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立元《美學》(修訂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圣才電子書
- 8字
- 2020-09-14 13:55:52
第二編 審美活動論
第1章 審美活動的存在方式
1.1 復習筆記
一、審美活動的動力機制
(一)審美需要
1.人的需要
(1)定義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質的一種內在的規定性,它不僅是人的一切活動賴以發生的根據和動力,而且也是顯示人的實際發展及其所達到的人化程度的一個根本標志。人的需要及滿足需要的方式是怎樣的,人也就是怎樣的。
(2)人的需要與人的活動的辯證關系
①人的需要與人的活動是相互規定、相互依存的辯證統一關系。需要是活動的動力,而活動及其所創造的產品(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則是直接表征人的需要的物化形式。
②需要就是生命體對其存在和發展所不可缺少的一定客觀條件的依賴和要求,它表征著機體存在的某種狀態。
(3)人的需要與動物的需要的本質區別
①人的需要根本上是一種超出了機體限制的社會性需要
動物的需要是直接建立在肉體機能上的,并且處處受到這種肉體機能的限制,人則不同,人的需要本質上是由人自己創造出來的。
②人的需要具有無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③人既有物質的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這兩個方面的相互區別與相互滲透,從根本上使人的需要與動物的本能需要區別開來。
④人的需要既是人的活動的內在動力,又是在人的活動中不斷生成和不斷豐富的;人使用工具的勞動活動是人的需要得以產生和發展的根本條件。
2.審美需要
(1)審美需要的定義
審美需要就是在人的勞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隨著人的精神能力的發展而逐步生成的,它是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新的充實和新的顯現。
(2)審美需要的顯著特征
①審美需要是人所獨有的一種具有內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它根植于人的生命活動本身的獨特性質。從一定意義上說,審美需要正是人的自由自覺的生命活動不同于動物本能的生命活動的一種本質特征。
②從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區別和聯系的角度看,審美需要屬于人的一種高級的精神追求,而不僅僅是感官欲求的享受。這種追求具體表現為人類渴望發展自己、肯定自己和全面地表現自己生命活動的需要。
③從根本上說,審美需要是指人作為一種有生命、有意識的社會存在物所內在具有的一種渴望在對象化的活動中能動地實現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發展自己的獨特的精神要求。
(3)審美需要的作用和現實基礎
審美需要作為人所獨有的一種本質力量,不僅能喚起人不斷創造自己生命價值的強烈激情,而且賦予人有限的生命以無限的意蘊。人總是在自身的有限中實現著無限,在自己的既定現實中創造著未來。這種有限與無限、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正是審美需要之所以可能的一種深刻的現實基礎。
(二)審美理想
1.審美需要的定義
審美理想又稱美的理想,它是主體心目中關于完善的美的觀念。審美理想就是主體通過想象在頭腦中構造出來的理想形態的美。
2.審美理想在審美活動中的作用
(1)審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主體對于審美對象的選擇以及所作出的審美判斷。審美理想作為一種具有導向性、規范性的觀念,本身就表現為一種相對穩定的價值取向。
(2)審美理想作為一種人生修養,直接使審美活動成為主體人生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審美趣味
1.審美趣味的定義
(1)審美趣味是個人在審美活動和審美評價中所表現出來的主觀愛好和傾向。審美趣味可以理解為兩個方面:能力或鑒賞力是審美趣味的內在方面,而興趣和品位則是審美趣味的外在表現。因此完整的理解應該把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
(2)審美趣味的兩重性決定了我們在承認其個體性的同時,還必須注意防止那種把審美趣味相對化的觀點。這就是說,無論審美趣味有多么明顯的主觀性和個性色彩,它仍然是有好壞高下之分的。在審美問題上那種“趣味無爭辯”的觀點是十分有害的。
2.審美趣味的健康標準
(1)必須把審美趣味聯系于具體的審美對象,看看依據這種趣味所作出的判斷是否充分反映了審美對象的客觀特點。
(2)審美趣味作為主體審美心理結構的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主體審美理想的制約。這是因為審美理想作為主體最高的審美追求,乃是主體進行任何審美活動的最高指導原則。
二、審美活動的基本性質
(一)審美活動的基本性質
1.審美活動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高級的活動方式之一。
2.審美活動是多樣化的。
3.審美活動不僅是一種獨立存在著的人類活動,而且它自身還具有十分顯著的特征。審美活動不同于人類其他活動的突出特點就在于,它根本上是一種整體性的,因而也就是以心靈感知和情感體驗為表現的內在生命活動和獨特精神活動。
(二)審美活動的特殊性
1.人與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1)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之間在當下直接性的情境中所展開的一種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與溝通,它既是主體得以能動地表現自己本質力量的一種獨特方式,也是對象能如其所是地呈現自身的一種生動過程。
