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衛東《刑事訴訟法》(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4951字
- 2021-05-28 21:34:01
1.2 課后習題詳解
1.刑事訴訟的概念。
答:(1)刑事訴訟作為訴訟的一種,是為了解決犯罪人的刑事責任而進行的訴訟活動。國家追訴犯罪的目的是懲罰犯罪行為,通過刑罰實現社會秩序的恢復,但這種追訴活動要受到裁判機構即法院的審查,這樣就把追訴犯罪的活動納入了訴訟的軌道。
(2)刑事訴訟是國家為了追究犯罪而進行的專門活動,是實現國家職能的表現形式。作為一個初衷在于追究犯罪的過程,刑事訴訟由一系列的訴訟活動構成。
(3)刑事訴訟應理解為國家裁判機構在追訴機構(以及自訴人)的追訴活動與被指控者的防御活動之間實施審查,并展開理性爭辯與說服,最終判決刑事案件的活動與過程。
2.刑事訴訟法的概念。
答: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刑事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1)狹義的刑事訴訟法
狹義的刑事訴訟法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的刑事訴訟法典,在我國是指l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經l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兩次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2)廣義的刑事訴訟法
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指一切與刑事訴訟有關的法律規范。
3.刑事訴訟法的淵源。
答:刑事訴訟法的淵源是指刑事訴訟法的表現形式,是刑事訴訟法律規范的存在形式或載體。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法律淵源有以下幾種:
(1)憲法。同樣,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和修改,也必須以憲法為根據。
(2)刑事訴訟法典。這是我國主要的刑事訴訟法淵源。
(3)有關法律。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中有關刑事訴訟的規定,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刑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國家賠償法》、《監獄法》、《律師法》等。
(4)有關法律解釋。
(5)有關行政法規、部門規定。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和主管部、局制定的規定中有關刑事訴訟的規定,如國務院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等。
(6)有關國際條約。我國目前加入的與刑事訴訟有關的國際條約有《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處罰公約》、《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則》(又稱《北京規則》),以及我國政府已簽署、尚待批準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依據相關司法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有關于刑事訴訟程序具體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我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4.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答:(1)刑事訴訟法學得研究對象
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刑事訴訟基本理論。由于直接關系到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刑事訴訟的立法以及司法實踐尤其需要法治理論的指導,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刑事訴訟法律進行改革也不斷需要理論的創新。刑事訴訟法學基本理論是刑事訴訟法學理論的基石,是刑事訴訟法哲學,包括訴訟價值、訴訟目的、訴訟構造、訴訟職能、訴訟主體、訴訟客體、訴訟理念、訴訟文化等理論。正是刑事訴訟基本理論支撐起刑事訴訟法學體系的大廈。
②刑事訴訟法律規范及刑事訴訟實踐。刑事訴訟法律規范是指導刑事訴訟實踐的法律依據,而法律規范往往具有原則性、概括性,需要對其進行準確的解釋,才能保證人們理解和執行的統一性。同時,還需要研究刑事訴訟法在實踐中的運行狀況。刑事訴訟法律規范的制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其實施又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關注刑事訴訟實踐,研究出現的各種重大問題,提出對策性建議,為完善刑事訴訟法提供實踐支持。
③國際公約以及雙邊、多邊條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世界人權宣言》等國際公約中聯合國刑事司法準則的制定與遵行,體現了人類發展和進步的共性要求。隨著世界經濟走向一體化,法律之間相互影響、借鑒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雖然各國存在意識形態、社會制度上的差異,但是人類訴訟實踐中共性的東西是可以互相借鑒的,應當以國際的眼光審視國際公約以及雙邊、多邊條約,履行國際義務,實現人類訴訟文明成果的共享。
④其他國家的刑事訴訟法。世界各國刑事訴訟的狀況不盡相同,各有所長。兩大法系主要國家的刑事訴訟制度發展時間長,訴訟制度與程序相對成型。我國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確立、訴訟制度與程序尚有空白及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之處,因此,我們應該比較研究各國的刑事訴訟法規定,以取長補短。
(2)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方法
①歷史分析的方法
刑事訴訟法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發展的,研究刑事訴訟法應當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考察,而不能脫離特定的歷史背景來研究刑事訴訟的原理、原則等。運用歷史分析的方法研究刑事訴訟制度,還必須以發展的眼光審視刑事訴訟制度的完善。研究訴訟制度發展的歷史成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刑事訴訟法未來的發展。人類刑事訴訟制度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也存在很多的教訓,應當從歷史中借鑒經驗、吸取教訓。
②價值分析方法
刑事訴訟諸多制度涉及價值沖突與選擇,刑事訴訟制度、原則、程序的設定,往往體現立法者的價值判斷與選擇。英美法系注重個人自由、權利的保護,大陸法系代表國家則注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長期以來,我國在刑事司法中,過于強調社會安全價值,忽視了個體自由價值,在今后的司法改革過程中,應考慮個人價值與社會整體價值之間的協調與并重,尋求程序的公平與公正。
③經濟分析方法
經濟分析方法,主要是運用經濟學的方法和理論,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結構、過程、效果、效率以及未來發展等。刑事訴訟同樣是一種資源投入的活動,產出的產品是處理刑事案件的質量與數量。在刑事訴訟法學研究中,應從立法和司法成本的角度對刑事訴訟法進行分析,以最小可能的資源花費來實現刑事訴訟的預期目的。目前,司法資源的有限性與案件大量增加之間發生的尖銳矛盾,催生了現代簡易程序、速決程序。運用經濟學的方法研究刑事訴訟,還必須正確處理公正與效率的關系。
④比較的方法
現代各國,各種刑事訴訟制度與程序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進行優劣比較,有利于取長補短,完善本國的刑事訴訟制度,發展本國的刑事訴訟法學。目前,兩大法系國家之間刑事訴訟制度的融合是一個趨勢,尤其是大陸法系國家越來越多地借鑒英美法系國家的刑事訴訟制度的合理因素。我國刑事訴訟法更多地具有大陸法系的特點,但從1996年修改《刑事訴訟法》開始,也在不斷吸收英美法系國家對抗式訴訟的成分,這是比較后選擇的結果。比較的目的是借鑒,借鑒的目的是發展,切不可盲目排外,過于強調本國的特性而無視人類訴訟制度的共性;亦不可盲目移植他國的制度,要避免南橘北枳。
⑤實證分析的方法
法律是社會實踐的產物,對于法律實施的實際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都應當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資料,進行定量分析。刑事訴訟法作為程序法,是實踐中的法,其實施貫穿于刑事訴訟的全過程。一切訴訟制度、訴訟程序規定得是否科學、可行,有無問題與缺陷,都需要實踐來檢驗。我國刑事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如刑訊逼供、超期羈押以及證人不出庭等問題,一直比較突出,這就要求研究者深入實踐,了解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成因,尋求解決之策,而不可脫離實踐、紙上談兵。
