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一、名詞解釋

1.總需求函數(武漢大學2001研;中國海洋大學2001研)

答:總需求函數描述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水平與國民收入之間的對應關系。總需求函數被定義為以產量(國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總量和價格水平之間的關系。它表示在某個特定的價格水平下,經濟社會需要多高水平的產量。在價格水平為縱坐標,產出水平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總需求函數的幾何表示被稱為總需求曲線。

總需求是指整個經濟社會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下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它由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和國外需求構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價格水平上升時,國民收入水平就下降;當價格水平下降時,國民收入水平就上升。因此,對應的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2.總需求曲線(山東大學2003研)

答:總需求是指整個經濟社會在每一個價格水平下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它由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和國外需求構成。總需求函數表示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價格水平與國民收入之間的依存關系,描述這一函數的曲線稱為總需求曲線,如圖17-1所示。

說明: 未命名49

圖17-1  總需求曲線

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原因是價格水平上升時,會同時打破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均衡。在貨幣市場上,價格水平上升導致實際貨幣供給下降,從而引起利率上升,國民收入水平下降;在產品市場上,一方面由利率上升造成投資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價格水平上升還導致人們的財富和勞動工資實際收入水平下降,從而使人們消費需求下降,本國出口產品相對價格提高也會使本國出口減少,進口增加。這兩方面都會使得總需求減少,于是總需求與價格反方向變化,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總需求曲線斜率反映的是價格水平變動一定幅度使國民收入變動多少。當其他因素不變時,僅僅價格變動,則國民收入沿著總需求曲線變動;當價格不變,其他因素如消費、投資、政府支出等變動時,需求曲線會發(fā)生平移。

3.古典總供給曲線(上海理工大學2004研)

答:古典總供給曲線又稱為長期總供給曲線。按照古典學派的說法,在長期當中,價格和貨幣工資具有伸縮性,因此,經濟的就業(yè)水平就會處在充分就業(yè)的狀態(tài)上。當經濟處于充分就業(yè)時,經濟的產量水平也將位于潛在產量或充分就業(yè)的水平上,不受價格變動的影響。因此,古典學派認為,總供給曲線是一條位于經濟的潛在產量或充分就業(yè)產量水平上的垂直線,如圖17-2所示。

說明: 未命名50

圖17-2  古典總供給曲線

古典總供給曲線為一條垂直線,其原因在于工資的充分彈性或勞動市場的充分競爭性。勞動市場的充分競爭性保證了勞動市場經常處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業(yè),從而使實際產量或國民收入也總是處于充分就業(yè)的水平,不受價格的影響。

4.附加預期的總供給函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研)

答:附加預期的總供給函數又稱盧卡斯總供給函數,是指加入預期價格后表示產出與價格變動關系的總供給函數,用公式一般表示為:

式中,為總產出,為價格水平,為經濟的潛在產量,參數為預期價格。

附加預期的總供給函數表明,經濟的總產出與未被預期到的價格上升之間具有正相關關系。預期價格與實際價格的偏離會導致實際產出與經濟正常產出的偏離,如果價格水平等于人們的預期值,則總供給等于自然率的產出水平。否則,隨著現實價格水平超出預期的價格水平,產出增加到自然率水平之上。

5.古典總供給曲線與凱恩斯總供給曲線(東北財經大學2013研)

答:古典總供給曲線又稱為長期總供給曲線。按照古典學派的說法,在長期當中,價格和貨幣工資具有伸縮性,因此,經濟的就業(yè)水平就會處在充分就業(yè)的狀態(tài)上。當經濟處于充分就業(yè)時,經濟的產量水平也將位于潛在產量或充分就業(yè)的水平上,不受價格變動的影響。因此,古典學派認為,總供給曲線是一條位于經濟的潛在產量或充分就業(yè)產量水平上的垂直線。

凱恩斯總供給曲線是水平的,表明廠商在現有價格水平上愿意供給所需的任何數量的商品。其含義或基本思想是:由于存在失業(yè),廠商們可以在現行工資水平上,獲得他們所需要數量的勞動。因而,他們的平均生產成本被假定為不隨產出水平變化而變化。于是,他們愿意按現行價格水平,提供需求所要求的數量。

