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課后習題詳解

1民事法律關系有何特點和要素?其變動的原因有哪些?

答:(1)民事法律關系的特點:

a.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規范的社會關系;

b.民事法律關系為平等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民事法律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c.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包括主體、內容和客體。

a.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人;

b.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所負擔的義務;

c.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對象.

(2)民事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

民事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和終止必有一定的根據或者原因,這一根據即是民事法律事實。依據其是否與人的意志有關,可分為自然事實和行為。

自然事實。作為民事法律事實的自然事實,是指與人的意志無關的能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終止的客觀現象。

自然事實可分為事件與狀態。事件是指某種偶發的客觀現象,如人的出生、死亡。狀態,是指某種現象的持續,如時間的經過。自然事實與人的意志無關,當事人不能控制其發生。

行為。作為民事法律事實的行為,是指與人的意志有關的客觀現象。行為與人的意志有關,是可以控制的。依實施行為的人與所發生的法律后果間的關系,行為可分為當事人的行為與他人的行為。當事人的行為直接引發當事人為主體的民事法律關系的變動,而他人的行為則在其他人間引發法律關系的變動。

2如何理解民事權利?民事權利的各種分類有何意義?

答:(1)對民事權利的理解

權利的本質在于法律賦予當事人的自由,權利人或是可以依法自主決定是否直接享受其利益。權利的內容為利益,但并非所有的權利都是為權利人利益創設的。

(2)民事權利分類的意義

依據不同的標準,民事權利可分為不同的種類。

根據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民事權利可分為人身權與財產權

a.人身權是指與主體的人格、身份不可分離并不直接具有財產利益的權利,又稱為非財產權。人身權包括人格權與身份權。人身權一般不具有可讓與性,在受到侵害時首先應當以非財產的方式予以救濟。

b.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是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權利。財產權可分為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繼承權,一般具有可讓與性,在受到侵害時須以財產方式予以救濟。

根據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民事權利可分為絕對權與相對權

a.絕對權是指其效力及于權利人之外一切人的權利。絕對權的權利人可向任何人主張其權利。絕對權的義務人為不特定的人,權利人不須借助義務人的行為即可實現其權利。人格權、身份權、物權、知識產權以及繼承權都屬于絕對權。

b.相對權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權利。相對權的權利人僅可以向特定的義務人主張權利。相對權的義務人為特定的人,權利人須借助義務人行為的介入才能實現其權利。債權是最典型的相對權。

根據民事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與形成權

a.支配權是指權利主體可直接對權利客體予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權利人實現支配權無須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他人只要不妨礙權利人權利行使即可。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都屬于支配權。

b.請求權是指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權利人實現請求權須通過他人行為的介入。請求權是由一定的基礎性權利(如人身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派生的權利,也可以說是基礎性權利所包含的權利。

c.廣義抗辯權是指對抗請求權和否認他人的權利存在的權利。狹義抗辯權僅指對抗請求權的權利。通常所稱抗辯權指狹義而言,其作用在于對抗請求權。抗辯權又分為一時抗辯權和永久抗辯權。

d.形成權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的意思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形成權的實現并無相對人的義務履行,僅依權利人自己的意思即可為之。如抵消權、撤銷權即屬于形成權。

根據民事權利的實現條件是否完全具備,民事權利可分為既得權與期待權

a.既得權是指其實現條件已完全具備,權利人即可行使的權利。多數權利都屬于既得權。

b.期待權是指其實現條件尚未完全具備,權利人尚不能行使,需要待一定條件具備時才可行使的權利。如附停止條件合同的權利人享有的權利即為期待權,只有待條件成就時,權利人才可行使權利。