5.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與任務。
答:(1)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
《刑事訴訟法》第1條規定:“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這是我國刑事訴訟法制定的目的。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與任務是緊密聯系的: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從宏觀角度著眼,構建了刑事訴訟法的使命;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則從微觀角度建構了具體應完成的任務。
(2)刑事訴訟法的任務
《刑事訴訟法》第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根據這一規定,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①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刑事訴訟法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刑事訴訟法是規定處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是從程序方面來保證準確、有效地打擊犯罪。對于查明犯罪事實,刑事訴訟法提出了準確、及時的要求。準確,就是做到整個案件事實清楚,準確可靠,證據確鑿,沒有任何差錯。及時,就是在法定期間內,抓緊時間,盡快辦案。對于查明犯罪事實,準確和及時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
②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教育公民遵守法律,積極同各種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刑事訴訟法的重要任務。為了有效地實現刑事訴訟法的這一任務,必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a.必須使犯罪行為得到應有的追究。
b.必須做到正確、及時、合法地懲罰犯罪,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c.在整個刑事訴訟活動中,都要積極依靠和發動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同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
刑事訴訟法上述兩個方面的任務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全面、完整地了解這兩項任務才能實現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的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目的,保障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6.案例討論
“杜培武案”
杜培武原為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l998年4月20日,昆明市公安局通信處民警王曉湘與昆明市路南縣原公安局副局長王俊波被槍殺在一輛微型車上。被害人之一王曉湘的丈夫杜培武被疑系作案兇手而被抓到昆明市公安局。專案組對杜培武進行了連續10天10夜的審訊,最后一無所獲。6月30日上午,杜培武被押到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測謊,最后結論是杜培武在說謊。杜培武遂被當做殺害“二王”的重大嫌疑犯而被戴上了腳鐐,在經受了雙手被銬、懸空吊在鐵門上以及被高壓電警棍逐一電擊腳趾和手指等刑訊逼供手段后,杜培武“供述了殺人的罪行”。
1998年12月17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杜培武故意殺人案。在庭上,杜培武展示了他身上清晰可見的傷情,并強烈要求公訴人出示駐所檢察官拍攝的照片,以證明刑訊逼供的事實。但公訴人說,當時沒有拍過照片。1999年1月15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二次開庭。杜培武再次要求公訴人出示照片。公訴人說,照片找不到了。見此情景,杜培武解開風衣,從褲子里扯出了一套血跡斑斑的衣服,并說道:“這是我當時穿在身上被他們打爛的衣服!”審判長讓法警收起血衣,并警告:“不要再糾纏這些問題了。”杜培武高聲申辯:“我沒有殺人!我受到了嚴刑逼供……”審判長沒有理會。1999年2月5日,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一審判處杜培武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l999年10月20日,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根據本案的具體情節和辯護人所提其他辯護意見有可采納之處”為由,終審改判杜培武死刑、緩期2年執行。2000年6月17日,昆明市公安機關破獲以鐵路警察楊某為首的特大犯罪團伙案,查明“二王”系楊某等人所殺。2000年7月11日,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判決宣告杜培武無罪。
問題:結合本案談談你對“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的認識。
答:《刑事訴訟法》第1條規定了我國刑事訴訟法制定目的,即“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與任務是緊密聯系的: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從宏觀角度著眼,構建了刑事訴訟法的使命;刑事訴訟法的任務則從微觀角度建構了具體應完成的任務。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懲罰犯罪和保護人民是刑事訴訟法的直接目的,保護是目的,懲罰是手段,二者沖突時保護優先。
本案中,公安司法機關單純強調打擊犯罪,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證據,無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無罪證據,為了懲罰犯罪,不惜犧牲公民的個人權利,不問是非,不顧后果,導致冤假錯案的發生。從根本上說,這正是由于未能全面理解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所導致的。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6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14年國際商務師《國際商務理論與實務》過關必做習題集(含歷年真題)
- 浦興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專項題庫+模擬試題】
- 馬海濤《中國稅制》(第9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丁志國《金融學》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曼昆《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617傳播學理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432統計學[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華東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243法語(自命題)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716綜合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聯考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408)操作系統考點歸納與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2020年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5年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綜合能力考試邏輯歷年真題分類精解
- 十二校聯合《教育學基礎》(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徐文虎《保險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