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開大學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專業碩士]歷年真題及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3715字
- 2021-07-30 17:50:58
2012年南開大學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專業碩士]考研真題
考試科目: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共90分)
一、填空題(每小題l分,共30分)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整表述最早由《________》所提出。
2.最早論述了杠桿原理、力與運動和重量之關系的是諸子百家中的________學派。
3.“六經”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典籍《________》一書中。
4.提出“知行合一”主張的是明代思想家________。
5.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學著作是東漢末年的《________》。
6.今湖南大學所在地是宋初四大書院之一________的舊址。
7.舊時童蒙教材中由南朝周興嗣所編的是《________ 》。
8.提倡“唯才是舉”,頒布“求賢令”的是漢魏六朝時期的________。
9.古代實行科舉制度時,將殿試前三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始自于________朝。
10.我國現存最早的紙寫本書籍是晉人寫的《________》殘卷。
11.我國字典的雛形始自《________》。
12.如果要查找古代作家的文學作品,可以看《四庫全書》的________部。
13.我國古代楷書四大家中出生于元代的是________。
14.“畫龍點睛”提到的六朝著名畫家為________。
15.中國占代樂器分為吹、拉、彈、________四類。
16.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________,該城建于隋開皇二年,唐朝建立后,沿襲舊制,改名“長安”。
17.北京故宮“前朝”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________。
18.歷史上的“江南三大名樓”是指黃鶴樓、________和滕王閣。
19.到目前為止,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我國共有________個省級行政單位。
20.江蘇這一名稱形成于清代,是合________與蘇州二府之名而成。
21.大同云岡石窟是在________時期開始營造的。
22.佛教四大名山中位于安徽境內的是________。
23.在道教的歷史上,南、北天師道在發展中逐漸合流,到元代形成比較統一的________與金代創立的全真道一起,成為長期并行的道教兩大宗派。
24.元代羅馬天主教曾經傳入中國,當時通稱為________教。
25.天主教的各級神職人員中,________有選舉和被選舉為教皇的權利,他們通常被稱為紅衣大主教。
26.禪宗的六祖是________,他主張“頓悟”,開創了南派禪宗,后來逐漸成為禪宗的主流。
27.在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中,________是一省范圍之內的考試,參加者必須是秀才,考試及格就成為“舉人”。
28.通過________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火藥和指南針傳到了歐洲。29.東晉的第一個皇帝是________。
30.英國國名的中文全稱為________。
二、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預言“21世紀將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的是________先生。
A.錢玄同
B.袁曉園
C.呂叔湘
D.安子介
2.國子監相當于今天的“教育部”而非最高學府是在________統治時期。
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我國“四大菜系”指的是________。
A.魯、川、淮、粵
B.川、湘、蘇、粵
C.魯、川、閩、粵
D.川、粵、蘇、浙
4.中國歷史上的最后一次科舉考試舉行于________年。
A.1898
B.1904
C.1911
D.1919
5.唐代著名的類書為________。
A.《藝文類聚》
B.《北堂書鈔》
C.《初學記》
D.《冊府元龜》
6.錢謙益是著名藏書樓________的主人。
A.天一閣
B.汲古閣
C.絳云樓
D.皕宋樓
7.“五十步笑百步”出自________。
A.《論語》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8.被法國《通用百科全書》譽為“18世紀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的是________。
A.《儒林外史》
B.《聊齋志異》
C.《日知錄》
D.《紅樓夢》
9.與梅蘭芳同屬于京劇“四大名旦”的是________。
A.周信芳
B.蓋叫天
C.馬連良
D.茍慧生
10.新春佳節時題寫楹聯約形成于________。
A.晉
B.唐
C.五代
D.宋
11.天安門城樓的屋頂是________。
A.卷棚頂
B.懸山頂
C.重檐歇山頂
D.重檐廡殿頂
12.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于________。
A.乾陵
B.昭陵
C.茂陵
D.定陵
13.下列各項中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是________。
A.福建廈門鼓浪嶼
B.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C.天津薊縣獨樂寺
D.浙江雁蕩山
14.下面________國家的居民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
A.新加坡
B.泰國
C.菲律賓
D.印度尼兩亞
15.下面________國家是葡萄牙語國家。
A.墨西哥
B.巴西
C.烏拉圭
D.阿根廷
16.我國行政區劃實行“行省制”是從________朝開始的。
A.宋
B.元
C.明
D.清
17.瑞士的首都是________。
A.日內瓦
B.蘇黎世
C.洛桑
D.伯爾尼
18.我國古代的兩大圣人是指文圣孔子和武圣________。
A,岳飛
B.戚繼光
C.孫武
D.關羽
19.達賴和班禪都屬于藏傳佛教的________。
A.格魯派
B.寧瑪派
C.噶舉派
D.噶當派
20.以下哪國屬于王國?________
A.意大利
B.法國
C.比利時
D.奧地利