二、簡答題

1.作圖說明總需求曲線的推導過程并解釋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原因。(遼寧大學2004研;江西財經大學2004、2005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0研;暨南大學2012研)

答:總需求曲線反映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處于均衡時價格水平和產出水平的關系。總需求曲線可以由模型推導出來,推導過程如圖17-3所示。

說明: 未命名9

圖17-3  總需求曲線的推導

如圖17-3所示,當價格的數值為時,此時的曲線曲線相交于,將和對應的國民收入標在圖17-3下圖中便得到總需求曲線上的一點。假設下降到。由于的下降曲線移動到

的位置,它與曲線的交點為。將和對應的國民收入標在圖17-3下圖中便得到總需求曲線上的一點。按照這樣的方法,從而可以得出總需求曲線

從總需求曲線的推導中可以看到,總需求曲線表示社會的需求總量和價格水平之間的反方向的關系,即總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向右下方傾斜的總需求曲線表示,價格水平越高,需求總量越小;價格水平越低,需求總量越大。

2.試述擴張性財政政策對需求曲線的影響。(武漢大學2002研)

答:擴張性財政政策將使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下面結合圖17-4來進行分析。

說明: 未命名52

圖17-4  擴張性財政政策對需求曲線的影響

在圖17-4的上圖中,曲線和曲線對應于一定的貨幣數量和價格水平。均衡點為,在圖17-4的下圖的曲線中有與之對應的點。假如增加政府支出,其結果使曲線向右移動到。在原來的價格水平下,新的均衡點為,此時,利率提高,收入增加。在圖17-4的下圖中,可以畫出對應的點,點是新的總需求曲線上的一點,曲線反映了增加政府支出對經濟的影響。也可以從初始曲線上的其他任何一點出發(fā),然后在圖17-4的下圖中說明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每一價格水平上如何導致了更高的均衡產量水平。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得出整條曲線的軌跡,它位于曲線的右邊。

3.假設人們的實際貨幣需求量取決于實際可支配收入,而不是實際收入。即貨幣需求函數可以表示為

,其中表示對貨幣的實際需求,表示實際收入,表示凈稅收,表示利率,使用模型分析減稅對總需求的影響。(東北財經大學2006研)

答:如果實行減稅,則人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從而消費增加,總需求也增加。當貨幣需求函數為

,則實行減稅會使貨幣需求增加,在貨幣供給不變的前提下,會使向左移動,從而總需求減少。可以想象的是,可支配收入增加導致的總需求增加幅度會大于由于貨幣需求增加導致的總需求減少幅度,從而實行減稅會導致總需求增加。

說明: 未命名53

圖17-5  減稅對總需求的影響

在圖17-5的上圖中,曲線和曲線對應于一定的貨幣數量和價格水平。均衡點為,在圖17-5的下圖曲線中有與之對應的點。如果實行減稅,其結果是曲線向右移動到。在原來的價格水平下,新的均衡點為,此時,利率提高,收入增加。在圖17-5的下圖中,也畫出對應的點,是新的總需求曲線上的一點。實行減稅會使貨幣需求增加,在貨幣供給不變的前提下,會使向左移動,即從向左移動到,與曲線形成新的均衡點,此時,利率提高,收入減少。在圖17-5的下圖中,也畫出對應的點,是新的總需求曲線上的一點。可以看出,曲線在曲線和曲線之間,即如果實行減稅,總需求會增加,只是增加的幅度不如不考慮曲線移動所帶來總需求增加幅度大。

4.總供給曲線有哪些類型?請分別說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1研)

答:總供給曲線的理論主要由總量生產函數和勞動力市場理論來反映,在勞動力市場理論中,經濟學家對工資和價格的變化及調整速度的看法存在分歧,因此推導出不同的總供給曲線。總供給曲線主要有三類:古典供給曲線、凱恩斯供給曲線和常規(guī)供給曲線。

(1)古典總供給理論認為,勞動力市場運行沒有阻力,在工資和價格可以靈活變動的情況下,勞動力市場得以出清,使經濟的就業(yè)總量維持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從而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經濟的產量總能保持在充分就業(yè)的產量或潛在產量水平上。因此,在以價格為縱坐標、總產量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古典供給曲線是一條位于充分就業(yè)產量水平的垂直線。

