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炳照《簡明中國教育史》(第4版)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348字
- 2020-09-15 18:11:13
第1章 原始社會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簡述“六藝”教育。
答:“六藝”是西周國學的教育內容,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科目的合稱。詩、書、禮、樂稱為“大藝”,是大學的主要課程,書、數稱為“小藝”,是小學的主要課程。
(1)禮樂教育是西周六藝教育的中心。“禮”包括了整個宗法等級世襲制度、道德規范和儀節,“樂”類似綜合藝術課。禮樂教育在西周社會處于向上發展時期,對于改變社會習俗、穩定社會秩序、加強各諸侯國與王室之間的聯系,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2)“射”與“御”是軍事訓練課。“射”是指射箭,在國學、鄉學中都是重要的內容,都有一定的教練場所。“御”是指駕車。
(3)“書”與“數”是基礎文化課。“書”是指書寫文字。“數”是指計算、算法。
總上所述,“六藝”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內容和標志,這些教育內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術人才的總目標決定的,它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視思想道德,也重視文化知識;既注重武備,也重視文事;既要符合禮儀規范,也要求內心情感修養。“六藝”教育有符合教育規律的歷史經驗,對其后的教育家的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對整個封建社會的教育也影響至深。
2西周教育制度的概況和特點。
答:(1)西周教育制度的概況
①西周統治者對教育極端重視和高度壟斷,形成“學在官府”、“官守學業”的局面,政教一體,官師合一。
②西周學校的教育內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別重視道德教育,以“明人倫”為教育宗旨,培養治術人才。“六藝”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內容和標志。
③西周貴族很重視家庭教育。西周家庭教育既注重知識教育,也重視品德與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而且能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
④西周時代的女子在社會上和家庭里都沒有地位,也沒有受學校教育的權利和機會。
⑤西周在學校行政管理方面也建立起初步的規程,記錄入學年齡及修業期限、確立考查與獎懲制度、把養老與視學結合起來進行。
(2)西周教育制度的特點
①“學在官府”。西周的學術和教育為官方所把持,國家有文字記錄的法制規章、典籍文獻以及祭祀典禮用的禮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無緣接觸到。民間無學術,也就無學校教育可言,只有廣義上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教育,而此類教育通常都是融合在生產和生活中進行的。西周的政治體制是領主貴族制度,諸侯、大夫都有自己的世襲領地,政府的官職也多是世襲的,史稱“世卿世祿”。在這種體制下,培養統治階級治國人才的學校教育,其對象必然以貴族子弟為主,即所謂“國子”,他們的教育自然由官方來安排。在“學在官府”體制下,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較為完善的學校教育體制以及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為主體的教育內容。
②“政教合一”。“學在官府”具體表現為官師不分和政教合一。官吏既負行政職責,也有教學的任務。比如西周時國學的主持者稱大司樂,負責祭祀和國家典禮,是國家最高禮樂官,同時兼管國學教育事務。大司樂屬下的一些官員,如師氏、保氏、大胥、小胥、樂師等就是國學的教師。此時的教育機構與行政機構尚未分離,教育與政事合一。國學既是施教的場所,又是國家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地方,如祭祀、鄉射、獻俘等活動都在國學進行。各級鄉學也是地方舉行鄉飲酒禮、鄉射禮、士人議政、養老尊賢活動的場所。政事活動本身也就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學生在參與政事的過程中接受各種教育。
- 陳憲《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心理學(第三版)》(人教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何強《環境學導論》(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嚴強《公共行政學》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5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周友梅《資產評估學基礎》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3版)
- 曾代偉《中國法制史》(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347心理學專業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王衛國《民法》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武漢大學819宏微觀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視頻講解】
- 十二校《心理學基礎》(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吳曉求《證券投資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楊世銘《傳熱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陳志華《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葉以前)》(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809新聞傳播學基礎(含新聞理論、新聞業務、傳播學基本理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