(2)審美是一種最具本己性的活動,就是說,審美是一種最符合人性尊嚴、也最能體現人的本真價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動。它既不是由某種外力所決定、所強制,也不是理智的刻意追求的結果;它既是一種擺脫了肉體必然性對人支配的活動,也是一種擺脫了對“物”的絕對依賴性的活動。
(3)審美活動不僅使人從日常世俗的、受到局限的、操勞繁忙著的存在狀態中解放出來進入自由的生存狀態,而且也使對象物從被支配、被肢解、被遮蔽的狀態中解放出來而以其獨有的新穎面貌向人敞亮開來。
(4)審美活動是人與世界在精神上的一種交往與對話。在審美的世界中,物體不再是作為一個孤立的實物而存在,而是作為具有自身豐富意義的符號對象而存在。人類通過審美活動,通過優美、崇高、悲劇、喜劇、荒誕、丑等審美形態的觀照,與世界自由無礙地交流、對話,融為一體。
2.最具個性化的精神活動
(1)審美活動首先是一種精神活動
審美活動固然離不開人的自然存在,即生物學、生命生理學結果和功能,如人的視、聽等感覺器官及其生理機能,但人憑借這些物質性存在與世界進行審美交流卻首先或重要是精神性的。因為它根本上是超越現實功能和物質需求的一種自由的心靈體驗。所以審美活動只能定位于精神活動。
(2)審美活動在各種精神活動中最具有個性化
一般來說,任何一種精神活動的主體都是一定的個人,然而卻并不是任何一種精神活動都能具有個性化的特點。且不說自然科學的研究必須摒棄個人的情感、愛好和趣味,就是社會科學研究和社會意識、社會觀念的生產也必須剔除個人意識中的偶然性和主觀性,使個體意識完全與類相同一,這樣,才能充分保證這些精神產品的普遍性。。
3.有限無功利性與最高功利性的統一
(1)審美是一種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與人類整體的生存與發展血脈相通的特殊活動,就是說,它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無功利性,既具有自律性,又具有他律性,審美活動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諸多矛盾因素的辯證統一。
(2)審美活動無功利,是說審美活動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為目的,相反它還必須以擺脫直接功利目的為前提。當主體囿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時,他不可能成為審美主體,客體也不會作為審美對象向他呈現。
(3)審美活動指向一種整體的、根本的功利性,這就是它把人向著完整的自由存在狀態提升。從最高的意義上說,審美活動并不只是人自我構成的手段,而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種本體性活動。
(4)審美活動是自律性與他律性的統一
①自律性是指審美活動本身就是一個自身完滿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就是目的本身。
②審美活動具有他律性,即審美活動并不是一個封閉孤立、與世隔絕的世界
a. 審美活動是從根本上受到物質實踐的決定和制約;
b. 物質生產勞動所達到的歷史水準以及在生產中所形成的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的特點,還會通過各種社會中介因素最終滲透到審美活動的具體內容中并決定著審美的方向和水平;
c. 各種審美形態,如美、崇高、悲劇、喜劇、怪誕、中和、氣韻、意境等的歷史性生成和演變,實質上不過是人的現實境遇、生存狀況以及理想追求在歷史中不斷發展的一種審美凝聚和反映。
d. 審美的自覺程度和廣闊程度就是人豐富的內在本性在現實中不斷生成和在范圍上不斷擴大的一種人化的尺度。
三、審美活動的價值內涵
(一)審美活動是一種價值活動
1.審美活動的獨特性
審美活動的獨特意蘊就在于,它不是指向表面的客體,以客體為依歸,而是指向主體的深層生命,以客體為中介而達到對生命的注解,達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溝通。
2.審美活動的性質
從性質上說,審美活動就是實現人的特殊的精神價值的活動。
(二)審美價值與一般價值活動的共性
1.審美活動與其他的價值活動一樣,都表現為主客體之間的一種關系
(1)其實質是以主體為根據、為目的、為趨向的一種特殊的主客體關系。
(2)在這種價值關系中,客體自身的屬性成為主體需要的價值對象,而主體的需要則是客體自身屬性的價值確證。
(3)因此,審美活動的展開,既是客體對象被人化、內在化的過程,也是主體審美需要的對象化、現實化的過程。
2.審美活動受到社會實踐活動的深刻制約,并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在審美活動中,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呈現為一種動態的歷史過程,不存在永恒價值。不僅美、丑、悲、喜、崇高、滑稽等價值形態依條件的轉變可以互相轉化,而且各審美形態的內涵及其在審美活動中的地位也必然會不斷發生歷史性的變化。
(三)審美活動作為價值活動的特殊性
1.審美活動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價值,而是能滿足人的心靈需要的精神價值
(1)在審美活動中主體主要運用自己的審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對象的審美特性,并進行情感體驗。他所看重的絕不是對象的物質功利性和有限的實際用途,而是對象的精神意義,是對象令人精神愉悅的特性。
(2)在審美活動中,主體從日常操勞著的世界進入到一個深蘊著生命意義的特殊世界。主體既是從生活世界中暫時地退出,又是向生活世界更深地突進。
2.審美活動所追尋的并非是一般的精神價值,而是能啟迪人領悟人生真諦,并激勵人不斷去創造自己生活意義的一種獨特的精神價值。
3.審美活動的追求
(1)審美活動所追求的價值,內在地包含著“真”,因而它與認識活動相聯系,但它卻不像認識活動揭示出事實并終止于事實,而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展開又超越現實而追求理想的真,即人的“應有之真”。
(2)審美活動追求理想,內在地包含著“善”,因而它與道德活動相聯系,但它卻不像道德活動主要著眼于既定的現實關系,而是以其內蘊著的否定性的批判力量激發人們的創造精神,召喚人們去創造更完美的現實關系。
