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四面楚歌的洛陽城

  • 唐史演義
  • 蔡東藩
  • 7426字
  • 2019-11-26 18:56:16

劉武周聽說宋金剛打了敗仗回來,就知道唐軍一定會來攻打并州,于是他立即離城逃往突厥。李世民來到并州城,沒有殘殺一人。接著,李世民攻打晉陽,守將楊伏念連忙投降。

之前,侍郎唐儉和永安王李孝基一同被劉武周所擒,此時,唐儉被釋放了,而李孝基已經被劉武周殺了。李孝基是李世民的堂叔,他的尸首被劉武周扔在了大街上,李世民一邊安葬堂叔,一邊分兵收服周邊的郡縣,很快,那些被劉武周所占據的州縣全部歸屬了大唐。

宋金剛收集殘兵敗將,想要回兵再戰,部下聽說要打仗,全都嚇得要死,再次逃去。沒辦法,宋金剛只好向北逃往突厥,不久之后,又從突厥向上谷(今河北省張家口)逃去,誰知被突厥活捉,腰斬示眾。劉武周在突厥待了幾個月,他想要逃回馬邑,不料被突厥知曉,也把他殺了。

此前,劉武周向南進軍的時候,他的謀臣苑君璋就曾進諫道:“大唐只用很少的軍兵就拿下了關中。他們所向披靡,是天命所為,不是我們人力能爭奪的。太原一帶多險阻,如今我們率孤軍深入,后面又沒有援應,一旦失敗的話,就會前功盡棄。不如北邊跟突厥結盟,南邊跟唐朝通好,這才是最好的計策。”然而,劉武周不聽他的勸告,到了戰敗逃到突厥之時,劉武周才哭著對苑君璋說:“我沒有聽從您的建議,所以才到了如此地步。”

苑君璋和劉武周一起逃到突厥,劉武周被殺,突厥封苑君璋為大行臺,統領劉武周的部眾。后來,苑君璋引突厥攻打代州,被刺史王孝德擊退,唐每每派人招降,苑君璋一再抗命,而且,苑君璋還進攻騷擾馬邑和太原。后來,突厥勢力漸漸衰弱,苑君璋才率領部眾投降大唐,被封為安州都督和芮國公,竟然得以顯貴終身。

且說李世民平定了太原,向朝廷上書報捷,等待下一步的指令。高祖命李仲文為并州總管,唐儉為并州道安撫大使,留下鎮守晉陽,催促李世民班師回朝。李世民奉詔返回京城,高祖對他大加封賞,并且大宴群臣。酒過三巡,李淵對群臣道:“現在薛舉、劉武周兩個賊寇已經剿滅了,此外王薄、郭子和、蔣弘度、徐師順、李義滿、綦公順等也都陸續歸降,只有竇建德、王世充還在負隅頑抗,多次騷擾我邊境。竇建德還虜去了朕的堂弟淮安王和朕的妹妹同安公主,朕不會善罷甘休的。現在朕打算先討伐竇建德,再討伐王世充。”

李世民進言道:“王世充殘虐無情,人神共憤,兒臣愿意先去討伐他,另一面跟竇建德暫時議和,讓他歸還我皇叔皇姑。等把王世充掃平后,再去招降竇建德,如果他肯投誠,那就最好,否則再剿也不遲。”高祖道:“竇建德如果肯歸還我弟妹,我們自當先討伐王世充了。”酒宴結束后,李淵派使臣到洺州和竇建德修好,并要求他歸還淮安王李神通和同安長公主。

原來,李神通為山東安撫大使的時候,曾防守抵御過竇建德。竇建德接連攻陷邢州、滄州、洺州、相州等州城,李神通不能抵抗,跑到黎陽投奔李世勣,并且命慰撫使張道源鎮守趙州。

竇建德率軍來到趙州城下,張道源與總管張志昂登城堅守,但還是禁不住敵軍的猛撲,最終,趙州城被攻破。張道源與張志昂兩人仍在城中巷戰,最終不支,一并被抓。竇建德下令把他二人斬首,國子祭酒凌敬道:“人臣各為其主,他們堅守不下,實在是忠臣。大王如果把他們殺死了,怎么能勉勵自己的臣子呢?”竇建德聽了這活,于是將二人松綁,留在軍中,再引兵到衛州去。