根據兩項相互關聯的權利之間的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主權利與從權利

a.主權利是指兩項相關聯的權利中不依賴另一權利而可獨立存在的權利。

b.從權利則是兩項相關聯的權利中依賴另一權利的存在而存在的權利。

根據兩項權利間的派生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原權與救濟權

a.原權為基礎性權利,人身權、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繼承權都屬于原權。以原權為內容的法律關系屬于權利性法律關系。

b.救濟權是由原權派生的權利,以救濟權為內容的法律關系屬于保護性法律關系。

根據民事權利有無轉移性,民事權利可分為專屬權與非專屬權

a.專屬權是指無轉移性的權利。對于專屬權,權利人不能轉讓,也不能依繼承程序轉移為他人享有。人格權、身份權、繼承權一般都屬于專屬權。

b.非專屬權是指具有轉移性的權利。對于非專屬權,權利人一般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繼承程序轉移為他人享有。物權、知識產權、債權一般為非專屬性權利。

3民事權利的行使應遵行何原則?其保護方式有哪些?

答:(1)民事權利的行使應遵行的原則

權利的行使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權利實施一定行為。民事權利行使應遵循兩項主要原則:

自由行使原則。權利行使是權利人的自由,自應依當事人的意思決定,他人不得干涉。

正當行使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權利人應依權利的目的正當行使權利,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禁止權利濫用。

(2)民事權利的保護方式

廣義上民事權利的保護包括民事權利的確認,狹義民事權利的保護是指保障民事權利不受侵害或者恢復被侵害的民事權利所采取的救濟措施。民事權利的保護包括自我保護與國家保護。

民事權利的自我保護又稱為私力救濟,是指權利人自己采取各種合法手段來保護其權利,包括自衛行為和自助行為。

自衛行為,是指為使權利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防衛或躲避措施,如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

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在權利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危險又來不及請求國家保護時而采取的對他人的人身或財產施以拘押等措施。

民事權利的國家保護又稱為公力救濟,是指在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由國家機關通過法定程序予以保護。

國家保護民事權利是通過行政、司法等多種機關和多種手段實現的。在民事權利受到侵害時,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予以保護其權利,是權利人請求國家保護民事權利的主要的和最終途徑。

4簡述民事義務與民事責任的關系。

答:民事義務,是指根據法律的規定或雙方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保證另一方民事權利的實現而應當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的行為。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后果。民事義務的內容雖然經常與民事責任內容一致,但二者存在區別,主要表現包括:

(1)民事義務是民事責任產生的前提,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不履行其民事義務的法律后果。

沒有義務,不會產生責任;有義務而未違反義務,也不會承擔民事責任。民事義務有法定義務與約定義務之分。與絕對權相對應的法定義務的主體具有不特定性,只有違反義務時主體才特定,于此情形下違反義務的特定主體應承擔民事責任,此時似乎是先有責任后有義務,但實質上也是因主體違反法定義務(如不得侵害他人財物的義務)才發生責任的。

(2)民事義務的履行體現的是公民應盡的社會義務,民事責任的承擔則體現了法律對不履行民事義務的行為否定和懲罰。

推薦閱讀
  1. 錢銘怡《變態心理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數學分析》(第4版)(下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3. 何強《環境學導論》(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4. 濮良貴《機械設計》(第9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9小時高清視頻】
  5. 徐恒鈞《材料科學基礎》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6. 袁衛《統計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劉守華《民間文學教程》(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8. 2015年MBA、MPA、MPAcc管理類聯考邏輯及寫作歷年真題詳解
  9.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筑史》(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0. 馬文蔚《物理學》(第6版)(上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1. 楊長江《國際金融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張軍濤《行政管理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13.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4. 潘金生《材料科學基礎》(修訂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學基礎知識[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鞍山市| 葫芦岛市| 厦门市| 南汇区| 夹江县| 遵义市| 梧州市| 卢湾区| 肥城市| 内丘县| 巴彦县| 丰城市| 巢湖市| 宜兴市| 柳林县| 平昌县| 阿瓦提县| 理塘县| 金湖县| 息烽县| 南宫市| 宁波市| 田林县| 巧家县| 漾濞| 固镇县| 新蔡县| 会泽县| 甘德县| 上高县| 五莲县| 赣榆县| 通化县| 蚌埠市| 瓦房店市| 七台河市| 定远县| 大港区| 定远县| 赤峰市|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