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第4版)課后習題與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10字
- 2020-09-11 18:38:10
第4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4.1 課后習題詳解
一、案例:西安楊森的人性化管理
思考題:
l.西安楊森的管理實踐中用到了哪些管理方法?
答:西安楊森的管理實踐中用到了的管理方法有行政方法、經濟方法、教育方法。
案例中,合資之初,鑒于員工管理意識上較為渙散,合資企業制定了嚴格的勞動紀律,要求員工逐步適應新的管理模式,這體現了行政方法;對員工采取的各種激勵措施屬于經濟方法;加強對員工的愛國主義教育屬于教育方法。
2.失去員工認同的經營理念會成功得到貫徹嗎?
答:失去員工認同的經營理念可能在管理層、經營層的高壓之下得到執行,但從長遠來看,這種經營理念很難成功得到貫徹。因為人是一個企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團結一致的人的集合體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邁進,企業才可能會成功。而一旦失去了“人”的力量的支撐,也就失去了其核心的東西。用一句簡單的諺語來概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3.你認為在企業管理中應該如何正確運用教育方法?
答:在企業管理中正確運用教育方法需要做到:
(1)對于思想性質的問題,必須采取討論的方法、說理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進行疏導,而不應依靠粗暴的訓斥、壓制和簡單的懲罰來解決問題。
(2)對于傳授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教育,也不宜全部采用以講授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因為在講授方式中,受教育者處于被動狀態,接受知識的效率并不高,所以應當減少講授方式,而較多地采用有目的、有指導的小組討論、現場實習和體驗學習等方法,讓受教育者按他們自己創造的學習方法去學習。這樣,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國內外許多企業在這種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創造了多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諸如案例分析法、業務演習法、事件過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拓展訓練法等等,都有較好的效果,可供各企業選擇采用。
總之,教育的方式應靈活方便,講求實效。
二、復習思考題
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內容和實質是什么?有何特點和作用?如何正確運用?
答:(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內容和實質
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國家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通過各種法律、法令、條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調整社會經濟的總體活動和各企業、單位在微觀活動中所發生的各種關系,以保證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管理方法。管理的法律方法中,既包括國家正式頒布的法,也包括各級政府機構和各個管理系統所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種社會規范。法律方法的內容,不僅包括建立和健全各種法規,而且包括相應的司法工作和仲裁工作。這兩個環節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法律方法的實質是實現全體人民的意志,并維護他們的根本利益,代表他們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實行強制性的、統一的管理。法律方法既要反映廣大人民的利益,又要反映事物的客觀規律,調動各個企業、單位和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
(2)管理的法律方法的特點和作用
法律方法主要有下列特點:
①嚴肅性。法律和法規的制訂必須嚴格地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規定進行。一旦制定和頒布出來后,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②規范性。法律和法規是所有組織和個人行動的統一的準則,對他們具有同等的約束力。
③強制性。法律、法規一經制定就要強制執行,各個企業、單位以至每個公民都必須毫無例外地遵守。
法律方法的作用:
①保證必要的管理秩序。管理系統內外部存在著各種社會經濟關系,只有通過法律方法才能公正、合理、有效地加以調整,及時排除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保證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為管理活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②調節管理因素之間的關系。根據對象的不同特點和所給任務的不同,規定不同管理因素在整個管理活動中各自應盡的義務和應起的作用。這是管理的法律方法所具有的一定的自動調節功能。
③使管理活動納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法律方法的運用,有助于使符合客觀規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用法律的形式規范化、條文化、固定化,使人們有章可循。
(3)管理的法律方法的正確使用
法律方法從本質上講是通過上層建筑的力量來影響和改變社會活動的方法。在管理活動中,各種法規要綜合運用、相互配合,因為任何組織的關系都是復雜的、多方面的。就企業管理而言,法律方法不僅要求企業掌握和運用“企業法”以及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相關的經濟法律,而且也要掌握和運用民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
企業應根據國家、政府的有關法律、法規制訂自己的管理規范,保證必要的管理秩序,有效地調節各種管理因素之間的關系,使宏觀法規在本單位得以順利地貫徹執行,避免與法律、法規有悖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當然,不能企望法律方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它只是在有限的范圍之內發生作用。而在法律范圍之外,還有各種大量的經濟關系、社會關系需要用其他方法來管理和調整。所以,法律方法應該和管理的其他方法綜合使用,才能達到最有效的管理目標。
2.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內容和實質是什么?有何特點和作用?如何正確運用?
