程序法定原則,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以及無罪推定原則,才符合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特征,能夠成為刑事訴訟基本原則。
二、程序法定原則
1.程序法定原則的概念和意義
程序法定原則的基本內容有兩點:
①立法方面,刑事訴訟程序應當由法律事先明確規定;
②司法方面,刑事訴訟活動應當依據法律規定的刑事訴訟程序來進行。
確立程序法定原則,對于防止司法專橫,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權,從而公正合理地實現刑事訴訟的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2.程序法定原則的具體要求
(1)刑事訴訟立法應當具有明確性和可操作性;
(2)刑事訴訟立法應當確立違法制裁和侵權救濟;
(3)國家應保證刑事訴訟程序的法治化;
(4)參與刑事訴訟的國家機關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法律的規定。
3.程序法定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
我國刑事訴訟立法與實踐同程序法定原則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
(1)程序法治化程度不足
一些原本應在法典中加以規定的事項未作明確規定。《刑事訴訟法》與相關法律之間的協調,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處理。一些國際公認的刑事司法準則,如無罪推定原則、沉默權等在我國的立法中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和貫徹。
(2)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在司法實踐中,重實體、輕程序的觀念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程序違法的情況并不少見。程序虛無主義的存在,會阻礙程序法治的實現。
三、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
1.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的概念
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應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公正地處理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獨立行使審判權和獨立行使檢察權在獨立程度上有所不同。上下級法院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上下級法院之間在行使審判權時彼此獨立。檢察機關實行“檢察一體制”,上下級檢察院之間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不存在上下級檢察院之間相互獨立的問題。
2.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的貫徹
在我國,法官、檢察官的資質得到了較為可靠的保障,法官、檢察官選任制度、培訓制度的落實,保證了法官、檢察官所應具備的素質和業務能力。《法官法》、《檢察官法》對法官、檢察官的任期和懲戒、免職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但是,我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上下級法院之間請示匯報制度的存在,有可能架空審級制度;法院內部行政管理與司法職權不分,不同程度存在行政管理權凌駕于司法職權之上的弊端;社會各界對維護審判獨立、檢察獨立的意識還不強等。
四、無罪推定原則
1.無罪推定原則的概念
無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被審判機關經過法定程序以生效裁判確定其有罪之前,在法律上都應當把他看作無罪的人。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
(1)如何確定一個人有罪。這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
①提供證據并且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由承擔控訴職能的檢察機關或者自訴人承擔,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協助控訴一方證明自己有罪的責任。控方履行證明責任必須達到確實、充分或者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
②最終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權力專屬于法院。
(2)如何對待被定罪之前在法律上無罪的人。
任何人在法院生效裁判最終確定其有罪之前在法律上都是無罪的人。即使是因為現行犯罪而被拘留的,在依法確認其有罪之前,也不能把他當作罪犯對待,特別是不能采取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搜集證據,不能侵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格尊嚴。
2.我國刑事訴訟與無罪推定原則
(1)《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
①在法院依法判決之前,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②定罪權專屬法院,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定罪權。
③法院認定某人有罪,必須依法判決,即依照刑事實體法和刑事程序法的規定作出判決。
(2)為了貫徹這一原則,《刑事訴訟法》在制度上作出了以下改革:
①嚴格區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概念。
②降低逮捕條件,把“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改為“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
③廢除檢察機關有定罪權的免予起訴制度,解決了檢察機關分割法院定罪權的問題。
④改革開庭條件,取消以被告人的行為構成犯罪作為開庭條件的規定。
⑤改革庭審方式,實行控辯式庭審方式,規定由控方承擔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責任,被告人沒有義務證明自己無罪。
⑤規定了證據不足案件的處理原則。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要作出不起訴決定。在審判階段,對于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 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618基礎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蔡迎旗《學前教育概論》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饒立華《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建筑學(含建筑物理、建筑設計、建筑構造)考研題庫【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最新英語專業考研名校真題集:語言學
- 周三多《管理學》(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歷史學基礎考試世界近現代史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袁方《社會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贈10套名校考研真題及詳解】
- 曾憲義《中國法制史》(第2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8小時高清視頻】
- 天津外國語大學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南開大學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專業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
- 天津商業大學商學院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下冊)》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劉祖洞《遺傳學》(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