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課后習題詳解(略)

0.3  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略)

第1章  語言的起源

1.1  復習筆記

一、勞動創造了語言

1語言如何產生

(1)人的祖先的“勞動” 

人類從形成的時候起就有了語言。語言的起源是與人類本身的起源分不開的。

荒古時代,人的祖先雖然能發出一些不同的聲音,但只能利用這些單調的聲音去充當某些行動的信號,或表達某種感情。這時候人的祖先已經能夠利用現成的工具(如石頭、木棒之類的東西)。這種素樸的勞動經常化以后,就使手和腳的分工固定起來,并使制造工具的活動有了可能。這樣,類人猿就逐漸地向人過渡,并且逐漸地具備產生語言的需要和可能。

(2)勞動決定了產生語言的需要

在共同的勞動中,人的祖先漸漸感到需要彼此交換對一些事物的看法,彼此交換對進行勞動的一些方法的建議,以便步調一致,互相呼應,并且能夠更順利地從事各項活動,更好地收到效果,更多地獲取外界事物來滿足生活的需要。這種共同勞動就決定了他們創造語言的需要。

(3)勞動決定了產生語言的可能

勞動是使原始的人能夠具備足夠的聲音材料和意義要素的決定因素。

勞動促進了人類發音器官的改進,使原始人能夠具備語言所必需的聲音材料。

勞動促進了人類思維的產生,使語言所必需的意義要素得以形成。視野的擴大,手和周圍世界的多樣化的接觸和多種多樣的營養數據的獲得都使人的祖先的大腦神經系統得以發達,促進了思維的產生。

因為勞動既決定了創造語言的需要,又決定了創造語言的可能,我們就可以說:“勞動創造語言。

(4)“勞動創造語言”是唯一正確的解釋

勞動是創造語言的決定性條件,沒有勞動,語言就不可能產生,人類的語言就是在勞動的過程中,經歷了若干萬年,逐漸產生出來的。這個解釋之所以是唯一正確的解釋,原因是:

它是就語言所具備的幫助人們進行交談、進行思維的基本特點來理解的;

它是恩格斯時代的科學材料所證明了的。

不同的勞動狀態、思維狀態輿不同的語言機能的狀態正好相對應,這證明了語言是隨著勞動狀態的逐漸完備而逐漸形成的。

2語言起源問題的爭論

語言起源問題一向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語言學中的一個斗爭的場所。例如:

(1)希臘古代的唯物主義者德謨克里圖斯(Democritus,大約公元前460一前370)主張“按法則”來定名,即按人們自己的規定來稱呼事物。

(2)19世紀的西歐語言學家諾瓦雷(Noir6,1829~1889)也曾有過貌似語言起源于勞動的學說。他雖然注意到勞動輿語言起源的關系,但是片面地認為語言起源于伴隨勞動的叫聲,為使勞動時肌肉活動的節奏化而發出的叫喊就是最初的語言。

(3)20世紀丹麥的語言學家葉斯柏森(Otto Jespersen,1860~1943)在恩格斯提出語言起源于勞動的學說之后,仍然提出語言起源于游戲或歌唱的荒謬學說。

二、關于原始語言

原始的語言一開始就是有聲語言,就是人們拿來彼此交談、進行思維的有聲語言,就是以聲音材料為外殼,以意義要素為內容的、具有與現代語言相同的基本結構和基本職能的有聲語言。然而某些學者卻硬說原始的語言不是有聲語言,而是其它東西。其中最流行的一種學說就是認為原始語言是手勢語的“手勢論”。

1“手勢論”的內容

(1)德國的心理學家馮德(w.M.Wundt,1832~1920)認為,在最古的時候,人們用“手勢語”,表達思想,聲音只用來表達感情,也就是說,“手勢語”是第一性的,到了后來,人們才用聲音來表達思想。

(2)蘇聯的語言學家馬爾(H.Mapp,1864~1934)認為人類開始時沒有有聲語言,只有“手的語言”,人們最初勞動的時候要拿手去和事物接觸,隨著手和事物接觸時所采取的不同的姿勢,這些手勢就變成了不同事物的符號;最初勞動和交談不分工,進行勞動同時就是以各種手勢進行交談,后來勞動和交談分工了,手勢就變成了獨立的交談的工具。他認為這種“手的語言”后來才被有聲語言所代替。

2“手勢論”的錯誤

(1)和事物接觸的東西并不一定就會變成事物的符號。

(2)手勢既不具備聲音材料和意義的要素相結合的基本結構,又不足以幫助人們充分的交流思想,進行思維。

(3)“手勢語”運用起來是十分不方便的。現代語言的要素還在奴隸時代以前的遠古時期就已奠下基礎了,不過,那時語言是不復雜的,基本詞匯是很貧乏的,但是有它的語法結構。它的語音也是不很清晰的。人類語言就是從這種原始的語言出發,經過漫長的歲月,才發展成現代的語言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原县| 丹寨县| 巫山县| 海南省| 茂名市| 绿春县| 祥云县| 淳化县| 石泉县| 青龙| 开阳县| 剑阁县| 五莲县| 丹阳市| 乡宁县| 天水市| 安康市| 子长县| 获嘉县| 桐梓县| 通化县| 长宁区| 清涧县| 金门县| 本溪| 明光市| 青神县| 平湖市| 方城县| 同德县| 涟水县| 咸丰县| 镇康县| 垣曲县| 丘北县| 南宫市| 西宁市| 衡水市| 建德市| 东阿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