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編 音 樂

第1章 概 述

1.1 核心講義

一、音樂的特性

(一)音樂的定義

音樂是指憑借聲波振動而存在、在時間中展現、通過人類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藝術門類。

(二)音樂的特性

1.音樂是一門聲音藝術,但它采用的聲音材料具有非語義性的特征。

2.音樂是一門非描繪性的藝術,它通過時間展開音響構成的各種要素,以直接激發和呼喚聽者的情緒、情感和意志。

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音樂

(一)原始時代

1.發展概況

音樂在人類的原始時代就萌生了。

2.特點

(1)實用性

處于萌芽狀態的音樂有相對固定的音高和或長或短的節奏,其實用性遠遠大于審美性,是人類多種活動的結果,也是一個混合的過程。

(2)混生性

早期階段的音樂具有很強的混生性(包括音樂、舞蹈、詩歌、美術等因素)。

(二)奴隸社會階段

1.發展概況

奴隸社會階段音樂原有的功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2.作用

(1)道德教化功能

音樂文化中的重要部分為奴隸主階級所壟斷和發展,統治者極力強調音樂的道德教化功能,樂舞變成了統治者顯示權威的工具。

(2)娛樂性功能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樂器的制作工藝越來越精細,音樂演奏演唱所要求的職業化程度也相應提高,音樂的娛樂性功能得到加強。

(三)封建時代

1.發展概況

社會分工和階層逐漸細化,音樂類型和功能趨向多樣。

2.發展原因

(1)音樂交流與融合的擴大

以宮廷和諸侯為中心聚集了所統治疆域內的各民族優秀音樂家進行創作和表演,促進了音樂各門類分工的細化,彼此的交流與融合,從而極大地提升了藝術水平。

(2)音樂家與音樂表演場所的增加

城鎮中以自由職業者身份從事專業音樂活動的音樂家和專門進行音樂表演場所的數量劇增,原來分布在鄉村的民間藝人紛紛流向城市。

3.特點

這種種趨向都促進了音樂生活的繁榮,音樂體裁和作品的多樣化。宗教信仰由多神趨向一神,寺廟和教堂成為培育和發展各種宗教音樂的中心。

(四)工業文明時代

1.發展概況

在音樂的表現手段、樂器的制作工藝、音樂理論的研究、系統化音樂、記錄與傳播的方式上達到了前人無法想象的精確與細密程度。

2.發展原因

(1)生產力的發展

工業文明時代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飛速發展,擺脫神權、尊崇人道和個性解放成為包括音樂在內的藝術創作的重要特征。

(2)市民階級的興起

市民階級作為新生產力的代表把音樂藝術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五)現當代音樂的發展

1.發展原因

在飛速發展的工業文明催迫下,受其他藝術門類的影響,

2.特點

(1)音樂異化現象的出現

以新技術和新實驗為特點的作品從根本上顛覆了以往音樂創作的基本規律和人類的傳統審美思維,錄音與電子技術的飛躍式發展使得音樂的傳播范圍幾乎覆蓋了全球的各個角落。

(2)音樂全球化與多元化并存的局面

唱片業所帶來的音樂物化和工業化生產,推動了音樂的進一步商品化,通俗音樂文化空前繁榮,出現了音樂全球化與多元化并存的局面。

三、音樂的社會功能

(一)音樂的認識功能

1.認識作為客觀存在的音響運動

當聽者在音樂中捕捉到與現實世界的某一事物的音響特征相類似的音型時,會通過聯想去“認識”自然界的某種現象或某一生活場景。

2.認識它的民族特點、時代風格、體裁樣式以及創作者想表現的某種情緒或情感

當音樂與非音樂因素、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時,它的認識功會大大增強,音樂在這種綜合中往往可以強化和深化另一種藝術的表意功能。

(二)音樂的教育功能

1.實現方式

音樂的教育功能一般是通過樂曲所表現的情感和情緒感染聽者而實現的,這種功能的強弱因體裁、樣式不同會產生一定的差異。

2.類型

(1)無標題音樂

特點

著重于形式美,強調以音樂自身的運動去展示情感的起伏變化。聽者可以從中體驗對生活的態度,進而擴展到體驗某種概括性的人生哲學。

意義

人們在欣賞這些音樂的過程中逐漸潛移默化地得到道德情操方面的教化,增強他們對美好理想的向往,激勵為此奮斗的決心。

(2)標題音樂

特點

因有文字的幫助,表現內容更為確定,與思想意識的聯系更加密切,政治、道德倫理方面的教育功能往往更加明顯,教育的目的性也更加明確。

意義

在某種特定的外部環境影響下,一些激越的樂曲也可能立即發揮巨大的鼓舞作用,例如《馬賽曲》、《國際歌》和《義勇軍進行曲》等歌曲在革命斗爭和抵御外敵入侵的戰爭中都顯現出難以估量的教育激勵功能。