答:(1)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內容和實質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組織的權威,運用命令、規定、指示、條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統和層次,以權威和服從為前提,直接指揮下屬工作的管理方法。
行政方法的實質是通過行政組織中的職務和職位來進行管理。它特別強調職責、職權、職位,而并非個人的能力或特權。任何部門、單位總要建立起若干行政機構來進行管理。它們都有著嚴格的職責和權限范圍。由于在任何行政管理系統中,各個層次所掌握的信息絕對是也應當是不對稱的,所以,才有了行政的權威。上級指揮下級,完全是由于高一級的職位所決定的。下級服從上級是對上級所擁有的管理權限的服從。
(2)管理的行政方法的特點和作用
行政方法主要有下列特點:
①權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礎是管理機關和管理者的權威。管理者權威越高,他所發出的指令接受率就越高。提高各級領導的權威,是運用行政方法進行管理的前提,也是提高行政方法有效性的基礎
②強制性。行政權力機構和管理者所發出的命令、指示、規定等,對管理對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強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過這種強制性來達到指揮與控制的口的的。
③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過行政系統、行政層次來實施的。因此基本上屬于“條條”的縱向垂直管理。行政指令一般都是自上而下,通過縱向直線下達的。下級組織和領導人只接受一個上級的領導和指揮,對橫向傳來的指令基本上是不理睬的。
④具體性。相對于其他方法而言,行政方法比較具體。不僅行政指令的內容和對象是具體的,而且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方法上也因對象、目的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⑤無償性。運用行政方法進行管理,上級組織對下級組織的人、財、物等的調動和使用不講等價交換的原則。一切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不考慮價值補償問題。
行政方法的作用:
①行政方法的運用有利于組織內部統一目標,統一意志,統一行動,能夠迅速有力地貫徹上級的方針和政策,對全局活動實行有效的控制。尤其是在需要高度集中和適當保密的領域,更具有獨特作用。
②行政方法是實施其他各種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在管理活動中,經濟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技術方法,必須經由行政系統的中介,才能具體地組織與貫徹實施。
③行政方法可以強化管理作用,便于發揮管理職能,使全局、各部門和各單位密切配合,前后銜接,并不斷調整它們之問的進度和相互關系。
④行政方法便于處理特殊問題。行政方法時效性強.它能及時地針對具體問題發出命令和指示,可以快刀斬亂麻,較好地處理特殊問題和管理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
(3)管理的行政方法的正確使用
行政方法是實現管理功能的一個重要手段,但只有正確運用,不斷克服其局限性,才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①管理者必須充分認識行政方法的本質是服務。服務是行政的根本目的,這是由管理的實質、生產的社會化以及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決定的。
②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為領導者水平所制約。因為它更多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管理效果,基本上取決于領導者的指揮藝術和心理素質,取決于領導者和執行者的知識、能力。
③信息在運用行政方法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首先,領導者駕馭全局、統一指揮,必須及時獲取組織內外部有用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確決策,避免指揮失誤。其次,上級要把行政命令、規定或指示迅速而準確地下達,還要把收集到的各種反饋信息和預測信息發送給下級領導層,供下級決策時使用。
④行政方法的運用由于借助了職位的權力,因此,對行政下屬來說有較強的約束力,較少遇到下屬的抵制,這種特點可能使得上級在使用行政方法時忽視下屬的正確意見和合理的要求,從而容易助長官僚主義作風,不利于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3.管理的經濟方法的內容和實質是什么?有何特點?如何正確運用?
答:(1)管理的經濟方法的內容和實質
管理的經濟方法是根據客觀經濟規律,運用各種經濟手段,調節各種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關系,以獲取較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管理方法。這里所說的各種經濟手段,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利潤、獎金、罰款以及經濟合同等。
管理的經濟方法的實質是圍繞著物質利益,運用各種經濟手段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與勞動者個人三者之間的經濟關系,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
(2)管理的經濟方法的特點
經濟方法主要有下列特點:
①利益性。經濟方法是通過利益機制引導被管理者去追求某種利益,間接影響被管理者行為的一種管理方法。
②關聯性。經濟的使用范圍很廣。不但各種經濟手段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影響面寬,而且每一種經濟手段的變化都會造成社會多方面經濟關系的連鎖反應。有時,它不僅會影響當前,而且會波及長遠,產生一些難以預料的后果。
③靈活性。一方面,經濟方法針對不同的管理對象,如企業、職工個人,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另一方面,對于同一管理對象,在不同情況下,可以采用不同方式來進行管理,以適應形勢的發展。
④平等性。經濟方法承認被管理的組織或個人在獲取自己的經濟利益上是平等的。社會按照統一的價值尺度來計算和分配經濟成果;各種經濟手段的運用對于相同情況的被管理者起同樣的效力,不允許有特殊。
(3)管理的經濟方法的正確使用
經濟方法與其他方法一樣,必須正確運用才能充分發揮其價值。
①要注意將經濟方法和教育等方法有機結合起來。人們除了物質需要以外,還有更多的精神和社會方面的需要。在現代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條件下,物質利益的刺激作用將逐步減弱,人們更需要接受教育,以提高知識水平和思想修養。
②要注意經濟方法的綜合運用和不斷完善。既要發揮各種經濟杠桿各自的作用,更要重視整體上的協調配合。如果忽視綜合運用,孤立地運用單一杠桿,往往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4.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內容和實質是什么?如何正確運用?
答:(1)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內容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對受教育者從德、智、體諸方面施加影響的一種有計劃的活動。其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教育的內容也就涉及與人的素質完善有關的各方面。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教育的內容也就涉及與人的素質完善有關的各方面。主要有:人生觀及道德教育、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民主、法制、紀律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組織文化建設。
(2)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實質
管理活動中人的因素第一,管理最重要的任務是提高人的素質,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而人的素質是在社會實踐和教育中逐步發展、成熟起來的。通過教育,不斷提高人的政治思想素質、文化知識素質、專業水平素質,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導致了人的知識更新速度的加快。因此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對組織成員不斷進行培養教育,就必然成為管理者管理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
(3)管理的教育方法的正確運用
教育方法是管理的最好方法,因為教育能使人的思想品德、思維方法、知識水平、知識結構、文明程度、勞動態度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但應用方式不當不僅起不到應有效果甚至產生抗拒和反作用。常用的較好方式有:
①專業式教育。所有強制性教育和專業性教育都應盡可能外包給專業機構,請有資格的權威人士來進行。
②情景式教育。可結合實際的現場情景或模擬現場情景進行教育,也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③啟發式教育。采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啟發式教育,讓職工聽過講話后會自己受到感染、受到啟發、受到鼓舞、受到教育。
④互動式教育。采取平等的、開放的、討論的、互動的方式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