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朱維之《外國文學簡編[歐美部分]》(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作者名: 圣才電子書本章字數: 11字更新時間: 2020-09-14 14:00:21
第3章 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3.1 復習筆記
一、概述
(一)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
1.文藝復興是約14世紀初到17世紀中葉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反對封建主義的一次波及面廣泛的思想文化運動。
2.文藝復興是資產階級借助古代希臘文化中反映現實生活的文藝、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以世俗的形式對封建制度和宗教勢力所進行的斗爭。
3.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的思想武器,也是這一時期資產階級進步文學的中心思想。它的斗爭鋒芒是針對中世紀封建主義世界觀,特別是天主教會的宗教世界觀的。
4.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1)用人性反對神權。
(2)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和等級偏見。
(3)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
(4)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
(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文學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各國并存著三種文學,即人文主義文學、民間文學和封建文學,而人文主義文學已經形成為強大的洪流,占據主導地位。
1.意大利文學
(1)意大利人文主義的新文學出現最早。代表性的作家有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等。
①弗蘭齊斯科·彼特拉克被稱為人文主義的先驅。起初用拉丁文寫作愛國的政論和敘事詩,后來用意大利語寫出抒情詩名作《歌集》。詩集主要歌詠對勞拉的愛情,其中也有些政治抒情詩,歌頌祖國,呼吁統一。他的抒情詩發展了“溫柔的新體”詩派的風格,拋棄了中世紀抽象、隱晦的風格,表現了人文主義精神。在形式上以十四行詩為主,達到了藝術上的高度成就,為歐洲抒情詩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②喬萬尼·薄伽丘是第一個通曉希臘文的人文主義者。他的杰作《十日談》反映意大利的社會現實,多以愛情為主題,大膽地揭露天主教僧侶和封建貴族的生活腐朽、道德敗壞,贊美商人、手工業者的聰明、勇敢;宣揚現世幸福,反對禁欲主義。文筆精練,語言豐富,善于刻畫心理和描繪自然,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礎。
(2)15世紀中葉以后,意大利出現前所未有的藝術繁榮,詩人阿里奧斯托和塔索是當時最重要的作家。
①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傳奇體長詩《瘋狂的羅蘭》,敘述羅蘭瘋狂地愛上安杰麗加,走遍天涯海角去尋找她,后來知道她已經結婚,氣憤、失望以至發瘋。
②托夸多·塔索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最后一個詩人。代表作長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寫十字軍東征的題材,戰爭場面寫得壯烈動人,氣勢磅礴;詩中弘揚了愛國主義的主題。
2.德國文學
德國人文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
(1)埃拉斯慕斯(又譯伊拉斯謨)的著名諷刺作品《愚蠢頌》,通過“愚蠢”這個人物的自白,揭露僧侶的虛偽和迷信,抨擊諸侯之間的內戰。
(2)烏利希·馮·胡登的《蒙昧者書簡》,尖銳地批判了整個教會。
(3)馬丁·路德用德國人民的語言譯出《圣經》,使農民和平民能引用《圣經》的章句作為斗爭的武器,對德國語言的統一起到了一定作用,并奠定了德國文學語言的基礎。《我主是堅固堡壘》一詩被稱為16世紀的《馬賽曲》。
(4)托馬斯·閔采爾的《致阿爾斯特德人民書》號召城市平民和農民聯合起來舉行起義。
(5)民間文學在德國相當繁榮,其中以《梯爾·歐倫施皮格爾》和《浮士德博士傳》為代表。
3.法國文學:
(1)16世紀的法國人文主義作家有貴族與平民兩種傾向,由龍沙等七人組成的“七星社”代表前者,拉伯雷代表后者。
(2)弗朗索瓦·拉伯雷是歐洲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巨人傳》。
4.西班牙文學
(1)直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西班牙文學才進入“黃金時代”,在小說和戲劇方面取得很大成就。
