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瀅《實驗心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圣才電子書
- 3573字
- 2020-10-20 18:36:28
二、多項選擇題
1.一個聲音的聽覺閥值因另一個聲音的出現(xiàn)而提高的現(xiàn)象稱為聽覺遮蔽,其特點有( )。【統(tǒng)考2014年研】
A.白噪音的遮蔽效果與純音相同
B.單耳遮蔽的作用比雙耳遮蔽的作用顯著
C.遮蔽聲音強度增加不導致遮蔽值的相應增加
D.被遮蔽聲音在時間上越接近遮蔽聲,閥值提高越大
【答案】BD
【解析】聲音的掩蔽依賴于聲音的頻率、掩蔽音的強度、掩蔽音與被掩蔽音的間隔時等。與掩蔽音頻率接近的聲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頻率相差越遠,受到的掩蔽作用就越小。頻率太近,產生拍音。低頻掩蔽音對高頻聲音的掩蔽作用,大于高頻掩蔽音對低頻聲音的掩蔽作用。掩蔽音強度提高,掩蔽作用也增加。當掩蔽音強度很小時,掩蔽作用覆蓋的頻率范圍也較小;掩蔽音的強度增加,掩蔽作用覆蓋的頻率范圍也增加。因此,BD兩項正確。
2.研究注意的實驗范式包括( )。【統(tǒng)考2014年研】
A.點探測范式
B.啟動范式
C.空間線索
D.快速系列呈現(xiàn)范式
【答案】ABCD
【解析】注意實驗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提示范式、搜索范式、過濾范式、雙任務范式、電生理學研究方法、點探測范式、啟動范式、空間線索、快速系列呈現(xiàn)范式。
3.下列關于信號檢測論ROC曲線的描述,正確的是( )。【統(tǒng)考2013年研】
A.β值的改變獨立于d’值的變化
B.曲線上各點代表的是相同的辨別力
C.曲線離偶然事件對角線越遠,表示被試的辨別力越強
D.曲線離偶然事件對角線越遠,表示被試的判斷標準越高
【答案】ABC
【解析】ROC曲線就以虛驚概率為橫軸、擊中概率為縱軸所組成的坐標圖,和被試在特定刺激條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斷標準得出的不同結果畫出的曲線,描述了被試在同等辨別力d'時所可能出現(xiàn)的不同反應標準β,并且d'越高,ROC曲線偏離對角線越遠。根據(jù)ROC曲線的特性,答案ABC正確。
4.無察覺知覺存在的證據(jù)主要來自( )。【統(tǒng)考2013年研】
A.Stroop啟動實驗
B.實驗性分離實驗
C.盲視研究
D.單側忽視研究
【答案】ABCD
【解析】A項,Stroop實驗利用刺激材料在顏色和意義上相矛盾,例如用藍顏色寫“紅”這個字,要求被試說出字的顏色,而不是念字的讀音,即回答“藍”。寫字所用的顏色是在被試意識范圍內,而字義中包含的顏色信息則為無意識效應。B項,實驗性分離實驗是內隱與外顯記憶任務成績的分離,屬于以上的經典分離范式。C項,盲視是指意識性的視覺喪失,而還能對投射到盲區(qū)的刺激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辨認,其中意識效應為零,故它屬于間接一無直接數(shù)據(jù)模式。D項,單側忽視研究是指患者對腦損傷對側空間刺激不能注意、報告、表征的臨床綜合癥,其意識效應為零,也屬于間接一無直接數(shù)據(jù)模式。所以,以上研究都證實了無覺察知覺的存在。
5.內隱學習的研究范式主要有( )。【統(tǒng)考2012年研】
A.雙任務范式
B.序列學習范式
C.人工語法范式
D.信號檢測范式
【答案】BCD
【解析】內隱學習的研究方法主要有:①人工語法范式;②序列學習范式(包括序列反應時任務,矩陣掃描任務,序列預測任務);③復雜系統(tǒng)控制苑式;④信號檢測范式。
6.所羅門四組設計的特點有( )。【統(tǒng)考2012年研】
A.可檢驗前測驗處理的效應
B.將“有無前測程序”這一變量引入實驗設計中
C.可采用被試內設計的方差分析檢驗所有主效應
D.可檢驗“前—后測效應”與“實驗處理”之間是否有交互作用
【答案】ABD
【解析】所羅門四組實驗設計也叫“重疊實驗設計”,是把后測設計和前測后測設計結合起來的一種實驗設計,分別有兩個實驗組和兩個控制組。除了具有單因素完全隨機后測設計、單因素完全隨機前測后測設計的優(yōu)點外,所羅門四組實驗設計對實驗處理的效果進行了兩次檢驗,既可以確認實驗處理的效果,還可以檢驗測驗與實驗處理的交互作用。
7.開展以動物為被試的研究時,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統(tǒng)考2011年研】
A.給動物以人道對待
B.為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動物解剖時可以不使用麻醉劑
C.獲取、照料、使用和處理動物以符合實驗設計要求為主
D.當動物的生命應當結束時,需要快速且無痛
【考點】以動物為被試時的注意事項。
【答案】ACD
【解析】在做實驗時,無論是用動物還是人,都要考慮到倫理問題。盡量避免和減少被試的痛苦。
8.下列關于選擇反應時的表述,正確的有( )。【統(tǒng)考2011年研】
A.選擇反應時與選擇刺激數(shù)目之間呈線性關系
B.刺激一反應之間的相似性越高,選擇反應時越長
C.準備狀態(tài)與不同選擇反應時之間存在較高的相關
D.個體成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選擇反應時縮短
【考點】選擇反應時的特點和表現(xiàn)。
【答案】BC
【解析】已有證明,刺激在同一通道的情況下,選擇反應時和刺激數(shù)目的對數(shù)成比例。費薩爾(1926)的研究表明,老年組被試反應時的方差顯著地高于青年組和中年組,老年組被試在感覺-運動反應速度方面存在較大的個別差異。
9.影響研究內部效度的主要因素有( )。【統(tǒng)考2010年研】
A.被試的成熟與發(fā)展
B.被試固有的和習得的差異
C.統(tǒng)計回歸
D.儀器設備的選擇與使用
【考點】內部效度的影響因素。
【答案】ABCD
【解析】研究的內部效度是指研究中的自變量和因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明確程度。影響研究內部效度的主要因素有被試的成熟與發(fā)展、被試固有的和習得的差異、統(tǒng)計回歸、儀器設備的選擇與使用等。
10.用于內隱記憶研究的加工分離程序,其基本假設包括( )。【統(tǒng)考2010年研】
A.意識性提取的操作表現(xiàn)為全或無
B.意識性提取和自動提取是彼此獨立的加工過程