(3)審美活動追尋完滿的人生,內在地包含著人的“終極關懷”,因而它與宗教活動相聯系。但它卻不像宗教活動那樣通過對現存世界的根本否定,而是以對主體存在的充分肯定為前提,以對人的價值的高揚為旨趣,創造一個個性豐滿、生命充盈的人的世界。
四、審美活動是人最具本質性的存在方式
(一)審美活動的性質
1.審美作為人類一種基本的活動方式,存在于人類豐富的現實生活中。
2.審美的需要就內在于人類特殊的生命活動中,審美活動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種最具本質性的存在方式。
3.審美活動最能昭示人的本質特征,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現實地存在著的一種存在方式。
(二)審美存在與人的存在之間的內在相關性
1.人的存在
(1)人的存在的特殊性質
①人的存在是一種歷史性的、生成性的存在,就是說,人的本質并不是被預先給定的,也不是某種僵死的和凝固的實體性的東西。
②人處在存在與非存在的兩極之間,就是說人能夠始終向著未來開放自己,向著可能性去存在。
(2)人的存在的方式
①人是在實踐地對待世界的過程中,在對給定的東西(自然的和自身的)的否定過程中不斷肯定著自己、再生產著自己,并從而不斷賦予自己的存在以新的規定性。因此,人不僅依靠自己的勞動自己生成了自己,而且也依靠自己的實踐活動不斷創造著自己的本質。
②人是通過對自然的改變,在他所創造的生活世界中來表現自己的。人的實踐活動就是一個包含著受動與能動、限制與創造的動態的歷史過程,人的本質就表現為不斷從自在向自為轉化、由自發向自由躍升的無限的生成狀態。
(3)人的存在的根本特征
人的存在的根本特征是對某種僵化的規定性的不斷突破,是對某種封閉的已然狀態的不斷揚棄。人根本上是一種開放性的、可能性的、超越性的存在。
2.審美活動與人的存在之間的聯系
(1)聯系
①審美是最能體現人的本質特點的一種活動方式
a.只有在審美中,人所獨有的本質力量才能最充分地顯露出來;
b.只有在審美中,人才作為與動物根本不同的完整意義上的人而自由地實現著自己;
c.只有在審美中,人才能把現實與理想、內在與外在、個人與社會完全統一起來,從而充分體驗到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尊嚴和價值。
②審美活動是以比較純粹的形式集中表現著為人所專有的一些本質屬性,它可以說是一種深蘊著飽滿人性意味和豐富情感內容的人的真正的存在方式。
3.審美活動是人最具本質性的存在方式
(1)人在審美活動中的存在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①從人的存在意義上說,日常生活是每個現實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一種最普通、最尋常的存在方式。日常的生活世界在給人以穩定感和居家感的同時,也消磨著人的創新意識和憂患情懷,它使人最終融合到一種平均化的生活狀態中。
②審美活動則使人從平凡、瑣屑的世界中超拔出來。這是因為審美活動具有如前所說的開放性、可能性、超越性,它是一種面向未來、富于創造性的活動。
(2)人在審美中的存在是一種自由的存在方式
①異化勞動是人的自由本質的一種扭曲和蛻變。在異化勞動中,人不是自由地表現自己的生命,而是用摧殘生命的方法來維持生命,人本身的力量對人說來,成為一種異己的、與他對立的力量。
②審美活動符合人追求自由的本性,使人從片面走向完整、從單一走向豐富,從被肢解的實際人生中找回已經失落了的本真世界。
(3)人在審美中的存在是一種應然的存在方式
②人都是處在一種現實的存在之中,亦即人都是處在與世界所構成的功利性的關系之中。現實生活對人的本質力量的表現都是不充分、不全面的,它在實現人的自由本性和理想追求方面都是受到限制的。
②審美活動使人暫時擺脫了種種現實的功利關系,進入了理想的、超越的存在狀態,人的本質力量不再受到現實生活的種種限制,因而與對象世界的關系達到全面、充分的自由與和諧。在審美活動中人的個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張揚,人的本質力量也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實現。
- 劉夢《小組工作》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張斌賢《外國教育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山大學教育學院642教育學(B)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及詳解
- 范忠信《中國法制史》(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440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同濟大學數學系《高等數學》(第7版)(上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高而基考研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分冊(統考版)
- 全國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電算化》【教材精講+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20小時高清視頻】
- 2020年中國建筑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朱永濤《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入門》(第2版)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院347心理學專業綜合[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天津外國語大學242二外日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丁淦林《中國新聞事業史》(修訂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