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明瑞《民法》(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577字
- 2021-05-28 21:20:58
5.2 課后習題詳解
1何為法人?其成立有何要求?
答:(1)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是相對于自然人而言的。法人本不為“人”,但在法律上為“人”,故稱為法人。
(2)法人成立的條件
①依法成立,是指法人須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成立,不是依法成立的社會組織不能成為法人。
②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
a.有獨立自主支配的財產和經費,該財產與他人包括投資人的財產是分開的;
b.該財產和經費的數額要與法人的設立宗旨、所需進行的民事活動的范圍相適應,符合法律規定的其設立所需的最低財產限額。
③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④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2法人的分類有何意義?
答:依據不同的劃分標準,法人可做如下分類:
(1)學理上的法人分類
①根據法人設立的法律依據,法人可分為公法人與私法人。
通說認為,依據公法設立的法人為公法人,如國家機關。依據私法設立的法人為私法人,如公司。
②根據法人設立的基礎,法人可分為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
通說認為,社團法人是以社員權為基礎的人的集合體,其以有一定的社員(成員)為成立條件,故又稱為人的組合。
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的劃分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一方面,采用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的分類方法,有利于解決和落實基金會法人、仲裁委員會、宗教團體、寺廟等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社團法人是以成員為基礎的,通過成員大會等組織機構的設置,可以充分體現成員的意志,實現成員對社團的自治。此外,這兩類法人的分類也要求對其進行不同的管理:財團法人一旦設立,其捐助者或設立人就不再干預其事務,此時,往往需要國家公權力的介入,強化監督、管理。但是,對于社團來說,因為其成員本身可以發揮一定的監督功能,所以,在許多情況下國家不必過多地介入。
③根據法人的設立目的,社團法人可分為營利法人與公益法人。
營利法人是指以營利為目的,并將其所得利益分配給社員的法人。
這種分類在我國實踐中是不無意義的。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分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類似于營利法人和非營利法人。
④根據法人的國籍,法人可分為本國法人與外國法人。
(2)立法上的法人分類
我國《民法通則》將法人分為兩類,一類是企業法人,另一類是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等非企業法人。
①企業法人。企業法人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法人,根據其組織形式,可分為公司法人和非公司法人。
企業法人屬于學理上所說的營利法人,其特點包括:
a.以營利為目的;
b.企業法人須有自己的獨立財產;
c.企業法人須經登記成立;
d.企業法人的名稱可以隨企業或者企業的一部分一并轉讓。
②在非企業法人中,可以將其進一步區分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其中,機關法人是指依法從事國家管理活動,并因行使職權需要而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國家機關。機關法人的特點包括:
a.機關法人只有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才為法人;
b.機關法人所能從事的民事活動僅限于為完成管理職能所必需的范圍內,而不能從事營利性活動;
c.機關法人進行民事活動用以承擔債務的財產來自國家各級財政的撥款,其行使管理職能收取的費用也須上交財政;
d.機關法人依國家法律的直接規定或者命令設立機關而成立,不須經核準登記程序。
事業單位法人是指從事非營利性的社會各項公益事業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其特點包括:
a.以從事社會公益事業為目的;
b.事業單位法人的必要財產和經費既有國家財政撥款,也有由投資人的投資形成的;
c.依國家法律和命令設立的,無須經核準登記即取得法人資格;依行政許可設立的,只有經依法辦理法人登記,方能取得法人資格。
社會團體法人包括社會團體法人與基金會法人兩類。其特點包括:
a.社會團體為自愿設立,經法定程序成立;
b.社會團體的成立須具備法定條件;
c.社會團體法人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
總之,區分法人的類型,便于對不同的法人設置不同的法律權利、法律義務以及責任承擔、資格享有等。
3法人的民事能力有何特點?
答:(1)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特點包括:
①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終于法人終止;
②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受法人自然屬性的限制;
③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受法人宗旨的限制。
(2)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特點包括:
①法人民事行為能力是法人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資格;
②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同時產生,同時終止;
③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在范圍上具有一致性;
④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通過法定代表人或其他人員來實現的。
(3)法人的民事責任能力的特點包括:
①法人的民事責任能力是法人對其自己的不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法人只對自己的不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對他人的行為不承擔民事責任。
②法人的民事責任能力是法人以其財產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法人財產上的獨立性是法人責任獨立性的基礎。
③法人的民事責任能力與其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同時產生,同時消滅。法人自成立時起即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同時也具有民事責任能力;自法人終止時,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消滅,民事責任能力也消滅。
4法人機關與法人之間是何種關系?
答:法人機關是指根據法律、章程或條例的規定,于法人成立時就產生的不需特別授權就能夠以法人的名義對內管理法人的事務,對外代表法人進行民事活動的集體或者個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機關與法人之間的關系:
(1)法人機關是形成、表示和實現法人意志的法人機構;
(2)法人機關是法人的有機組成部分;
(3)法人機關是根據法律、章程或條例的規定而成立的法人的領導或代表機關。
5法人變更、終止的后果有哪些?
答:(1)法人變更的后果
①法人消滅。新設合并,原法人均消滅;吸收合并,被吞并的法人歸于消滅。新設式分立,原法人消滅;存續式分立,只是原法人的財產或組織機構發生變更。
②債權債務承受。因合并而消滅的法人,其債權債務由合并后的法人概括承受。在法人分立,原法人的債權債務,應依分立前締結的合同確定的分擔份額,由分立后的法人承受。
(2)法人終止的后果
法人終止應當依法進行清算,停止清算范圍外的活動。清算組織履行完其職責后,應按照有關規定向有關部門或人員報告清算情況,并應向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并公告。法人于注銷后消滅。
- 首都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6.6小時高清視頻】
- 錢銘怡《變態心理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7年材料科學基礎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佟家棟《國際貿易學—理論與政策》(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蔡繼明《微觀經濟學》(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練習+模擬試題】
- 國際關系學院711國際關系史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學院839教育管理學(二)[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華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243法語(自命題)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武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電子科技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689西方行政史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964英美文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357英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