(2)凱恩斯的總供給理論認為,在短期,一些價格是剛性的,從而不能根據需求的變動而調整。由于工資和價格剛性,短期總供給曲線不是垂直的,凱恩斯總供給曲線在以價格為縱坐標、收入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是一條水平線,表明經濟中的廠商在現有價格水平上,愿意供給所需的任何數量的商品。凱恩斯總供給曲線的基礎思想是,作為工資和價格剛性的結果,勞動力市場不能總維持在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由于存在失業(yè),廠商可以在現行工資下獲得所需勞動,因而它們的平均生產成本被認為是不隨產出水平變化而變化的。

(3)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古典的和凱恩斯的總供給曲線分別代表著勞動力市場的兩種極端的說法。在現實中,工資和價格的調整經常介于兩者之間。在這種情況下,以價格為縱坐標、產量為橫坐標的坐標系中,總供給曲線是向右上方延伸的,這即為常規(guī)的總需求曲線。

總之,針對總量勞動市場關于工資和價格的不同假設,宏觀經濟學中存在著三種類型的總供給曲線。三種不同類型的總供給曲線如圖17-6所示,其中線表示古典總供給曲線,線表示凱恩斯總供給曲線,線表示常規(guī)總供給曲線。

說明: 未命名

圖17-6  不同類型的總供給曲線

5.試用粘性工資理論推導說明總供給曲線是向上傾斜的。(上海財經大學2006研)

答:粘性工資理論認為,名義工資一般由長期合同確定,因此當經濟狀況變動時,名義工資不能迅速調整,這樣經濟學家認為短期中名義工資是粘性的。

在工人與企業(yè)談判時,確定的名義工資是目標實際工資,是預期物價水平。實際工資為:

。可以看出,物價水平的變化會引起實際工資的變動。

說明: 未命名

圖17-7  總供給曲線的推導

粘性工資理論假定勞動市場均衡就業(yè)量由企業(yè)勞動需求決定。工人是按照事先決定的工資提供企業(yè)希望購買的勞動量,即企業(yè)的勞動雇傭函數是:。這樣如圖17-7(a)所示,當物價水平由上升到時,實際工資降低,使得勞動需求由增加到。產出由生產函數決定:,在勞動量增加的情況下,產出也隨之增加,如圖17-7(b)所示。圖17-7(c)就是表示物價水平與產出之間關系的總供給曲線。當物價水平從上升到時,產出由增加到,總供給曲線是向上傾斜的。這是短期的情況。在長期中,由于工資率仍會對勞動市場供求的變動作出完全的反應,從而總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線。

6.說明不同的總供給曲線下,當總需求變動時對價格、收入的影響。(山東大學2004研)

答:對總供給曲線,經濟學家存在著重大的分歧。其中,古典總供給曲線是一條位于經濟的潛在產量或充分就業(yè)產量水平上的垂直線;凱恩斯總供給曲線是一條水平線;在短期中,常規(guī)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延伸。

(1)總供給曲線為古典總供給曲線

當總供給曲線為古典總供給曲線時,總供給曲線為一條垂直線。如圖17-8所示,當總需求增加,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時,價格上升,收入水平不變;當總需求減少,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時,價格下降,收入水平不變。

說明: 未命名57

圖17-8  古典總供給曲線下,總需求變動對價格、收入的影響

(2)總供給曲線為凱恩斯總供給曲線

當總供給曲線為凱恩斯總供給曲線時,總供給曲線為一條水平線。如圖17-9所示,當總需求增加,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時,價格不變,收入水平提高;當總需求減少,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時,價格不變,收入水平下降。

說明: 未命名58

圖17-9  凱恩斯總供給曲線下,總需求變動對價格、收入的影響

(3)總供給曲線為常規(guī)總供給曲線

當總供給曲線為常規(guī)總供給曲線時,總供給曲線為一條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線。如圖17-10所示,當總需求增加,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時,價格上升,收入水平提高;當總需求減少,總需求曲線向左移動時,價格下降,收入水平下降。

說明: 未命名59

圖17-10  常規(guī)總供給曲線下,總需求變動對價格、收入的影響

7.在凱恩斯的總需求總供給模型中(是具有正斜率特征的曲線),假設經濟初始時處于充分就業(yè)的均衡狀態(tài),請畫圖說明以下問題:

(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原材料的單位實際成本增加,均衡產出和價格水平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2)其他條件不變,如果名義工資具有剛性特征,(1)中的非均衡會怎樣調整?當價格高于原來的均衡價格時,工人能夠要求更高的名義工資嗎?

