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2 課后習題詳解

一、概念題

1.斜率(slope)

答:斜率在數學上亦稱“角系數”,是指一條直線對橫坐標軸的傾斜程度。通常用直線和軸的夾角()的正切值來表示。在經濟學中,許多曲線的切線的斜率有著重要的經濟學含義,例如無差異曲線的斜率意味著邊際替代率,等產量線的斜率意味著邊際技術替代率。

2.需求的收入彈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答:需求的收入彈性是指在某特定時間內,某商品的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與消費者收入變動的百分比之比,即:

需求的收入彈性被用來測度某種商品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對于消費者收入的相對變動反應的敏感性程度。根據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彈性系數值,可以將所有的商品分為兩類:的商品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量隨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為低檔品,低檔品的需求量隨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減少。在正常品中,的商品為必需品,的商品為奢侈品。當消費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時,盡管消費者對必需品和奢侈品的需求量都會有所增加,但對必需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或者說,是缺乏彈性的,而對奢侈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是較多的,或者說,是富有彈性的。

3.低檔品(inferior goods)

答:低檔品是指其需求量隨收入變化而成反方向變化的商品,收入增加,其需求量反而減少。對于低檔品來說,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收入效應與價格成同方向的變動。而且,一般情況下,收入效應的作用小于替代效應的作用,從而總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這樣使得其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但是,在少數的場合,某些低檔品的收入效應會大于替代效應,于是,就會出現違反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現象,這類物品就是吉芬物品。

4.正常品(normal goods)

答:正常品與低檔品相對,是指需求量隨消費者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隨消費者收入的減少而減少的物品。正常物品的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收入效應也與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總效應必定與價格成反方向的變動,從而使得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應注意,正常品的范圍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消費者收入水平的變化而變化。

5.收入效應(income effect)

答:收入效應是指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變動,進而由實際收入的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可能產生消費者實際收入提高的效應,因為消費者因價格下降而導致的購買力的提高使得他有可能改變商品的購買量。比如,商品價格提高,消費者名義收入雖沒有變化,但實際收入降低了。這樣消費者將因為實際收入降低而改變對商品的購買,這就是收入效應。

6.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

答:替代效應是指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將引起消費者用該種商品去替代那些價格未下降或上升的商品。比如,商品價格提高,而商品價格不變,這使兩種商品比價發生變化,即商品的相對價格降低。由于商品與商品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就是進行商品購買的替代,增加商品的購買量,減少商品的購買量,這就是替代效應。

7.效用(utility)

答:效用是指商品滿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是消費者從商品消費中所獲得的滿足,是消費者對商品主觀上的偏好和評價。一種商品對消費者是否具有效用,取決于消費者是否有消費這種商品的欲望,以及這種商品是否具有滿足消費者欲望的能力。由于效用是消費者對商品的主觀評價,因此,同一商品會因人、因時、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對效用或者對這種“滿足程度”的度量,西方經濟學家先后提出了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兩種方法,即基數效用論者的邊際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數效用論者的無差異曲線分析方法。基數效用論者認為,效用如同長度、重量等概念一樣,可以具體衡量并加總求和,具體的效用量之間的比較是有意義的。序數效用論者認為,效用是一個有點類似于香、臭、美、丑那樣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無法具體衡量的,效用之間的比較只能通過順序或等級來表示,消費者要回答的是偏好哪一種消費,即哪一種消費的效用是第一,哪一種消費的效用是第二;同時,就分析消費者行為來說,以序數來度量效用的假定比以基數來度量效用的假定所受到的限制要少,它可以減少一些被認為是值得懷疑的心理假設。

8.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

答:邊際效用是指在一定時間內消費者新增加一個單位商品(或服務)的消費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也就是消費者從新增加的一個單位的商品(或服務)中所得到的追加的滿足。當人們消費越來越多的某一種商品時,他們從這種商品的新增單位的消費中得到的滿足程度會從某一點開始減少,即隨著消費者對某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的增加,該商品的邊際效用會從某一點開始遞減。

9.邊際效用遞減(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答:邊際效用遞減是指隨著人們在一定時間內對某一商品(或服務)消費數量的增加,從消費該商品(或服務)的單位增量中所獲得的滿足程度的增加量呈遞減趨勢。例如,人們在饑餓時需要靠吃飯來克服這種痛苦,而食物正具有滿足人們擺脫饑餓感的效用。假定人們通過吃饅頭來擺脫饑餓感,那么他在吃第一個饅頭時必有很大的滿足;但隨著所吃饅頭數量的增加,饅頭消費量的增加所帶來的效用的增加量會越來越小,必然存在一點(如五個饅頭),使得人們繼續享用它所帶來的不是滿足而是痛苦。這時再繼續吃下去,饅頭給人們帶來的就是愈益增加的痛苦,即饅頭具有了負效用。