(2)16世紀中葉,西班牙城市發達,產生出新的小說類型,即流浪漢小說。這類小說描寫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過城市平民的眼光對各階層人物加以諷刺。最早的一部流浪漢小說是無名氏的《小癩子》。這一時期的西班牙戲劇也得到了繁榮,建立了公眾劇場,涌現出大量優秀的劇本,形成了民族戲劇。這時成就最大的劇作家是洛卜·德·維加,代表作是《羊泉村》。維加的劇作奠定了西班牙民族戲劇的基礎,對十七八世紀的歐洲戲劇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5.英國文學
英國文學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高峰。早在14世紀,英國就產生了人文主義作家,16世紀中葉到17世紀初期,人文主義文學發展到繁榮時期。
(1)杰弗利·喬叟的長詩《特羅勒斯與克麗西德》是根據薄伽丘的長詩《菲洛斯特拉托》改寫的。
(2)15世紀至16世紀時,托馬斯·莫爾用拉丁文寫成的主要著作《烏托邦》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殘酷性,形象地指出“圈地運動”是“羊吃人”。這部對話體幻想小說是空想社會主義最早的重要著作之一。
(3)16世紀,英國文藝復興運動達到高潮,人文主義文學空前發達。這時的著名詩人是埃德曼·斯賓塞,代表作是長詩《仙后》
(4)16世紀文學中成就最大的是戲劇。在莎士比亞之前,出現了一批所謂“大學才子”的劇作家,他們精通古典的和西歐各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對戲劇頗有創新,為莎士比亞的戲劇的出現準備了條件。其中最早的是約翰·李利,還有羅伯特·格林。托瑪斯·基德的杰作《西班牙悲劇》是塞內加與莎士比亞之間的橋梁。“大學才子”中年紀最小而貢獻最大的是克里斯托弗·馬洛,他是莎士比亞的先驅,,他的處女作《帖木兒》表現出新興資產階級追求征服世界的進取精神;《馬耳他島的猶太人》表現資產階級追求財富的欲望;《浮士德博士的悲劇》,采用德國民間故事中關于魔術師浮士德把靈魂賣給魔鬼的傳說寫成。莎士比亞則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戲劇的最高成就。
二、塞萬提斯
(一)生平與創作
1.生平:米蓋爾·德·塞萬提斯·薩阿維德拉是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小說家。
2.創作:塞萬提斯最著名代表作是《堂吉訶德》,其他作品還有歷史劇《奴曼西亞》、短篇小說集《懲惡揚善故事集》、長詩《帕爾納索斯游記》)以及《八出喜劇和八出幕間短劇集》等。這些作品的基本主題和主要傾向是反封建的,同時對受壓迫人民寄予同情。
(二)《堂吉訶德》
1.《堂吉訶德》是一部風格獨特、內涵豐富的長篇小說。小說以堂吉訶德企圖恢復古代的騎士道來掃盡人間不平的主觀幻想與處在資本主義興起階段的西班牙社會的丑惡現實之間的矛盾作為情節的基礎。作者以諷刺夸張的藝術手法,巧妙地把堂吉訶德的荒誕離奇的幻想與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西班牙社會現實結合起來,以史詩般的規模,描繪了這個時代的廣闊的社會畫面。
2.人物形象:
(1)在這黑暗腐朽、貧富懸殊的社會里,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不畏強暴,不恤喪身”,立志掃盡人間不平的喜劇性人物堂吉訶德。
(2)桑丘·潘沙與堂吉訶德是既對立又互補的形象,他的特點是講求實際。
3.歐洲近代小說以文藝復興為起點,而真正著力塑造人物典型,可以說是從《堂吉訶德》開始的。塞萬提斯在猛烈抨擊騎士小說的反現實主義傾向的同時,以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塑造了堂吉訶德和桑丘·潘沙兩個不朽的典型,完成了小說藝術上的改革。塞萬提斯也因而被認為是歐洲近代現實主義小說的先驅。
三、莎士比亞
(一)生平與創作
1.生平:威廉·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戲劇家和詩人,也是當時歐洲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戲劇和詩歌創作,都代表著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最高成就。
2.創作:自1590年起,莎士比亞從改編開始自己的創作。至1613年,他共完成敘事長詩兩部,十四行詩集一部(154首),戲劇37部。其中以戲劇方面的成就影響最大。莎士比亞的37部戲劇作品,一般被分為歷史劇、喜劇、悲劇和傳奇劇;西方人也常常將傳奇劇視為喜劇的一個部分,稱為田園喜劇。這些作品的創作,大體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其中早期包括最初的嘗試和歷史劇、喜劇的成熟,中期基本上是悲劇創作階段,晚期則主要是幾部傳奇劇的創作。
(1)歷史劇創作
莎士比亞以歷史劇開始自己的創作道路。他的歷史劇創作顯然懷有一定的喻世目的和現實關注。代表作有《亨利六世》、《理查三世》和《亨利八世》。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文主義的社會政治理想,揭示了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必要性以及諸侯割據的危害,譴責了昏聵無能、殘暴不仁的封建統治者,并且塑造出亨利五世這樣一個符合資產階級理想的開明君主形象。