(3)什么樣的政策可以用來修正(1)中的不均衡。(暨南大學2013研)

答:(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原材料的單位實際成本增加,會使得均衡產出減少,均衡價格水平上升。

如圖17-11所示,假定經濟初始位于均衡點點,此時產出為充分就業(yè)產出,價格水平為。原材料的單位實際成本增加,使得總供給曲線左移,由移動到,產出水平沿著曲線從下降到

說明: 未命名

圖17-11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若名義工資具有剛性特征,又沒有需求穩(wěn)定政策,經濟的產出將維持在水平,它低于充分就業(yè)水平。這時,一方面價格水平從上升到,實際工資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就業(yè)和產出都低于充分就業(yè)水平,名義工資不會下降,工人也不能要求更高的名義工資。

(3)如果政府實行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通過增加支出,減稅或擴大貨幣供給,就可以增加社會總需求,使得移動到位置,從而使經濟回到均衡產出水平。但是,擴張性需求政策會導致價格水平進一步上升,即從上升到

8.試用模型說明在不利的總供給沖擊下,傳統的總需求管理政策為什么無效?那么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應對不利的總供給沖擊?(南開大學2010研)

答:(1)傳統的總需求管理政策無效的原因分析

不利的總供給沖擊是指總供給下降,曲線向左移動造成經濟生活中的滯脹現象。傳統的總需求管理政策是通過調節(jié)總需求來達到一定的政策目標的宏觀經濟政策工具。

如圖17-12所示,在不利的總供給沖擊下,即在滯脹條件下,傳統的總需求管理政策是無效的。這是因為,面對總產出水平的下降,政府應該采用擴張性的總需求政策,曲線向右移動達到新的均衡點,在新的均衡點上,產出達到了充分就業(yè)水平,但是價格水平更高,經濟中的通貨膨脹水平更高,因此傳統的總需求管理政策在解決滯脹的問題上是失效的,因為它不能使價格和產出同時達到原來的充分就業(yè)產量水平。

說明: 未命名60

圖17-12  不利的總供給沖擊的后果

(2)應對不利的總供給沖擊可采取的措施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同時增加總供給和總需求來應對不利的總供給沖擊,使得產出回到均衡水平,價格水平保持相對穩(wěn)定。具體來說,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應對不利的總供給沖擊:

提高企業(yè)生產的技術水平,增加產品供應量。

增加政府支出和轉移支付,提高消費水平和企業(yè)的產出水平。

降低利率水平,增加消費和企業(yè)的投資。

9.說明主流經濟學家是怎樣用總供求模型說明經濟的滯脹狀態(tài)的?(請作圖說明)(北京工商大學2005、2006復試)

答:總需求曲線和總供給曲線的交點決定總產量()和價格水平()。在短期內,總供給曲線不易移動,但是,來自外部的沖擊可以使它從充分就業(yè)的位置向左移動,從而導致失業(yè)的增加和價格的上升,即導致滯脹狀態(tài)。

說明: 未命名61

圖17-13  運用總供給模型說明經濟的滯脹狀態(tài)

圖17-13中,相交于充分就業(yè)的點。這時的產量和價格水平順次為。假定受到供給沖擊(如石油價格或工資等提高),曲線由向左移動到,使相交于點。可以發(fā)現,相對于原有均衡點,點代表的產量水平下降,價格水平上升,即表示失業(yè)和通貨膨脹的并存。進一步說,向左偏離的幅度越大,失業(yè)和通貨膨脹也都會越為嚴重。

10.簡要說明簡單的凱恩斯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模型和模型各自的基本特征。這三個模型之間有何內在的聯系?(遼寧大學2005研)