李世勣派騎將邱孝剛,率二百騎兵偵探敵軍的蹤跡,途中跟竇建德相遇,這時,竇建德前隊軍兵距黎陽只有三十里了。邱孝剛善用馬槊,自恃驍勇突擊竇建德,竇建德敗走,后軍前來援助竇建德,邱孝剛寡不敵眾,竟然戰死了。于是,竇建德遷怒黎陽,引兵進攻,黎陽城來不及預防,突然被攻陷。淮安王李神通被擄走,同安公主是高祖的同胞妹妹,本來嫁給了大隋的刺史王裕,客居在黎陽,也被竇建德擄走了。一起被擄走的還有秘書丞魏征,他本來奉高祖的命令去招降李世勣,還沒來得及回去,便也被捉了。李世勣倉促逃走,連家屬都來不及帶走。竇建德捉住了李世勣的父親徐蓋,威逼李世勣投降,李世勣看了父親的信想了很長時間,最終歸降竇建德。

竇建德命李世勣為左驍衛將軍,仍然堅守黎陽,只是留下他的父親徐蓋為人質,并封魏征為起居舍人,禮待李神通和同安公主,之后,他又親自督兵攻打滑州。

滑州刺史王軌正打算守城,誰知竟被怨恨他的家奴刺死,家奴提著他的首級來到竇建德軍前。竇建德問明原委,大怒道:“一個家奴竟然敢殺主人,這簡直是大逆不道。”隨即,竇建德下令把這個奴隸處斬,然后把王軌的首級送回滑州,讓家人將首級和身體合于一處安葬。滑州的官吏和百姓都對竇建德心悅誠服,當日就投降了。此后,滑州附近的州縣也都望風投降竇建德,連豫州大盜徐園朗也寫信來歸降。

竇建德返回洺州。李世勣仍然想要歸降大唐,但是又擔心連累父親,于是,李世勣找老朋友郭孝恪商量。郭孝恪道:“你剛剛歸順竇建德,如果這時只要有所行動,肯定會引起他的懷疑,你只有先立下戰功,取得他的信任,然后才能計劃投奔大唐。”于是,李世勣攻破嘉縣,進擊新鄉,活捉了王世充的大將劉黑闥,并把他押獻給竇建德。竇建德非常高興,封劉黑闥為將軍,并且嘉獎了李世勣。李世勣又請命攻打孟海公所占據的曹州和戴州,竇建德派大舅哥曹旦,率五萬軍兵,去幫助李世勣,并說自己將親自策應。

李世勣聽曹旦說竇建德也要來,就打算等他來的時候,把他殺了,并乘機奪回父親徐蓋和竇建德的土地,歸附大唐。誰知等了好多天,也沒有見到竇建德來。此時,曹旦又侵掠河南,人民怨聲四起,李世勣忍耐不住,率部眾襲擊曹旦的大營,誰知曹旦事先有防備,沒有漏洞可乘。李世勣知道自己不可能再留下來,就和郭孝恪帶著幾十個軍兵投奔了大唐。竇建德聽說李世勣投奔大唐了,不禁長嘆了幾聲。屬下都勸他趕快殺了徐蓋,竇建德卻說:“李世勣本來就是大唐的臣子,只是被我虜獲,如今不忘本朝,也是一個忠臣,我怎么能忍心殺他父親呢?”說完,竇建德就把徐蓋放了。竇建德唯獨與羅藝多次交兵,一直無法打敗羅藝。竇建德的大將軍王伏寶,非常勇猛,在軍中無人能敵,因此免不了有些傲慢,侮辱眾將,大家都很恨他,就誣陷他有謀反之心。竇建德信以為真,要將他斬首。王伏寶大呼道:“陛下為什么要聽信讒言,斬了自己左右手呢?”竇建德認為他這是狂妄自大,還是把他梟首示眾。悍將一失,竇建德接連打了幾個敗仗。正好,這時候大唐使臣來求和,正中竇建德的意,于是,他就把淮安王李神通和同安公主送回了大唐。

