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模塊二 突圍高分秘籍

3 主題

3.1 主題是什么?

主題如同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是構成整篇文章的核心和靈魂,貫穿始終。文章可以通過文字將中心思想傳達給閱讀者,空間設計則可以通過空間載體將主題傳達給受眾,使得受眾直接或間接感受到并產生共鳴。

圖片來自網絡

左圖平面海報設計的主題是“無眠的職業空間”。該海報借助一個室內空間,巧妙地將十幾種不同的職業融入其中,空間中的主人翁在不同的角色中變換。該作品很好地表達了現代人總是忙碌的、無休止的工作狀態,整體上與意向體現的主題非常吻合。

3.2 何為主題性空間?

以上以主題海報的構思與創意為切入點,簡述了主題的概念。下面主要對部分院校歷年考試真題及優秀快題案例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對主題性空間的理解。

主題性空間設計一直以來都是很多院校考試的熱點,從以上表格看得出來各大院校每年主題有很多共通性,但也有些院校的主題沒有規律可循,每年都有所變動。通過對往年各大院校考研真題的對比分析,根據出題形式可以將主題類型概括為直接性主題及間接性主題兩大類。

直接性主題:在任務書中已經明確主題。

例如:浙江理工大學2014年考研真題

以“豹紋”為設計主題,自擬場景做室內或室外休閑環境空間設計,具體要求如下:

①設計需要明確使用功能,空間場地自定(要求:室外景觀設計與室內空間任選其一,其中室外景觀場地和室內空間場地面積均不超過300m2);

②空間以“豹紋”這一主題元素進行設計,突出創意性、原創性,材質必須環保;

③畫出該方案的平面布置圖(注意使用功能),立面圖(3張立面圖)注明材料和尺寸,手繪彩色效果圖;

④200字左右表達設計構思及想法的文字說明。

間接性主題:需要考生根據任務書中給出的設計背景萃取主題。

例如:2017年突圍設計考研暑期班模擬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越來越激烈的職場競爭使得人們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工作中,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詩句“明月松山下、清泉石上流”中體現出的清幽安閑的生活狀態已成為人們的心之所向。

請根據上文提到的詩句,自擬主題,設計一個10m×10m小型書吧。具體要求如下:

①效果圖至少1張;

②平面布置圖1張;

③立面圖2張;

④不少于200字的設計說明;

⑤比例尺自定,手繪工具不限。

舉個例子

外婆家西溪天堂店

主題:穿越(該品牌名稱與空間主題不一樣)

該空間以“穿越”作為設計的主題,內部裝飾的每一個元素仿佛敘述著過去不同的故事,如屋檐上懸吊的小烏篷船象征著江南水鄉,刻意做舊的青磚黑瓦以及鋼板雕刻出來的銹跡斑斑的窗扇,仿佛帶你回到農耕時代,室內隨處可見的鋼材總讓人聯想起工業時代;各種富有生活情趣的陳設及“外婆喊你吃飯啦”等口號的加入,又很好地凸顯了外婆家一直秉承的“家”的概念。

圖片來自網絡

小豬豬烤肉店

主題:小豬(該品牌名稱與空間主題一樣)

小豬豬烤肉餐廳在裝飾上將萌進行到底。餐廳門口隨意擺放著小豬造型的玩偶,可愛至極。進入餐廳仿佛走進了童話世界。餐廳內隨處可見各種造型的小豬裝飾、各式精致的小豬玩偶和工藝品。餐廳電視屏幕上播放著各類與小豬相關的有趣視頻,連房頂的空調管道上也趴著正在維護管道的“小豬修理工”。

圖片來自網絡

空間類型:波蘭StoIarnia餐飲空間

主題:森林

項目簡介:StoIarnia在波蘭語中意為“木匠鋪”,設計靈感來源于Bory TuchoIskie 國家森林公園的景觀。設計師Karina Wiciak認為,森林就是一個獨特的木匠鋪,使用木材和植物創造出最美的形式,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成功地將這一形式引入室內,將松樹、山丘、小木屋意向等典型元素轉化后變成空間內的主題元素。

3.3 主題的來源

主題的來源十分廣泛,包含物質及非物質兩重屬性。主題的確立與設計者的心理感受與體驗息息相關,它可能源于傳統文化、地域文化以及生活的各個方面,譬如藝苑民風、生活場景、神話故事、詩詞歌賦,等等。有時候,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藝術處理手法都可以成為主題的來源。正是由于主題種類較多,在平日的練習中,考生除了多積累之外,還應善于多做總結及靈活變通。

突圍學員手繪作品

空間類型:餐飲空間

風格特點:現代中式

主題:婆娑樹影

主題分析:該快題提取了樹干、荷花、雨水等自然元素作為設計素材,如就餐區中心區域通過簡化處理的樹干作為主體造景,深色頂面很好地將淺木色的樹枝形態襯托出來,吊在樹枝上的燈泡散射出來的光線與樹枝交織在一起;將荷花平面化處理后作為地面上的裝飾圖案;屋頂上垂下的線簾仿佛屋檐下滴落的水珠;各素材之間主次分明、松緊有度,相互映襯下很好地體現了主題內容。

適合主題:《荷塘夜色》《生態》《貼近自然》《森林》《閑趣》。

3.4 主題的構思演變

設計的初始階段,主題還僅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主題的構思演變則指的是將這種抽象的概念向物化實體轉換的過程,是設計者對信息進行整理、篩選、變化的過程,信息的交互過程越多,創意的選擇余地越大,這無疑是困擾眾多考生的難點。在這個過程中,采用徒手作畫的方式將想法記錄下來,將有利于激發創作靈感。