(三)音樂的美育功能

1.意義

音樂的美育功能主要體現在音樂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悅,進而達到陶冶性情,提高人的審美能力與趣味的效果。

2.重要性

人們聽音樂的首要目的就是獲得美的享受,無論是哪種功能其實歸根結底都要通過美育起作用。因此音樂首先要能夠動聽,它的魅力也主要在于此,無論是何種類型的音樂都不能不考慮聽眾的審美趣味與需求。

(四)音樂的實用功能

1.應用

音樂的實用功能主要應用于集體勞動、工業、商業和醫療等領域。

2.前提

音樂的實用功能是以人的聽覺感受能協調和引起人的另一種生理反應或促使人的心理產生變化為基礎的。

3.作用

(1)從生理學角度看

使人興奮,給人以刺激,運動神經產生沖動,脈搏跳動加快,勞動號子所起的就是這種作用。

使人安靜抑制,使呼吸和脈搏跳動減緩,運動神經得到平衡。

(2)從商業角度看

音樂可以在商業活動中發揮其獨特的宣傳作用,使消費者對產品留下有聲有色的印象。

四、音樂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聯系

音樂與其他藝術相結合出現是最常見的,它們之間在藝術表現上呈現出一種相互補充的關系。音樂所表現的抽象性情感類型往往需要借助具像性的藝術加以顯現,而具像性的藝術也需要音樂將其所表現的各種錯綜紛繁的情感和情緒加以概括。

(一)音樂與語言藝術

1.聯系

音樂和語言藝術都是以人的聲帶為發聲手段。

(1)語言藝術講究字調的抑揚頓挫和音節的長短組合的美學追求與音樂的審美原則是一致的。

(2)語言的情感意蘊的充分表現需要歌者運用音調與節奏的起伏疾緩,嗓音的強弱和音色變化來進一步加以體現。

2.意義

音樂與語言的不同結合方式造就了眾多的音樂體裁。與詩歌相結合形成了歌曲;與敘事性的韻文相結合形成長歌、敘事歌或說唱性音樂。

(二)音樂與舞蹈

1.概況

音樂與舞蹈幾乎是共生的。古代舞蹈總是伴有歌唱和節奏的敲打。節奏成為聯結音樂與舞蹈藝術的紐帶。

2.聯系

(1)音樂對舞蹈的影響

民間舞蹈通常都有節奏性很強的旋律和樂器伴奏助節。

抒情性和戲劇性的舞蹈要求音樂通過剛柔起伏參與到舞蹈人物的性格造型、感情的變化和戲劇情節的展開上。

(2)舞蹈對音樂的影響

音樂借助于舞蹈的外顯式動作展示其難以單純用音響單獨表現的內容。

(三)音樂與戲劇

1.概況

戲劇(包括電影故事片和電視劇)和音樂都是時間藝術,戲劇是語言與表演相結合的產物。

2.聯系

(1)在中國的戲曲和西洋的歌劇中,音樂不僅與語言結合,而且與人物的各種舞蹈性動作相配合,直接支配劇情展開的節奏。

(2)音樂與戲劇性藝術相聯系的一種較為自由的方式是配樂,它對渲染情緒、烘托氣氛和增強劇情的感染力具有獨特的作用。這種結合的方式普遍運用于現代的話劇、電影、電視劇和廣播劇中,一些優秀的話劇和電影配樂已經成為經常上演的經典名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天镇县| 平果县| 衡东县| 罗江县| 池州市| 延寿县| 景泰县| 易门县| 双城市| 梁山县| 翁牛特旗| 尼玛县| 城固县| 察隅县| 建瓯市| 视频| 清徐县| 罗甸县| 利辛县| 正镶白旗| 西乌珠穆沁旗| 玛沁县| 叶城县| 凌源市| 夏河县| 蓬溪县| 东乡县| 吉木萨尔县| 陕西省| 朔州市| 弋阳县| 永泰县| 富源县| 沽源县| 许昌县| 科尔| 阿拉善左旗| 楚雄市| 惠来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