一邊,竇建德又帶領二十萬軍兵再次攻打幽州,他仗著兵多將勇,四處架起云梯,鼓動大軍登城。誰知,突然背后冒出一些敵軍,這些敵軍非常勇猛,銳不可當。竇建德的部下在云梯上重心不穩,紛紛向后倒退。城內羅藝又親自率精兵來攻打竇建德。竇建德倉皇失措,來不及收兵,慌忙逃走。那些踴躍登城的將士看到這樣的景象,也下城逃去,腳生得長的,還有幸保住性命,稍遲一步的,就都做了無頭鬼,橫尸城下。

那么,竇建德背后的敵軍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其實就是城中的二薛,薛萬均兄弟。他們見竇建德大舉來攻,擔心不能堅守,于是,二人組建了一個一百多人的敢死隊,鑿了條地道,潛行出城,偷偷地跑到竇建德的后面一陣痛殺。再加上羅藝出來夾攻,就這樣把竇建德一舉擊退了。

羅藝想要乘勝掃平竇建德大營,誰知竇建德已經召集全軍,填塹出戰,奮力擊殺,最終,羅藝兵寡力單,殺不過竇建德,只好戰敗回城。沒過幾天,竇建德又來圍城,羅藝和薛萬徹、薛萬均等人一邊奮力防御,一邊派人到漁陽請求支援。

漁陽被高開道占據,他自稱燕王。高開道本是滄州人,祖上是制鹽的,乘著隋朝末年北方大亂,占據北平,后來又攻下漁陽。當時,懷戎(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僧人高曇晟殺害縣令,占據縣城,自號大乘皇帝,封尼姑靜宣為皇后,建元法綸。高曇晟派使者與高開道結為兄弟。高開道帶領部眾到懷戎,住了三個月后,竟然趁高曇晟不備殺了他,然后把懷戎的軍兵收為己用。隨后,高開道也像模像樣地改歷法,易服色,署置百官。

接到羅藝的求助信,高開道樂得發兵揚威,親自率領二千騎兵去救援幽州。竇建德見有援兵到來,擔心自己重蹈覆轍,于是立即撤軍。羅藝出城迎接高開道,并進城設宴款待,席間,羅藝勸高開道歸降大唐,高開道也非常樂意,欣然樂意。于是,羅藝派人向高祖進表,稱他們愿意歸順大唐。李淵封羅藝為燕郡王,封高開道為北平郡王,都賜姓李姓,二人仍舊管轄原來的領地。

這時,因為與東邊的竇建德通好,弟弟妹妹也都回來了,所以,高祖李淵就派秦王李世民率軍去討伐王世充。

王世充多次侵犯大唐,但都沒有成功,他的將領羅士信、李君羨和田留安反而陸續投奔了大唐。羅士信驍勇善戰,大唐封他為陜西道行軍總管,跟著李世民東征。李世民讓他做先鋒,進攻慈澗(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磁澗鎮)。

王世充聽說唐軍來征討,連忙派自己的兄弟子侄等人防守各城。他又擔心部下叛變,于是頒布了一條非常殘酷的法令:如果有一人失蹤,就把他的全家殺了。然后,王世充親自率軍三萬前去援助慈澗城。

李世民親率領一隊輕騎兵,偵查王世充軍情,誰知半路與王世充相遇,寡不敵眾,竟然被王世充的軍兵團團圍住。李世民英勇非凡,他左右開弓,箭無虛發,射斃了王世充部下幾十個人。王世充的驍將燕琪,躍馬來刺殺李世民,誰知還沒走幾步,只聽箭鏃嗖的一聲,就被射中倒地,被唐軍擒住。王世充知道拿不下李世民,只好帶兵撤退。李世民返回大營,第二天就率領五萬軍兵直奔慈澗,援助羅士信。守城的敵軍聽說李世民來了,全都棄城逃去洛陽。李世民率軍入慈澗城,隨即命各位將士,分道進兵。行軍總管史萬寶,從宜陽南入龍門;將軍劉德威,從太行東圍攻河內;上谷公王君廓,從洛口切斷敵軍的糧餉;懷州總管黃君漢,從河陰攻回洛城。四路偏師,奉命而去。李世民親自率大軍,在邙山以北扎營,步步進逼,并且傳檄各郡縣,快快歸降。