10.消費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答: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總價格和實際支付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由于消費者消費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對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消費者在市場上所面臨的同種商品的價格往往卻是相同的,這樣,消費者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和他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就會有一定的差額,這一差額就構成消費者剩余。

11.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

答:行為經濟學是一門實用的經濟學,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發現現今經濟學模型中的錯誤或遺漏,進而修正主流經濟學關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基本假設的不足。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傳統經濟學說在一些理論推演過程中陷入“瓶頸”以及在解釋及指導現實經濟生活時表現得欲振乏力,以理查德·泰勒為首的一批經濟學家開始對作為傳統理論的立論根本的“理性人”假設提出置疑。他們嘗試將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到經濟學研究中來,提出了將非理性的經濟主體作為微觀研究的對象,從而開創了對微觀經濟主體非理性規律進行研究的先河,行為經濟學由此誕生。狹義而言,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與經濟分析相結合的產物。

二、簡答題

1.預算約束線的斜率與橫軸和縱軸上商品的相對價格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

答:預算約束線的斜率等于橫軸和縱軸上商品的相對價格的相反數。假設消費者僅消費兩種商品,其中商品可以視為一種復合商品(除了商品之外的所有其他商品),分別為的價格,預算約束線方程為:。斜率為:,即為相對價格的相反數。

2.嗜好和偏好大不相同的個人的預算約束為什么看起來是相同的呢?

答:消費者的預算約束是由其收入和商品的市場價格所共同決定的,而與消費者的個人偏好無關。因為在市場上,所有的消費者都支付相同的價格,如果兩個消費者的收入相同,則兩個消費者將有相同的預算約束,他們將根據各自的偏好,在預算約束上選擇相應的消費組合點。因此,嗜好和偏好大不相同的個人的預算約束可能看起來是相同的。

3.低檔品的需求收入彈性是正還是負?

答:需求的收入彈性被用來測度某種商品需求量的相對變動對于消費者收入的相對變動反應的敏感性程度。根據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彈性系數值,可以將所有的商品分為兩類:的商品為正常品,正常品的需求量隨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為低檔品,低檔品的需求量隨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減少。因此,低檔品的需求收入彈性為負。

4.如果一種正常品的價格上升,收入效應會導致這種商品的需求量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答:如果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盡管消費者的名義收入保持不變,但是消費者的實際收入(或購買力)將下降。對于正常品而言,實際收入的下降將會導致對該商品需求量的減少。

5.什么是替代效應?為什么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一般都會相互加強?低檔品是否如此?

答:替代效應是指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相對價格的變動,進而由商品的相對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

某種商品價格變化而產生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對于該商品的需求量的作用一般來說是同方向的。需求量在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同方向作用下隨價格下降而增加,此種商品稱為正常品。但也有些商品當其價格發生變化時所產生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不是同方向起作用而是反方向起作用,這種商品稱為低檔品。

6.如果一種商品更容易獲得替代品,這會使得其需求曲線更有彈性還是更缺乏彈性?試解釋之。

答:替代品更容易獲得使得需求曲線更有彈性。微小的價格提高將導致該商品需求量的大幅減少,因為消費者會轉向購買那些相對便宜、易得的替代品。當替代品更容易獲得時,替代效應會強化。

7.為什么邊際效用一般是遞減的?

答:邊際效用遞減是指隨著人們在一定時間內對某一商品(或服務)消費數量的增加,從消費該商品(或服務)的單位增量中所獲得的滿足程度的增加量呈遞減趨勢。例如,人們在饑餓時需要靠吃飯來克服這種痛苦,而食物正具有滿足人們擺脫饑餓感的效用。假定人們通過吃饅頭來擺脫饑餓感,那么他在吃第一個饅頭時必有很大的滿足;但隨著所吃饅頭數量的增加,饅頭消費量的增加所帶來的效用的增加量會越來越小,必然存在一點(如五個饅頭),使得人們繼續享用它所帶來的不是滿足而是痛苦。這時再繼續吃下去,饅頭給人們帶來的就是愈益增加的痛苦,即饅頭具有了負效用。

8.消費者剩余的含義是什么?

答: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愿意支付的最高總價格和實際支付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由于消費者消費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獲得的邊際效用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對不同數量的同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也是不同的。但是,消費者在市場上所面臨的同種商品的價格往往卻是相同的,這樣,消費者為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和他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就會有一定的差額,這一差額就構成消費者剩余。

三、分析與計算題

1.一個學生每學期有200美元的娛樂預算,并用于購買40美元一張的音樂會票和10美元一張的電影票。假設電影票價格下降,第一次下降到5美元,第二次下降到2美元,。用橫軸表示電影票,試畫出這四條預算約束線。如果該學生對電影的需求由如下函數表示:,其中為價格,試將他對電影的需求曲線及相應于每一價格她在預算約束線上的選擇畫在圖上。

答:隨著電影票價格的下降,預算線向外旋轉。由此學生對電影的需求是,可知當價格為5美元時,需求量為5,當價格為2美元時,需求量為8。此學生的預算線與需求曲線圖5-7所示。

