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乃喬《比較文學概論》(第3版)課后習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2701字
- 2020-09-18 18:36:52
第一章 發展論
第一節 全球化與比較文學的多元文化語境
1如何理解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及其對比較文學的未來發展的意義?
答:(1)對全球化的理解
①廣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著重描述的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各種社會因素和關系在空間上不斷擴展,人的行為方式、思想觀念以及社會力量的作用表現出洲際(或區域之間)的特點。
②作為一個歷史的或歷時的過程,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時性,具體而言就是空間上的世界壓縮和地域聯結。
(2)對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①全球化起源于經濟全球化,即全球經濟的市場化,此后衍生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軍事全球化、環境全球化等不一而足。
②文化全球化的論題涉及到文化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即全球化與本土化)、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文化同質與文化多元等關切到文化自身的討論。
(3)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對比較文學未來發展的意義
①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對以語言——地域為界定標準的“民族文學”概念構成了挑戰。
a.比較文學被放置在一個更加開放的多元文化語境下。它超越了語言和種族的界限,單一的文學語境被雙邊的、比較的視野所取代,對于更廣泛地理解各文學之間的關系有重要意義。
b.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語境再次使民族“想象的社區”和民族文學的構成邊界成為問題,同時也給比較文學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課題。
②全球化給比較文學學科在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a.與傳統的國別文學研究的單一性和封閉性相比,比較文學的研究框架內納入了異質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換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和闡釋本土文學傳統。
b.比較文學跨文化、跨學科的特質使它更適于在流動開放的全球化語境中溝通不同的文化體系,使西方與東方文化可能進行建設性的對話。
c.因此我們似乎不應該視文化全球化為洪水猛獸,反而可以借之使弱勢文化、邊緣文化被更多的他種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義”的世界文化格局為之一變。
2請思考傳統文化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應該如何自我認識和定位?
答:文化的挑戰被視為全球化的最大挑戰,因此在文化全球化過程中,人們最關注的問題是全球化與本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問題,以及對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認識和自我理解的問題。
(1)對發展中(或弱勢)國家的民族主義者而言,全球化是帝國主義的代名詞
全球化是從外部強加給發展中國家的,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WT0的本質就是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制度(以美國民主制為其標志)的擴張與征服。所以在他們眼中,全球化是“西方”現象的代表,與殖民主義、“新世界秩序”有千絲萬縷的瓜葛,而文化全球化更顯得像是文化霸權主義的蠶食策略,從而引起文化民族主義者呼吁保護本土傳統文化,抵制文化全球化。
(2)狹隘的文化保護主義不利于重新定位本土的文化身份
在文化的交流和傳播空前頻密的全球化時代,舊的身份邏輯被終結了,任何固定不變、靜止絕對的文化身份認同都是不可想象的,無法以新的參照系返觀自己。按比較文學所致力建構的比較視域來看,任何一種文化的發展和維持均需要他種文化的存在,“自我”身份的構建離不開“他者”,同時“他者”有助于對“自我”的重新闡釋和理解。尤其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更需要突破國別和本土文化疆界的束縛,以更加靈活開放的態度對待文化身份和文化認同的問題,切忌僵化的二元對立的文化認知模式,如我——他、主——仆、中心——邊緣、我們——他們、殖民者——被殖民者、男性——女性等等。
(3)置換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和闡釋本土文學傳統
在全球化背景下,與傳統的國別文學研究的單一性和封閉性相比,比較文學的研究框架內納入了異質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換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和闡釋本土文學傳統。比較文學跨文化、跨學科的特質使它更適于在流動開放的全球化語境中溝通不同的文化體系,使西方與東方文化可能進行建設性的對話。總之,我們不能視文化全球化為洪水猛獸,反而可以借之使傳統文化中的弱勢文化、邊緣文化被更多的他種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義”的世界文化格局為之一變。
3何謂大眾文化,文化全球化與大眾文化的關系如何?
答:(1)大眾文化的含義
大眾文化特指進入到后工業社會時興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現代(電子)傳媒為介質,大批量生產的,能復制的,以市場消費為導向的,引導大眾潛藏的思想意識的當代文化形態。
(2)文化全球化與大眾文化的關系
文化全球化的論題涉及到文化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即全球化與本土化)、文化身份與文化認同、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文化同質與文化多元等關切到文化自身的討論。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文化大眾化的重要契機,其結果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日漸式微,經典文化受到擠壓排擠,代之而起的是好萊塢大片、MTV、通俗小說、時尚報刊、網絡文學等“快餐文化”。甚至傳統的比較文學和經典文學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大眾文化以及文化研究的影響和沖擊。
4你認為全球化的趨勢是文化同質還是文化多元,為什么?
答:全球化的趨勢是文化多元,原因在于:
(1)全球化既造成了文化的同質和一體,也有促成文化多元并存之功
若無全球化的普及,各種文化仍然只是自為的存在,很難產生相互了解和溝通的需求。正因為全球化,才出現了西方主體性之外的“他者”,東方文化才作為一種可與西方相對照的力量出現,文化多元才成為可能。
(2)全球化一向被視為抹煞了文化的差異、制造文化趨同的罪魁禍首而為人所詬病
特別是遭到多元文化主義者的批駁與抵制,多元文化主義強調的是種族上、文化上有差異的族群的獨特品質,其觀點之基礎是文化相對主義和歷史主義。全球化并不等于一切文化可以平起平坐,毋寧說全球文化共享是處于優勢的文化給我們制造的一個幻像。
5請思考比較文學在多元文化主義的語境下有什么樣的前景?
答:國際比較文學界一直對多元文化主義非常關注,對學科的發展而言,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語境下,比較文學如何定位發展,如何發揮其作用。比較文學在多元文化主義語境下的前景主要有:
(1)在多元文化主義的語境下,未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比較文學研究應當既是跨越國界和文化傳統疆界,同時也是跨越學科界限的。
(2)當代的比較文學越來越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學科、跨文化的特點積極地參與多邊的文化交流和對話,加強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動。
(3)未來的世界或許既不是文化霸權主義者自以為的一體化世界,也非文化孤立主義力圖實現的諸文化各自為政、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較文學所致力建構的獨特性與互補性共存、差異性與溝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一個“道并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的世界。
(4)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不會演變成一種同質化的世界文化,而是充滿差異和復雜性的多元“世界體系”。全球化給這個多元化世界所提供的無非是一個全球性的文化場景,一個使各種文化互相看視的平臺。
- 嚴蔚敏《數據結構》(C語言版)筆記和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曼昆《宏觀經濟學》(第6、7版)章節習題精編詳解
- 賈俊平《統計學》(第7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中國近現代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伍勝健《數學分析》(第2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2018)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管理類專業學位聯考:英語考前輔導教程
- 朱眉華《社會工作實務手冊》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全國名校出版碩士《335出版綜合素質與能力》[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含武大、中傳等)
- 王寧《古代漢語》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李勝利《藝術概論》(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玉賢《現代分子生物學》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4版)
- 考研百科(第二版)
-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61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劉瑞《國民經濟管理學概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第2版)
- 2020年商法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