C.自動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測驗中的性質是一樣的
D.意識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測驗中的性質是一樣的
【考點】內隱記憶的加工分離程序的基本假設。
【答案】ABCD
【解析】雅各比等人提出的加工分離程序,其基本假設包括:①意識性提取的操作表現(xiàn)為全或無;②意識性提取和自動提取是彼此獨立的加工過程;③自動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測驗中的性質是一樣的;④意識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測驗中的性質是一樣的。
11.在某記憶實驗中,要求被試識記50個單詞。單詞的頻率可以作為( )。【統(tǒng)考2009年研】
A.結果變量
B.自變量
C.因變量
D.額外變量
【答案】BD
【解析】結果變量和因變量是指研究者需要測量的變量。該實驗中詞頻只是可能對實驗造成影響的一個因素,而不是所需要測量的變量,因此,可以作為影響因變量的一個自變量來操作或者也可作為額外變量來進行控制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12.等響曲線反映的響度聽覺特點有( )。【統(tǒng)考2009年研】
A.頻率是影響響度的一個因素
B.響度為零的等響曲線的響度級為零
C.不同頻率的聲音有不同的響度增長率
D.聲強提高,響度級也相應增加
【答案】ACD
【解析】等響曲線是把響度水平相同的各種頻率的純音的聲壓級連成的曲線。其反映的聽覺特點是頻率是影響響度的一個因素;不同頻率的聲音有不同的響度增長率;聲強提高,響度級也相應增加。響度級的研究是根據(jù)間接對比來研究的,先選定一定強度的1000赫純音作為標準刺激,用頻率的聲音為比較刺激,由聽者調節(jié)比較純音的強度,直至和標準純音響度感覺相等,因此響度為0的等響曲線的響度級并不一定為0。
13.記憶實驗研究中,材料呈現(xiàn)的方法有( )。【統(tǒng)考2008年研】
A.全部呈現(xiàn)法
B.信號檢測法
C.提示法
D.對偶聯(lián)合法
【答案】ACD
【解析】記憶實驗研究中,材料呈現(xiàn)的方法有:全部呈現(xiàn)法、提示法、對偶聯(lián)合法、部分呈現(xiàn)法等等。信號檢測論是現(xiàn)代心理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14.平衡技術是控制額外變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術有( )。【統(tǒng)考2008年研】
A.匹配法
B.拉丁方設計
C.雙盲法
D.ABBA法
【答案】BD
15.有人想檢驗課堂教學中屏幕上呈現(xiàn)的四種類型的文字顏色與背景色搭配是否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結果沒有發(fā)現(xiàn)這四種搭配類型的學習效果之間存在差異。可能的解釋是( )。【統(tǒng)考2007年研】
A.文字顏色與背景色搭配本來就與學習效果無關
B.所挑選的文字顏色與背景色的四種搭配類型之間差異過小
C.對學習效果的測量不準確
D.授課教師的差異削弱了文字顏色與背景色搭配類型的影響效果
【答案】ABCD
【解析】一個實驗結果為“零結果”(null result)時,其原因有多種。①可能是該實驗結果確實揭示了事物之間的關系,如答案A所說明的;②可能是自變量操作不當造成的,如答案B所陳述的;③可能是因變量測量不當造成的,如答案C所述;④由于在實驗中其他的 額外交量的干擾,導致實驗結果出現(xiàn)偏差,如答案D所說明的,因為學生的學習效果是與不同的教師相關的。
16.采用最小變化法測定絕對感覺閾限時,容易產生的誤差有( )。【統(tǒng)考2007年研】
A.習慣誤差
B.疲勞誤差
C.練習誤差
D.空間誤差
【答案】ABC
【解析】由于在用最小變化法測定絕對感覺閾限的實驗中,刺激是按一定順序呈現(xiàn)的,被試會因習慣于前面幾次刺激所引起的反應偏向而造成習慣誤差,反之。則造成期望誤差、同時,采用最小變化法測定絕對感覺閾限,次數(shù)通常很多,被試可能由于逐漸熟悉了實驗情況或產生了學習效果,從而導致反應加快和準確性提高,形成練習誤差;相反,由于實驗多次重復,疲倦或厭煩情緒隨實驗進程逐漸發(fā)展,也導致反應減慢和準確性下降,產生疲勞誤差.
-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714藝術學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018年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十二校聯(lián)合《教育學基礎》(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華中農業(yè)大學文法學院437社會工作實務[專業(yè)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434國際商務專業(yè)基礎[專業(yè)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陳雨露《公司理財》(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中級)》(2016年修訂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621綜合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朱瀅《實驗心理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第3版)
-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yè)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孫桓《機械原理》(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武漢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610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622新聞傳播史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