圖5-7 預算線與需求曲線

2.選擇兩種正常品,畫出預算約束線,并說明它們之間的取舍關系。試說明如果收入增加,預算線會如何移動。在第一條預算線上隨意選擇一點作為某個消費者將作出的選擇。然后,在新的預算線上找到兩點,使得消費者的新的選擇必定落在這兩點之間。

答:兩種正常商品的預算線如圖5-8所示,預算線表明了在既定的收入下,消費者增加一種商品的消費支出,必然會減少另一種商品的消費支出。如果收入增加,預算線將會向右平行移動,如圖5-8所示,從右移到

對于正常品而言,當收入增加時,其消費量是至少不會減少的。如圖5-8所示,如果消費者在原來的預算線

上選擇消費組合點,則當消費者的收入增加以后,消費者的新的消費組合將落在新的預算線上的兩點之間,才能體現消費者所消費的商品都是正常品。

圖5-8 收入增加對兩種正常品消費的影響

3.試比較一個較窮的人(年收入1萬美元)與一個較富的人(年收入6萬美元)。窮人每年要喝15瓶酒,平均每瓶的價格為10美元,而富人每年要喝50瓶酒,平均每瓶的價格為20美元。如果對每瓶酒征稅1美元,誰支付的數額大?誰支付的稅占收入的百分比大?如果這項稅按酒的價格的10%征收,誰支付的數額大?誰支付的稅占收入的百分比大?

答:(1)如果對每瓶酒征稅1美元時,富人支付的數額大。窮人支付的總額為:(美元),富人支付的總額為:(美元)。

窮人支付的稅占收入的百分比大。窮人支付的稅收占收入的百分比為:,而富人支付的稅收占收入的百分比為:

(2)如果這項稅收按照酒的價格的10%征收,富人支付的數額大。窮人支付的總額為:(美元),富人支付的總額為:(美元)。

富人支付的稅收占收入的百分比大。窮人支付的稅收占收入的百分比為:,富人支付的稅收占收入的百分比為:

4.含酒精飲料的收入彈性為0.62。考察兩個收入分別為2萬美元和4萬美元的人。如果對所有酒都“相同的稅率征稅,收入為4萬美元的人支付的稅將比收入為2萬美元的人支付的稅大多少個百分點?為什么有些人認為這不公平?

答:假設年收入2萬美元的人每年購買20瓶酒,一個年收入4萬美元的人的收入比年收入2萬美元的人高一倍,因此,從年收入2萬美元到年收入4萬美元,收入變化的百分比為100%。由于含酒精飲料的收入彈性為0.62,因此,年收入為4萬美元的人將多消費62%的酒,也即多消費瓶酒。因此,一個年收入4萬美元的人將消費32.4瓶酒。如果酒按照價格的10%征稅,并且所有的酒的售價為10美元一瓶,則年收入2萬美元的人的納稅額為:美元,占總收入的百分比為:;而年收入4萬美元的人的納稅額為:美元,占總收入的百分比為:

有些人認為這不公平,是因為收入較低的人將其收入的較大一部分用于繳稅了,而收入較高者的納稅總額占總收入的比率卻很低。

5.下表給出了莎拉對音樂CD和電影DVD的支付意愿。試填寫表格中“邊際效用”一欄,計算她對音樂CD和電影DVD的邊際效用。假如每張CD的價格為10美元,每張DVD的價格為30美元,莎拉將她的150美元固定預算都花費在這兩種商品上,她可以買幾張CD和DVD?假如用在這兩種商品上的預算只有80美元,她可以購買幾張CD和DVD?

答:首先計算CD和DVD的邊際效用,結果如下表:

在表中計算了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當消費數量連續可分時,莎拉的最優決策必定滿足CD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等于DVD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

(1)當莎拉的預算為150美元時,CD的價格為10美元,DVDs的價格為30美元。由于此題是離散商品的情況,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不一定成立。此時由表可知,莎拉應該購買9張CD和2張DVD,共花費150美元,效用為222;或者,購買6張CD和3張DVD,共花費150美元,效用為222。

(2)當莎拉的預算為80美元時,此時由表可知,莎拉應該購買5張CD和1張DVD,共花費80美元,效用為14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县| 奉贤区| 宁武县| 望谟县| 宣威市| 凤台县| 金平| 永昌县| 屏山县| 双城市| 攀枝花市| 泰顺县| 会理县| 海晏县| 北票市| 长寿区| 丰都县| 冷水江市| 德州市| 武冈市| 商南县| 长子县| 台北县| 随州市| 腾冲县| 肥东县| 宁晋县| 岗巴县| 鹤岗市| 全州县| 蒲江县| 镇远县| 砀山县| 来安县| 灯塔市| 左贡县| 类乌齐县| 富民县| 孟津县| 萍乡市|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