答:(1)收入—支出模型、模型和模型各自的基本特征

簡單的凱恩斯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之所以被稱之為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是因為僅考慮到產品市場,不涉及到貨幣市場和勞動市場。在分析中,投資被作為外生變量進行分析,不受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響。

模型將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用來確定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水平。與簡單的凱恩斯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不同的是,模型中投資是一個內生變量,受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響。

簡單的凱恩斯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和模型都屬于短期分析,在分析過程中,都假定價格不變,即認為價格是剛性的。而模型屬于中期分析,該模型取消了價格水平固定不變的假定,著重說明產量和價格水平的關系。另外,模型將產品市場、貨幣市場和勞動市場結合起來,分析的是三個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產量和價格水平的關系。

(2)三個模型之間的內在聯系

事實上,簡單的凱恩斯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模型和模型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取消投資不受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響的假定,模型中的曲線可以根據簡單的凱恩斯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予以推導;取消價格水平固定不變的假定,模型中的曲線可以根據模型予以推導。

三、計算題

1.假設生產函數和勞動供給函數分別由以下兩個式子刻畫,其中為工人人數,為名義工資,為價格水平。

(1)求解勞動力市場均衡工資水平和均衡雇傭人數。

(2)假設價格水平外生給定,若政府推行最低名義工資水平,計算存在最低工資時的均衡價格水平和就業(yè)人數。

(3)在最低名義工資水平為50時,推導總供給曲線。(中央財經大學2011研)

解:(1)根據生產函數可知勞動的邊際產出為:。勞動的需求由勞動的邊際產出決定,因此勞動的需求函數為:,即

已知勞動的供給函數,可知勞動市場均衡時有:

解得:

將均衡工資水平代入勞動需求函數或勞動供給函數,可得均衡雇傭人數

(2)如果最低名義工資水平且此時達到勞動市場均衡,則有勞動的需求函數;勞動的供給函數為,聯立方程可得價格水平,就業(yè)人數

(3)在最低名義工資水平為50時,勞動的需求函數為,可得,勞動供給函數為

,勞動力市場均衡時,價格水平為,就業(yè)人數

當價格水平時,廠商生產虧損,沒有勞動力需求,此時代入生產函數,可得此時總供給曲線為

當價格水平時,此時勞動力市場供過于求,就業(yè)人數為勞動需求量,此時代入生產函數,可得總供給曲線為:

當價格水平時,此時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就業(yè)人數為勞動力供給人數,代入生產函數,可得此時總供給曲線為:

故在最低名義工資水平為50時,總供給曲線為:

2.若總供給曲線,總需求曲線為

(1)計算供求均衡點;

(2)如果總需求增加10%,求新的均衡點,并對這一現象作出解釋。(北京工商大學2004研)

解:(1)供求平衡時,,即:

解得:。所以,在供求平衡點的價格為2.5,產量為400。

(2)當總需求增加10%時,新的總需求曲線為:

,得:

所以,新的供求平衡點的價格為3.41,產量為400。

比較看出,當總需求增加10%時,物價水平上漲,但產量不變。這說明當總供給曲線垂直時,此供給曲線為古典總供給曲線,總需求的變動不會改變國民收入,只會帶來價格的上升或下降,此時影響總需求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無效。

3.假定某經濟中存在以下的關系

。求:

(1)需求函數;

(2)價格水平時的收入和利率。(北京工商大學2005研復試)

解:(1)產品市場均衡時有:

因此,可得曲線的表達式為:

          

貨幣市場均衡時有:

因此,可得曲線的表達式為:

       

當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達到均衡時,聯立式解得:

        

上式即為需求函數。

(2)當價格水平時,將其代入式可得均衡收入為:,將均衡收入代入式可得均衡利率為:

4.設經濟的總供給函數為,總需求函數為。求:

(1)經濟的均衡產量和均衡的價格水平。

(2)若經濟遭受沖擊,使總需求曲線向左方平行移動10%,求該經濟新的均衡點所對應的產量和價格。并說明使經濟恢復到(1)所示的均衡狀態(tài)所應采取的政策選擇。

(3)若總供給曲線也向左方平行移動10%,求該經濟新的均衡點所對應的產量和價格。(中國人民大學2006研)

