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上冊)》(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贈兩套模擬試題及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2字
- 2020-09-18 11:11:33
第2章 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
2.1 復習筆記
1.基本的競爭模型
(1)經濟學中的最基本的模型是基本競爭模型(又稱完全競爭模型),它是經濟研究的出發(fā)點和參照系。
(2)基本競爭模型由三部分組成:
①關于消費者行為的假設:消費者是理性的。消費者為追求自身利益而做出選擇和決策,從而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
②關于廠商行為的假設: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
③關于消費者和廠商相互作用和進行交換的市場的假設:高度競爭的。在競爭市場上,廠商為爭奪顧客而相互競爭,因而會向他們索取盡可能低的價格,每一個廠商都是價格接受者,不能影響價格;而消費者相互之間也在競爭,可獲取的商品數量是有限的,并且都是有代價的,最終愿意接受該價格的消費者可以獲得這些商品,每個消費者均將市場價格當作給定的。
(3)基本競爭模型的效率與分配
基本競爭模型所描述的經濟是有效率的,即不存在稀缺資源的浪費。不減少一種產品的生產,就不可能多生產另一種產品;不使另一個人境況惡化,就不能使一個人的境況改善。競爭市場也決定商品的分配:如果一個人具有特殊技能,并且對其勞務需求存在高度競爭,那么這個人就會獲得非常高的收入。另一方面,非熟練勞動供給者之間的競爭可能導致這些工人面對非常低的工資。這就提出了競爭分配的公平問題。雖然效率是任何經濟系統的合意性質,但公平問題也是不能回避的。
2.激勵與信息:價格、產權和利潤
為了使市場經濟有效運行,個人和廠商都必須獲得信息并對現有的信息作出反應,這就是激勵。事實上,可以將激勵視為經濟學的核心。
(1)價格
市場經濟通過價格、利潤和產權提供信息和激勵。價格提供關于不同商品相對稀缺性的信息。價格體系確保商品被那些最愿意并且支付得起的個人和廠商獲得。價格向消費者傳遞稀缺性的信息,而消費者會通過調整他們的消費做出反應。同樣,價格向廠商傳遞個人對不同商品的評價的信息。
對利潤的渴望驅使廠商對價格提供的信息作出反應。廠商通過用最有效的方法生產消費者需要的產品來增加它們的利潤。同樣,理性個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誘使他們對價格做出反應:只有當較貴的商品能帶給他們帶來與其價格相稱的更大的利益時,他們才會購買。如果一種商品變得比較稀缺,其價格就會上升。價格向個人和廠商提供了理性決策所需的信息。
(2)激勵與平等
盡管激勵處于市場經濟的核心,但它卻伴隨著一定的代價,即不平等。任何激勵機制都必須將報酬與業(yè)績聯系在一起。如果報酬與業(yè)績聯系在一起,就必然存在某種不平等。并且,報酬與業(yè)績的聯系越密切,不平等就越嚴重。激勵越大,導致的不平等越嚴重這一事實稱為激勵與平等的取舍。如果社會提供更大的激勵,總收入可能提高,但不平等的問題可能也更嚴重。
(3)產權及產權失靈
產權既包括所有者按其認為合適的方式使用其財產的權利,也包括出售它的權利。產權的這兩個特征給予個人有效使用他們控制的財產的激勵。
但是,現實經濟中會出現產權失靈:例如未界定的產權和有限制的產權。局部的和限制的產權往往導致多種形式的低效率。
3.價格體系的替代制度
價格體系只是配置資源的一種方法,與其他制度進行比較,有助于看清市場的優(yōu)點。當按給定的條件,個人得到的一種物品的數量少于想要的數量時,這種物品就是配給的。不同的配給制度在決定誰獲得社會稀缺資源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1)排隊配給
排隊配給是指不將商品提供給那些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最高價錢的人,而是將它們提供給那些最愿意排隊等候的人。排隊配給的典型例子是各種票證,例如電影票、體育比賽的門票等。
一般而言,排隊配給是分配資源的一種低效率的方法,因為排隊所費的時間是一種資源的浪費。
(2)抽簽配給
抽簽配給采用隨機的方式分配物品。像排隊制度一樣,人們認為抽簽法是公平的,因為人人都有相同的機會。但是,這種方法也是缺乏效率的,因為稀缺資源并沒有被那些愿意并且能夠支付最高價錢(因而對它們估價最高)的個人或廠商獲得。
(3)票證配給
