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2  課后思考題詳解

1.試述西歐中世紀教育的基本性質和主要特征。

答:(1)中世紀教育的基本性質

中世紀教育的基本性質是一種具有宗教性、等級性和世俗性的教育。中世紀前半期,教育機關被教會壟斷,世俗教育被扼殺,學校附設在教堂,教育目的是培養僧侶及為宗教服務的專門人才。同時,也向群眾宣傳宗教,培養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僧侶教育與教民教育成為教育的主體。教學內容主要是神學,教學方法采取注入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但信勿疑。學校管理奉行禁欲主義,以殘酷的體罰壓制學生。

由封建主控制的宮廷學校則招收皇親貴族子弟,培養治術人才。9世紀末到12世紀,封建貴族重視騎士教育,以加強維護封建制度的武裝力量。中世紀后期,由于政治經濟的發展和各地文化的交流,促成了12世紀城市大學的產生和發展。這些學校仿照手工業行會的形式組織起來,由師生共管,打破了教會的壟斷和封建社會的閉塞局面。

(2)中世紀教育的主要特征

宗教性、神學性。這是中世紀教育思想最為根本的特征,這種特征又是由基督教會對文化教育的完全控制以及基督教義成為中世紀西歐社會的意識形態這種現實所決定的;

保守,發展緩慢。無論與以前的希臘羅馬時期相比,還是與以后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相比,中世紀都是一個教育思想相對貧乏和衰微的時期,因此發展較為緩慢;

開放性,普遍性。受教育人群擴大,對教育的認識未分化。

(3)中世紀教育的意義

中世紀教育為西方文明發展留下了大量的遺產,形成了一個較大的學校系統,教育思想首先強調德育,為后來的德育提供了很多見解。

提出了很多教學方面的合理的問題,如分班教學。

中世紀教育家躍然推崇經院哲學,試圖調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這偏偏為理性的發展打通了道路。

2.什么是教會學校?它在西歐中世紀社會中具有怎樣的地位與作用?

答:(1)教會學校的含義

教會學校是中世紀時期基督教教育的主要形式,當時進教會學校讀書的一般是僧侶子弟,其次是世俗封建主貴族次子以下的子弟。教會學校具有以下特點:

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圣職人員和信徒,擴大教會勢力,鞏固封建統治;

  教學內容神學化。主要課程是神學和“七藝”,神學包括《圣經》、祈禱文教會的禮儀等;“七藝”是從古希臘教學內容演變而來的,經基督教改造,為神學服務;

  教育方法原始、機械、煩瑣。學校一開始用拉丁語進行教學,上課時教師口授,學生記、背。為了維護教會、神學的絕對權威,教會學校強迫學生盲目絕對服從《圣經》和教師,學校個別施教,紀律嚴格,體罰盛行;

教會學校的種類主要有修道院學校、主教學校、教區學校,各自具有各自的特點。

  (2)教會學校的地位

教會學校在西歐中世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對以后歐洲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中世紀時期,教會學校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形式,承擔著整個中世紀時期教育發展的功能,在教會統治歐洲時,世俗教育發展緩慢,其水平也低,無法實施比較系統的教育,其作用也得不到全面地發揮。教會學校作為一個比較系統的體制,承擔著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作用,對人民的教化以及宗教思想的宣傳起到重要的積極意義。

(3)教會學校的作用

教會學校在培養僧侶和其他為教會服務人員的同時,向群眾宣傳宗教,使勞動群眾服從教會和封建統治。因此,西方教育發展中一個重要主題是教會和學校的分離,即教育的世俗化和國家化。但是,在中世紀早期世俗學校普遍消亡、文化衰落的情況下,教會教育在保持、傳播古代文化、發展封建文化方面,客觀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其比較完備的宗教教育體制,承擔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功能,對人民實行普遍的教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喚醒了世俗教育的發展,促使中世紀教育呈現出一個過渡的階段。

3.簡述西歐中世紀世俗封建主教育的主要形式。

答:參見本章“復習筆記”。

4.試述中世紀大學的產生和它們在教育史上的地位與作用。

答:中世紀最早的大學是11世紀中期在意大利形成的薩來諾大學,后來發展成為歐洲有影響的醫學教學研究中心。12世紀初形成了波隆那大學,它不僅是歐洲研究羅馬法的中心,也成為講授教會法、訓練教會管理者的重要機構。以后,在法國、英國、德國等先后出現了巴黎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海德堡大學和科隆大學等高等學府。