很快,許多州縣都歸降了李世民。洧州長史張公謹與刺史崔樞,舉城歸附,鄧州當地的豪紳,也逮捕了王世充所置署的刺史,當作俘虜獻給了李世民。懷州總管黃君漢一軍,用水軍突襲,一舉攻破了回洛城,又接連攻下了二十多個城堡。

王世充之子王玄應,趕來攻打回洛城,數日不能攻破。于是,王世充只好親自率領精兵,在青城宮列陣,與李世民交戰。

李世民隔河布陣,與王世充遙遙相對。王世充遠遠地對李世民說:“隋朝滅亡,大唐占據關中,鄭帝占據河南(此時王世充已廢掉隋皇泰主,建立鄭國稱帝),我們沒有入侵你們,為什么你們率軍來征討,這是什么意思?”李世民讓宇文士及回答,道:“四海以內,都奉大唐是正統,只有你還執迷不悟,因此前來問罪。”

王世充又說道:“天下大亂已經很多年了,長安洛陽,各有分地,如果我們能共同撤兵,彼此和解,那不是更好嗎?”李世民又讓宇文士及回應道:“我只是奉詔拿下東都,沒有詔令讓我講和,如果你能解甲歸降,就可以保全富貴,否則我們就決一勝負,不必多言!”王世充一直沉默著不回話,兩軍相持到晚上,各自退歸。

這時,顯州(今河南信陽市西北)總管田瓚帶著所有部將和二十五州城歸降大唐。田瓚是楊士林的長史,楊士林擊敗朱粲后,奉表歸順大唐,并獻上漢東四郡版籍,于是,高祖封楊士林為顯州道行臺。然而,楊士林表面上歸順大唐,暗地里卻南通蕭銑,北結王世充。

大唐正打算派兵去征討楊士林,誰知,楊士林已經被田瓚殺了,然后,田瓚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封田瓚為顯州總管。田瓚聽說唐軍大舉來攻,多次戰勝王世充,于是,田瓚又帶著屬地歸降大唐。由于顯州降唐,王世充派遣王弘烈鎮守的襄陽(今湖北襄樊市)與王世充的大軍被割斷。此時,大唐總管史萬寶率軍進攻甘泉宮,王君廓又率軍進攻轘轅,河南一帶恐慌不安,各州縣接連投降大唐。

李世民行軍打仗有個習慣,他每天晚上都要檢查將士。這天晚上,降將尋相突然不見了,他帶來的河東軍兵很多也逃亡了。尋相和尉遲恭是同時歸降李世民的,現在尋相一逃,尉遲恭當然很有嫌疑。屈突通和殷開山等人將尉遲恭拿下,入帳勸李世民,道:“尉遲恭驍勇絕倫,留下他恐怕會有后患,不如趁早殺掉,去除禍根。我們把他捉來了,聽候您的處決!”李世民很驚訝,說道:“你們看到尋相跑了,就懷疑尉遲恭嗎?如果他要跑,一定不會在尋相之后。現在,尉遲恭還在這里,就足以說明他沒有叛變的意思。”說完,李世民就來到帳外,親自為尉遲恭松綁,又引他入臥室內,取出一錠黃金給他,說:“大丈夫要有氣量,小小誤會不要介意。如果你一定要走,這點金子就可以作為你的路費,聊表我們曾經一起作戰之意,我不會因為讒言而加害于你的。”

尉遲恭聽了這番話,連忙拜跪,感激涕泣地說:“大王如此厚待我,我尉遲恭也不是草木,感激不盡,定當誓死為大王效力,只是這黃金確實不敢收。”李世民扶他起身,道:“將軍不嫌棄肯留下來,這點金子就收下。”尉遲恭仍然推辭,李世民只好說:“留著以后賞給你。”尉遲恭拜謝而出。