(2)喜劇的創作
在莎士比亞早期創作中,喜劇占有相當的數量。每一部喜劇幾乎都是以愛情為主題,因而有“愛情喜劇”之稱。其情節模式多以主人公“一見鐘情”開始,接著又“好事多磨”,最后“終成眷屬”。寫于“嘗試階段”的四部喜劇《錯誤的喜劇》、《馴悍記》、《維洛那二紳士》、《愛的徒勞》比較輕松。在“成熟階段”的六部喜劇之中,《無事生非》和《溫莎的風流娘兒們》與前期風格相近,《威尼斯商人》帶有一定的社會批判意義,《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和《第十二夜》則被許多人認為是這一時期最好的喜劇作品。寫于“悲劇階段”的三部喜劇以《一報還一報》(1603)最為著名。
(3)悲劇的創作
①悲劇可以說是莎士比亞的主要成就。莎士比亞的第一部悲劇《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仍與古羅馬以后的所謂“流血復仇悲劇”相似;接下來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則在風格和主題上比較接近同一時期的喜劇。1599年問世的《裘力斯·凱撒》,才成為他創作出“偉大悲劇”的標志。
②莎士比亞最主要的幾部悲劇,可以從《李爾王》分為兩段。此前的《裘力斯·凱撒》、《哈姆雷特》和《奧賽羅》,使我們看到“至善”理想與人類自身弱點的必然沖突以及理想主義者的孤獨和毀滅。作為兩段悲劇創作的過渡,《李爾王》也被認為是莎士比亞最好的悲劇之一,從而與《哈姆雷特》、《奧賽羅》和《麥克白》并稱“四大悲劇”。 在《李爾王》之后,莎士比亞似乎不再通過悲劇表現理想人物的毀滅,而是讓許多悲劇的主人公走上了“自我選擇”或者“以惡制惡”的道路。
(二)《哈姆雷特》
1.描寫丹麥王子替父報仇故事的悲劇《哈姆雷特》,代表著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最高成就。
2.悲劇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典型形象。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是擺在哈姆雷特面前的根本問題。
3.《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戲劇藝術成熟的標志。除通過人物之間的對比來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外,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還充分利用“獨白”這一傳統手法,來揭示主人公的內心活動,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豐富。
- 曾五一《統計學概論》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含復試)及詳解
- 2020年考古學與文博綜合[專業碩士]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周友梅《資產評估學基礎》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3版)
- 莊毓敏《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第2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周三多《管理學》(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侯玉波《社會心理學》(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湯子瀛《計算機操作系統》(第3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441出版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張小平《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工程》(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周小普《廣播電視概論》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尹伯成《宏觀經濟學簡明教程》配套題庫【課后習題+章節題庫(含名校考研真題)+模擬試題】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農學門類聯考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題庫【歷年真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國際關系學院中外政治制度(含701中外政治制度專業基礎和891中外政治制度專業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