大多數政府在戰(zhàn)爭時期都采用票證配給,例如糧票、汽油票等。依據票證是否可以交換,票證配給制度有兩種形式。與大多數其他非價格制度一樣,不可交換的票證也會導致低效率問題。當票證不能合法進行交易時,建立黑市就有很強的激勵,黑市就是交易物品或購買物品的票證的非法市場。
4.機會集合與取舍
(1)預算約束與時間約束
約束條件會限制選擇,并界定機會集合。在大多數情況下,限制人們選擇行為的約束條件是時間和金錢。約束條件由金錢界定的機會集合稱為預算約束,約束條件由時間來界定的機會集合稱為時間約束。預算約束界定了一種典型的機會集合。
圖2-1顯示了消費者面臨的預算約束。假設消費者僅購買兩種商品,消費者將其所擁有的金錢用于商品1和2的購買,預算約束集為三角形,預算約束的外邊界為
(即預算線),在預算集內及邊界上的點都是可行的消費選擇,例如
點和
點,對于消費者而言都是可以購買得起的消費組合;位于預算集外的點(例如
點)代表消費者買不起的消費組合。
圖2-1 預算約束
圖2-2顯示了消費者的時間約束。一個最常見的時間約束就是一個人每天花費的時間(包括睡覺)之和等于24小時。橫軸表示每天工作的時間,縱軸表示每天從事其他活動的時間。時間約束與預算約束頗為相似。一個人不可能用多于24小時或少于0小時的時間工作。他用于工作的時間越多,用于從事其他活動的時間就越少。
圖2-2 時間約束
(2)生產可能性曲線
廠商和整個社會都面對約束,它們也必須在機會集合的限度內做出選擇。對于給定的固定數量的土地、勞動和其他投入品,一個廠商或者社會能夠生產的產品數量稱為它的生產可能性,這一生產可能性可以用生產可能性曲線來表示,如圖2-3所示。經濟中任何低效率都將如圖2-3中的點那樣,位于生產可能性曲線之下。每當經濟在生產可能性曲線之下運行,都可能使每一種物品都增多。
圖2-3 生產可能性曲線
5.成本
(1)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使用資源的成本,是用這種資源的次優(yōu)用途來度量的。按照經濟學家的觀點,當理性的廠商和個人做出決策時——是投資這一項工程還是投資另一項工程,或者是購買這種產品還是購買另一種產品——他們考慮全部成本,即全部機會成本,而不僅僅是直接支出。
(2)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不管現在做出何種選擇都不能收回的過去的支出。如果一項開支已經付出并且不管做出何種選擇都不能收回,一個理性的人就會忽視它。
(3)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是做某件事的額外成本。邊際成本是用來與做這件事的(額外)邊際收益進行比較的。
- 中山大學考博英語歷年真題及詳解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431金融學綜合[專業(yè)碩士]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6小時高清視頻】
- 華中農業(yè)大學文法學院331社會工作原理[專業(yè)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柴誠敬《化工流體流動與傳熱》(第2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2016年考研政治速背15天
- 王緒瑾《保險學》(第5版)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西安工業(yè)大學805材料科學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黎詣遠《宏觀經濟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6版)
- 2019年GRE歷年真題長難句突破【句式結構分類講解+句子翻譯+核心詞匯】
- 何維達《經濟學教程》(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254二外法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邵津《國際法》(第4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5小時高清視頻】
- 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873經濟學原理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英語水平全國統一考試·詞匯精記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