第二天,李世民率領五百騎兵巡行戰地,又遇到王世充率軍偷襲,敵軍有一萬多人,為首的是單雄信,他手持長槊,向李世民刺過來。李世民連忙拔刀招架,但是刀短槊長,李世民正是手忙腳亂,突然,一員大將殺來,從旁邊橫戳單雄信,單雄信墜馬,被他的部下救走。來將正是尉遲恭,他護住李世民,殺出重圍,轉身又率騎兵迎戰,沖入王世充陣中,左挑右撥,無人能擋。這時候,屈突通也帶兵趕到,來援助尉遲恭,一番激戰,殺了敵軍一千多人。王世充落荒而逃,留下大將軍陳智略斷后。尉遲恭追趕過去,順手一槊,將陳智略擊落馬下,陳智略被唐軍活捉。隨即,尉遲恭收兵回營,進見李世民。

李世民連忙起身迎接,對他說:“大家都懷疑你會叛變,我就認為你不會,沒想到你這么快就證明了誠意。”于是,李世民賜尉遲恭一盒金銀,尉遲恭這才收下。當下,李世民檢驗俘虜,除陳智略外,還俘獲了六十名排矟兵,這些兵士都愿意歸降。李世民把排矟兵安插完畢后,敵將張鎮周也來軍營投誠,李世民都推恩錄用。此后,周圍許多州城聞風而至,都爭相來歸附世民。其中,杜才干以濮州歸降,楊慶以管州歸降,魏陸以滎州歸降,王雄以陽城歸降,王要漢以汴州歸降,徐毅以隨州歸降,接連是許、亳一帶十一個州縣,都來請降。

轉眼間,已經是武德四年,梁州總管程嘉會也率部眾來歸降。李世民又招撫了淮南杜伏威,一同圍剿王世充。杜伏威本是齊州人,與同鄉輔公祏,亡命為盜,在江淮一帶出沒,后來,他占據歷陽,自號吳王。等到李世民招撫,杜伏威就歸附了大唐。杜伏威派部將陳正通和徐紹宗兩人,率二千精兵,前來援助李世民,攻下了大梁(今安徽省和縣)。

李世民又挑選了一支十余人的騎兵,全都穿著黑衣玄甲,分為左右兩隊,命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恭、翟長孫四將為偏帥,自己為統帥。每次作戰,世民的玄甲兵就作為沖鋒,無堅不摧。

有一次,屈突通、竇軌等人在巡視軍營時,被王世充襲擊,很是危急。李世民聽說后,連忙率領玄甲兵去營救。玄甲兵沖入敵陣,就像蒼龍攪海一樣,一時間駭浪奔騰,殺得王世充丟盔棄甲,狼狽不堪,逃回了洛陽。

王世充的兒子王玄應,因為一直沒有攻下回洛城,于是移師虎牢。后來,聽說王世充戰敗歸來,他也拼命殺回了洛陽。

李世民派宇文士及返回長安,奏請高祖出兵圍攻東都。高祖準奏,并對宇文士及說:“回去跟你的秦王說,如果攻下了洛陽,那些乘輿法物、圖籍器械等要奉給朝廷,其他的美女和財物等都可以賜給將士們。”宇文士及奉命,把高祖的話傳給李世民。于是,李世民移軍青城宮,還沒把大營扎好,王世充就率領二萬精兵,在谷水邊據險列陣,唐軍一看這陣勢都有些畏懼。

李世民在北邙山扎下大營,登高遙望,對將士們說:“看來敵軍是傾巢而出,孤注一擲,我今日如果能破敵,那么敵軍就徹底完了。”隨即,李世民召屈突通入帳,讓他率五千軍兵渡河騷擾王世充。臨行前,李世民囑咐他說:“一旦跟敵軍交鋒,馬上燃起狼煙,我一定會親自接應你們的。”