當我們拿到一個主題的時候,可以按照以下流程進行推演,下面以往年突圍學員一套餐飲快題作為案例,該快題的主題為“山里江南”。

頭腦風暴

在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可以先做一個“頭腦風暴”,將與之相關的關鍵詞內容在紙面上記錄下來,可以盡力去發揮想象。

搜集意向圖片及案例參考圖

在經過頭腦風暴后可以搜集一些與關鍵詞相關的意向圖片以及實際案例參考圖作為靈感的來源,尤其在大部分考研學生沒有足夠資料及經驗積累的情況下,這部分將會花費更多的時間。

step 1:意向圖片搜集

圖片來自網絡

意向圖片看似與該餐飲空間聯系不大,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其中有很多可以直接借鑒或通過主觀轉換后再運用的素材,如圖中的山水輪廓可以用于空間內的裝飾圖案;沙土可以直接用于墻體飾面;江南古民居黑、白、灰色調提取后可作為空間中的主題色。

Tips:在搜集意向圖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去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文章,同樣可以觸發聯想,產生設計的靈感。比如該快題表現的是主題“山里江南”,那我們就可以搜集與江南地域文化相關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的文章,了解江南的人文歷史、典型文化特征,使得設計更富有內涵。

step 2:案例參考圖片搜集

圖片來自網絡

Tips:對案例參考圖的搜集不要局限于效果圖,對于平面圖、立面圖也可以多做搜集,發掘別人在處理平面功能分區、流線、陳設組合的方法與技巧,并將其運用于自己設計的平面方案中。

設計素材的篩選與轉換

方案前期搜集的大量信息并非完全適用于空間設計中,往往需要設計者對設計素材進行主觀的篩選與轉換。如何將搜集的素材運用于空間中是主題構思演變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step 1:設計素材的篩選

以室內空間為代表的主題空間設計的最終作品猶如一串完整的珍珠項鏈,主題是其中的“線”,而由主題確定的素材就是一顆顆熠熠生輝的珍珠。各素材之間聯系程度各有不同,有的聯系較強,有的則較弱。初期對主題素材的篩選,應考慮到彼此之間以及與主題的聯系。

step 2:設計素材的轉換

對于主題素材的轉換應立足于現代人的審美觀念以及主題餐飲空間本身的屬性。以下總結了五種素材轉換的方式供考生參考,在平日的積累過程中我們自己也應多做思考,嘗試去總結更多的轉換方法。

①形式的簡化。對所提取的素材中較為繁雜的部分進行刪減,通過符號化的處理手法,使其呈現出較為抽象、簡潔的視覺形態。

如圖,門扇除去了多余的裝飾,雕刻被局部用在端景的立面裝飾上,雖無過多的傳統裝飾元素,卻能很好地傳達出傳統江南精致、雅韻的味道。

圖片來自網絡

②造型的夸張。造型的夸張手法的運用,旨在通過局部或整體地夸大事物本身特征,以凸顯事物的個性,呈現出來的效果具備較強的視覺沖擊力,而事物的功能特性往往被置于其次。如圖,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外觀造型便是通過巨柱與尺度夸張的斗拱的巧妙結合,來彰顯中式氣派。

圖片來自網絡

③位置的改變。位置的改變手法建立在打破原有空間觀中位置秩序的基礎上,如空間中的“前與后”“上與下”“內與外”。如圖,通過位置改變的手法,將原本用于屋頂的瓦片通過鋼絲網結構用在墻面裝飾上。

圖片來自網絡

④色彩的轉換。即在保留素材形態及材質的基礎上,將其表面的色彩進行局部或整體性的改變。如圖,將傳統石橋的表面刷成了米白色,一改傳統橋體原本灰色或青石板色基調,使得其在空間中更加突出,且很好地呼應了整體空間格調。

圖片來自網絡

⑤材質的置換。

材質轉換是指在保留素材的形態與尺度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材質替換,常采用現代材質替換傳統或地域材質。如圖,在保留傳統隔扇造型的基礎上,其材質被現代感強的材質所替換。

圖片來自網絡

結合草圖有目的地創作

主題的構思演變并非一步到位,在參考大量優秀資料的情況下,可以結合草圖進行反復推敲及改善。以下選取該快題的中心就餐區作為范例,演示草圖構思的過程。

突圍學生手繪作品

突圍學生手繪作品

該快題主要從江南的山水特征及建筑特征中提取設計素材,利用簡化、材質替換等設計手法,將其成功地與餐飲空間相結合,從平面到效果都很好地呼應了主題。效果圖角度的選擇很好地凸顯了設計的亮點區域,標題對于主題的表達也很明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大荔县| 綦江县| 巧家县| 泾源县| 称多县| 汉寿县| 永嘉县| 斗六市| 兰溪市| 巨野县| 津南区| 尉犁县| 陵川县| 河源市| 綦江县| 镇原县| 浙江省| 开阳县| 肃宁县| 额尔古纳市| SHOW| 临泉县| 怀宁县| 池州市| 昌乐县| 东丽区| 合肥市| 军事| 霍林郭勒市| 黔西县| 班戈县| 依兰县| 保山市| 比如县| 黔东| 德安县| 张掖市| 凤台县| 互助| 兴国县|