(1)中世紀大學產生的原因

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城市的出現。西歐封建社會在11~12世紀王權日見強固,社會趨于穩定,農業生產穩步上升,手工業逐漸成為專門的職業,由工商業者所定居的城市開始在西歐的一些地區出現。

十字軍東征促進地區間文化的交流。十字軍東征雖然從宗教的觀點來看是失敗的,但從經濟和文化的角度來看,它們卻廣泛地促進了東西方的接觸,刺激了貿易的發展,加強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新興市民階層的新的文化要求。新興的市民階層成為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力量,他們不僅提出了新的經濟、政治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這種要求從十字軍東征后重新在歐洲出現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遺產中找到了依據,追求新學問成為一種時尚。而當時的傳統教育機構不能滿足這種需求,因而促使新的教育機構和形式開始出現,其中中世紀大學最為引人注意。

(2)中世紀大學的地位與作用

中世紀大學是適應世俗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它的興起是西歐文化教育發展中最大的成就。大學不僅促進了城市的發展,還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準備了條件。其具體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中世紀的大學是歐洲重新獲得和了解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和科學知識的重要媒介。經過阿拉伯人200年左右的努力,歐洲古代的主要經典幾乎都翻譯成了阿拉伯文,當這些著作被翻譯為拉丁文而為中世紀的學者所了解后,重新點燃了歐洲人的智慧,而這主要是在當時的大學展開的。

中世紀的大學直接促進了經院哲學的發展與繁榮。隨著大學的發展,教會的勢力也慢慢滲透進大學,經院哲學逐漸成為大學的主要內容。這些大學培養出來的學者成為了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中堅力量,他們讓他們的時代成為了歐洲思想史上最具創造性的時代之一,他們的著作和思想也成為了近現代哲學的重要源泉。

中世紀大學的出現和發展為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作了準備。中世紀的大學體制為學者們從事學術活動提供了各方面的保證,成為當時各方面學者活動的舞臺。例如13世紀的牛津大學就是當時歐洲的科學中心,西方近現代的科學在那里開始萌芽。

中世紀的大學讓“思想自由,學術獨立”的理想成為一種現實的可能。中世紀的大學通過知識活動的行業化,使得知識分子以“分子”的方式顯現出來,讓他們不再停留于“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道德理想境界。

中世紀大學促進了市民階層對知識教育的重視,推動了當時歐洲的文化普及,推動了國內外的文化交流,打破了封建閉塞愚昧的狀態。從一定意義上說,它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同封建統治者的斗爭。

西歐中世紀大學不僅是一種新型教育組織,而且代表了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中世紀大學為西方高等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礎。西歐中世紀形成的大學所提供的辦學理念、組織原則、教學體系、學業考核制度、法律地位等都成為近現代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直接先驅。

但也要看到西歐中世紀大學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而是中世紀的一種獨特教育機構。從大學文科與法科、醫學和神學等系科的關系上說,它屬于預科性質。因此它實際上是把中等教育和專業教育結合為一體的學校。而從文科的教學內容來說,它只是略勝于比較好的經院學校或座堂學校。在專業學科中,神學在大多數學校里是起主要作用的,其宗教氣氛濃厚,繁瑣哲學盛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

推薦閱讀
  1. 陳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下冊)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河南大學806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考研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3. 張國慶《公共行政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4. 河南大學333教育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5. 王天一《外國教育史》(修訂本)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6. 歐陽光中《數學分析》(上冊)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7. 全國名校經濟學考研真題及詳解(含浙江工商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名校)
  8. 2020年英語專業考研基礎英語改錯高分特訓500句+100篇
  9.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附高清視頻講解】
  10. 黃樺《稅收學》(第4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1.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資產評估碩士復試歷年真題及詳解
  12.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第3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3. 中國政法大學701法學綜合(含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法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28小時高清視頻】
  14. 周葉中《憲法》(第3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5. 2019考研英語(二)歷年真題老蔣詳解(第1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清区| 垫江县| 陆川县| 宽甸| 承德县| 长岭县| 株洲市| 绥棱县| 唐山市| 阳原县| 望谟县| 宜都市| 固始县| 新巴尔虎左旗| 望江县| 莱西市| 固阳县| 信宜市| 乌拉特前旗| 祁门县| 宣威市| 四平市| 南召县| 南郑县| 同江市| 洛浦县| 永吉县| 尉氏县| 泗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大竹县| 安庆市| 麻栗坡县| 额尔古纳市| 保靖县| 清涧县| 兴仁县| 双柏县| 民丰县| 德钦县|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