三、名詞解釋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四書五經
2.避諱
四、簡答題(每小題l0分,共l0分)
漢語中與“名”、“姓”有關的成語甚多,請任舉三例,并簡單分析一下古代的“姓”、“名”、“字”與今天我們常說的“名字”之間的關系。
五、論述題(每小題20分,共20分)
語言諸要素中,詞匯與文化的關系最為密切,反映最為直接,甚至有“文化詞匯”一說。請談談你對此說的看法,并舉例說明詞匯與文化的關系。
貳 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共30分)
六、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20世紀60年代,美國開始了“微格教學”的研究,用于對教師進行各種可操作、可控制的教學技能的訓練。
2.“教師的語言”指的是第二語言老師為了達到交際的目的,對該語言的非母語學習者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使用的目的語系統的變體。
3.好的語言測試,特別是標準化語言測試,應在效度、信度、區分度及可行性四個方面達到較高的水準。
4.全身反應法的心理學基礎是聯結一一行為主義心理學。
5.轉換生成語法理論認為語言是能創造性運用、生成無限句子的規則體系,語言學習是學習者主動發現、掌握并運用語言規則的過程。
6.“系列法”作為情景法的一種,特別重視口語教學,把動詞作為語言的中心,將學生日常生活分為許多意義上有聯系且有順序的小段,以此組織語言材料。
7.對比分析是偏誤分析的繼承與發展,豐富了第二語言教學理論。
8.自然順序假說由美國語言教育學家克拉申所提出,第一次對英語的語素習得順序進行了研究和實驗。
9.《英語900句》是聽說法的代表性教材,而《跟我學》則是用交際法編寫的著名教材。10.漢語重意合而不重形式的特點,屬于語構文化范疇,是對外漢語教學中需要考慮的語言文化因素之一。
七、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簡述世界教育發展史上四種主要教學模式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教學過程,并結合漢語教學淡談自己對教學模式的看法。
2.簡述我國對外漢語教材發展的歷史及現狀,并任舉一本你所知道的漢語教材進行評述。
叁 案例分析與寫作(共30分)
八、下面所引用的材料是某高級漢語文化讀本中的一篇課文(劃線部分是生詞,教材原文如此),編者對教材編寫初衷的說明是:“這本高級漢語文化讀本原是針對西方漢學對中國學知識的欠缺和誤解,為了認真地培養一些想了解和研究中國文化并跟中國交往的外國學生的目的而寫的。在寫作時,除了貫徹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方法,我也融入了文化人類學、認知語言學中文化接受的理念,試圖展示一個真正的中國和一種真正的中華文化。”
請認真研讀材料,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案例分析,從跨文化交際和中華文化傳播的視角,并結合作者的編寫初衷,評價和分析該教材選用以下材料作為課文的得失利弊,要求觀點明確、立論有據、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規范、卷面整潔。
材料:
第十九課 “搶孫子”的風波
2001年7月的一個上午,在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個法庭里,忽然傳來了很激烈的吵鬧聲,吵鬧聲里還有一個孩子嚇得在哭喊的聲音。
人們只見一個老人抱著一個孩子慌慌張張地往外跑,后面一個警察在追,警察后面是一大群人在大喊。而被抱著的孩子則在放聲大哭:“我要爸爸,不要跟媽媽!”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莊嚴的法庭里怎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原來,法庭正在處理一個非常奇怪的搶孫子的案件。兩年前,童童的爸爸媽媽離婚了。當時法院把四歲的童童判給了媽媽撫養。可是媽媽沒有領養他,童童因此就只好一直在爺爺家里生活,爺爺家里的人都很愛他,奶奶、叔叔也都非常疼愛他。
可是,在這兩年中,童童的爸爸媽媽還在爭奪童童。童童在爺爺家生活有了感情,不愿意離開。最后媽媽告上了法庭。法庭認為應該先把孩子帶到法庭來看看孩子的情況再討論作決定,并許諾決不讓童童哭著走。
沒想到,孩子剛剛來到法庭,他的外公就搶上前去,抱著童童就跑,于是出現了我們上面看到的一幕。
外公搶走了童童,爺爺當然不同意。這時童童的爺爺和叔叔緊緊追趕,而外公卻把童童抱上了早已停在法院門口的一輛軍車,并關上車門準備開走。這時童童的爺爺著急了,他沖上去攔在車前說:“這是我的孫子,你們憑什么搶走?要想搶走孩子,先從我身上軋過去!”童童的叔叔這時候則攔在車后面。童童的姨媽這時跑上來猛拉童童爺爺,她說:“孩子本來就是我們的。你們憑什么攔車!”童童的外公這時則在車里緊緊抓住童童,死活不放手。童童被那么多人打鬧爭搶,嚇得臉色蠟黃。
雙方爭奪童童互不相讓,拉拉扯扯,在法院門口堵塞了交通。他們爭執了半個多小時,后來在法院幫助下,童童被外公帶走。
為了搶孫子,父母兩家鬧上了法庭,并且幾乎打了起來。傷害了大家的感情、特別是嚴重傷害了孩子的感情,同時也違反了交通秩序和公共道德。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是應該好好地想一想了。
在場圍觀的群眾議論說:“這個孩子真可憐。為什么不問問他愿意跟誰走?”
根據《北京日報》2001.7.27報道改寫。
- 唐曉《當代西方政治制度導論》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綜合歷年真題(2010~2012)視頻講解【7小時高清視頻】
- 全國名校美學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北大、北師等)
- 鄭杭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闞建全《食品化學》(第2版)配套題庫【考研真題精選+章節題庫】
- 考研高等數學精選習題集
- 劉海龍《大眾傳播理論:范式與流派》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14年經濟師《旅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中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2013年真題及詳解】
- 考研政治重難點答疑手冊
- 莊起善《世界經濟新論》章節專項練習及詳解(第2版)
- 陳光中《刑事訴訟法》(第6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王衛國《民法》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張衛平《民事訴訟法》(法律出版社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皮連生《教育心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