解:(1)經濟的總供給函數為,總需求函數為。經濟均衡條件為,即

。求解可得:。即經濟的均衡產量為2200,均衡的價格水平為200。

(2)若經濟遭受沖擊,使總需求曲線向左方平行移動10%,新的總需求函數為。經濟均衡條件為,即。求解可得:。即經濟的均衡產量為2080,均衡的價格水平為80。

為了使經濟恢復到(1)所示的均衡狀態(tài),可以通過擴張性財政政策或擴張性貨幣政策使總需求擴大,總需求曲線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時,就使經濟重新回到均衡;也可以通過擴大總供給的辦法,使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與總需求曲線相交于原來的均衡產量上,此時價格更低。

(3)若總供給曲線也向左方平行移動10%,則新的總需求函數為,新的總供給曲線為

。經濟均衡條件為,即。求解可得:。即經濟的均衡產量為1980,均衡的價格水平為180。

5.假設有一經濟社會是由三部門構成的。其消費函數為,其中為收入,為政府稅收;投資函數為為利率;政府支出;稅收函數;名義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函數。試求:

(1)曲線方程式;

(2)當價格水平時,曲線方程式;

(3)當價格水平時,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

(4)總需求曲線方程。(南開大學2008研)

解:(1)曲線方程式的推導

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為,代入相關參數可得:

整理可得曲線方程:

(2)曲線方程式的推導

曲線方程:。當價格水平時,曲線方程為,整理得:

(3)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可通過求解以下聯立方程而得:

得:

即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分別為0.0825和2025。

(4)總需求曲線方程的推導

聯立曲線方程曲線方程,可得總需求曲線方程為:

6.三部門組成的經濟的消費函數,投資函數,貨幣需求函數,政府購買支出,稅收,名義貨幣供應量,充分就業(yè)的國民收入為285。其中是利率,是可支配國民收入,是國民收入。

(1)若價格水平,則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與利率各為多少?

(2)若總供給曲線為,則總需求曲線與總供給曲線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和價格各為多少?

(3)若通過變動政府購買而實現充分就業(yè),試求政府購買的變動量與價格水平。

(4)若通過變動貨幣供應量而實現充分就業(yè),則需要如何變動貨幣供應量?(上海財經大學2004研)

解:(1)三部門經濟均衡條件是。根據可支配收入定義,,因此儲蓄函數

。將相關函數代入均衡條件可得曲線方程為:

貨幣市場均衡條件是,將貨幣需求函數和實際貨幣供給函數代入均衡條件可得曲線方程為:

聯立曲線方程和曲線方程可得:

(2)貨幣市場均衡條件是,將貨幣需求函數和實際貨幣供給函數代入均衡條件可得曲線方程為:

曲線方程的利率代入曲線方程可得總需求曲線方程:

聯立總需求曲線方程和總供給曲線方程可得:

(3)將充分就業(yè)的代入總供給方程,可得:

將價格代入總需求方程,可得:

因此,,即政府需要增加15單位的購買支出。

(4)同樣將價格代入總需求方程:,可得:。因此,

,即應增加37.5單位的貨幣供應量。

四、論述題

1.1965年,美國經濟在接近其潛在生產能力的狀態(tài)下運行。約翰遜總統面臨一個問題:他想在越南開戰(zhàn),但是他又不想讓美國人知道一場戰(zhàn)爭要耗費多少錢,結果是他決定不提高稅收,至少是不完全用提高稅收來支付戰(zhàn)爭的費用。另外,他不打算削減政府支出,不僅如此,他還提出向貧困開戰(zhàn)的計劃,該計劃包括很多費用極高的新的社會方案。請使用總供給和總需求的框架對上述情況加以分析,并推測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東北財經大學2010研)

答:約翰遜總統實行的這些政策無疑使總需求增加,在總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最終使物價水平上升過快,產量增加較少。

說明: 未命名62

圖17-14  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的后果

如圖17-14所示,初期,相交于代表接近充分就業(yè)的點。點的產量為,價格水平為。總需求增加,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到的位置,這樣,相交于點。點的產量為潛在產出水平,價格水平為。通過比較可以看出,這一情況表示經濟處于過熱的狀態(tài)。這時產量增加的可能性越來越小,而價格上升的壓力越來越大。