李世民命令將士穿著鎧甲待命,自己瞭望對岸。很快,對岸飄起了一縷青煙,于是,李世民一躍上馬,沖了出去。將士們跟著渡河,魚貫而進,踴躍渡河,與屈突通合力奮戰。李世民想要知道敵陣情況,于是獨自率領幾十名騎兵冒險沖入敵陣,他從陣前殺到陣后,所向披靡。突然,前面有長堤阻住前路,李世民只好轉頭,仍然從敵陣中殺回。

那時,人人都在奮戰,不能顧及彼此,李世民與騎兵失散,隨身只有邱行恭一人。好幾名王世充的騎兵來追擊李世民,并且用強箭射殺李世民。然而,李世民身上好像有神靈護佑一樣,箭都沒有射到他,卻射中了他的馬,馬兒險些兒將李世民掀翻。幸虧李世民已經先跳下馬,才沒有摔倒,但是,那馬匹卻死了。邱行恭連忙回馬接箭,箭一到手,百發百中,接連射死了好幾個敵軍。追兵不敢再前行,于是,邱行恭下馬,請李世民上馬,自己在馬前步行,手執長刀,又砍死了好幾名敵人。邱行恭奮勇突圍后,李世民這才回到大軍,再次指揮作戰。

王世充指揮將士拼死搏斗,兩下里鼓聲大震。兩軍又混戰了三四個時辰,忽進忽退,唐軍屢次沖殺突擊,王世充終于支持不住,領兵退去。李世民乘勝追殺,直奔東都。這時,羅士信已經攻下了千金堡,王君廓也攻下了虎牢城。捷報傳來,李世民興奮地說:“王世充失去兩座險關,已經是甕中之鱉了,洛陽雖然堅固,還怕攻不下嗎?”

于是,唐軍四面圍攻洛陽城,晝夜不停。誰知城中守御非常牢固,大炮打出的飛石有五十多斤重,能打到二百步開外;強弩射出的箭像車的輻條一樣粗,箭頭像刀斧一樣尖利,能射到五百步那么遠。唐軍被大石和弓箭擊著,全都立刻倒地。李世民射書招降,守將幾次想要做內應,都被王世充察覺,殺死了。王世充的部下御史鄭颋想要削發為僧,卻被王世充懷疑,王世充將他斬首示眾。李世民多次攻打,都沒有成功,于是又給王世充發出降書,曉以利害,也不見回信。

這時候,大唐的將士都有些疲憊思鄉,總管劉弘基請求李世民班師還朝,李世民搖頭,說道:“我們大舉來攻打敵軍,為的就是一勞永逸,永除后患,現在東邊的州城已經全部望風歸降,只剩下洛陽一座孤城還沒有攻下。我料想他也不能堅持多長時間,我們很快就能大功告成,怎么能撤兵呢?”于是,李世民下了一道軍令:“洛陽一日不破,大軍一日不還,敢言班師者,斬!”將士們都不敢再說班師之事了。

后來,李世民接到高祖密詔,讓他退軍。李世民派封德彝入朝,囑咐他面奏高祖:“王世充只剩下一城,現在窮途陌路,朝夕之間就能攻下。如果我們現在撤兵,敵軍又會重新振興,相互勾結,以后就更難拿下了。”封德彝領命離去。這時,李世民突然接到東部的警報,說竇建德率十萬大軍前來援助洛陽,管州被攻陷,刺史郭士安遭害,滎陽、陽翟等縣也都失守了。竇建德的大軍水陸并進,很快就要到達這里了。唐軍都非常驚慌,就連李世民也很是猶豫不決。正在疑慮的時候,有人報告:“夏主竇建德遣人送信,現在來使正在外面等候。”李世民說道:“請他進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平市| 盐源县| 老河口市| 耿马| 花莲县| 鄂伦春自治旗| 崇文区| 锡林郭勒盟| 开封县| 东宁县| 松原市| 江城| 宽甸| 镇原县| 水富县| 建德市| 泽州县| 社会| 弥渡县| 高要市| 柘荣县| 承德县| 图木舒克市| 银川市| 鹤壁市| 房产| 东平县| 加查县| 新宾| 江山市| 道真| 东港市| 永川市| 苏尼特右旗| 西和县| 修文县| 和硕县| 佳木斯市| 普安县| 周至县|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