可以看出,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的過程中,價格和產量增加的比例并不相同。在的右方,總需求曲線越向右移動,價格上升的幅度越大,產出增加的空間越來越小。當產出接近于潛在產出水平時,總需求曲線的向右移動更多地體現為價格的上漲。也就是說,在的右方,總需求曲線向右方移動的距離越大,價格上升的比例越要高于產量上升的比例。

結合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可以推測出:約翰遜總統實行的這些政策無疑會給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宏觀經濟運行帶來風險,體現為高通貨膨脹率。一旦遭遇不利的供給沖擊,即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美國經濟出現了“滯脹”,即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并存。

2.最近國際石油漲價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請用經濟學原理解釋其影響機制,并說明影響產生的實際過程。(南開大學2005研)

解:(1)在模型中,石油等原材料的價格變化,會對經濟中供給帶來影響,稱之為供給沖擊。不利的供給沖擊例如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經濟產生短、中、長期的影響,下面通過圖17-15說明石油漲價對經濟的影響機制。

說明: 17-14

圖17-15  石油漲價對經濟的影響過程

如圖17-15所示,假設經濟原來處于充分就業(yè)狀態(tài),均衡點為。由于石油價格上漲,導致向左移動。石油價格上漲會對經濟產生短、中、長期的影響。

短期效應。石油漲價,對廠商而言,原材料價格的提高意味著生產成本的上升,則總供給曲線由上移到交于點,物價水平提高,社會總產量下降,同時由于在本期內名義工資不變,導致實際工資的下降。

中期效應。本期結束后,在勞動力市場上,由于產出水平下降,導致對勞動力的需求小于充分就業(yè)量,名義工資下降,物價隨之下降,曲線向下移動到。而且只要存在的偏離,就會導致緩慢向右下方移動下去,直到達到原有均衡點

長期效應。經濟在實現長期均衡。此時經濟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通貨緊縮后,回到了最初的價格水平,但名義工資下降,進而導致實際工資水平的下降。

(2)國際石油價格上漲的短期效應已經開始顯現。首先,石油價格上漲對交通運輸行業(yè)產生直接影響。石油價格上漲直接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而成品油支出是運輸行業(yè)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次,油價上漲對化工、紡織、塑料加工等行業(yè)影響也很大。石油價格上漲導致了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合成橡膠等化工產品成本上升,并引起各類化工產品出廠價格大幅度上漲。化工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使紡織、塑料加工等行業(yè)的成本大幅上升,必然使這些行業(yè)利潤減少,部分企業(yè)甚至出現虧損,一些企業(yè)還因此而停工減產。

石油價格上漲還帶動天然氣、煤炭等能源價格的上漲。而這些能源價格的上漲對我國經濟各領域的影響不亞于石油價格上漲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將影響這些行業(yè)進一步投資和發(fā)展,從而會對經濟發(fā)展、就業(yè)、消費產生不利影響。

(3)從開放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石油價格上漲會增加亞洲國家和地區(qū)的石油進口開支,導致貿易盈余減少或赤字增加,給亞洲國家和地區(qū)保持經常項目平衡、償還外債、投資建設等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石油價格上漲也可能使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經濟增速放慢,消費需求下降,進而減少從亞洲國家和地區(qū)的進口,這對以擴大出口為重要動力的亞洲經濟來說,無疑會阻礙經濟的發(fā)展。此外,國際原油價格變化還可能在發(fā)達國家引發(fā)匯率動蕩,從而波及亞洲金融市場,并在貿易、投資等眾多領域引起連鎖反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庄河市| 正镶白旗| 新平| 卢湾区| 呼和浩特市| 张家港市| 五指山市| 宝丰县| 浦城县| 景德镇市| 厦门市| 将乐县| 乌恰县| 蓝田县| 金门县| 亚东县| 内乡县| 皮山县| 平潭县| 浦县| 白沙| 鱼台县| 丹阳市| 唐山市| 阳谷县| 锦屏县| 彰化县| 姜堰市| 吉安市| 武陟县| 宣汉县| 泸水县| 法库县| 岢岚县| 深州市| 德安县| 东平县| 克东县| 尚义县|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